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安徽省明光市明光镇映山中学2025届四下数学期末预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把(______________)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是0.1068。
2.248200改为用“万”作单位的数是______万。把78560000改写为用“亿”作单位的数是______亿。(保留两位小数)
3.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_____),都是(_____).
4.一个数百位上和百分位上都是3,其他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_____,读作_____。
5.小明用计算器计算875×32时,发现按键“3”坏了,怎样按键可以算出正确的结果?把你的想法用算式写出来:(________)。
6.一个七位数由6个百万,6个千和6个十组成,这个数是(______),读作(______),把这个数四舍五入到万位是(______)万。
7.6米3厘米=(___)米
8.在0.75,0.57,0.705,0.5777…,0.757575…这五个数中,最大的数是_____,最小的数是_____。
9.4.986精确到百分位约是(______),保留一位小数约是(______)。
10.在括号里填上“>”“<”或“=”。
5.9(________)5.09 4.70000(________)4.7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1.如果2x+1=9,那么(x+2)×2-5=( )。
A.7 B.13 C.31
12.在长90米的跑道一侧插10面彩旗(两端都插),每相邻两面彩旗之间相距 ( )米.
A.9
B.10
C.16
D.8
13.把69.304精确到百分位得到的近似数是( )。
A.69.31 B.70.00 C.69.30
14.每个足球90元,是排球价格的3倍,学校要买18个排球,一共需要多少钱?列式不正确的是( ).
A.90÷3×18
B.90×18÷3
C.90÷18×3
15.
这3个物体,从( )面看到的形状相同。
A.上 B.前 C.左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6分)
16. “3吨52千克-520千克”计算的结果是3吨. (________)
17.6.23在6和7这两个整数之间,它更接近6。 (________)
18.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____)
19.加法只能用加法验算,减法只能用减法验算。(________)
20.一个物体最多能看到它的三个面._____(判断对错)
21. “慈善一日捐”活动中,四年级同学平均每人捐款3.5元,说明红红一定捐了3.5元。 (____)
22.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一定是(_______)三角形.
23.1.25×4.4=1.25×4+1.25×0.4,运用了乘法结合律。________
四、计算题(每题6分,共18分)
24.直接写得数.
1.2-0.8= 630÷70= 9-0.37= 0.093×100=
50×0= 2.73+0.27= 0.75+0.5= 30÷100=
4.8÷100= 2-0.04= 200×15= 0.007×10=
25.用竖式计算。
26.用竖式计算.
100-33.9= 0.28×1.5= 1.44+1.8= 1.2×0.31=
五、解答题(每题6分,共36分)
27.李叔叔2019年上半年各月份体重变化情况统计图如下。
(1)在上半年中,( )月份李叔叔的体重最重。
(2)3月到4月,李叔叔体重减轻了多少千克?
(3)李叔叔上半年的平均体重是多少千克?
28.(1)画出图A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
(2)先画出梯形向左平移2格,再向下平移3格的图形,那么平移后的B点可以用数对( )表示。
(3)画出梯形绕B点逆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29.汽车5小时行375千米,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30.大米每千克2.25元,面粉每千克2.36元,李阿姨准备买大米30千克,买面粉25千克,李阿姨一共要用多少钱?
31.2019年10月世界军人运动会将在湖北武汉举行。某商场举办“迎军运”促销活动,一种袜子买五双送一双。这种袜子每双4.98元。张阿姨买了12双,花了多少钱?
32.
75.28元/把 84.72元/张
(1)一张课桌比一把椅子贵多少元?
(2)学校买了45套课桌椅,一共花了多少元?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106.8
【解析】略
2、24.82 0.79
【分析】
把248200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从个位起数出4位,点上小数点,去掉末尾的0,同时添上一个“万”字;先把78560000改写为用“亿”作单位的数:从个位起数出8位,点上小数点,去掉末尾的0,同时添上一个“亿”字,得0.7856亿;按要求保留两位小数,也就是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看千分位上的数是否满5,再运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出近似数,同时添上一个“亿”字即可。
【详解】
248200=24.82万。
78560000=0.7856亿≈0.79亿。
故答案为:24.82;0.79
【点睛】
此题考查整数的改写和运用“四舍五入”法求整数的近似值,注意改写时数的大小不变,用“=”连接,求近似数改变了数的大小,应用“≈”连接。
3、相等 60°
【解析】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都是60度.
4、300.03 三百点零三
【分析】(1)小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有几个单位,就在那个数位上写几,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即可解答;
(2)根据小数的读法:整数部分的读法按整数的读法去读,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
【详解】这个小数写作:300.03,
300.03,读作:三百点零三;
故答案为300.03,三百点零三。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小数的写法和读法,注意写法一定要补足0的个数。
5、875×4×8
【分析】根据题意,按键“3”坏了,将算式中含有“3”的数字替换为不含“3”但大小相等的数即可,如32=4×8=64÷2等。
【详解】小明用计算器计算875×32时,发现按键“3”坏了,怎样按键可以算出正确的结果?把你的想法用算式写出来:875×4×8。(答案不唯一)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算式875×32转化为其它同等大小的算式。
6、6006060 六百万六千零六十 601
【分析】(1)6个百万即百万位上是6,6个千即千位上是6,6个十即十位上是6,其余数位上没有单位,用0补足,据此写出;
(2)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他数位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据此读出;
(3)四舍五入”到“万”位求它的近似数,要把万位的下一位千位进行四舍五入,看千位上是几进行四舍五入,同时带上“万”字,据此解答。
【详解】(1)这个数写作:6006060;
(2)6006060读作:六百万六千零六十;
(3)万;
故答案为:6006060,六百万六千零六十,601。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整数的写法、读法和求近似数,注意求近似数时要带计数单位。
7、6.03
【解析】略
8、0.757575… 0.57
【分析】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与整数基本相同,即从高位起,依次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加以比较。因此,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大;如果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大。
【详解】因为0.757575…>0.75>0.705>0.5777…>0.57,
所以最大的数是0.757575…,最小的数是0.57。
故答案为:0.757575…,0.57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小数的大小比较,要先比较整数部分的位数,它们的数位如果不同,那么数位多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数位相同,相同数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然后再比较小数部分的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
9、4.99 5.0
【分析】4.986精确到百分位,因为它的千分位上是6大于5,所以用“五入”法,保留一位小数,因为它的百分位上是8大于5,所以用“五入”法。据此解答。
【详解】4.986精确到百分位约是:4.986≈4.99;保留一位小数:4.986≈5.0;
故答案为4.99;5.0。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利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明确:根据要保留的下一位上数字的大小确定用“四舍”法、还是用“五入”法。
10、> =
【分析】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先比较小数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这个小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十分位,十分位大的这个小数就大,如果十分位相同,就比较百分位,百分位大的这个小数就大,如果百分位相同,就比较千分位…,据此可解答。
【详解】5.9>5.09 4.70000=4.7
故答案为:>;=
【点睛】
考查了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注意:小数尾部加0,不改变大小。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1、A
【解析】略
12、B
【解析】90÷(10-1)=90÷9=10(米)
故答案为B.
13、C
【解析】略
14、C
【分析】总价=单价×数量
【详解】A:90÷3表示先求排球的价格,再乘18表示买18个排球的价钱,A对。
B:90×18表示先求买18个足球的价钱是多少,再除以3是因为足球的价格是排球的3倍,所以最后求的还是买18个排球的价钱,B对。
C:90÷18×3虽然等于整数,但只是数凑巧了,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C错。
故答案为C。
【点睛】
一题多解,用不同的思路看待问题,只是一定要有道理才行。
15、C
【分析】左图:从前面能看到4个正方形,分两层,下层3个,上层居中1个;从上面能看到4个正方形,分两层,上层3个,下层居中1个;从左面能看到3个正方形,分两层,上层1个,下层2个,左齐。
中图:从前面能看到3个正方形,分两层,上层1个,下层2个,左齐;从上面能看到4个正方形,分两层,每层2个,呈“田”字形;从左面能看到3个正方形,分两层,上层1个,下层2个,左齐。
右图:从前面能看到4个正方形,分两层,上层1个,下层3个,右齐;从上面能看到4个正方形,分两层,上层3个,下层居中1个;从左面能看到3个正方形,分两层,上层1个,下层2个,左齐。
【详解】由分析可知,这3个物体,从左面看到的形状相同。
故选择:C。
【点睛】
本题是考查作简单图形的三视图,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上面、左面(或右面)观察到的简单几何体的平面图形。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6分)
16、×
【分析】3吨52千克,乍一看以为是3.52吨,就得出了本题的错误答案,所以单位换算一定要小心,防止反应定势带来的弊端。
【详解】3吨52千克=3.052吨,3.052-0.52=2.532吨≠3吨,所以判断错误。
【点睛】
复名数单位换算成单名数单位,再相减可得答案。
17、√
【解析】略
18、√
【分析】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边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中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应点的连线与对称轴垂直,据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可知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轴对称图形,需要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19、×
【分析】根据加法、减法之间的关系,加法的验算方法有两种,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也可以运用加数交换验算;减法的验算方法有两种,减数+差=被减数,被减数-差=减数。
【详解】加法的验算方法:①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②也可以运用加数交换验算。
减法的验算方法有两种:①减数+差=被减数,②被减数-差=减数。
所以加法、减法的验算都有两种,原题说法错误。
故判断错误。
【点睛】
本题考查加减法验算的认识,根据加减法和各部分的的关系即可解答。
20、√
【详解】试题分析:观察物体,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最多只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据此即可解答.
解:观察物体时,一次最多只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
故答案为√.
【点评】
此题考查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锻炼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21、×
【解析】略
22、等边
【分析】由等腰三角形的特点可知: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再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即可求得三角形的另外两个角的度数,从而判断这个等腰三角形.
【详解】假设已知度数的角是底角,
则另一个底角也是60°,
于是求得顶角为180°﹣60°×2=60°,
所以这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假设这个角是顶角,
则每个底角的度数为(180°﹣60°)÷2=60°,
所以这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点睛】
解答此题的主要依据是: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特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23、×
【分析】在算式1.25×4.4=1.25×4+1.25×0.4中将4.4分成了4和0.4的和,然后分别和1.25相乘,因此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详解】根据分析:
1.25×4.4=1.25×4+1.25×0.4运用了乘法分配律,所以题目中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睛】
此题考查了学生对乘法运算定律的掌握与运用。
四、计算题(每题6分,共18分)
24、0.4 9 8.63 9.3
0 3 1.25 0.3
0.048 1.96 3000 0.07
【详解】略
25、3640;21560
【分析】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所得的积与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所得的积与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详解】3640 21560
【点睛】
此题考查了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法则的运用及笔算能力,计算时要仔细、认真。
26、66.1; 0.42;3.24;0.372
【分析】计算小数加减法时,一定要把小数点对齐.计算小数乘法时,一定要数出小数的位数,点上小数点,位数不够时,在前面用“0”补足.积中小数的末尾有0时,竖式中可以画掉.
【详解】100-33.9=66.1 0.28×1.5=0.42
1.44+1.8=3.24 1.2×0.31=0.372
五、解答题(每题6分,共36分)
27、(1)2;
(2)4.5千克;
(3)75千克
【分析】(1)根据折线统计图的变化解答即可;
(2)3月份的体重-4月份的体重即可;
(3)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个数所得到的商叫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据此解答。
【详解】(1)在上半年中,( 2 )月份李叔叔的体重最重。
(2)76.5-72=4.5(千克)
答:3月到4月,李叔叔体重减轻了4.5千克。
(3)(75+78.5+76.5+72+74.5+73.5)÷6
=450÷6
=75(千克)
答:李叔叔上半年的平均体重是75千克。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折线统计图的应用及平均数的求法。
28、(1)图无
(2)图无;(17,2)
(3)图无
【详解】(1)图略
【点睛】此题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实际操作情况。
(2)图略 (17 ,2)
【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对平移和数对的掌握情况。
(3)图略
【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对轴对称图形和旋转的掌握情况。
29、75千米
【分析】根据路程÷时间=速度,用汽车5小时行的路程除以5,得汽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375÷5=75(千米)
答:平均每小时行75千米。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行程问题中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要熟练掌握。
30、126.5元
【分析】根据单价×数量=总价,分别求出30千克大米和25千克面粉的总价,然后再加起来即可。
【详解】2.25×30+2.36×25
=67.5+59
=126.5(元)
答:李阿姨一共要用126.5元钱。
【点睛】
此题考查的目的是使学生理解掌握单价、数量、总价三者之间的关系,掌握小数乘法、加法的计算法则。
31、49.8元
【分析】买五双送一双也就是花5双的价钱得到6双,那就看12双里面有几个6,那么就有几个5双的价钱,再计算总价钱即可。
【详解】4.98×5×[12÷(5+1)]
=4.98×5×[12÷6]
=4.98×5×2
=4.98×(5×2)
=4.98×10
=49.8(元)
答:一共花了49.8元。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小数点移动引起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根据题目先列出式子,灵活运用小数运算律将计算与学过的知识靠近并运用。
32、(1)9.44元;(2)7200元
【分析】(1)根据小数的减法求出一张课桌比一把椅子贵多少元。
(2)先求出一套课桌椅多少钱,再根据乘法的意义求出45套课桌椅的价钱。
【详解】(1)84.72-75.28=9.44(元)
答:一张课桌比一把椅子贵9.44元。
(2)(84.72+75.28)×45
=160×45
=7200(元)
答:一共花了7200元。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分析题意,弄清楚数量间的关系,问题即可得解。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