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梯形的认识导学案教学内容:认识梯形(4649页) 教学目标:1.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识梯形,发现梯形的基本特征2.能正确判断一个平面图形是不是梯形3.能测量或画出梯形的高认识梯形的高及梯形各边的名称,认识等腰梯形。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链接1.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有 。2平行四边形对边( ),对角( ) 。二、自主学习 1谈话:根据手中的材料,你能想办法做出一个梯形吗?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做法最多!2.学生小组活动。各小组展示交流,展示同学说说怎么做的。3.提问:用你们手中的梯形与上节课学过的平行四边形比较一下,有什么区别?(1)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里交流。(2)全班交流。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板
2、书)4.谈话:拿出你刚才做好的梯形,你能不能量出这个梯形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的距离?先想一想,可以怎样做?(1)学生独立思考、操作,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在小组里讨论。(2)指名交流画图和测量的方法。5.学生阅读书本第47页中的内容。(1)指名交流阅读后知道了些什么?(2)请学生在纸上标出梯形的各部分的名称。6.出示:等腰梯形提问:这是梯形吗?仔细观察,跟我们所做的梯形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1)学生观察比较后交流,发现:两腰相等。(2)请同学们进行验证。(3)指出:像两个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7.完成“试一试”。谈话:现在我们已经对梯形有了一定的认识。出示:请同学们量出下面每个梯形的上底、下底和
3、高各是多少厘米?(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2)指名交流、汇报。质疑:第二个图形的高在哪里?第三个梯形为什么不在上、下两条边之间画高?三、 巩固练习,完成“想想做做”。1第1题。先说出下面哪些图形是梯形,再分别指出这些梯形的上底、下底和腰。(1)学生审题后判断、交流。提问:为什么第三个图形不是梯形?(2)如果产生分歧,可借助工具进行检验。2第2题。(1)学生根据题意找一找,同桌交流。(2)谈话:你能在七巧板中选几块拼出不同的梯形吗?学生独立思考,拼一拼。(3)全班展示交流,引导学生有序的根据七巧板块数的增多拼一拼。3第3题。(1)学生审题后独立尝试分一分。(2)展示一份作业交流。画一条高,可以把梯形分成两个梯形。画一条高,可以把梯形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4第4题。(1)学生审题后理解题意,独立按要求画一画、量一量。(2)指名不同画法学生展示交流,并说说自己测量的结果。观察比较:所画梯形的异同点。(3)同样完成第2个小问题。(4)提问: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学生交流)5第5题。动手剪一剪。(1) 用两张长方形纸,剪出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2) 把这两个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3) 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与梯形的上底、下底有什么关系?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与梯形的高呢?四、课堂小结。1谈话: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2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