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问题及策略研究.pdf

上传人:鱼** 文档编号:821894 上传时间:2024-03-25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82.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问题及策略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问题及策略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问题及策略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问题及策略研究摘要:在小学时期,对于小学生教育来说最为基础也最为重要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所谓综合素质,是以了解并学习学科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思想道德修养以及相关特长等等方向的素质,以培养出德、智、体、美、劳等等方面综合性发展的学生,符合当下时代发展要求以及在教育改革下,对于培养具有着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学生,这是新时代下人才的重要要求。同时随着科技化的发展,许多家务劳动已经通过使用机器和人工智能代替,但是学生要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学校也不能忽视对于学生的劳动教育,这也是本文所讨论的重点。关键词:劳动教育;小学教育;实践探索;策略研究引言在新时代教育

2、改革机制下,对于学生的能力培养以及在学校所学习到的知识更强调其全面性。除了基础知识之外,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强调也在日益增强,同时在现代化社会下,科技改变生活,许多日常生活中的家务劳动由机器和人工智能代替,这与早期由学生进行家务劳动不同,学生在当下时代发展中往往缺少了劳动的意识。学校在教育过程中,应当加强对于学生的劳动意识培养和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素质,对于学生在综合素质层面进行良好的教育,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本文中将着重地讨论在新时代背景下,学校如何加强对于小学生的劳动教育问题并探讨策略,改变实际的现状,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一、当下小学劳动教育的发展现状(一)对劳动教育认识不足,

3、缺少培养意识当下的小学劳动教育中,学校对于学生的劳动认识培养往往缺少意识,学生往往不具有劳动认识,对于学校班级中所分配的值日工作也并不重视,很多学校会由家长代替学生,对于班级的值日工作进行完成,这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认识和劳动意识,同时对于学校而言,不利于对于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学生往往会对此产生懈怠心理和懒惰心理和厌学心理,对于学习的知识与劳动一样产生逃避心理。学校对于劳动教育的认识不足,导致学生的综合素质无法得到培养,也无法适应当下的教育改革趋势。(二)教育手段形式单一,学生缺少兴趣学校对于学生进行的劳动教育手段形式往往过于单一,主要以教师的单方面对于劳动教育宣传以及班级内对于班务内容的

4、分配,由学生完成值日工作而进行劳动教育,但这种劳动形式对于学生而言过于枯燥乏味,学生往往无法认识到劳动教育以及劳动的重要性,缺少认识的基础上产生对于劳动的逆反心理和厌倦心理,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也不利于学校对于劳动教育的普及。二、如何进行小学劳动教育的相关策略(一)丰富教育的形式,增加活动的多样性对于小学进行的劳动教育,由于其形式过于单一,学生往往会产生厌学的心理,在此基础之上应当丰富劳动教育的形式,增加活动的多样性,可以由学校为主导,带领学生参与植树活动、环卫工人的工作参观并进行实践、河道治理的实践在这些丰富的劳动活动背后,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并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以及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的

5、辛苦,养成学生良好的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道德修养,养成学生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具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优秀青年,并为学生在之后的学习中奠定基础。同时,学校也可以开展劳动比赛和竞赛活动,由学生积极在劳动比赛和竞赛活动中参与,鼓励学生进行劳动,通过竞赛或比赛式的劳动教育,让学生养成积极参与的认识并且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性,让学生在劳动中获得乐趣并在劳动中收获到奖励,这对于学生来说可以培养其劳动积极性,是一种正向且积极的劳动教育方式,同时也丰富了劳动教育的形式多样性,让学生的积极性有效提升。(二)引导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开展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首先要进一步明确劳动教

6、育的目标,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意识和观念,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学校及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将正确的劳动教育观念植入学生的心田,也要营造良好的劳动教育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中摒弃劳动就是从事体力活的错误认知,树立起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其次,学校要不遗余力地拓展劳动教育的手段,丰富劳动教育课程内容和实践渠道,将劳动教育的观念渗透到各个学科的日常教学过程中,外化到每位教师的日常工作言行和行为举止上,从而帮助学生在小学阶段形成劳动习惯,打下良好的努动教育基础。劳动教育的作用是通过劳动教育,能够让学生从劳动的过程中体会到劳动的艰辛,珍惜劳动的成果,培养起对劳动的朴素认识

7、,从而为未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打下坚实的基础。就目前劳动教育实施的现状来看,应当注重劳动教育的过程,加强对劳动本身的评价和提升,学生在劳动之后知道并了解为什么而劳动,教师抓住劳动后的有利时机开展有效果的教育,增强学生的劳动认识。此外,学校在评价学生劳动教育时,运用科学完善的衡量标准,对于学生进行全面且完善的评价,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认识和习惯。(三)加强对于老师进行劳动教育理念的培训对于教师而言,学生对于劳动教育接收的缺乏性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教师在进行教育过程中忽视了对于劳动教育的普及与宣传,教师应当接受培训,通过学校开展定期培训的方式,由学校对于教师进行劳动教育宣传,由教师在通过对

8、学生将自己所接受到的劳动教育培训内容进行普及,学生在此过程中,通过教师获得劳动教育认识和知识,并在教师的宣传与教育中潜移默化的接受思想,并贯彻落实使学生在劳动教育中获得培养和提升,教室也应当加强宣传引导,引导家长树立正确劳动观念,支持配合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加强劳动教育科学研究,宣传推广劳动教育典型经验。积极宣传企事业单位和社会机构提供劳动教育服务的先进事迹。注重挖掘在抗疫救灾等重大事件中涌现出来的典型人物和事迹,大力宣传不畏艰难、百折不挠、敢于担当的高尚品格。鼓励和支持创作更多以歌颂普通劳动者为主题的优秀作品,大力宣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典型人物和事迹,弘扬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主旋

9、律,旗帜鲜明地反对一切不劳而获、贪图享乐、崇尚暴富的错误观念,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劳动教育的良好氛围。结语通过上文所论述的内容可以看出,在当下小学教育中,对于小学生的劳动教育往往强调的层次过于单一,教育方式过于单调对于学生的培养往往无法起到理想的目的,学生也会在枯燥无味的劳动教育中产生厌学心理。这种情况下,往往不利于学生的成才与生长发育,学校应当认识到劳动教育对于小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应当运用有效策略,包括带领学生参与有效的社会实践进行劳动,加强智慧教育平台对于劳动的宣传;同时丰富劳动形式和多样性,让学生可以在劳动中获得学习和认识,并增强对于劳动的兴趣性,更有效地将劳动教育贯穿于学生的学

10、习与成长之中,通过这种方式也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学生在之后的学习与生活中进行全面性的发展基础培养。参考文献:1王国云,严艳.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实施:问题与对策J.江苏教育研究,2021(34):41-45.2曹建民.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新课程,2021(46):12-13.3盖秀艳.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问题及对策探索J.家长,2021(22):175-176.4郑丹.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视角下小学劳动教育问题探析J.教育观察,2021(27):43-45+51.5易倩.优质均衡中的非均衡:小学劳动教育问题与路径D.三峡大学,2022.6留莉.浅谈新时期小学劳动教育的问题及策略探析J.名师在线,2022(10):39-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教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