收藏 分销(赏)

新时代非遗文化进校园的实践探索——以原平凤秧歌为例.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49315 上传时间:2024-03-0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3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时代非遗文化进校园的实践探索——以原平凤秧歌为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新时代非遗文化进校园的实践探索——以原平凤秧歌为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新时代非遗文化进校园的实践探索——以原平凤秧歌为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炫动漫教育创新 175 新时代非遗文化进校园的实践探索以原平凤秧歌为例张俊平山西省原平市文化馆034100摘要:新时代非遗文化进校园的实践探索以原平凤秧歌为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讨。首先,介绍了原平凤秧歌的历史渊源、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接下来,分析了非遗文化进校园的意。接着,重点探讨了原平凤秧歌在非遗文化进校园中的实践探索,包括建立非遗文化传承基地,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加强非遗文化理论研究,创新非遗文化传承方式等,为弘扬非遗文化、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贡献力量。关键词:非遗文化;校园;原平凤秧歌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非物质文化

2、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作为民族文化的珍贵载体和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而非遗文化进校园则是传承和弘扬非遗文化、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原平凤秧歌为例,探讨新时代非遗文化进校园的实践探索及其意义。原平凤秧歌是山西省原平市的地方传统舞蹈,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闻名,被誉为中国民间舞蹈中的珍品之一。其历史悠久,起源于元代,盛行于明清时期,距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在长期的传承与发展中,原平凤秧歌不断汲取当地文化的营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和地域特色。本文通过深入调查和分析原平凤秧歌在非遗文化进校园中的实践情况,探讨其在新时代背景下的传承

3、与发展。通过总结实践经验和教训,提出非遗文化进校园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成功经验。一、原平凤秧歌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内涵(一)原平凤秧歌的起源与发展原平凤秧歌是山西省原平市的一种民间歌舞表演形式,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清代初期。据传,凤秧歌的前身可能是“凤阳花鼓”,在 300 年前由外地传入崞县(今原平市),后与当地的踩圈秧歌相结合,并吸收了民歌小调,丰富了演唱部分,逐渐演变成现在的形式。因此,原平凤秧歌是经过三百多年的发展演变而形成的。(二)原平凤秧歌的艺术特点与形式原平凤秧歌的表演形式分为“过街”、“踩圈”和“开轱辘”三大部分,每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表演特点。“过街”也称

4、“踩街”,是原平凤秧歌的基础表演形式,由男女演员配合完成。男演员在前面引导,女演员在后面跟随,男女演员配合默契,以舞步轻盈、舞姿优美、歌声嘹亮为主要特点。“踩圈”也称“踩圈秧歌”,是“过街”之后的定场表演,以男角为中心,女角绕圈行走,男女演员相互配合,以优美的舞姿和动人的歌声营造热烈的氛围。“开轱辘”也称“轱辘秧歌”、“出儿秧歌”,是一种以演唱具有角色、故事情节和矛盾冲突的民间小戏为主的表演形式,通常由民间艺人进行表演,如血手印、真假刘知精等。原平凤秧歌中男演员所使用的竹圈草帽是其最具特色的道具之一,通过竹圈的甩动和旋转,与身体的舞动相配合,形成了独特的舞蹈形态和旋律。原平凤秧歌的表演节目丰富

5、多样,包括歌舞、小戏、说唱等多种形式,每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表演风格和特点。原平凤秧歌的表演形式可以灵活多变,可以根据场地和场合的不同进行调整和改编,既可以在街头巷尾进行表演,也可以在舞台上进行演出。(三)原平凤秧歌的文化内涵与精神价值原平凤秧歌作为一种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的民间艺术形式,不仅传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展现出边塞人民的粗犷豪放和质朴善良的精神风貌。原平凤秧歌的剧目内容丰富多彩,其中包括了许多具有浓郁地域色彩的饮食、方言等独特的地域文化,这些文化元素展现了当地人民的生活习惯、文化传统和地方特色。此外,原平凤秧歌还融入了汉族人民以人为XUANDONGMAN教育创新 176

6、本、自强不息的世界观,以及边塞人民粗犷豪放、质朴善良的精神内涵,使其成为一种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民间艺术形式。原平凤秧歌在数百年的传承和演变过程中,不仅使人们驱赶寒冷,还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精神层面上,原平凤秧歌的舞步动作与音乐曲调相结合,呈现出刚劲古朴的舞蹈风格,使人们感受到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和拼搏精神。此外,原平凤秧歌还具有深厚的民俗价值,它常与当地的民俗活动相伴相随,如“上院”、“踩街”、“撵瘟神”等,这些民俗活动对于研究原平乃至晋北的文化传统具有重要的意义。二、新时代非遗文化进校园的意义(一)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丧失和

7、衰败的风险。而非遗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民族精神。将非遗文化引进校园,不仅可以确保其传承延续,还能够让更多的学生接触、了解和学习非遗技艺,从而保护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具有重要意义。(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素养非遗文化也具有丰富的教育意义。传统的非遗技艺,如剪纸、刺绣、民间音乐等,都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智慧和审美观念。通过学习这些非遗技艺,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审美素养。同时,非遗文化也能够激发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兴趣,促进他们对历史和民俗的理解与思考。这样的教育方式有助于开

8、拓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文化素养。(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创新空间非遗技艺通常需要通过实践才能掌握,而学校作为学生的主要学习场所,可以提供专业的教育环境和资源,为学生提供学习非遗技艺的机会。通过实际操作和创作,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这对于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和创业创新都具有重要意义。三、原平凤秧歌在非遗文化进校园中的实践探索(一)建立非遗文化传承基地在基地内展示着凤秧歌的历史渊源、演变过程以及各个时期的经典表演视频。学生们可以通过参观展览馆,了解凤秧歌的起源和发展,并对其独特的韵律有更深入的认识。基地还可以设置专门的培训教室和演

9、出场地,供学生们进行实践学习和表演演出。每周可以请有专业的凤秧歌老师来基地授课,教授学生们舞蹈技巧、表演技巧以及凤秧歌的历史文化知识。学生们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感受到凤秧歌舞蹈的魅力,学习到传统文化的精髓。另外,基地还可以定期举办凤秧歌比赛和演出活动,为学生们提供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这些活动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凤秧歌的热爱和认同感,同时也能够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表现欲望。通过比赛和演出,学生们能够展示自己的舞技,并与其他学校的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促进凤秧歌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二)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在非遗文化进校园的实践中,原平凤秧歌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通过将其纳入学校教育体系,不仅能够让更多的学

10、生了解和学习到这一传统艺术形式,更能够让他们深刻体验到其中所蕴含的民俗风情和文化精神。首先,将原平凤秧歌纳入课堂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通过学习其历史渊源、演变过程和艺术特点,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观看专业表演者的示范和指导,学生们可以亲身体验到原平凤秧歌的独特魅力,从而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其次,学校可以组织原平凤秧歌社团或俱乐部,为学生提供参与和学习的平台。通过定期举办比赛、演出和交流活动等,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舞蹈技能,更能够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现能力。同时,积极参与凤秧歌的传承和推广活动,也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自信心。此外,学校还可以与当地

11、凤秧歌传承人合作,开展实地考察和调研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原平凤秧歌的传统工艺和技巧。通过与传承人的面对面交流,学生们可以深入了解凤秧歌的制作过程,从而增强对非遗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三)开展非遗文化讲座和展览非遗文化讲座可以邀请专家学者和非遗传承人前来学校,为师生们进行非遗文化的讲解和传授,让他们了解非遗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在讲座中,专家学者们生动详实地讲述了原平凤秧歌的历史渊源、表演形式以及其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除了非遗文化讲座,文化局还可以在校园中举办了一系列的非遗文化展览。这些展览以原平凤秧歌为主题,通过展示珍贵的文物、图片和炫动漫教育创新 177 视频资料,让师生们近距离观赏和感受

12、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展览还特意设置了互动环节,让参观者可以亲身体验原平凤秧歌的舞姿和节奏,增强了对非遗文化的亲近感。(四)创新非遗文化传承方式在实践中,创新非遗文化传承方式成为了重要课题。传统的凤秧歌表演形式虽然具有独特的魅力,但在年轻人眼中可能显得过于古老和陈旧。因此,为了吸引年轻人的兴趣,一些创新的表演元素被引入。例如,在原平凤秧歌的基础上加入了现代舞蹈的元素,使表演更具活力和时尚感。同时,结合当代流行的音乐和服装设计,使凤秧歌焕发出新的生机和魅力。除了表演形式的创新,非遗文化进校园的实践也注重培养年轻人对凤秧歌的传承意识和参与度。学校开设了凤秧歌相关的选修课程,让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和学习这

13、一传统艺术形式。课程中,学生们不仅学习凤秧歌的历史背景和技巧,还参与到实际的表演活动中。通过亲身的实践和参与,年轻人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凤秧歌的魅力和价值,从而激发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的意愿。此外,非遗文化进校园的实践还注重将凤秧歌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例如,在音乐课程中,将凤秧歌的节奏和旋律进行分析和研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的本质。在历史和文学课程中,通过学习凤秧歌的起源和发展,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这种跨学科的融合不仅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凤秧歌,也增加了对凤秧歌的兴趣和参与度。(五)组织学生参与非遗文化活动首先,专业的老艺人被邀请到学校,向学生们传授原平凤秧歌的基本技巧和表演方法。

14、学生们虽然初次接触,但对于这一古老而神奇的舞蹈形式充满了好奇和兴趣。他们认真地学习每一个动作,用心体会每一个舞步的含义。通过反复的练习和指导,学生们逐渐掌握了原平凤秧歌的精髓,展现出了惊人的进步。除了学习表演技巧,学生们还参观了原平凤秧歌的非遗传承基地。在这里,他们亲眼目睹了凤秧歌的制作过程,从挑选材料到完成一件作品的每个环节都让他们感受到了传统手工艺的精湛和独特之处。这次参观不仅让学生们了解了原平凤秧歌的制作流程,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对于非遗文化的意义和价值有了更深的认识。为了进一步推广原平凤秧歌,还可以组织一场校园文化艺术节。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编排和排练了一场原平凤秧歌的表演,并邀请了周边学

15、校的学生一同参与。在文化艺术节的当天,他们身着华丽的舞蹈服装,展示了他们无比骄傲的舞姿和精湛的技艺。观众们纷纷驻足观看,对这一别具特色的非遗文化艺术表演赞叹不已。通过这次表演,更多的人对原平凤秧歌有了深刻的认识,并对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六)加强非遗文化理论研究在原平凤秧歌非遗文化进校园的实践探索中,加强非遗文化理论研究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深入研究和探索,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原平凤秧歌的精髓,进一步提升非遗文化的传播效果。首先,加强非遗文化理论研究可以为原平凤秧歌的传承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通过对秧歌的起源、发展历程、演变过程以及与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的关系等方面进行深入研

16、究,可以对秧歌的内涵和特点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可以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传承方案,将非遗文化有机地融入到校园教育中,以确保其得到有效传承和发展。其次,加强非遗文化理论研究可以促进对原平凤秧歌的审美价值的深入挖掘和理解。通过对秧歌艺术的形式、表演技巧、音乐曲调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可以更好地把握秧歌艺术的美学特点,进一步提高对秧歌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创作水平。这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提升他们对非遗文化的热爱和认同感。结束语非遗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其传承与发展不仅是社会的责任,更是每一个中国人的使命。通过将非遗文化引入校园,我们能够更好地传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原平凤秧歌作为非遗文化进校园的实践探索之一,其在校园中的传承与发展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这一优秀的民间艺术形式,也能够为学生们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参考文献1 张丽丽.山西原平凤秧歌的传承与发展路径探究D.20202 田奋颖.非遗传统舞蹈”凤秧歌”的传承现状及数字化保护优势 J.戏剧之家.2021,(20).128-129.3 刘荔.”非遗舞蹈进校园”的反思以昭通”四筒鼓舞”为例 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1,(5).020.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