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0.1 水中的动物【教学目标】1道德目标:1.通过对本章引言的学习和了解水中生活的动物引发学生对美好大自然的热爱,陶冶情操。2.通过对“鱼鳍作用的探究”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热爱小动物、平等对待小动物的情感态度。2情智目标:感情目标:通过对“鱼鳍作用的探究”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热爱小动物、平等对待小动物的情感态度。认识目标:1.使学生知道水中生活的动物类群有哪些,并能总结出鱼类的主要特征。2.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教学时间】 ( 第1学时)【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感情调节(贯穿教学全过程)(二)互阅作业(可穿插“互帮”与“释疑”)(三)自学1. 自学内容一:多姿多彩的水中生物自
2、学方法:1播放CAI:多姿多彩的生物2问题:你熟悉的或最感兴趣的水中的动物是什么?比一比,看谁知道的水中动物最多。3教师小结:刚才学生介绍的动物:海葵、海蜇、珊瑚、水螅是腔肠动物,它们的结构都非常简单;乌贼、章鱼、扇贝、河蚌等,它们身体柔软,是生活在水中的软体动物;虾、蟹的体表有甲壳,是水中的甲壳动物;青蛙属于两栖动物;鲸是生活在海中的哺乳动物。自学内容二:探究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自学方法:1想一想:我们人类为什么不能像鱼那样自由自在地生活水中呢?像鱼类等水生动物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1)请学生分组观察事先准备好的装在鱼缸内的活鲫鱼。(2)让学生阅读信息库中有关鲫鱼的知识。(3)提出问题:
3、鲫鱼与水生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特点有哪些?为什么?提示学生在观察鲫鱼的外部形态时,可先侧重观察体色、体形、体表、感觉器官、运动器官等,并用手抓一下,看看有什么感觉。 2。探究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1)引导学生在仔细观察和认真讨论的基础上作出假设:(2)在学生设计方案基础上完善实验方案:(3)观察学生实验方案,进行总结评价3引导学生将各小组的探究综合起来,归纳出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2. 自学过程(知者加速者出示信息沟通牌、按照自学方法进行)(四)互帮 (使用互帮显示板) 1. 以小组为单位。 2. 知者帮助未知者(解答疑问),未知者帮助知者(提出疑问);或讨论有关问题。 3. 将有关重要内容写在互帮显示板上。 4. 提出需要老师解答的重要问题。(五)释疑 (可配合预先制作的课件讲解)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选择重点进行引导、分析。 重点:1.观察鱼类的运动和运动方式。2.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3.能够总结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难点: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的实验及该实验的组织教学。(六)练习:补充习题P26页P29页(七)帮困 (知者自己加速,或通过帮助未知者加速) 1.集中帮困(教师或知者负责) 2.分散帮困(同伴互帮)(八)反思小结 (九)因人作业(最小作业量,知者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