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课 法律初探课题特殊的规则本期总节数13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区别法律与其他规范、规则特别是道德规范的区别与联系。能力目标了解法律的三个特征;知识目标了解法律的三个特征;教学重点法律的基本特征教学难点1、法律与其他规则的相同与区别2、法律的含义教学过程及措施一、复习旧知:规则的分类(回忆后翻书到P51齐读)二、揭示本节目标:这节开始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正式的、强制性的特殊规则法律。大家把课本翻到P56,这节学习的主要内容是1、法律的含义;2、法律的特征;3、法律与其他规则(道德)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联系)。(板书后让学生抄写、齐读)三、新授:1、法律的含义:引导学生阅读P56内容,找出法律的
2、含义。并说明法律的含义实际上包含了法律的特征。师:正是由于法律所具有的特征,因而法律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则。2、法律的特征(为何说法律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则)?、法律是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法律的本质)阅读P57的材料“汉谟拉比法典”师:材料中提到了一部有名的法律,叫什么?有什么特殊的地方?(“汉谟拉比法典”世界上所发现的最早的成文法律条文)师:这是“公平的法律”吗?(对奴隶主是,对奴隶不是。)法典中的一些规定说明什么?(该法典维护的是奴隶主阶级的利益,体现的是奴隶主阶级的想法和意志。)事实上,古今中外的法律都是如此。“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法律体现的是
3、人民的利益和意志。” (学生划出)、法律由国家制定和认可。(法律的产生)师:国家制定和认可是国家创制法律的两种方式。(板书)区别就在于一个是原来没有的(制定),一个是原来已经存在的(认可),只有经过特定的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通过国家主席以主席令的形式公布后才是法律。所以法律又称为“国法”。她的效力比其他的规则都要大,所以P57说“所有的规则都不能违反国家法律。”(学生划出)P57讨论(不合理,这些规定违反了国家法律。)、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法律的依靠力量)。师:什么是国家强制力?(警察、军队、法庭、监狱等)。(板书)为什么这样呢?回忆、齐读。P57的材料“汉谟拉比法典”中提到了一部有名
4、的法律,叫什么?有什么特殊的地方?P57讨论法律是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前面提到的“汉谟拉比法典”中的规定我们看奴隶们愿意接受吗?、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通约束力。师:全体成员包括国家权力管辖范围内的所有人。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平等的享受法律规定的权利,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师:P59的反腐例子说明什么?我们从中得到什么启示?3、法律与其他规则(道德)的相同点和区别:规则联系法律其他规则(道德)不同点产生、表现方式不同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一般是成文的。约定俗成。一般是不成文的依靠力量不同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依靠社会舆论的约束和教育的力量及人们的觉悟。约束范围不同人们
5、的行为。涉及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一切行为。(思想、言行)相同点都是人们的行为规范,都约束人们的行为。四、小结本节内容P59的反腐例子说明什么?我们从中得到什么启示?教学反思课题法律的作用本期总节数14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法律的情感,遵守法律、履行义务的观念,提高学生对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的认识。能力目标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能遵纪守法,具备依靠法律保护的能力。知识目标引导学生了解法律的分类以及在社会生活中的基本作用,特别了解制裁功能和保护功能,懂得法律通过规定权利与义务规范人们的行为。教学重点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法、用法、爱法、护法。教学
6、过程及措施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出示一组 图片:脚镣、夹板、手铐、电棒、军队、警察、监狱等 让学生说说它们是用来干什么的?体现了法律的什么特征? 让学生从形象而又熟悉的图片中自然得出法律的重要特征强制性。 图片文字资料:胡长清的例子 让学生谈谈为什么当官的也难逃法网? 还有哪些例子? 从中悟出法律的性质普遍约束力。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2用自己所了解的法律知识分析漫画“声控”“父亲迫女当童工,阻止孩子上学” “公路杀手”中的行为。说说这种行为与什么规范或法律相悖? 观看以上漫画 让学生分析并思考如下问题: 以上漫画中的人的行为是什么行为? 他们分别触犯了什么法律? 你知道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几部法律吗? 让学生通过分析生活中的违法现象,了解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法律法规,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 3案例分析: 甲是一家洗车店的老板,他从街上找来几个1012岁的儿童,包他们吃住,并每月给50元的“零用钱”,让他们帮助洗车。并自认为自己是在做好事:既收留了流浪儿童,使他们不会挨饿,又使他们获得了劳动收入。 洗车店的老板违反了什么法律?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