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认识几分之一的分数白水县东风小学杨静娟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认识几分之一的分数指导思想:教材分析: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的第一课时:认识几分之一。本单元主要教学内容为:几分之一、几分之几的认识,简单的分数加减法。“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又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它们都有很大的差异。分数概念抽象,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不容易一次学好。因此教材将分数的知识分段教学,本学段是分数的初步认识,本
2、节课是“认识几分之一”。新课标对这一部分知识的要求是: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简单分数,初步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认识几分之一是认识几分之几的基础,是单元教材的“核心”,也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对以后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本节教学设计为达到具体目标,就根据教学内容特点采用借助一些生活中的图形和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例,通过演示和实践操作,使学生逐渐形成分数的正确表象,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为以后学习分数和小数等知识打下的基础)。学情分析:学生从认识整数到认识分数是关于数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学生对于平均分并不陌生,在二年级学习除法时已经有了这方面的经验,在生活中有时候也对一个物体进行平均分,你
3、一份、我一份、他一份平均分一个物体;也有的同学在不同的渠道(包括看数学书)听说过甚至知道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等一些分数,这些都是学习本课的宝贵的基础资源。但他们并不理解它的含义。分数的产生是从等分某个不可分的单位开始的,儿童生活中已有这样的经验,但不会用分数来表述。所以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从实际生活经验出发,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和实际事物的观察中主动的去获取分数的相关知识,感知分数产生的必要性。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在观察、动手操作中,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经历几分之一的形成过程,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会读写几分之一。 过程与方法: 通过直观演示、引导观察、实践操作等一系列数学活动,培养动手
4、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数学思考与抽象概括能力。 态度与价值观: 情感通过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精神,体会分数在生活中的价值,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了解具体分数所表达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 分数所表达的意义,分数的实质是反映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因此分母、分子的含义是分数教学中最本质,最重要的部分。教学准备: 教具:PPT课件 、 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片各4个 学具: 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片各2个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5、1、理解“平均分”:同学们,在我们奥运赛场上有公平、公正的裁判员。在法庭上有公平、公正的大法官,在学校里又有公平公正的老师,你们也想做一个公平、公正的人吗?真是一群有正义感的孩子,那老师就来考考你们。秋天到了,叮叮和当当要去秋游,他们带了很多好吃的东西,谁说说都有什么?(PPT)可是他们遇到了一个数学问题,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这些食品分给两个小朋友,你想怎么分才公平呢?【平均分】(板书平均分)大家同意吗?的确平均分是种公平的方法,两个人分得的都(一样多)2、游戏导入(用掌声表示数)1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几个?2把2瓶牛奶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几瓶?3把1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
6、几个? 【当第3小题口述后,不知道怎样击掌表示,都在积极思索】【不见反应】老师可以继续问:这半个月饼该怎样表示呀?你能用手中的圆形纸折出半个来吗?二、自主探索,体验分数1、感知:1/2。怎么表示这半个月饼呢?【“一个月饼的一半”。可以画出半个月饼吗?】预设方案一:有学生知道二分之一1、你也认识?是怎么样子的?你会写吗?上来写写看!你这样写是什么意思?2、其实怎么写科学家已经有规定了。刚才我们把这个月饼平均分成了几份?这一半是2份中的几份?这就是一个新的数(PPT演示)3、看老师写一下(放慢节奏)(板书:,速度要慢)你们会写吗?书空写一写读法。(引导正确写法)4、揭题:这就是这节课我要向大家推荐
7、的一种新的数,叫做分数,现在我们就来认识。谁来说说看,我们刚才是怎么得到这个月饼的1/2的?5、出示圆片代表月饼的正反例让学生判断,深化理解。说一说为什么不是?(没有平均分)一定要注意什么?(要平均分)预设方案二:学生不知道二分之一1、师:它可以用一种新数来表示。我们来看看刚才我们是怎么分月饼的。刚才我们把这个月饼平均分成了几份?这一半是2份中的几份?这就是一个新的数1/2(PPT演示)2、看老师写一下(放慢节奏)。(板书:1/2,速度要慢)你们会写吗?书空写一写读一读3、揭题:这就是这节课我要向大家要学习的一种新的数,叫做分数,现在我们就来认识。谁来说说这个月饼的1/2是怎么来的?4、出示圆
8、片代表月饼的正反例让学生判断,深化理解。说一说为什么不是?一定要注意什么?2、折一折、大家拿出准备的长方形学具纸,你能折出它的1/2,并用阴影表示出来吗?、同桌互相说说你是怎么得出1/2的,你的1/2表示什么意思。 反馈: 最后一个出现的可能性比较小 、欣赏作品提问:你们所表示的1/2在哪儿?【涂上颜色的部分或空白部分】提问:为什么涂上颜色部分和空白部分都可以用1/2表示?指导:像这样的分法,叫做平均分。(板书:平均分)讨论:表示1/2一定要平均分吗?(学生可以通过举反例来说明)小结:不同的折法,得到的形状也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是1/2?(都是把长方形纸平均分成了2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结论:
9、表示1/2一定要平均分。我们可以直观看到,无论一个图形的形状如何,只要把它平均分,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1/2,而且还使学生比较直观地意识到必须得说清楚是谁的1/2。、叙述意义:每位学生都试着把“1/2表示的意义”叙述给同桌听,再由学生代表发言。指导:说清楚1/2所指对象。3、判一判,比一比,深化理解、下面这些图形中涂色的部分能用1/2表示吗?(请同学们拿出作业纸判断一下)、反馈:是不是?为什么?最后一个应是几分之一?1/3会写吗?请在旁边写出来、同样大小的一个圆,可以表示1/2,还可以表示1/3,(出示表示三分之一的圆片),如果再给你一个空白的圆你还能创造出一个其它的表示几分之一的分数吗?把其中
10、的几分之一涂上阴影部分?说一说图阴影部分表示的!用圆片折出你想认识的几分之一的分数并涂上颜色。,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把涂色部分用分数表示,说说它表示的意义)、反馈展示学生表示几分之一的图形贴在黑板上。预设:四分之一、八分之一(1)、请同学们看看上面的圆片,阴影部分分别表示谁的几分之一?为什么?(2)、比大小。认识了这么多分数(把二分之一拉下来)这些分数放在一起,你看看,你想到了什么(学生如有困难,教师要有耐心,可以等等并比划一下,实在不行就画个圈提示学生(3)、如果老师用同样一个圆折了一个1/10,你认为应该放在哪边?1/16呢?到这儿你有什么想说的?(学生如果能说出越来越小最好,说不出就不
11、用管,感知即可)(4)、展示不同的分数。选择部分分数进行交流。全班齐读创造出的分数。 三、生活中的分数1、经典展示:其实,只要同学们稍加留意,我们的生活中也可以看到分数的踪影。(让学生说说从下列图中发现的分数)课件展示一: 展示二:太极图 展示三:田字格 强调:不同的对象,可以发现不同的分数,所以我们一定要说清楚这是谁的几分之几。2、学生举例:学生回忆、观察自己的生活情境,寻找分数四、分数的组成提问:不管是我们生活中发现的这些分数,还是我们动手去创造的这些分数,都必须做到哪一点?(平均分)说明:可见,平均分是一个分数的前提,(板书分数线),这叫分数线,是平均分的意思。提问:根据你们创造分数的过
12、程,接下来是先出现上面的数,还是先出现下面的数?结论:根据创造分数的过程,先有下面的数,我们叫它分母,表示一共平均分成几份,然后才有上面的数,我们叫它分子,表示我们取了其中的的几份,也就是我们涂色表示的部分。挑战:所以,我们应该怎样写一个分数呢?(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指名学生代表写分数,全班学生写分数。六、练习巩固1、课本91页做一做: 用分数表示下面每个图里的涂色部分。(同桌之间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图形说一说它表示的意义)2、比眼力。(下列图形中涂色部分的表示方法对吗?) 师:大家观察得真仔细,不仅要观察是不是平均分,还要仔细看看平均分了几份。4、认一认,写一写(作业纸)下列涂色的
13、部分可以用分数表示为几分之几?引导观察前三个图形问:不同的图形能表示相同的分数吗?这三个三分之一表示的意义一样吗?七、全课小结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分数王国中几分之一;找一找身边能用分数表示的例子,与同桌说一说。 课件示:奇妙的人体生长变化:胎儿时头长约是身高的二分之一;一岁时头长约是身高的四分之一;十岁时头长约是身高的六分之一;成人时头长约是身高的八分之一。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想说的?请同学们回家继续寻找生活中的分数,下节课我们再进行交流,进一步来认识分数。教学反思:分数的知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是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对学生来说,理解分数的意义有一定的困难。而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重视学生对学具的操作,通过折纸、涂色等实际操作让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让学生通过观察来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加深对分数概念含义的理解,降低了对分数概念理解上的难度。在教学中,如果能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他们喜闻乐见的素材唤起其原有的经验,那么学起来必然亲切、有趣、易懂了。在整个课堂预设时,想的比较完美,但事实上在真正上这堂课的时候有很多的缺憾、很多教学环节还有待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