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823197 上传时间:2024-03-26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3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教育教学研究192_任圆媛(陕西理工大学,陕西 汉中723001)摘 要: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全育人”理念从育人“主体、过程、空间”多维度构筑了多元育人结构,有利于深入挖掘心理育人元素,提升育人成效,是确保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效发挥的重要举措。“三全育人”通过构建“育人主体多元性、育人过程全程化、育人空间多样性”的融合多维育人格局,打造全维度教育共同体,将切实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效。关键词:“三全育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育人大学生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与日俱增。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状态是个体发展的基石。高校大学生作为即将堪当民族复兴大任

2、的时代新人,其心理健康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未来的时代。高校作为培养新时代青年的摇篮,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处在稳定的状况责无旁贷。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临的现实困境(一)育人主体的单一性当前高校中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员主要有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专兼职教师、辅导员、部分学生工作人员等。但是面对庞大的大学生群体,这些育人主体力量稍显薄弱,远不能满足大学生对于心理健康的需求。同时,由于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性要求,当前很多高校面临不能满足 1:4000 的心理中心教师与学生人数配比的现实困境,单纯依靠心理中心教师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高校工作者,如教师、行政人员、教辅人

3、员、后勤保障人员等都要掌握基础的心理健康知识,发挥协同育人功效。1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的规定,高校学生中情绪情感障碍、精神疾病等是超出心理健康及心理咨询的范畴,必须前往精神专科医院或专门设有精神科或心理科的医院就诊。由于家长的不信任以及对精神疾病存在误解与偏见,一些学生不能得到及时的诊断与治疗,有时甚至会拖延时间导致病情加重。因此,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更应主动作为,要主动加强与家长、精神专科医院的合作,尽可能帮助家长消除对精神疾病的误解,打破污名化,以科学的观念看待精神疾病。(二)育人过程的间断性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生中间呈现间断性的特点。由于缺乏统筹的安排与设计,高校在心

4、理健康教育层面会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到大一新生上,势必会对其他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关注度降低。低年级学生对于活动的兴趣相对较为浓厚,参与人数多,参与度较高,而高年级学生由于很多现实的原因对于活动的参与度不够。由于个体的心理健康素质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因此高校需要不间断地开展心理育人,打造全贯通的育人渠道2,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增强心理 素质。(三)育人空间的狭窄性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在育人空间上存在狭窄性的特点,在育人方位上还存在盲区。高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常采用的形式是必修课、选修课、讲座、团体辅导、主题活动、个体咨询等,心理健康教育的抓手不能达到预期心理育人

5、的目标所要求的效果。同时,高校对于学生当下的心理困扰缺“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教育教学研究1932023.10_乏调研与了解,对不同年级、不同困扰、不同性别学生的心理育人方案缺乏全局、顶层和精细化的设计,导致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只能覆盖有限范围的学生。高校在心理健康领域对现代化技术的应用还有所欠缺,未能建立智能化的心理测量模式,测量效度存在偏差。二、“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遵循“以人为本”的价值原则的体现,是德育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蕴含着人文精神和对学生的情感关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危机通识教育”,也是“全面个性教育”;

6、一方面帮助学生处理潜在的心理危机,另一方面助力学生全面自由而有个性地持续发展;既是守住学生安全底线的工作,也是促进学生成长的工作。3“危机通识教育”就是在“教”上下功夫,在保证生命底线和安全红线的基础上,使学生能够在遇到心理危机时有求助的觉察力,进而增强自助的本领,提升助人的意识和能力,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打下稳固的基础。“全面个性教育”就是在“育”上下功夫,激发学生自身的潜能,致力于塑造健康灵动的生命个体,满足学生个性多样化的需求,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三全育人”理念给当下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对高校做好心理育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课程、科研、实践、网

7、络、管理、服务、资助育人”等各项工作中,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模式。各高校只有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将心理健康教育放在“三全育人”的视域中考虑,才能致力于建立一个长期的、稳定的、有效的心理育人格局。4“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包含三重内涵。一是在育人主体上。高校要致力于从学生、教师、教辅人员、行政人员、工勤人员、环境等层面建立全员化的育人共同体5,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有“人”可靠。学生层面上强调人人既是育人的对象,也是育人的客体;教师层面上强调人人既是育人的助手,也是育人的资源;环境层面上强调校园育人环境是育人的隐性因素。二是在育人过程上。育人是一个长期的不间断的过程,心理育人

8、更是如此,要形成“入学在校假期毕业”全过程、不间断的育人链条,同时要形成制度化、体系化的育人模式,使心理育人的过程有“制”可循,帮助学生解决在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心理困扰和挫折,为学生消除的潜在心理危机保驾护航,为学生的成长注入能量动力。三是在育人空间上,要致力于扩宽育人空间,增加育人的抓手,关注学生的主体性,从学生本身的实际心理困扰出发,针对不同层面的学生使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提升全方位的育人意识,使心理健康教育有“方”可行。三、“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心理健康的思考(一)在扩大育人主体上下功夫高校全体教职工都肩负着育人的职责与使命,因此高校要形成人人育人、师生育人的全员化育人格局。一是要加强组

9、织领导。心理健康关乎人才培养的质量与高校立德树人的成效。学校在制定总体发展规划中应加强心理育人的顶层设计,明确高校教职工在心理育人中的责任分工,结合实际情况采取调研、走访、汇报等多种形式检验教职工心理育人方面的工作情况,做到全员思想到位、思想重视,提升全体人员的育人意识。二是加强专兼职队伍建设及后备队伍的培养力度。由于心理健康教育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因此我们要加强对专职心理健康教师的资质审核与培训督导,同时要扩大心理健康教育兼职队伍,明确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职责和分工,同时通过对辅导员心理学知识专业化培训,充分发挥兼职队伍在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三是注重培养心理朋辈帮扶队伍,发

10、展朋辈自助互助。通过设置宿舍心理联络员、班级心理委员、学院心理工作分站、学校心理工作总站,成立暖心护心成长小组,学生在朋辈的影响下可以不断增强心理活力,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四是定期开设家长心理讲堂,建立家校协同联动机制,向家长普及心理学知识,同时教会家长与孩子合理沟通的方式方法,指导家长正确教导孩子,确保家庭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有力支柱和遇到困难与挫折时心灵停靠的避风港。五是建立“家校医”合作机制,建立绿色快速就医渠道,加强学校与当地专业精神卫生机构、开设精教育教学研究194_神科/心理科的综合医院的合作,建立心理危机转介诊疗机制。6聘请专业精神卫生机构人员到学校进行门诊和评估,切实做到常见精神

11、障碍和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早期识别与干预。(二)在延伸育人过程上下功夫学生的心理健康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学校秉着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要保障心理育人全过程贯通,全程无断点。一是把握不同学段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求与重难点,重点在“真”上,就是真正了解学生所需。依据“四不同”,即“不同学段、不同专业、不同性别、不同心理困扰”的学生制订群体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分类教育引导、因材施教;根据“个体咨询”中学生所反映的心理困扰制定适合本人的个性化育人方案。二是聚焦学生心理变化,重点在“准”上,就是准确把握学生心理动态变化的轨迹,建立健全“四级”预警防控体系,完善不同季节、特殊时期(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心理

12、危机干预工作机制和方案。做好危机预警的报警、辨别与干预工作,做好心理危机持续跟踪与帮扶工作,争取做到“心理波动心理危机危机干预”全域全程的动态精准化监控,注重对心理危机的研究分析,争取找出共性规律,形成结构化方案。三是加强假期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关注,重点在“深”上,就是深入了解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情况,使得心理育人朝纵深发展。可以利用大学生社会实践,开展当地文化体验活动,以参观、见习、实习等方式进行社会角色尝试,逐渐提高学生的交往适应能力,有效减少学生的负面情绪,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四是加强对学校环境和人文精神的升级,重点在“情”上,就是让学生能够感受到环境中美好的情感,使得育人更有温度。校园

13、中的每个人都可以是育人的主体,一草一木、一花一树也可以对育人产生重要的影响。美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有时候可以使人感受和体验到幸福,可以给那些深受心理困扰、陷入“灰色世界”的学生提供一个回到当下现实的机会,使他们看到生活中的美好,重新燃起对美好生活的希望与向往。同时,平等、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有助于造就向上向善、阳光积极的学校氛围,提升学校的幸福指数,为学生建立良好的成长环境。(三)在扩宽育人空间上下功夫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细致入微的工作。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扩大了心理育人的覆盖面和受益面,其强调心理育人要全方位、无盲点。一是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质量,使“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成为融“科学性、思想性

14、和通俗性”于一体的学科,既要涵盖心理学的知识,又要涵盖课程思政的内容,还应该涵盖学生当下普遍会遇到的心理困扰,教授学生自我调节的技能,让学生学会自助与求助。高校要提高对心理健康课重要性的认识,要看到心理健康问题有可能成为威胁学生生命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要提高心理健康课程的教育教学质量,成为学生爱上、想上的课程,教师首先就要提高自身的教授水平,可采用集体备课、赛教等形式,相互提升,共同进步。在课程思政的背景下,学校要将心理健康教育、思政元素与学科课程相融合,寓心理健康教育于各科教学之中,形成校本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让课程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延伸心理健康教育的触角,探索多种形式的教学模

15、式,注重调动和发挥学生对自身心理探索的积极性,从第一课堂到第二课堂,帮助学生构建从课内到课外、从学习到生活、从个体到群体的心理健康空间。二是创新宣传方式,拓宽心理健康知识传播渠道,打造“互联网+”背景下的“云心理”。在当今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宣传的主体。因此,学校可以培养兼职辅导员、心理委员在“线上、线下”为关注心理健康、普及心理知识发声,用身边人教育影响身边人。心理中心的专业教师需要对传播的内容进行把关,结合学生对心理健康的关注点、学生的心理困扰及实际需求出发传播科学的心理健康知识与理念。三是加强对心理危机“预防+防控”的机制体制建设,提升心理危机识别的精准度,把握“早期心

16、理疏导、中期心理干预、后期效果评估”三个环节,做好个体学生的心理咨询与群体学生的心理教育指导 工作。四是建立危机预警平台,通过“心理量表测量+压力生物反馈仪器测量+专业人员访谈”三方结合的方式,准确把握学生当下的心理健康水平,同时结合教育教学研究1952023.10_学生的基本信息,建立学生潜在的心理危机数据库,提升心理危机干预实效。五是广泛开展心理育人教育与实践活动。以每年的心理育人宣传季为载体,开展学生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心理育人实践活动,打造心理育人精品化实践活动,同时依托大学生社会实践,开展“心理+实践”育人教育,真正打通心理育人的“最后一公里”。参考文献:1 潘莉,董梅昊.高校心理育

17、人面临的现实难题及其突破 J.思想理论教育,2019(3):90-94.2 李洪波,董秀娜.协同贯通融合:构建一体化“三全育人”新格局 J.中国高等教育,2021(21):36-38.3 王晓敏.“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心育工作实践探索 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48):23-25.4 李红梅,宋素怡,董彩云,等.“三全育人”视角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41-45.5 白雷蕾.“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和应对策略 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12):124-125,128.6 陈虹,潘玉腾.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心理育人价值及其实现路径 J.思想理论教育,2019(5):86-89.基金项目:第二批陕西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网络精准赋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研究”(2022WSYJ100479),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 2020 年度课题“构建 三全育人 视角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研究”(NO.SGH20Y1192),陕西理工大学 2022 年度校级科研项目“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心理关注重点学生精准帮扶创新路径研究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SLGFDYZX2204)。(责任编辑:刘娟娟)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