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别名格蕾丝》中格蕾丝之疯癫.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830865 上传时间:2024-03-27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6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别名格蕾丝》中格蕾丝之疯癫.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别名格蕾丝》中格蕾丝之疯癫.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别名格蕾丝》中格蕾丝之疯癫.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别名格蕾丝 中格蕾丝之疯癫摘要:根据福柯的 疯癫与文明,疯癫是并非仅仅是生理性的,而是社会性历史性,它本质上是人对主体性的争夺。文章以福柯的 疯癫与文明 为理论基础,结合变态精神学的相关医学定义概念,探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长篇小说 别名格蕾丝 中的杀人犯格蕾丝疯癫的表现形式,他人对其疯癫症状的界定,她的疯癫的归因,得出结论:疯癫,是主流群体对边缘群体的一种规训和惩戒;但同时可能是边缘人群为了获得个体主体性的重要工具。关键词:疯癫;创伤;福柯;别名格蕾丝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0438(2023)06-0069-03(宿州学院外国语学院安徽宿州234000)阿特伍

2、德在 生存 中提出,加拿大的核心思想是生存,她关注加拿大人在美国的霸权,极端的自然状况以及社会更替之下艰难的生存状况。她笔下的人物角色很多都是加拿大民族角色的阴郁,格蕾丝就是典型代表,她是阿特伍德长篇代表作别名格蕾丝 的主要角色,有着纯洁外表的她却因为谋杀罪名被囚禁30余载,最后又因为判定她的谋杀是出于她患有精神疾病而又重获自由的故事。本文以福柯在 疯癫与文明 提出的理论为基础,跟随乔丹医生的治疗流程探究格蕾丝疯癫症状在凝视者的体现方式,她的疯癫的症结在何处,造成疯癫的原因是当时社会体系还是自身的创伤经历,追究时代背景下个人创伤体验的根源。一、疯癫的症状福柯在 疯癫与文明 中否认疯癫是单纯的生

3、理疾病,他认为“疯子是被主流排挤的一类”。1(P23)疯癫更像观看者和被观看者之间的冲突对立而产生的现象。观众通常认为自己是正常的,而被观看者是“疯狂”的,并且通过对方的种种怪异表现更加确认自己的想法。所以,“展示疯癫”是“疯癫”的重要组成部分。福柯提出:“展示疯癫是从中世纪就开始的古老习俗。”1(P24)对于福柯而言,全景敞视系统更具压迫性,它代表权力的凝视,在法庭审判中以及在审判长家里,格蕾丝都处在众人的监视之中,被剥夺话语权主体性。格蕾丝的疯癫成为作家、医生、法官和普通民众的视角狂欢,他们观察格蕾丝,并且重塑格蕾丝的疯癫,每个群体都怀着自己的目的证明格蕾丝的疯癫。别名格蕾丝 里的乔丹 西

4、蒙医生希望通过给格蕾丝治疗鉴定疯癫,提升自己在医界的影响力,进而创立自己的私人医院。在与格蕾丝的对话治疗中,乔丹医生认为格蕾丝十分谨慎脆弱,总是处于极度警惕状态,以至于她晚上睡觉都无法放下警惕,时刻感觉自己即将被侵犯:“很奇怪,不管我睡得多沉,但只要有人靠近或看着我,我都能本能地感觉到。就好像我身上有一部分从来就不睡觉。”2(P90-91)格蕾丝经常会间歇性失忆,“我自己也不知道该去到哪里。我不想到村子中间地段去,因为我什么人也不认识。”2(P91)乔丹医生根据变态心理学的相关定义,认为格蕾丝深受创伤后应激障碍,即“经历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性应激事件或情境后而引起精神障碍的延迟出现或长期持续

5、存在,其特点是时过境迁后的痛苦体验仍然驱之不去,持续回避与事件有关的刺激,并长期处于警觉焦虑状态”3(P136)创伤后应激障碍诊断标准包括,患者亲自体验、目睹或遭遇某一或数件涉及到真正的或几乎导致死亡或严重的损伤。在和乔丹医生的聊天治疗中,格蕾丝透露自己成长过程中经历的阵痛:小的时候接连失去几个弟弟妹妹,母亲死在开往加拿大的邮轮里,好朋友玛丽 惠特尼在黑心诊所的流产手术失血过多死在自己的床上,最后一根稻草是南希在自己的见证下被麦克德莫特用斧头砍死后又被残忍肢解。小说中乔丹医生为了治疗格蕾丝创伤后遗症障碍,研究法郝静迪收稿日期:2022-09-10作者简介:郝静迪(1985-),女,安徽萧县人,

6、宿州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国文学、加拿大文学。基金项目:宿州学院重点科研项目“玛格丽特 阿特伍德作品中的人文主义研究”(2020yzd14)。第43卷第6期绥 化 学 院 学 报2023年6月Vol.43No.6Journal of Suihua UniversityJun.202369国“某个学派的精神病医生的治疗方案”2(P199),把梦当作人的意识无法控制的意识意外的形态,认为梦就是人缺失的记忆链挂钩。他尝试让格蕾丝描述自己的梦境,却缕遭拒绝。他认为格蕾丝的头脑如同一所房子,她的所有的不想为人所知的或者会引起痛苦的记忆都会被她藏匿在地下室,这其实和弗洛伊德的意识三个层面理论不

7、谋而合。在乔丹医生眼中,格蕾丝竭力压抑痛苦的记忆是出于对自己的保护,是自身防御体系应对创伤的保护机制。金尼尔先生和南希被杀后,格蕾丝自我防御体系再次启动,她无法回忆事情的经过,想不起出于什么原因自己会穿上南希的衣服,更无法判断自己是否参与这件谋杀案。“我记得其他的事情,可是我完全想不起来和它(金尼尔谋杀案)有关的任何细节。”2(P32)乔丹医生通过治疗,认为格蕾丝的创伤经历是导致她人格分裂的直接原因,或者说创伤体验使她本我和自我割裂。格蕾丝的人格分裂为三个部分,母亲是她的超我,玛丽和南希是她的本我,而格蕾丝的自我需要协调超我和自我,但是当她在严重创伤情况下,精神状态失衡,玛丽和南希掌控的邪恶本

8、我就会控制超我和自我,产生人格分裂。乔丹医生采用当时比较先进的精神治疗手段,希望可以通过自由对话创建“自由联想法”将格蕾丝断裂的记忆绳索重新连接上,但是尽管格蕾丝在他的帮助下重溯自己的人生,仍然无法恢复南希和金尼尔被杀时候的记忆。二、疯癫的外部原因格蕾丝案件发生在1843年的加拿大还是英国的附属国,当时社会处在维多利亚古典复古文化氛围中,追求规则理性以及文明。而格蕾丝的一系列行为和杀人犯私奔、歇斯底里症、梦游症以及失忆症都与当时的理性人相去甚远。相对于维多利亚时期的典范女性“房屋中的天使”,格蕾丝可以称得上是“逃跑中的恶魔”。对格蕾丝的审判就是一种公开展示非理性人下场的最佳舞台。福柯在 疯癫与

9、文明 中提出疯癫是文明的产物,是理性者将非理性者划分成“疯癫症”的历史。理性着指的是遵守并且维护理性化社会规则秩序的人群,理性者现代社会构建的基础,但却压抑人的自然本性,而疯癫是一种文化构建,而这种构建的基础和决定结构就是语言话语。这里的语言不仅仅指疯癫的语言,也包括外界对疯癫者界定的话语。福柯认为掌握话语权的理性主体或者权利,视疯癫为对立面,将其从主流话语体系中剔除,是疯癫者成为”沉默的他者”。福柯认为:“疯癫的形成不是始自于内部,而是始自于外部的理性,始自于某种体制化的社会实践,某种权力技术。”在权利即话语的前提下,疯癫者完全被剥夺话语权,成为被社会边缘的失语者。阿特伍德在 别名格蕾丝 中

10、提供社会主流声音(著名作家,法官等等)就格蕾丝事件发表看法:不同版本表述的每一章开始的扉页上并列排放自己收集的各种历史资料,比如在第四章前大篇幅引用苏珊娜穆迪的纪实作品 森林开发地的生活,描写了穆迪在精神病院看到格蕾丝的景象,她认为格蕾丝的脸庞“燃烧着精神失常的火焰”,她坚信格蕾丝所有的罪行都“归咎于这一可怕的疯病”。在引文中,格蕾丝被塑造成一个歇斯底里、心狠手辣的疯女人。正如格蕾丝自述:“想起那些描述我的报道,说我是个非人的女魔鬼;说我是在生命危急时恶棍逼迫就烦的无辜受害者;说我的眼镜是蓝的;说我的眼睛是绿的;说我狡猾,闺密;说我傻近乎白痴。”2(P30-31)当格蕾丝面对镜子时,自己也疑惑

11、自己在不同的表述中拥有的不同身份,她是受害者,也是加害者,是狡猾的人,是接近白痴的人。在她的律师麦肯齐的建议一下,格蕾丝选择接受疯癫罪名,因为这样就可以掩饰杀人并非出于她的个人意志。在权力者的构建中,格蕾丝成为一个疯癫的女性,而格蕾丝自己的语言被淹没在他人的话语中。费尔曼认为创伤和疯癫如同孪生子一样升入沉默的身体心灵中,格蕾丝创伤的沉默正如同她疯癫的沉默一样,都代表当时社会下主流语言决定一个人疯癫与否的话语权。这些条条框框已自带正常与非正常的预设立场。当人们站在理性立场的话语体系里,用这套理性的规范制度去审视疯人的行为时,就会得出“疯癫是非理性行为,疯人是非理性之人”的结论。换言之,正是在现代

12、理性的陪衬下,疯人才显得非理性,才显得是异类。三、疯癫的内部根源格蕾丝的疯癫从她的主体地位看来有两条平行的逻辑原因,第一,她的疯癫来源于自身多重身份的纠缠,就是医学中的人格分裂症;第二,就是她为了获得生存权利主动选择“疯癫”。(一)格蕾丝多重自我之争。柯倩婷认为:“医生西蒙这个角色中看到弗洛伊德的影子。西蒙的名字(Simon)与弗洛伊德Sigmund)语音相似。西蒙所运用的精神分析方法如谈话治疗、自由联想和析梦等都与弗洛伊德的方法一致。”4可以说西蒙医生是弗洛伊德在小说中的分身,他认为格蕾丝的疯癫主要来源于创伤体验导致的人格分裂。在 梦的解析 中,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化分成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层

13、面,本我是人格中最深层,它指的是人类的动物欲望潜能,比如性欲、攻击欲以及食欲;超我则是符合社会规则的完美人格;而自我就是调节本我、超我以及现实的人格部分。个人会在不同的场合展现不同的自我。别名格蕾丝 被翻拍成影视作品时采用了另一个名字双面格蕾丝,暗示格蕾丝和她同时代的简爱一样,拥有双重人格,门后的疯女人贝莎是简的本我,人前优雅得体自尊自爱的简是她本身的超我人格。在社会历史和个人创伤双重作用之下,不同的人格相互对立排斥,文章中有暗示说母亲和玛丽死时灵魂窗户没打开,导致灵魂没有及时逃离。在催眠过程中,格蕾丝说话语气和玛丽如出一辙,这也暗示了她的妈妈和玛丽死亡后附身于格蕾丝,潜入她的人格,逐渐构建成

14、她的不同人格。70格蕾丝的自我和本我分别隐匿在意识的三个层面,她在和乔丹医生聊天中可以特别清晰地回忆起自己的母亲所受的苦难-忍受酗酒家暴的父亲,为了家庭生计打零工,为了维持生计不停奔波,经历反复的丧子之痛。作为基督教徒,格蕾丝认为母亲所受的困难使她成为圣人,也是她所向往的超我形象,她想同母亲一样善良、隐忍,她努力在社会生活像母亲一样,比如在监狱长家里任劳任怨地做针线活,她的勤勉得到了监狱长妻子和女儿的认可。同时,勇敢自由的玛丽潜伏在格蕾丝潜意识层面,是她本我人格的一种,并在特定的情况下涌到意识层面,比如有可能是本我人格驱使格蕾丝在地下室伙同马夫砍死金尼尔和南希,也有可能她在催眠治疗中承认杀人罪

15、行。格蕾丝潜意识中渴望为玛丽的死亡寻求公平,甚至不惜采用极端的手段。格蕾丝是这样为自己的歇斯底里症辩解的:“当你发疯时,你没有疯,你还是你,只是别人跑进了你的脑中。”(二)疯癫即救赎。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在自己的创作笔记生存加拿大文学主题指南 提出加拿大文学不是英国文学、法国文学或者美国文学的翻版:英国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美国在不断地扩张,加拿大文学的主题是生存,生存的艰难体现在加拿大小说中的主角总是以死亡为生命的注脚。5在 别名格蕾丝 里格蕾丝的生存与否取决于她是否“有罪”。而有罪派和无罪派的分歧都是根源于自己的立场,无罪派坚持格蕾丝的年轻纯真美丽的外表就等同于她人畜无害,绝不可能犯下杀人的滔天

16、罪行。维林格牧师要求西蒙鉴定格蕾丝的精神状况,是想以她的精神疾病为由为她脱罪,如果格蕾丝能够洗清杀人罪名,自己就有机会娶她为妻。而西蒙则是希望将精神分析法应用于格蕾丝疾病的鉴定和治疗上,让自己在精神科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以便以后开设私营疯人院。有罪派代表苏珊穆迪在自己的著作中通过对格蕾丝的恶魔化赚足噱头,让自己名噪一时,格蕾丝的罪名就是她作品畅销的财富密码。在众说纷纭之中,格蕾丝丧失了自己的话语权,她的律师告诉她只要能证明犯罪不是出于“她的自由意志”,就可能帮她摆脱杀人犯的名号,重获自由。当时还是一致认为,精神病杀人不属于法律的范畴,而属于宗教范畴,是由于魔鬼附体所导致。所以为了自己的生存,格蕾

17、丝需要证明自己患有“自我催眠梦游症”,当时杀人现场导致她产生创伤,导致自己之后的歇斯底里症。在金尼尔先生和南希被杀后,格蕾丝面对律师和医生的审问和观察,总是坚持自己完全记不得案发现场的细节,对自己为什么穿着南希的衣服逃跑也毫无记忆,她坚持认为当时被附体。格蕾丝在西蒙的建议下接受了杰罗姆 杜邦(格蕾丝旧相识杰里迈亚伪装而成)的催眠治疗建议,通过此次催眠,向大众证明格蕾丝的精神疾病,以及格蕾丝“杀人”的原因是被恶魔附体,而非她的自由意志。疯癫不仅是格蕾丝,也是当时边缘群体寻求生存的一种方式。格蕾丝在谈话中提到当时精神院里女疯子的状况。“其中又一个被关在那里是为了逃避她的丈夫,另一个女人说,一到秋天

18、她就发疯,因为她无家可归。”对于这些丧失话语权的女性而言,疯癫是她们生存下来的最佳选项,疯人院是可以遮挡女性的暴力和寒风的肆虐的庇护所。如同这些女性一样,格蕾丝主动选择默认自己的疯癫是因为她的律师告诉她,只要装成白痴就能摆脱绞刑的惩罚。在和乔丹医生“自由联想”治疗过程中,格蕾丝通过自己的语言占据主导地位,她害怕呈现过多非理性的疯癫状态会让自己重返疯人院,又怕太过理性无法摆脱杀人的指控,所以她在疯癫与非疯癫之间找到一个精准的平衡点,比如和西蒙医生的面诊中,格蕾丝也会偶尔吐露真实自我,格蕾丝一直都非常清醒冷静地思考“我告诉他们我没疯,但是他们不听。其实精神病院的很多女人并不比英国女皇疯。”格雷斯用

19、她清醒的主体意识以表面顺从的形式有力地解构了男性话语对她的建构,这是当时弱势群体生存的一种有效方式。结语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在 别名格蕾丝 中通过多角度重述发生在加拿大的著名罪案故事。故事的主体部分是乔丹西蒙医生运用精神分析法确诊及治疗格蕾丝的疯癫症,格蕾丝疯癫症症结和起因是乔丹医生企图通过精神治疗确定的议题。根据福柯的相关理论,疯癫本质是社会性的,格蕾丝的疯癫是由他人决定的,是热门作家提升知名度的工具,是律师和议员们为了免除格蕾丝死刑找寻的借口。格蕾丝作为个体,被社会主流剥夺了主体性,被社会出于各种原因界定为“疯子”。疯癫是一种语言构建,社会用自己的语言界定了格蕾丝的疯癫,而同时格蕾丝却成为了沉

20、默的他者。从格蕾丝个体出发,她疯癫的内部原因有可能是创伤引起的精神失调,也可能是她通过这种方法追求主体性,得到救赎。参考文献:1米歇尔 福柯.疯癫与文明M.刘北成,译.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999:23-45.2玛格丽特 阿特伍德.别名格雷斯.梅江海译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12-2573苏珊 诺伦.变态心理学M.邹丹,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7:203-204.4柯倩婷在.互文性与后现代的真实观阿特伍德的别名格雷斯 研究J.国外文学,2007(2).5玛格丽特 阿特伍德.生存加拿大文学主题指南M.秦明利,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4:12.6傅俊.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研究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23-26.7郭英剑.追问女性的生存状态论玛格丽特 阿特伍德的新作 别名格雷斯 J.国外文学,2000(1).责任编辑王占峰71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