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竹叶兰的地理分布及气候影响因子.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823573 上传时间:2024-03-2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5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竹叶兰的地理分布及气候影响因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竹叶兰的地理分布及气候影响因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竹叶兰的地理分布及气候影响因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D O I:1 0.3 9 6 9/j.i s s n.1 0 0 3-0 9 7 2.2 0 2 3.0 3.0 0 4 文章编号:1 0 0 3-0 9 7 2(2 0 2 3)0 3-0 3 6 7-0 6竹叶兰的地理分布及气候影响因子谢春平1,李超杰1,彭贵花1,杨密尔1,陈 林2*,刘大伟3(1.琼台师范学院 理学院 生物系,海南 海口5 7 1 1 2 7;2.南京林业大学 生物与环境学院/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江苏 南京2 1 0 0 3 7;3.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物证检验鉴定中心,江苏 南京2 1 0 0 2 3)摘 要:为全面了解竹叶兰当前地理分布现状及气候限制性因子,基

2、于1 4 2个地理分布记录和相应的1 9个生物气候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竹叶兰的地理分布格局及其主导环境因子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竹叶兰在中国的水平分布以中亚热带以南为主,同时东部地区的分布要比西部集中;垂直分布累计显示,竹叶兰以中低海拔分布为主,多数在海拔8 0 0m以下生长;主成分分析的结果显示,降水对竹叶兰地理分布格局的影响要强于温度,尤其是干季降水的影响较大,降水和温度分别是限制竹叶兰向西和向北分布扩散的主要气候因子。关键词:生物气候;水平分布;垂直分布;竹叶兰中图分类号:Q 9 4 8.1 3 文献标识码:A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 S I D):G e o g r a p h

3、 i c a lD i s t r i b u t i o na n dC l i m a t i cL i m i t i n gF a c t o r so fA r u n d i n aG r a m i n i f o l i aX I EC h u n p i n g1,L IC h a o j i e1,P E N GG u i h u a1,Y A N G M i e r1,C H E NL i n2*,L I UD a w e i3(1.B i o l o g yD e p a r t m e n to fS c i e n c eC o l l e g e,Q i o n

4、g t a iN o r m a lU n i v e r s i t y,H a i k o u5 7 1 1 2 7,C h i n a;2.C o l l e g eo fB i o l o g ya n dt h eE n v i r o n m e n t/C o-I n n o v a t i o nC e n t e r f o r t h eS u s t a i n a b l eF o r e s t r y i nS o u t h e r nC h i n a,N a n j i n gF o r e s t r yU n i v e r s i t y,N a n j

5、 i n g2 1 0 0 3 7,C h i n a;3.C e n t e r f o rP h y s i c a lE v i d e n c eE x a m i n a t i o na n d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N a n j i n gF o r e s tP o l i c eC o l l e g e,N a n j i n g2 1 0 0 2 3,C h i n a)A b s t r a c t:I no r d e r t o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l yu n d e r s t a n dt h e

6、c u r r e n tg e o g r a p h i c a ld i s t r i b u t i o ns t a t u sa n dc l i m a t i cl i m i t i n gf a c t o r so fA r u n d i n ag r a m i n i f o l i a,t h eg e o g r a p h i c a ld i s t r i b u t i o np a t t e r no fA.g r a m i n i f o l i aa n di t sd o m i n a n te n v i r o n m e n t a

7、 lf a c t o r sa r ea n a l y s e d u s i n g p r i n c i p a lc o m p o n e n ta n a l y s i s(P C A)b a s e d o n 1 4 2g e o g r a p h i c a ld i s t r i b u t i o nr e c o r d s a n d t h e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1 9b i o c l i m a t i cd a t a.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t h a t t h eh o r i z

8、o n t a ld i s t r i b u t i o no fA.g r a m i n i f o l i ai sm a i n l ys o u t ho f t h ec e n t r a ls u b t r o p i c si nC h i n a.H o w e v e r,t h ed i s t r i b u t i o np a t t e r n i sm o r ec o n c e n t r a t e d i nt h ee a s t t h a nt h a t i nt h ew e s t.T h ec u m u l a t i v ev

9、e r t i c a ld i s t r i b u t i o ns h o w st h a tA.g r a m i n i f o l i ai sm a i n l yd i s t r i b u t e da tm i d d l ea n dl o wa l t i t u d e s,e s p e c i a l l yb e l o w8 0 0m.T h er e s u l t so f t h ep r i n c i p a lc o m p o n e n ta n a l y s i ss h o wt h a tp r e c i p i t a t i

10、 o nh a sas l i g h t l ys t r o n g e ri n f l u e n c eo nt h eg e o g r a p h i c a ld i s t r i b u t i o np a t t e r no fA.g r a m i n i f o l i at h a nt e m p e r a t u r e,e s p e c i a l l yt h ed r ys e a s o np r e c i p i t a t i o n.P r e c i p i t a t i o na n dt e m p e r a t u r e a

11、 r e t h e m a i n c l i m a t i c f a c t o r s l i m i t i n g t h e w e s t w a r d a n d n o r t h w a r d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o fA.g r a m i n i f o l i ar e s p e c t i v e l y.K e yw o r d s:b i o c l i m a t e;h o r i z o n t a l d i s t r i b u t i o n;v e r t i c a l d i s t r i b u t

12、i o n;A r u n d i n ag r a m i n i f o l i a0 引言环境对物种的地理分布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物种与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1。在大尺度格局上,气候因素对物种的分布具有决定性作用,它往往是限制物种分布的关键性因子2。物种地理分布格局的研究长期以来备受生物地理学领域的关注3-4,通过物种分布格局的研究可揭示物种 收稿日期:2 0 2 3-0 1-0 8;修回日期:2 0 2 3-0 3-2 5;*.通信联系人,E-m a i l:x c p m a i l.q t n u.e d u.c n;c l i n e c h e n n j f u.e d u

13、.c n 基金项 目:国 家 自 然 科 学 基 金 项 目(3 1 3 0 0 5 5 8,3 2 0 7 1 7 8 2);琼 台 师 范 学 院 科 研 项 目(q t n b 2 0 2 2 2 2);大 学 生 创 新 创 业 实 践 项 目(S 2 0 2 2 1 3 8 1 1 0 3 9);琼台师范学院热带生物多样性与资源利用实验室项目(Q T P T 2 1-5)作者简介:谢春平(1 9 8 0),男,海南儋州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城市生态学与森林生态学研究。763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 o u r n a l o fX i n y a n gN o r m a

14、 lU n i v e r s i t y第3 6卷 第3期 2 0 2 3年7月 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E d i t i o nV o l.3 6N o.3J u l.2 0 2 3的形成、演化和对环境的适应机制,并能深刻了解物种的生存现状5。全球气候变暖已造成许多物种的栖息地减少与丧失,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带来巨大的挑战6。因此,了解目标物种的地理分布格局与气候的相关性是提出有效保护策略的基础7。中国具有丰富的兰科植物资源,是世界兰科(O r c h i d a c e a e)植物多样性分布中心之一,所拥有的兰科植物种类从原始类型到高级类型极其丰富与复杂8,

15、因此兰科植物多样性与地理分布的研究在国内获得了广泛关注9-1 0。在对中国兜兰属宽瓣亚属(P a p h i o p e d i l u mS u b g e n.B r a c h y p e t a l u m)植物地理分布格局及其主导气候因子的研究中发现,昼夜温差月均值、最暖季度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变化范围等3个气候因子是影响中国宽瓣亚属植物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1 1。但具体到特定物种,如硬叶兜兰(P a p h i o p e d i l u m m i c r a n t h u m)的研究结果则显示,顶层土壤质地(壤土)、最干季度降水量、年均降水量和碳酸钙含量等是限制该物种分布的关键

16、性因子1 2。M a x E n t模型模拟的结果显示,中国白芨(B l e t i l l as t r i a t a)的适宜分布区主要集中在秦岭与淮河以南地区,而4月最低温度、1 0月最低温度、年温差和1 1月降水量是影响该物种潜在分布的最重要气候变量1 3。限制竹叶花椒(Z a n t h o x y l u ma r m a t u m)地理分布的最重要因素是1月的最高气温,过高的冬季低温并不利于该物种的春化作用1 4。对具翼龙脑香(D i p t e r o c a r p u sa l a t u s)在泰国湄公河沿岸森林分布的研究表明,降水是影响该物种分布的关键影响因子,所以仅

17、沿岸的少数几个地区适宜具翼龙脑香的生长1 5。由此不难看出,通过大格局地理分布的研究可精准地了解限制物种地理分布的关键性因子,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引种栽培、保护策略制定等方面均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1 6。对兰科植物地理分布与气候相关性进行研究,可以为该物种的保护与资源开发提供依 据。竹 叶 兰 A r u n d i n a g r a m i n i f o l i a(D.D o n)H o c h r.隶属于兰科竹叶兰属(A r u n d i n a)。作为一种民族药用植物,它在治疗风湿病、食物中毒、蛇咬伤、创伤性损伤、解毒和散热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功效1 7。因此,竹叶兰在生态习性1 8、药

18、用化学成分1 9、药理作用及繁殖栽培2 0等方面获得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随着竹叶兰野生资源的日益减少,引种栽培竹叶兰成为解决当前资源紧张局面的有效途径2 1。本研究拟在全面收集竹叶兰地理分布数据的基础上,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对生物气候因子重要性的排序,揭示影响竹叶兰分布的关键性气候因素,为该物种的野外种群保护以及资源的引种开发提供科学参考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样本数据参与本研究的竹叶兰地理分布数据样本包括野外调查、文献记录及数据库检索等3部分。(1)野外调查主要以华南地区为主,涉及海南、广东和广西部分地区。(2)文献记载以各地植物志、保护区科考报告、公开发表的文献记录为主。(3)数据库检索

19、以国家 标本资源共 享平台为主(h t t p:/www.n s i i.o r g.c n),以“物 种 拉 丁 名=A r u n d i n ag r a m i n i f o l i a”为检索词(检索截止时间为2 0 2 2年1 0月3 0日)。初步获得8 4 1份原始标本记录,同时剔除有误、重复、栽培、信息不全等标本记录。最后,将上述所有记录进行综合汇总,有1 4 2个分布记录作为本研究样本数据。1.2 环境数据将所 获 得 的 竹 叶 兰 分 布 记 录 利 用M a pL o c a t i o n(h t t p s:/m a p l o c a t i o n.s j f

20、 k a i.c o m/)进 行批量查 询 坐 标,获 得 具 体 的 坐 标 数 据,并 导 入D I VA-G I S7.5内提取相应的海拔与1 9个生物气候数据,空间分辨率为2.5。D I VA-G I S7.5的相应环境数据均来自W o r l d C l i m数据库,该数据库已获得广泛的认可与应用。1.3 分析方法对 所 获 得 的 环 境 数 据 利 用P A S T 4.1 1(P a l e o n t o l o g i c a lS t a t i s t i c s)进行主成分分析,筛选出第一主成分和第二主成分绝对最大的前4个环境因子,确定为影响竹叶兰地理分布的关键性

21、因子。利用E X C E L对所筛选出的8个环境因子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包括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采用半宽峰(PWH)表示竹叶兰关键环境因子的适宜范围,即:PWH=2.3 5 4S,(1)式中:S为 标 准 差。适 宜 分 布 范 围 为 X-1/2 PWH,X+1/2 PWH,X为各因子的平均值。2 结果与分析2.1 地理分布格局现有的调查数据表明,竹叶兰从东至西的分布包括浙江、福建、江西、广东、海南、湖南、贵州、广西、四川、云南和西藏等1 1个省区(图1)。863第3 6卷 第3期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h t t p:/j o u r n a l.x y n u

22、.e d u.c n2 0 2 3年7月图1 竹叶兰在中国的地理分布F i g.1 G e o g r a p h i c a l d i s t r i b u t i o no fA r u n d i n ag r a m i n i f o l i ai nC h i n a浙江乐清、西藏墨脱、海南三亚和四川峨眉分别为竹叶兰在中国分布区的四至点。从获取的1 4 2个分布记录看,广东最多(2 4),其次是 广西(2 9)和云南(2 7);福建(1 7)和海南(1 0)的分布记录也分别为1 0个以上,其余的分布记录均少于1 0个点,其中西藏仅1个分布记录点。由此可以看出,该物种的水平分布呈

23、现出以热带和南亚热带分布为主,并逐渐过渡至中亚热带的分布类型。以竹叶兰的每个分布点对应的海拔为横坐标(x轴),所占比为纵坐标(y轴),绘制竹叶兰的垂直分布累计分布图(图2)。从图2可以看出:低于海拔2 5 0m的范围内有5 0%的分布点出现;当海拔高度上升至8 0 0m时,分布点累计出现7 5%;余下2 5%的分布点出现在海拔8 0 0m以上。不难看出,竹叶兰是一种以中低海拔分布为主的物种,这也体现出该物种具有一定的喜温特性,这也与其热带-亚热带的水平分布区相吻合。因此,过高的海拔生境可能并不适宜竹叶兰的生长。图2 竹叶兰在中国的垂直分布格局F i g.2 V e r t i c a l d

24、i s t r i b u t i o np a t t e r no fA r u n d i n ag r a m i n i f o l i ai nC h i n a2.2 限制性气候因子对竹叶兰2 0个环境因子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见表1。表1 竹叶兰在中国的天然分布区环境指标主成分分析T a b.1 P r i n c i p a l c o m p o n e n t a n a l y s i s o n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f a c t o r so fn a t u r a l d i s t r i b u t i o na r e a f

25、o rA r u n d i n ag r a m i n i f o l i ai nC h i n a因子主成分P C 1P C 2P C 3P C 4海拔-0.3 0 6-0.1 9 40.0 6 00.0 1 1年均温0.1 0 20.3 5 9-0.0 8 10.1 4 9昼夜温差均值-0.2 1 5-0.1 3 00.0 8 50.6 6 7昼夜温差与年温差比值-0.3 0 70.0 9 30.0 3 60.4 3 2温度变化方差0.2 7 3-0.2 3 70.0 0 9-0.1 0 5极端高温0.3 0 30.1 3 8-0.0 7 50.2 8 1极端低温0.0 3 80.3

26、 7 4-0.0 9 4-0.0 6 6温度年度范围0.1 7 5-0.3 0 10.0 4 70.2 7 0最湿季均温0.1 1 70.3 1 0-0.0 5 5-0.1 6 0最干季均温0.0 3 20.3 6 2-0.0 5 50.2 0 1最热季均温0.2 9 30.2 0 5-0.0 8 80.0 7 0最冷季均温-0.0 4 30.3 7 4-0.0 6 90.1 5 2年均降水0.1 7 30.1 0 10.4 3 60.0 3 3最湿月降水0.0 0 70.1 2 40.4 9 4-0.0 0 1最干月降水0.3 2 8-0.1 0 20.1 0 60.1 1 0降水变化方差-

27、0.3 1 20.1 1 10.1 1 8-0.0 7 3最湿季均降水-0.0 0 30.1 2 50.5 0 50.0 1 1最干季均降水0.3 2 9-0.1 0 80.1 1 40.1 0 1最热季均降水-0.0 8 90.0 9 10.4 5 8-0.1 8 8最冷季均降水0.3 2 3-0.1 0 10.0 9 40.1 4 5特征根7.5 8 66.7 0 93.4 1 21.0 6 9方差贡献率/%3 7.9 2 8 3 3.5 4 7 1 7.0 5 85.3 4 3累计贡献/%3 7.9 2 8 7 1.4 7 5 8 8.5 3 3 9 3.8 7 6 注:表中下划线数字为

28、各主成分中位列前4的影响因子。第一主成分(P C 1)、第二主成分(P C 2)和第三主成分(P C 3)的贡献率分别为3 7.9 2 8%、3 3.5 4 7%和1 7.0 5 8%,前3个 主 成 分 的 累 计 贡 献 率 达8 8.5 3 3%(大于7 5%);同时前3个主成分的特征根也均大于1(7.5 8 6、6.7 0 9和3.4 1 2),这都说明了影响竹叶兰地理分布的主导环境信息可通过前3个主成分进行反映。第一主成分中,因子重要性的排序前4的分别为最干季均降水(0.3 2 9)、最干月降水(0.3 2 8)、最冷季均降水(0.3 2 3)和降水变化方差(-0.3 1 2)。由这

29、一排序可以看出,影响竹叶兰分布的最关键性因子是降水,而其中以最干季均降水的影响作用较大。第二主成分中,主要影响因子是极端低温(0.3 7 4)、最冷季均温(0.3 7 4)、最干季均温(0.3 6 2)和年均温(0.3 5 9)。由此可知,主成分第二轴反映了竹叶兰对水分需求的情况,其中极端低温和最冷季均温对第二轴具有较大的影响,即极端因子对竹叶兰分布的影响。第三主成分的比重963谢春平,李超杰,彭贵花,等.竹叶兰的地理分布及气候影响因子比前两个都低,第二轴仍体现出水分对竹叶兰分布的影响;其中最湿季均降水(0.5 0 5)、最湿月降水(0.4 9 4)和最热季均降水(0.4 5 8)的影响力较大

30、。由于我国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雨热同期,因此第三轴也反映出夏季降水对竹叶兰的影响。余下主成分的贡献率均较小,对竹叶兰的分布影响不起主导作用。基于2 0个环境因子的作用,竹叶兰在中国的地理分布大致可划分为2类,结果见图3。即西南分布区(A)与东南分布区(B),这与其实际地理分布区的气候特征也相吻合。从分布点的集中程度看,东南分布区的点更为连续与集中,说明了东部环境特征较为一致;而西部地区的分布点较为分散,说明了环境异质性较高,如云、贵、川、藏等具有复杂的地形与气候特征。因此,从东部沿海地区至内陆高山地区的环境变化,降水作用的影响作用较大,亦从表1的结果得到很好的体现。2.3 分布区气候特征对前2个主

31、成分筛选出来的8个主导气候环境因子进行描述性统计(表2),第一主成分的主导因子显示最干月降水、降水变化方差、最干季均降水和最冷季均降水的适宜范围是1 3.9 13 4.0 3mm、5 8.4 67 8.7 6、5 3.4 31 2 2.1 7mm和5 3.3 61 5 2.3 8mm,这说明竹叶兰喜欢湿润的环境。在第二主成分中,年均温、极端低温、最干季均温和最冷季均温的适宜分布范围分别为1 6.9 72 1.3 7、2.5 2、9.5 01 5.5 0和8.2 91 4.2 6;其中极端低温、年均温等均显示,竹叶兰具有喜温暖的特性。因此,竹叶兰分布区域的气候特征以温暖湿润为主。注:图中A、B分

32、别表示西南及东南两区域的分布点。图3 基于环境因子作用下的竹叶兰地理分布主成分分析二维图F i g.3 Ap r i n c i p a l c o m p o n e n t a n a l y s i s s h o w i n g t h eg e o g r a p h i c a l d i s t r i b u t i o no fA r u n d i n ag r a m i n i f o l i ab a s e do n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f a c t o r s表2 主成分分析筛选后的8个主导气候因子变量统计T a b.2 V a r

33、 i a b l e s t a t i s t i c so f e i g h td o m i n a n t c l i m a t i c f a c t o r sa f t e rp r i n c i p a l c o m p o n e n t sa n a l y s i s s c r e e n i n g项目第一主成分最干月降水/mm降水变化方差最干季均降水/mm最冷季均降水/mm第二主成分年均温/极端低温/最干季均温/最冷季均温/最小值6.0 04 7.7 62 1.0 02 1.0 01 0.4 8-2.7 02.2 32.2 3最大值5 3.0 01 0 0.

34、0 91 8 9.0 02 7 6.0 02 5.7 61 7.4 02 2.8 02 1.8 8平均值2 8.0 31 2.0 0 7 2.7 11 2.1 01 0 1.6 84 0.9 91 2 2.8 65 9.0 5 2 0.0 62.6 37.0 83.8 71 3.7 13.5 81 2.4 83.5 6变异系数4 2.8 01 6.6 44 0.3 14 8.0 61 3.1 05 4.6 92 6.1 02 8.5 4适宜分布范围1 3.9 13 4.0 3 5 8.4 67 8.7 65 3.4 31 2 2.1 75 3.3 61 5 2.3 81 6.9 72 1.3

35、72.5 29.5 01 5.5 08.2 91 4.2 63 讨论物种的地理分布区格局是其与环境长期相互作用结果的体现,而水热条件是决定物种大格局分布的最直接因素。揭示竹叶兰的地理分布格局及其气候限制性因子,对竹叶兰的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从当前的水平地理分布情况来看,竹叶兰从东至西横跨了我国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中亚热带以南),从所掌握的地理分布点整体格局来看,东部地区的密集程度要高于西部地区,呈现出从东至西密集度逐渐下降的趋势,这可能与降水量的经度变化有直接的关系。一般而言,中国东部地区受太平洋季风的影响带来较大降水量,向西则呈逐渐降低的趋势2 2;而主成分分析的结果也支持了降水

36、对竹叶兰地理分布有重要的影响。从东西部地形地貌特征来看,东部多为低山丘陵区,而西部山体海拔和地貌特征则更为复杂多样。以海南分布的竹叶兰为例,多数分布在4 0 05 0 0m的山区,在海南岛中部山区的五指山、尖峰岭、霸王岭等地均有发现2 3,这也与其垂直分布格局的结果基本吻合。主成分分析的结果显示,降水因子对竹叶兰的地理分布的影响要强于温度(表1)。第一主成分显示最干季均降水和最干月降水的因子负载量,由此可以看出,干旱季节的降水量是限制竹叶兰从东向西的分布的关键。竹叶兰在西藏墨脱的出现,恰好073第3 6卷 第3期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h t t p:/j o u r n a l.x y

37、 n u.e d u.c n2 0 2 3年7月证明了竹叶兰对水分的需求性;因为,得益于印度洋暖湿气流的深入,在藏东南地区形成了重要水汽通道,使得该区域的降水十分充沛2 4,满足了竹叶兰的生长需求。此外,第一主成分的降水变化方差为负值,说明了各季节降水变化过大反倒不利于竹叶兰的生长。这可能是由于竹叶兰为地生性兰花,过于剧烈的降水变化可能会形成涝或旱的两个极端,从而影响根系在土壤的活动。第二主成分的影响力要弱于第一主成分,但仍有3 3.5 4 7%的贡献率。该主成分主要体现了温度对竹叶兰的影响,尤其是低温的影响(即极端低温和最冷季均温)。随着我国西部地势的升高,对温度形成了直接的影响,同时也间接

38、地造成了竹叶兰东西分布不均匀的格局。此外,随着纬度的增加,向北分布的分布点也呈逐渐减少的态势。综合上述分析可知,干季降水和冬季温度分别是限制竹叶兰向西和向北分布的关键性因素。从野外调查的结果显示,竹叶兰的生境多数与“水”密切相关,如溪岸、有流水的峭壁、水流冲刷缓地等2 5。但同时亦有文献报道,竹叶兰可在林缘、路旁、草地阳面等处分布,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和耐贫瘠性2 6-2 7。因此,笔者推测该物种较为喜潮湿阴凉,但同时对环境亦有较强的适应性。4 结论竹叶兰在中国的分布以中亚热带以南地区为主,呈现出东南部集中、西南部稀疏的分布格局。主成分分析的结果显示,降水对竹叶兰地理分布的影响要强于温度,其中以干

39、季降水的影响较大。降水和温度分别是限制竹叶兰向西和向北分布扩散的主要气候因子。当前野生竹叶兰种群所面临最大的威胁来自人为干扰,因需要加大对该物种的保护与引种栽培,应在现有基础上,提高试管苗的成活数和分蘖数,同时尝试新型的扩繁技术。遗传多样性是育种的基础,但当前竹叶兰的遗传多样性研究仍有待于继续深化。下一步研究应在获取更全面的地理分布数据的基础上,结合相应的物种分布模型,精准模拟竹叶兰的潜在适生区,为该物种的保护与资源利用提供科学参考依据。参考文献:1 C HU I N EI.Wh yd o e sp h e n o l o g yd r i v es p e c i e sd i s t r

40、i b u t i o n?J.P h i l o s o p h i c a lT r a n s a c t i o n so ft h eR o y a lS o c i e t yB:B i o l o g i c a lS c i e n c e s,2 0 1 0,3 6 5(1 5 5 5):3 1 4 9-3 1 6 0.2 邱靖,朱弘,陈昕,等.基于D I VA-G I S的水榆花楸适生区模拟及生态特征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 0 1 8,4 0(9):2 5-3 2.Q I UJ i n g,Z HU H o n g,C HE N X i n,e ta l.M o d e

41、l i n gt h es u i t a b l ea r e a sa n de c o l o g i c a l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S o r b u sa l n i f o l i au s i n gD I VA-G I Ss o f t w a r eJ.J o u r n a l o fB e i j i n gF o r e s t r yU n i v e r s i t y,2 0 1 8,4 0(9):2 5-3 2.3 赖云云,冯建孟,袁媛媛.气候变化对尼泊尔地区热带植物海拔分布格局的影响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42、,2 0 1 8,3 1(2):2 3 3-2 3 9.L A IY u n y u n,F E N GJ i a n m e n g,YUANY u a n y u a n.T h e i n f l u e n c e so fc l i m a t ec h a n g eo nt h ee l e v a t i o n a lp a t t e r n so f t r o p i c a lp l a n t s i nN e p a lJ.J o u r n a l o fX i n y a n gN o r m a lU n i v e r s i t y(N a t u r

43、a lS c i e n c eE d i t i o n),2 0 1 8,3 1(2):2 3 3-2 3 9.4 张梅,季长波,王鹏,等.中国东南部主要海岛植物地理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 0 2 0,3 3(1):5 4-5 9.Z HAN G M e i,J IC h a n g b o,WAN G P e n g,e ta l.P h y t o g e o g r a p h i c a ld i s t r i b u t i o na n dd e t e r m i n a t i o nf a c t o r so fc o a s t

44、a l i s l a n di nt h es o u t h e a s to fC h i n aJ.J o u r n a l o fX i n y a n gN o r m a lU n i v e r s i t y(N a t u r a lS c i e n c eE d i t i o n),2 0 2 0,3 3(1):5 4-5 9.5 王芳,熊喆,延晓冬,等.杨属物种多样性在中国的地理分布格局J.生态学报,2 0 1 8,3 8(1):2 8 2-2 9 0.WAN GF a n g,X I ON GZ h e,YANX i a o d o n g,e ta l.G e

45、 o g r a p h i c a ld i s t r i b u t i o np a t t e r no fs p e c i e sd i v e r s i t yo f t h eg e n u sP o p u l u sL.i nC h i n aJ.A c t aE c o l o g i c aS i n i c a,2 0 1 8,3 8(1):2 8 2-2 9 0.6 N I E L S E NKS,MA R T E AUT M,B AU E RJM,e ta l.B i o d i v e r s i t yc o n s e r v a t i o na sa

46、p r o m i s i n gf r o n t i e r f o rb e h a v i o u r a l s c i e n c eJ.N a t u r eH u m a nB e h a v i o u r,2 0 2 1,5(5):5 5 0-5 5 6.7 C A IC h a o n a n,Z HAN G X i a o y a n,Z HAJ i a n j u n,e ta l.P r e d i c t i n gc l i m a t ec h a n g ei m p a c t so nt h er a r ea n de n d a n g e r e

47、dH o r s f i e l d i at e t r a t e p a l ai nC h i n aJ.F o r e s t s,2 0 2 2,1 3(7):1 0 5 1.8 张殷波,杜昊东,金效华,等.中国野生兰科植物物种多样性与地理分布J.科学通报,2 0 1 5,6 0(2):1 7 9-1 8 8.Z HAN GY i n b o,D U H a o d o n g,J I N X i a o h u a,e ta l.S p e c i e sd i v e r s i t ya n dg e o g r a p h i cd i s t r i b u t i o

48、no fw i l dO r c h i d a c e a ei nC h i n aJ.C h i n e s eS c i e n c eB u l l e t i n,2 0 1 5,6 0(2):1 7 9-1 8 8.9 Z HOUZ h i h u a,S H IR o n g h o n g,Z HAN GY u,e t a l.O r c h i dc o n s e r v a t i o n i nC h i n a f r o m2 0 0 0t o2 0 2 0:A c h i e v e m e n t s a n dp e r s p e c t i v e sJ

49、.P l a n tD i v e r s i t y,2 0 2 1,4 3(5):3 4 3-3 4 9.1 0 Y EC h a o,AN M i n g t a i,S H I J i n z h u,e t a l.S p a t i a l d i s t r i b u t i o na n d i t s l i m i t i n g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f a c t o r so f n a t i v eo r c h i ds p e c i e sd i v e r s i t y173谢春平,李超杰,彭贵花,等.竹叶兰的地理分布及气候

50、影响因子i nt h eB e i p a nR i v e rB a s i no fG u i z h o up r o v i n c e,C h i n aJ.E c o l o g ya n dE v o l u t i o n,2 0 2 2,1 2(1 1):e 9 4 7 0.1 1 张央,安明态,武建勇,等.中国兜兰属宽瓣亚属植物地理分布格局及其主导气候因子J.植物生态学报,2 0 2 2,4 6(1):4 0-5 0.Z HAN G Y a n g,AN M i n g t a i,WU J i a n y o n g,e ta l.G e o g r a p h i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