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4-2025学年晋中市平遥县四下数学期末质量检测试题
一、 填空题。 (每题2分,共20 分)
1.把12+4=16,16×2=32,64÷32=2,这3个算式整理成综合算式是(________)。
2.张叔叔去超市买大米,一种大米每50千克售价280元,买500千克这种大米(________)元。
3.甲数是260,乙数是甲数的25倍,乙数是(________)。
4.不改变2.01的大小,把它改写成以0.001为单位的小数是(__________).
5.一个数由5个十,9个百分之一组成,这个数写作_____,保留一位小数是_____。
6.同学们为学校图书馆捐书,四(2)班46人捐了135本,四(1)班40人捐了123本。这两个班平均每个班捐了(_____)本。
7.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380克=(_____)千克 9.2米=(_____)米(_____)分米
8.在计算过程中,使用(________)能改变算式的运算顺序。
9.把0.856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是(____),把(_____)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是0.0001。
10.在括号里填上“”“”“”。
4.01(________)4.10 625克(________)0.625千克
8.6(________)6.8 4分米(________)0.4分米
0.85(________)0.58 20元(________)20.00元
二、 选择题。 (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 每题 2 分, 共 10 分)
11.估计自己的年龄最接近( )。
A.540时 B.540个星期 C.540个月 D.540秒
12.过平行四边形的一个顶点向对边可以作( )条高。
A.1 B.2 C.无数
13.四(1)班32名同学到公园骑自行车,3人座的和2人座的共租了12辆,其中3人座的租了( )辆。
A.10 B.8 C.4
14.100粒大米大约重400克,一亿粒大米大约重( )
A.4000000克 B.400000千克 C.40吨
15.下面各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 )。
A. B. C.
三、 判断题。(对的打“√ ” , 错的打“×” 。 每题 2 分, 共 10 分)
16.去掉6.700和50.9中的“0”,它们的大小都不改变。(________)
17.用长度是9cm,12cm和3cm的小棒首尾连接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______)
18.因为22=2×2,所以a2=a×2.________
19.平移后的图形位置发生改变,但图形的大小、形状、方向不变。 (________)
20.加上或去掉小数点后面的零,小数大小不变。(______)
四、 计算题。 (每题8分,共16 分)
21.口算.
0.78+0.06= 0.4×1000= 6-1.6= 321-73-27=
71.2+5.3= 0×218= 0.101×100= 40-30÷5=
22.用竖式计算。
(1)4.85×0.73=
(2)5.73+8.3=
(3)9-5.48=
五、 作图题。 (共8 分)
23.看图连线
从前面看
从上面看
从左面看
六、 解决问题。 (每题 6 分, 共 36 分)
24.同学们排成一个正方形方阵,后来减少了一行一列共19人。原来共有多少人?
25.学校食堂买来大米850千克,运了3车,还剩100千克.平均每车运多少千克?
26.师徒两人共做147个零件,师傅每小时做18个,徒弟每小时做12个。师傅做了27个后徒弟才开始做,师徒还要几小时才能完成任务?
27.体育用品商店三种球的批发价格如下:
每个52元 每个48元 每个?元
(1)张老师买了足球和排球各12个,买排球比买足球少花了多少元钱?
(2)黄老师买了5个足球和3个篮球,一共用去530元。每个篮球多少元?
28.46个人吃了100个馒头。大人每人吃4个,小孩每两人吃l个。大人和小孩各有多少人?
29.妈妈买了3袋盐和一箱牛奶,共花了39.3元,牛奶一箱是33.3元。每袋盐多少元?(用方程解)
参考答案
一、 填空题。 (每题2分,共20 分)
1、64÷[(12+4)×2]
【分析】12+4=16,16×2=32,64÷32=2,先求12+4的和,再求和乘以2的积,最后用64除以所得的积,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列综合算式为:64÷[(12+4)×2]。
故答案为:64÷[(12+4)×2]。
【点睛】
解决这类题目,要分清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哪些数是运算出的结果,这些数不要在算式中出现。
2、2800
【分析】先用500除以50,再乘以280,即得买500千克这种大米的钱。
【详解】500÷50×280
=10×280
=2800(元)
故答案为:2800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先要求出500千克是50千克的多少倍,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3、6500
【分析】根据题意,乙数是甲数的25倍,也就是260的25倍,用260×25即可求出乙数。
【详解】根据分析:
260×25=6500。
故答案为:6500。
【点睛】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这个数乘上倍数即可。
4、2.010
【解析】略
5、50.09 50.1
【分析】(1)从高位到低位依次写出各个数位上的数字,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的用“0”补足;
(2)保留一位小数,看小数点后面第二位,运用“四舍五入”法即可解答。
【详解】一个数由5个十,9个百分之一组成,这个数写作50.09,百位上是9,用“五入”法保留一位小数是50.1。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小数的写法和“四舍五入”求小数近似数知识的掌握。
6、129
【解析】略
7、0.38 9 2
【解析】略
8、括号
【分析】根据四则混合运算中括号的作用来进行填空。
【详解】在计算过程中,使用括号能改变算式的运算顺序。
故答案为:括号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括号能改变算式运算顺序的作用。
9、85.6 0.1
【解析】把0.856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得到85.6,比原数扩大了100倍;0.0001是由小数0.1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得到的。
10、< = > > > =
【分析】(1)根据小数的大小比较解答,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相同比较十分位,十分位大的就大,发现4.10大一些;
(2)根据1千克=1000克,将0.625千克乘以进率1000得到625克;
(3)比较整数部分即可知道8.6大一些;
(4)单位一样,比较数字大小,明显4分米大一些;
(5)整数部分一样,比较十分位,0.85大一些;
(6)根据小数的性质可知二者相等。
【详解】4.01<4.10 625克=0.625千克
8.6>6.8 4分米>0.4分米
0.85>0.58 20元=20.00元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小数的大小比较和单位的换算,当含单位的数字单位不一致时要将单位统一后再进行计算。
二、 选择题。 (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 每题 2 分, 共 10 分)
11、B
【分析】把选项中的答案换算成较高级的时间单位即可解答。
【详解】A选项540时是几天:540÷24≈23(天),不符合
B选项一年大约52个星期,540÷52≈10(年),符合要求。
C选项540÷12=45(年),不符合
D选项540÷60=9(分),不符合
故答案为:B。
【点睛】
掌握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是解题的关键。
12、B
【分析】从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上的任意一点都可以向对边作垂直线段,即是平行四边形的高,如果从一个顶点只能向两个对边分别作一条垂直线段,据此分析。
【详解】过平行四边形的一个顶点向对边可以作2条高。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高,平行四边形有无数条高,注意限制条件。
13、B
【分析】假设全部租的是2人座的,那么一共有2×12=24(人),和总人数比较起来少了32-24=8(人),一辆3人座的自行车比一辆2人座的自行车多1人,所以3人座的辆数为:8÷1=8(辆)。
【详解】假设租的全部是2人座的,则3人座的租车辆数为:
(32-12×2)÷(3-2)
=(32-24)÷1
=8÷1
=8(辆)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鸡兔同笼问题,利用假设法来解决。
14、B
【详解】略
15、C
【分析】依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即在平面内,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其对称轴,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A,有4条对称轴;
B,有1条对称轴;
C,有5条对称轴;
故答案为:C。
【点睛】
解答此题的主要依据是: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及特征,借助画图,更容易解答.
三、 判断题。(对的打“√ ” , 错的打“×” 。 每题 2 分, 共 10 分)
16、×
【分析】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的末尾去掉“0”或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应该注意“末尾”二字,由此可以判定此题。
【详解】把6.700这个小数末尾的0去掉后,它的大小都不变;50.9中的0并不在末尾,所以0去掉后,大小就变了:50.9≠5.9;
所以去掉6.700和50.9中的“0”,它们的大小都不改变,故此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
此题考查了小数的性质,应注意基础知识的理解。
17、×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的差一定小于第三边;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因为9+3=12,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所以用长度是9cm,12cm和3cm的小棒首尾连接不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
故答案为:×。
【点睛】
此题关键是根据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进行分析、解答。
18、×
【分析】一个数的平方表示的是两个数相乘,由此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由平方的知识可得:a2=a×a,故原题干的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个数的平方的意义以及字母表示数。
19、√
【解析】略
20、×
【分析】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加上或去掉零,小数大小不变。
【详解】加上或去掉末尾的零,小数大小不变,但意义发生了变化。
故答案为:×
【点睛】
此题是一个易错题,末尾与小数点后面表示的意思不同。
四、 计算题。 (每题8分,共16 分)
21、0.84;400;4.4;221;
76.5;0;10.1;34
【详解】略
22、(1)3.5405
(2)14.03
(3)3.52
【分析】计算小数的乘法时,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出结果,然后数出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末尾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即可;计算小数的加减法时,先把小数点对齐,即把相同数位对齐,然后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即可。
【详解】(1)4.85×0.73=3.5405
(2)5.73+8.3=14.03
(3)9-5.48=3.52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小数乘小数的小数乘法和小数的加减法,熟练掌握小数笔算是关键,计算过程要认真仔细。
五、 作图题。 (共8 分)
23、
【详解】略
六、 解决问题。 (每题 6 分, 共 36 分)
24、100人
【解析】(19 - 1)÷2=9(人)(9+1)×(9+1)=100(人)
答:原来共有100人。
25、250千克
【解析】先计算出3车运走的总重量,即850﹣100=750千克,再据除法的意义即可得解.
【详解】(850﹣100)÷3
=750÷3
=250(千克);
答:平均每车运250千克.
26、4小时
【解析】147-27=120(个) 120÷(18+12)=4(个)
答:师徒还要4小时才能完成任务。
27、(1)48元
(2)90元
【分析】(1)先求出一个排球比一个足球少多少钱,再乘以12,得买排球比买足球少花的钱。
(2)先用总共花的钱减去买5个足球花的钱,再除以3,得每个篮球的价钱。
【详解】(1)(52-48)×12
=4×12
=48(元)
答:买排球比买足球少花了48元钱。
(2)(530-52×5)÷3
=(530-260)÷3
=270÷3
=90(元)
答:每个篮球90元。
【点睛】
本题是一道整数复合应用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28、大人22人,小孩24人。
【分析】如果46人全是大人,则总共吃46×4个馒头,总共多吃46×4-100个馒头,一个大人比一个小孩多吃(4-0.5)个馒头,用总共多吃额馒头数÷一个人多吃的馒头数=小孩的人数,大人的人数=46-小孩的人数。
【详解】46×4=184(个)
184-100=84(个)
84÷(4-0.5)=84÷3.5=24(人)
大人人数:46-24=22(人)
答:大人有22人,小孩有24人。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鸡兔同笼问题,注意题目中的“小孩每两人吃1个”也就是一人吃0.5个,用假设法来解答。
29、2元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列方程解答应用题,设每袋盐x元,每袋盐的单价×购买的数量+一箱牛奶的价钱=一共花的钱数,据此列方程解答。
【详解】解:设每袋盐x元。
3x+33.3=39.3
3x+33.3-33.3=39.3-33.3
3x=6
3x÷3=6÷3
x=2
答:每袋盐2元。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列方程解含有一个未知数的应用题,解题的关键是先找到等量关系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