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年级数学公开课教案 讲课教师:陈斌第四单元 表内除法(二)第3课时 解决问题教学目标:1、根据除法的意义,初步理解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灵活运用有关除法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简单的问题。2、通过独立探索、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进一步加强对9的乘法口诀计算除法的掌握。3、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得能力。4、培养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在问题处理中,体验成功,培养数学学习兴趣。教学重点:运用表内除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做到学与用的有效结合教学难点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解决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口算练习二、探
2、究新知1、创设情境 六一儿童节快到了,明明想要给自己买一些新玩具,可是面对那么多好玩的商品,明明不知道手中的零花钱能买多少个玩具,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助明明吗?现在,就让咱们一起跟着明明去商店看一看吧!(出示教材图片) 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呢?2、合作交流,解答问题。 (1)请同学们思考,根据以上的数学信息应该如何解决问题。小组合作,讨论解决的方法,教师巡视指导。(2)汇报如何列式计算呢? 568,想( )八五十六,商是7。3、独立思考,验证结果。 很好,我们可以用乘法来验证除法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4、想一想,如果24元买了6辆小汽车,一辆小汽车多少钱?谁愿意交
3、流一下,你是怎么计算小汽车辆数的? 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还能够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1、完成“练习九”第2题。2、完成“练习九”第4题。3、完成“练习九”第6题。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同学们,我们在这节课里提出了许多数学问题,也解决了这些问题,说明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板书设计:第3课时 解决问题568=7(个)56=30(元)369=4(个)教学反思:解 决 问 题 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42页例3及做一做,43页练习九第1、2、3题。解 决 问 题,这是本单元的第3课时,“解决
4、问题”,即教学如何用除法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教材安排在教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之后,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除法含义的理解,有更多机会练习除法计算,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学生了解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上节课例2的教学,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建立了“倍”概念,在此基础上进行例3的教学。例3是引导学生进一步根据倍的概念和除法的含义,分析推理,从而探究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一般解法。直接用除法解决问题,体会这是一种简便而有效的方法。(二)学情分析 对本课学习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学生已经初
5、步建立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概念,并且在以往的学习中已形成了在现实情景中主动探究数学知识的意识。但要从实际问题中抽出两个数的关系进行分析,是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关键是在与激发学生探究情景数学问题的兴趣,能够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可以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再组织学生交流,在互动与交流中相互启发,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说教法 根据以上分析,教学时,我采取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通过电化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与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经历将一个具体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教学过程时,在学生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6、中,经历运用除法含义确定算法的过程。采取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初步懂得应如何思考问题,如何用数学方法来处理有关的信息,合理地解决问题。总结归纳法。通过最后总结归纳教学内容揭示课题的过程,提高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三、说学法以解决问题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数感;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许多数量之间都存在着倍数关系。运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课后反思:本节内容选取学生熟悉的素材展开教学,这样就保证了所有学生都具有参与学习的经验和基础。在教学素材的组合上,既充分考虑了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呈现方式图文并茂、形式多样,同时又照顾了学生学习个性的需要,使学习内容有一定选择性和自主性。学生已有对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及竖式计算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到运用有余数除法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理解并掌握解决与按规律排列有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经历了应用有余数的除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进一步体会解决问题策略与方法的多样性,发展了应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