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新见吴雁秋《难民回忆录》的发现和考订始末.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94184 上传时间:2024-01-10 格式:PDF 页数:39 大小:4.9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见吴雁秋《难民回忆录》的发现和考订始末.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新见吴雁秋《难民回忆录》的发现和考订始末.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新见吴雁秋《难民回忆录》的发现和考订始末.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媒介批评 第十四辑ME D I A C R I T I C I S M一种描述新见吴雁秋 难民回忆录 的发现和考订始末黄静摘要:新发现的南京大学文学院图书馆馆藏吴雁秋手稿 难民回忆录 全文近两万字,由民国二十六年()八月十五日侵华日军飞机投弹日起至民国二十七年()三月二十四日止,以作者一家七个半月的南京六合南京流亡经过为本,记述了其间种种遭遇、见闻和感想,其文字既有对南京大屠杀期间普通市民家庭日常生活详细而生动的记载,亦为还原历史提供了许多可贵的真实细节,足证该书稿的历史人文价值.本文对手稿及其作者进行了初步考证.关键词:吴雁秋;难民回忆录;南京大屠杀一、手稿的发现问世 年秋冬,我对南京大学

2、文学院图书馆特藏库资料进行例行盘点,发现一本薄薄的线装册子,油纸封面上端端正正三列手写体,从左至右分别是:“难 民回忆录 雁秋记 民国廿七年八月立”.图手稿封面依工作惯例,我们一般仅根据原始登记卡片核对书名、登录号,确认无误,这条记录便完成了.而早先用于检索的目录卡片,除了常规的索书号和登录号,只有“回忆录,作者雁秋”字样,根据卡片无法猜测这是一本什么书,封面上的“民国廿七年八月”也只会让人想到抗日战争的某个时期.我想这应该是多年来该书被束之高阁的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大约是查找我馆线装特藏的读者,一般为我院古典文学和古典文献学专业的师生,查阅目的性明确,一本民国时期不知名作者的作品很难进入其

3、视野).此番因为考虑将资料数据化工作尽可能地完善起来,每个环节都要比以往更加仔细地核实落定,而该册子一直存放于善本柜,珍贵性显而易见.我心中存疑,便将这薄薄的册子粗粗浏览一遍,这才发现它不是一本普通的回忆录,而赫然是 年南京大屠杀中某个幸存者手书的一部个人逃难史.逃亡期间,作者又几次往返于南京六合,所见所感,据以笔录,读之如亲历其境.如有记录沦陷区民众领取安居证现场,“晨八时至水西门外领安居证,在日军严厉检视下,规定每四人一排分男左新见吴雁秋 难民回忆录 的发现和考订始末 女右,各人循规蹈距(矩)秩序井然已达五小时之久”(二十);有记录遇难同胞,“所见街道两旁尚有芦席裹藏尸体,到处均有”(十八

4、)、“所见公路两旁房屋破坏,无一完整,田间死尸垒垒,或卧或仰,晒得黑而发赤,群犬争食,历历在目,人间惨事均不忍目睹”(二三);亦有困守南京的作者母亲的控诉,“母告我汝等过江之翌日,在汝处看门,南京陷落,日兵挨户检查,进门时有一兵因言语隔阂无法传达,该兵酒后手持刺刀向我索钱,我用手表示身上没有钱,该兵气忿之下用力一推,将我推倒地下,险遭非命.未逾片时对门与隔璧(壁)被该兵用刺刀接连戳死,两人当时血流如注,尸身横倒地下已多日,经地方人收殓抬埋.日兵凶恶毒辣,言之历历可畏.其恐怖之心似未稍减,如我不在汝处,汝之东西早以罄净矣.限我之病由汝处而起,当时受吓过剧,被日兵推倒以后完全不知人事,幸蒙邻人救起

5、,已患软瘫病,周身麻木不能行动,近已两月尚未全愈(痊愈),时时需人照应”(十九)等,诸多内容在此不一一列举.随后我在各数据库中粗略地检索了一下,现存已出版的书刊中均未发现同名资料.在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件过去近 年之际,在留存世上的幸存者不足百人、一代人的记忆都已模糊的今天,在幸存者的口述史业已穷尽之时,这本册子的发现显得尤为重要,东京审判又将多一份迟到的证词.“南京大屠杀”已经成为国家记忆,历史不会被忘却,但是阅读亲历者的回忆录,让我们感到“多万不是一个冰冷的数字,而是一个个曾经鲜活的中国人的生命.这些死难者的背后,是一个个曾经温暖的家庭”.全文手书,含封面封底仅 页,借工作之余,我当即完整

6、地拍摄下来.待年度盘点工作结束,回到办公室就对着照片细读辨识.作者自述,在国民政府西迁之前任职于民国最高法院(一).应与职业有关,一手毛笔字端端正正,从头至尾一万九千多字只有极少数别字错字.正如书中所写,“上述情形,由民国二十六年八月十五日自敌机投弹日起至民国二十七年三月二十四日止,以上七个半月流亡经过为本.年仲夏之初阴雨连绵,在百般无聊中回忆避难,在大江南北遭遇真实情形,非个人身历其境不得尽情文中括号所标数字均引自手稿原标页码,下同.朱成山:国家公祭与南京大屠杀史第三次固化,日本侵华史研究 年第卷.描写于万一”(二九),而文末“雁秋记廿七年三月于五间厅住宅”,可见该回忆录与那些时隔久远的回忆

7、录不一样,与近些年来的幸存者口述史更是不同.它是作者一俟安定下来,记忆尚鲜活之时立刻着笔记述的产物.其文体介于日记和回忆录之间,对还原现场的真实性要高于其他一般记录,堪为南京大屠杀史的一手资料.同时代与其相似的另一本回忆录,该是蒋公穀的 陷京三月记.如果手稿是真的,那么它的史学价值和证据性质将毋庸置疑.而要确认它的真实性,首先要解决两个问题:作者是谁?手稿的流传情况.二、手稿的作者是谁?我们从文中可以直接获悉的作者信息仅有:吴雁秋,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自谦“不学无术,幼年失学,中年谋生于外”(二九),服务于民国最高法院,其余生卒年月、人生轨迹等均不详.通过文本分析还可以获知,作者与妻当时育有四

8、个子女,其中三位小名分别为延儿、年儿、佩儿.南京沦陷时避居六合,其母亲留守南京.家有薄产(南京沦陷前担任公职,其妻尚能穿得起驼绒旗袍),但非富贵之家.南京沦陷前几个月,稍有财力能力者大多拖家带口避难他处,同事劝其随国民政府西迁,“余当时限于家庭困难而无法摆脱,故未果行”(二).而后作者和家人拖至十二月上旬才逃离南京.除 回忆录 第一页自述“服务最高法院”以及返家后“在莫愁路收纸贩卖”(二四)从事小本经营外,我们很难找到作者的人生履历.最后一页未完附录“今幸我解放军以解放全国为目的,救民于水火,南京获得解放”,说明作者幸运地活到了抗战胜利并盼来了南京解放.然而查阅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名录,里边没有

9、“吴雁秋”的名字.回忆录作者从事法律工作,依据文中回到南张宪文主编的 南京大屠杀史料集幸存者的日记与回忆 中将 陷京三月记 归为“日记、周记”,实际上作者在自序中明确表示这是一部日记体回忆录:“为了纪念,我凭着记忆,用日记体裁,粗枝大叶地写了出来.”(见蒋公穀 陷京三月记,南京出版社 年月第版)年月 日,南京解放.朱成山: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名录,南京出版社 年.新见吴雁秋 难民回忆录 的发现和考订始末 京发现家产被洗劫一空时所写“余闻听之下检点箱内,无一件存在,使我气愤填胸.如此狼败归还遭若大损失,此类宵小非来自远方,定是附近贼辈毫无疑异.余上次回来,当时取衣突遭贼眼一顾,俟余过江,无人在家,乘

10、机劫取,否则无人知我柴房有此蕴藏,事实显然亦可断定.处此非常无法无天,俟等法院成立,再行依法诉追”(二四),我又翻阅迄今为止关于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录最为详尽的张宪文主编 南京大屠杀史料集 中的市民财产损失调查和赔偿委员会调查统计,同样没有吴雁秋的相关损失记录;与此有关的间接记录仅一条:最高法院财产间接损失报告表 中列出“疏散费 ,单位:国币元”可以对应文中“十一月十五院务奉令疏散,发薪二月”(二).一筹莫展中,考虑到他在南京沦陷之前的任职单位,我又查阅了民国 司法公报.依文中时间“余在此三年受益良多”(二),国府西迁为 年,可见吴雁秋于 年前后进入国民政府最高法院.然而翻阅 年西迁之前的 司法公

11、报,依旧没有作者消息.民国时期的公务员升职并不容易,也许任职时间太短,作者未能顺利晋级?查阅中也并非一无所获,文中提及的三位同事在 司法公报 的院务令里得到了印证.其一刘天囚君于 年月 日调任民国司法院秘书,同年 月 日代理民国最高法院民事第一庭科长.其二蔡仪君于 年月 日被任命为书记官,同月 日派在秘书处第三科办事.其三李昀推事更是早在 年即被任命为民国最高法院推事.其真实性均为可考.在南京沦陷后,作者亦写道:“在南京未沦陷前,负守城之责任卫戍警备司令唐生智布告市民:在此军事紧张之际晓谕人民,切勿自相惊扰,须要镇定.姜良芹、郭必强编:南京大屠杀史料集 赔偿委员会调查统计,江苏人民出版社 年,

12、第 页.司法院公报 年第一二四号(中华民国二十三年五月二十六日)司法院令,全勤、左健主编 国民政府司法公报(影印本)卷,南京大学出版社 年.司法公报 年第一号(中华民国二十三年十一月五日)司法院令,全勤、左健主编 国民政府司法公报(影印本)卷,南京大学出版社 年.司法公报 年第八十六号(中华民国十九年八月卅日)司法院院令,全勤、左健主编 国民政府司法公报(影印本)卷,南京大学出版社 年.司法公报 年第八十八号(中华民国十九年九月十三日)司法院院令,全勤、左健主编 国民政府司法公报(影印本)卷,南京大学出版社 年.司法公报 年第四期(中华民国十七年二月一日)国民政府命令,全勤、左健主编 国民政府

13、司法公报(影印本)卷,南京大学出版社 年.关于军事,本司令官负守土之责,决与城共存亡,望父老尚体斯意.其共勉之事未兼旬首都已告失陷,如此大言不惭,负守城司令长官还粘贴欺骗民众布告,如此欺人自欺之唐生智可以休矣”(六).这些内容不仅南京,当时各地报纸多有报道,比如 年 月 日 工商日报(西安)就发表了题为 唐生智表示死守决心 决与南京共存亡 劝告外侨早日退至安全地带 的报道.全文录中央社消息:“(南京二十七日电)奉最高领袖之命,保卫南京之首都卫戍司令长官唐生智氏,下午六时在中英文化协会招待外国新闻记者,及留京外侨领袖,发表谈话,大意谓:中国为一爱好和平之民族,从不侵略他国,据 九一八后,日本以数

14、十年之准备,大举侵犯中国国土,中国在物质上虽乏准备,但精神上则具无上之抵御决心,芦沟桥事件以来,我军在各地多遭败挫,但吾人将屡败屡战,至最后胜利为上,本人奉命保卫南京,至少有两事最有把握,第一即本人及所属部队誓与南京共存亡,不惜牺牲于南京之保卫战中,第二此种牺牲定将使敌人付以莫大之代价也(中央社)”作者战后能将布告内容复述十之八九并加以痛斥,所谓希望越大,失望越大,若非当时亲历并留下深刻印象,恐怕写不出如此义愤填膺的文字.然而以上都只能算是间接材料,吴雁秋究竟是谁?仍待解密.抱着侥幸心理继续尝试推进,我在南京大学购买的有关民国记录的数据库中仔细搜寻了一遍,主题词依次为吴雁秋以及文中出现的亲友名

15、字.在 申报(年 月 日)“中国红十字会敬谢南京分会第一次交来经募诸大善士捐助京直水灾赈款”的捐赠名录中,找到了作者近邻“姚瘦秋”长者的名字,同样印证了作者称道的“乐善好施”(二).手稿正文第三页写道:“午后携延儿至汉中堂访鲍忠牧师,在途不期而遇,探听难民区情形,渠云难民区组织有此一说,究竟何日成立,未知其详.”其中的鲍忠牧师是广为人知的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南京汉中堂的重建者.年的 金陵神学志(第二十三卷第三期第 页)发表了鲍忠牧师的文章 十年来我的见证,开篇即写道:“在我生活中不能忘记的一件事,就是在民国二十六年冬,南京沦陷的时候,我家老幼都避难于江北安徽含山县”;文中又提到“自三月十五日离那村

16、返京以后”可见鲍忠牧师和作者相遇不久便各自逃亡避难,同样在第二年春局势稍定之时回到南京.而“吴雁秋”这个名字则出现在 教育公报 年的检索结果中.然而依据检索记录,在查找到的实际刊物中,并没有发现“吴雁秋”的存在.这几条记新见吴雁秋 难民回忆录 的发现和考订始末 录均跟法院相关,我们只能据此猜测作者在民国最高法院从事跟教育相关的法务工作.资料的查找与辨识是一个抽丝剥茧的艰难过程,在此过程中我沉下心来,细细挖掘,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终于在 临时参议会南京大屠杀案敌人罪行调查委员会调查表第四区第三十一保的三份调查表中,发现调查人为“第四区 保保长吴雁秋”.图其中一份调查表的部分内容徐康英、张建宁等编

17、:南京大屠杀史料集 南京市临时参议会调查(上),江苏人民出版社 年,第 页.徐康英、张建宁等编:南京大屠杀史料集 南京市临时参议会调查(上),江苏人民出版社 年,本册说明: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国民党政府即开始进行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罪行全面调查.年 月日,南京市政府、中国国民党南京市党部、首都地方法院、首都警察厅暨红十字会南京分会等 个机关团体代表,在首都地方法院联合召开会议,即席议决成立南京敌人罪行调查委员会,并议决由南京市政府推动各区乡、镇、坊、保、甲,由首都警察厅推动各区局、所,分别负责南京大屠杀案日军罪行调查.南京大屠杀案敌人罪行调查委员会的调查工作从 年月起,至 月止,共计月,除对过去若

18、干机关已调查的事实进行复查外,重点是对沦陷时期滞留南京的市民进行个案调查.三份调查表分别完成于 年月日(太平井份)和月 日(太平桥份).此吴雁秋即彼吴雁秋乎?文末 年作者自述“中年谋生于外”(二九),其年龄与保长 年 岁可相对应.手稿作者吴雁秋家住“五间厅”,与保长住址“门西太平街 号”看似不同,实际上我们找到当时的地图,可以发现“太平街”“太平桥”“五间厅”俱在一处.“门西”特指中华门西(“门西”在 南京大屠杀史料集 的各种调查表中出现多次).而“五间厅”更多意义上是个历史文化地名,抗战时期新京舆地学社发行的 最近实测新南京市详图,便只标注了太平街、太平桥.在南京被屠城、人口急剧下降后,同一

19、地点出现两个年纪相仿的“吴雁秋”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图最新首都城市全图(局部)南京共和书局发行中华民国十七年()八月订正,标注部分即为太平街、太平桥、五间厅位置(地图来源:古地图数据库)据此,我们可以推测写作 难民回忆录 的“吴雁秋”确有其人,这个名字既没有出现在遇难同胞名录里,也没有出现在幸存者名录里,而是意外地出现在东京审判案的调查人名单中.他在抗战胜利后当上了当地保长,并遵南京市临时参议会决议,对“南京大屠杀案”中的敌人罪行进行调查整理.新见吴雁秋 难民回忆录 的发现和考订始末 就在这刚露出一丝曙光的时刻,南京大学图书馆新推出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开发的“中国历史文献总库民国图书数据库”,在 年

20、和 年民国最高法院文书科编的 最高法院职员录 中,我找到了实习书记官吴雁秋,即 难民回忆录 的作者.但是这两本名录都只著录了职别、姓名、别号、籍贯、住址,没有年龄.年份职别姓名别号籍贯住址 年临时庭学习书记官吴雁秋江苏江宁四根杆子十六号 年学习书记官吴雁秋雁秋江苏江宁九儿巷六号注:籍贯“江苏江宁”即今日南京,两处住址与太平街、五间厅均相距不远.但同时我也在 年伪南京维新政府编的 维新政府职员录 中,发现了江苏江宁地方法院书记官吴雁秋,籍贯南京,年龄 岁.该数据库图书为原文影印,不存在二次著录错误.其中年龄一项使我产生了新的困惑:年 岁的江宁地方法院书记官吴雁秋和 年 岁的四区第 保保长吴雁秋,

21、两人之间有个九岁的年龄差.如果江宁地方法院书记官吴雁秋才是作者,那前面的推论就是错的.到底哪一位才是作者?带着疑问,我又求助于藏有“南京大屠杀案敌人罪行调查表”原件和同年户籍原始记录的南京市档案馆.经确认,第 保保长吴雁秋生于民国前十八年,子女姓名中有“吴延”“吴年”等,印证了回忆录原文中的子女小名“延儿”“年儿”.由此终于可以确认,年 岁的四区第 保保长吴雁秋正是写作 难民回忆录 的作者.“保长”加重了手稿作者的分量,为“吴雁秋”赋予了民间和官方的双重见证者身份.他不再只是一个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也不仅仅是南京大屠杀历史中的个人史书写者(作为南京沦陷时期的平民写作 难民回忆录),他同时还是敌

22、人罪行的官方记录者(抗战胜利后作为第四区第卅一保保长,负责该保区域内的罪行调查).手稿中有增删,其墨迹有深浅,可以看出并非当时或一时修改的,可见在成文以后作者又反复阅读并推敲过文字.目前所见的回忆录全稿虽非完璧(未完成或部分散佚),但其文体及行文,也近为作者“定稿”了.图手稿内页修改痕迹最后附录一段未竟稿:“迩来物价日趋稳定,人民生活逐渐减轻,较之国民党匪帮在此,真不可同日而语.民人深感解放军为解放人民痛苦,奉行毛主席新民主主义解放全中国为任务,人人得到解放,人人有权检举有供献地方情形之义务,民人一得之愚,不揣谫陋.兹将南京平日贪污欺压民众之国特首长伪首都高等法院院长赵琛、伪首都地方法院院长陈

23、光虞罪行以供我.”其意显在检举民国首都高等法院院长和民国首都地方法院院长.不难猜测在当了一段时间的保长后,吴雁秋又回到了民国最高法院工作,或者至少仍然关注着自己曾经工作过的机构,并与之有实际联系.至于为何原稿附录部分尚有书写空间而未完成后续文字,我们不得而知.同样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油纸封底和附录中间,似另有一页已被撕去.据南京大学图书馆藏书印位置(左下角盖在了被撕毁页上),可推测在入藏之前该页已缺失.在正文结尾和空白页之间,同样也有被撕痕迹.依作者书写的认真不苟的态度来看,如不是不可抗外力所致,应不会半途而废.故我们可以推测作者可能是突然亡故或行动赵琛从 年起任民国首都高等法院院长.年 月

24、,任民国司法行政部政务次长、代理部长.年月改任广州大学、岭南大学教授.陈光虞,年任民国首都(南京)法院院长.新见吴雁秋 难民回忆录 的发现和考订始末 受限(身体的或政治的原因)于南京解放初期.这部回忆录就在即将结稿时戛然而止,终成未完稿.图手稿 页印痕图手稿 页撕痕 综上,作者身份大致明了:吴雁秋,男,祖籍南京,生于 年,家庭住址:(中华)门西太平街 号(五间厅).沦陷前任职于国民政府最高法院,而后失业.南京大屠杀期间举家避难六合,回城后写作 难民回忆录,并做小本经营谋生.抗战胜利后任南京第四区三十一保保长.三、手稿的流传概况关于回忆录手稿的流传,同样成谜.手稿正文结束在第三十页,时间在 年月

25、,根据封面所题时间可知装订成册于 年月.但是如前文所列,在正文后面留白了一页以后,作者继续写道:“溯思民国十六年()自国民党窃取政权二十余年来,人民在独裁统治下,而蒋政权藉三民主义为号招(召),实质早已投降英美帝国主义怀抱,一手造成法西斯主义,实行独裁政治一党包办,伪宪法捏造名义产生伪总统,博得美帝国主义支援,利用四大家族豪门为爪牙,造成官僚资本,排除异己,拢断(垄断)把持无所不用其极,滥发无限制金圆券,吸收人民现金,发动全面内战,与我人民解放军为敌,其结果反而促成军事总崩溃、经济破产、政治腐化贪污无能而不可收拾之局面,大有无官不贪无吏不污.而一般腐化官僚平日利用职权趁火打劫混水摸鱼(浑水摸鱼

26、),极尽剥削为能事,此风弥满(弥漫)全国,怨声载道.人民受此压迫,无不日在水深火热中,其痛苦已不堪言状.今幸我解放军以解放全国为目的,救民于水火,南京获得解放.迩来物价日趋稳定”这段未完稿依内容可推断写作在 年月之后,因此到此时手稿尚完好地保存在作者手上.其后是怎样流传到了南京大学文学院图书馆呢?笔者试图从该书登录号“”入手追根溯源.依南京大学图书馆编目惯例,“”即为年份 年,理论上说明手稿在 年编目之前已流转到南京大学图书馆,经由编目后送分馆收藏.送往分馆的藏书一般遵循两个原则:返还原则,该书本来就出自分馆,编目以后返回到分馆;专业相关.但是 难民回忆录 从资料分类角度考虑,既可以是中文系(

27、今文学院),更可能是历史系(今历史学院).最后为何到了中文系,无从可考.新见吴雁秋 难民回忆录 的发现和考订始末 我们在文学院图书馆留存的历年捐赠记录中也没有发现此书.同时,文学院分馆近五万册线装书的登录号绝大多数都是“”起始,包括 年 月和 年月分两次送入校图编目的汪辟疆先生所藏线装书.而“”这个流水号就夹在汪先生的藏书登录号中.因此我们无法判定它是在“年之前入藏”的.果然,经与南京大学图书馆老师确认,校图编目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沿用了 这个年份编号,尤其是 号以后的线装书,大致可以确定是在 世纪 年代末 年代初进行的编目工作.因此虽然不能证明该手稿于 年或者更早时候流入南大,但是大致可以确认

28、和汪先生藏书入馆时间接近,即 世纪 年代末.当然另有一个可能是特定历史原因,六七十年代大量编目工作延至“文革”以后才开展.这个时间段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热点或争论尚未兴起,当时的编目者和管理者因“手稿”的唯一性,便将其归为珍本收藏,却并没有整理挖掘它的内容,后续读者也没有机会仔细翻阅,以至于受冷遇尘封至今.我们在文学院图书馆能查询到的最早的登记记录,是管理员造册的善本目录(世纪 年代工作人员手书,具体年份未标注),第二次记录为 年月 日的一份管理员换岗的珍本交接清单.据此,至少能够相信 难民回忆录 在流入南京大学以后受到了妥善保管.只是笔者能力有限,关于手稿的研究还未能穷尽.假以时日,再做详订.因

29、其独特的价值,先就此贡献给学界参考.手稿的问世还要感谢两位老师.在我的导师吴俊教授询及我学业的时候,我提及最近的这项资料整理工作,他肯定了我的工作价值,很快帮我与研究南京大屠杀史和中国现代史的专家张生教授牵线,并获得了张老师的具体支持.在两位老师的帮助和积极推动下,难民回忆录 才有了基本考订完善的结果.(黄静,南京大学文学院馆员,南京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D i s c o v e ra n dT e x t u a lR e s e a r c ho nM e m o i r so faR e f u g e eH u a n gJ i n gA b s t r a c t T h en e

30、 w l yd i s c o v e r e dm a n u s c r i p tM e m o i r s o faR e f u g e ei n t h el i b r a r yo fS c h o o l o fL i b e r a lA r t s N a n j i n gU n i v e r s i t y i sn e a r l y w o r d s 敭I td e s c r i b e sa l lk i n d so fe x p e r i e n c e sa n df e e l i n g si nN a n j i n ga n dL u h

31、ef r o mA u g u s t t h e t hy e a ro ft h eR e p u b l i co fC h i n a t oM a r c h t h e t hy e a ro f t h eR e p u b l i co fC h i n a 敭 T h e t e x tn o to n l yh a sad e t a i l e da n dv i v i dr e c o r do f a no r d i n a r yc i t i z e n sd a i l y l i f ed u r i n gN a n j i n gM a s s a c

32、 r e b u t a l s op r o v i d e sm a n yv a l u a b l e r e a l d e t a i l s f o r t h i sh i s t o r y 敭 T h i sp a p e rm a k e s ap r e l i m i n a r yt e x t u a l r e s e a r c ho nt h e t e x t a n d i t sa u t h o r 敭K e y w o r d s WuY a n q i u M e m o i r s o faR e f u g e e N a n j i n g

33、M a s s a c r e新见吴雁秋 难民回忆录 的发现和考订始末 附录 难民回忆录 手稿原文校订雁秋记民国廿七年八月立(黄静整理、标点、校订)整理说明:全书简单线装.除封面、封底用油纸外,其正文二十九页(原书左上角手书页码标识)、空白页一页、未完成后记一页均采用相同红格宣纸,四周双边单鱼尾.首页右下方盖有阳文方印“吴雁秋”和“南京大学图书馆藏书”,正文结束同样盖有“吴雁秋”印.未完成后记页盖有“南京大学图书馆藏书”印.全文繁体字,今改为简体(尊重原貌,除个别明显错字、别字及用字不规范者用括号标注,全文照录).一处注释依南京历史地图标注.依原文标注页码,未作改动.原文无句读,自带符号均已标

34、注,除此之外所有标点均为整理者方便阅读所加.(一)回忆录金陵自汉晋梁陈至南宋偏安至明初止,为六朝故都.古称龙蟠虎踞长江天堑,形势险要,在昔闭关时代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自明太祖朱元璋以平民革命问鼎中原驱逐胡掳建都于此,改金陵为应天府,扩大城廓,其建筑工程已达十三年之久,规模庞大,完成此古老大城为我国有史以来伟大工程之一.当时劳民伤财,消耗几许人力物力,其损失国家资源为古代专制帝王,高压下不顾民怨亦所不恤,大有江山一统安入磐石之基.惜乎现时科学倡明,杀人利器日新月异,八一三自沪战爆发,首都惨遭敌机日夜轮流轰炸,虽有此坚墙璧(壁)垒不能阻止无情铁鸟光临,等于废物.况现代立体战争,科学发达,战争进步,

35、毁灭人类残酷性更大.首都人民一闻警报无不惊惶失措恐怖万状,大有生命有旦夕不保之虞.在不安状态下余睹此惨状,感内子分娩在即,得襟兄潘君之助,随同伊眷寄居当涂辖境慈湖镇,在该镇租屋三间,须俟军事变化情况若何再定行止.好在交通便利,江南火车二小时可达.余虽在城内,往返极其便利.服务最高法院,虽局势严重,逐日事件之繁忙并未稍减而工作反较平时尤甚.除星期六得便回去探望一次,余无暇及此.余之城内住宅僻近西城.一日在寂寞中伏思,首都本属人烟稠密之区,人口已达百万以上,自遭敌机轰炸后住户疏散,人数寥寥,昔日繁盛之都市变成人烟绝迹,十室九空,大有一落千丈今昔不同之感,不禁吁然而叹.沪战爆发瞬近三月,前方军事失利

36、,空气一天紧张一天.加以道途传闻,人言言殊,淆乱听闻,汉奸藉故煽惑人心制造严重空气,前方如何败北士气如何不振,大有战事旬日内逼近首都之可能性.其风声鹤唳人心惶惶来势汹汹,真有朝夕不保,敌人一旦围城,想我无力逃亡之民众纵不(二)为炮火牺牲,势必诚为饿殍,则民无憔类矣.不禁谈虎色变油然而生,在此观新见吴雁秋 难民回忆录 的发现和考订始末 感所及,人人心目中有自危之叹.余闻知,虽不为若辈所惑,安全之打算亦不能不作万一之准备.所幸内人在乡间产生一女,出世即亡,否则多一累赘.近邻姚瘦秋长者告余局势日趋严重作何准备?余告家庭人口众多,食指浩繁,处此境地,准备一事倘何容易,只得听天由命.老人又云:纵不为个人

37、求安全,亦必须将老幼送至安全地方为是.老人年已古稀,精神矍铄,性慷慨,平日乐善好施,人有困难处不加吝啬,平日热忱待人,有忠厚长老之风度,言谈国事有声有色,谈吐中似有马伏波老当益壮之遗风.老人又为国学专家,擅长诗词,幼年置名利于不顾,指掌教鞭数十寒暑,造成满门桃李.一生谨慎,始终为书生之本色,可谓难能.至今学辈中脍炙人口,众口皆碑推崇备至,其羡慕长者不已,余因近邻知之慎审,略言记之.院中刘天囚君与余同事,此公谈吐有佳近于诙谐,在公余之暇闲谈中有时令人捧腹转瞬间又使人悲奋交加,如坠五里雾中不知其所以然.公性爽直为人慷慨,待人接物相见以诚.余在此三年受益良多.抗战时国府西迁,院务在未疏散之前公极力劝

38、余一同赴汉,声言祸福共之.余当时限于家庭困难而无法摆脱,故未果行.十一月十五院务奉令疏散,发薪二月.在局势逆转之下余遄赴慈湖之便,顺到当涂,将李昀推事家用四百元面交李府,于翌日中午搭车,途遇襟兄潘君与(于)当涂车站,同道回慈湖.在细雨濛濛中车抵站时见双方儿女鹄候,笑容可掬,相见而归.当日襟兄告余此处非安全之处,数日内伊携眷属他迁,询及是否住此抑系他往,在此大乱中各人听其自便,请余考虑好向(三)房东通知.比(彼,下同)时得内人同意,决先进城再作计较.于旧历十月二十二同襟兄眷属中午十二时抵车站,二姨娘与内人依依不舍叮咛互相含泪而别,从此分道扬镳海角天涯各奔安全地方迈进.余之行装幸赖秋平世兄之助搬运

39、,一一送上尾车.否则人山人海,插足不下之难民只身尚不容易登车,何能携带十余件之物品.余对秋平世兄除感谢外故濡笔以记之.车抵中华门站已下午二时,正是紧急警报敌机空袭光临天空,机声轧轧炮声隆隆,站台旅客秩序大乱.因行装尚未甫卸,怆悴(仓猝)间不能兼顾,立即携带儿女暂避地窖约 一小时.闻警报解除,交通恢复常态,赶至车站检点行装,仅缺少手提灯一盏,亦云幸运.然后雇车安然抵家.翌晨采购食米两担,薪柴燃料两担,油盐少许,仅用去二十余元,决心死守以备困城生活需要.其时近邻姚老主张亦颇表同情.此时敌机不分昼夜轰炸,警报整天无了时.江阴陷落,丹阳不守,局势逆转,敌人距离仅有九十公里,道路传闻言之凿凿.加以拉夫之

40、声不绝于途,行人绝迹,秩序骚动,大有裹足不前欲行不得之慨.旧历冬月初一,闻首都西国人士见于战祸迫切,数十万无力远行之民众一旦困城,灾难无可幸免,组织国际委员会成立难民收容所,划城北山西路周围一带为难民区,并得敌人军事长官之特许,专以保护地方良民为志愿.余当日访姜渭、张石秋二君未遇而返.闻姜渭君已迁移六合,石秋君全家移居和县.此时姚老意志不坚随友避居六合.午后携延儿至汉中堂访鲍忠牧师,在途不期而遇,探听难民区情形,渠云难民区组织有此一说,究竟何日成立未知其详.余此刻涣然如释,不得要领而回,途中遇最高(四)法院同事蔡仪君,都感觉战祸迫于眉睫,形势日非,军事变化莫测,人民险恶千钧一发大有危于垒卵之虞

41、,不禁感叹而已.别后敌机正在空中盘旋似有投弹之趋势,余偕延儿赶至金陵大学,承司阍指导躲避该校防空壕约一小时,俟警报解除面谢而归.翌日邻人周绍庭君劝余携眷离京,避免无味(谓)牺牲.余告现时军事逼近,首都一则交通困难,车辆缺乏,再则个人经济力量有限,如要携眷属须要统盘筹画,否则与其在外受窘不如在家守死为是.继而周君又云:经济力则可大可小,只要能维持全家个月生活,以趋势推测历来内战经验论,多则月余少则十数天,秩序恢复原状,我等可立即归来.至于交通工具,更不感觉困难,可以趁邮局眷属卡车同行,关于接洽车辆由我负责交涉,行与否盼余考虑以明早答复,千万不可再延,时机已到迫切关头.结果得内人同意,通知周君.随

42、(遂)于旧历冬月初三,会同周蔡两君眷属至中华路邮务支局门前登卡车.时余母坚不允去,因老人心中不忍抛去置家庭于不顾.老人云:我已年迈,精神有限,只要家内柴米不缺,我宁愿看门以待汝等平安归来,此我所盼新见吴雁秋 难民回忆录 的发现和考订始末 望,路上须要当心,务必将孙男孙女照应服帖使我放心.要紧促我登车.余此刻谨遵斯命,内心非常不安,我携儿女眷属逃命他往,独留老母一人在此,外人不明,而余之良心必受舆论责备似无异说.望老母尊重,不日即有信详告.于是含泪而别.午后一时渡江,当晚在浦口车站休息一夜,竟未成寐.翌晨六时复趁(乘)邮局卡车.是日气候酷冷,寒风逼人,沿途田野间布满白色银幕,一望无边,公路上难民

43、往来络绎不绝,肩荷重担,扶老携幼,大都由江南岸而来,各奔家(五)乡安全地迈进,真是一帧实地流亡图.余以若辈同一命运,不禁慷慨系之.车行甚速,上午八时已抵六合南门汽车站,下车,周蔡两君眷属仍在车上直抵红廊庙目的地.彼我分手,互相珍重告别.余进城约瘦秋长者,携儿女辈在问津茶舍略进茶点.受赶路心驱使,未便久坐,比即付账向瘦老告别.携眷进城访贺君蒋山未遇,留名刺,承乃兄热忱招待代雇船只.该处形势紧张,谣言甚炽,城内居民均纷纷逃避乡间,惊惶万状如大乱之降临,与江南险恶不安状况同出一辙.在此风云际会大乱中,地不分南北东西,无一片安全乐土亦可断言.处此车辆船只两缺,面谢贺君外,全家步出东门,往八百桥前进.在

44、初冬阳春间,儿女辈肩荷担抬呼号相应步行躍躍,颇感兴趣.只有年儿最幼,仅有八岁,尚能走二十里.抵新篁巷休息午饭,一家六口饱餐一顿,仅用去四角小洋,足见该处生活低廉于此可见.午后年儿精神疲乏,行走维艰,只得雇驴代步.至马头山坡已夕阳西下,到达八百桥正是万家灯火辉煌.内人赶至薛府通报,蒙舅父殷勤招待,比即佐以晚膳.各人因远道跋涉,精神疲惫间无暇闲谈家常,因而休息.在伊处叨扰三天,余心颇感不安,承表亲袁君在西袁代觅草屋一间,租金每月三元,距该镇里许,购买极方便.阴历十一月八日,在晨光熹微中突闻炮声隆隆,震耳如聋,如是者以连三日,昼夜不休.茶馀酒肆中消息传来,南京于九日已沦陷矣.不幸而言中,而一江之隔六

45、合亦岌岌可危,果然未出三日,铁打之六合已告失陷.此时大江南北均无一片干净土.在南京未沦陷前,负守城之责任卫戍警备 (六)司令唐生智布告市民:在此军事紧张之际晓谕人民,切勿自相惊扰,须要镇定.关于军事,本司令官负守土之责,决与城共存亡,望父老尚体斯意.其共勉之事未兼旬首都已告失陷,如此大言不惭,负守城司令长官还粘贴欺骗民众布告,如此欺人自欺之唐生智可以休矣.回忆沪上苦战方殷之际,敌人由金山嘴登陆,庙行不守,影响前方军事关系甚大,敌人淞沪得手,采取速战速决以期攻下首都为当务之急.随(遂)以高压手段分海陆空并进,直捣南京.陆路分兵三路,一由京沪线,二由京杭公路线,三由广德泗安下宣城取芜湖威胁首都.水

46、路攻江阴要险直取南京.空军担任掩护轰炸为任务,动员三十余万之众.当时我军要坚强抵抗到底,陆路凭藉两年前建筑最新式昆山马奇尔防线,水路藉江阴新式要险加以沿江炮垒林立.敌人素以精兵之称,采取速战速决主义,我军虽然物质落伍,要是节节抵抗到底,纵然首都不守估计须要一年以上.不料我军自庙行败北采取不抵抗,沿途闻风而溃.敌人以破竹之势,形同摧枯拉朽,如入无人之境,仅有四十余日而首都已被敌人占领.如此迅速成功真出乎敌人意料所不及,证明我方军心唤(涣)散,士无斗志,于此可见平日我方军事当局对于兵额重量而不重质,缺乏训练,遭此惨败,真此国家莫大耻辱.余在乡间,逐日所见伤兵络绎不绝,三五成群,伤痕班班,血迹模糊.

47、闻若辈均江南夜间偷渡过江.所幸近日气候适宜,江中风平浪静,得能生还.否则败兵纵然不为炮火所牺牲,渡此长江天险势必葬身于波浪中.此乃上天救济众生之苦厄亦云幸矣.我国近(七)百年自鸦片战争失败后内政不修,国势日非,加以强邻虎视耽耽,其觊觎之心昭然若揭.尤其东邻日本,自明治维新修明内政整军经武不遣(遗)余力,其侵略中国之野心迷信大陆政策已非自今日始.日清战败后继以义和团拳匪之乱.烈(列)强认为满清政府异常腐败,并有瓜分共管之预兆,奈因当时美国主新见吴雁秋 难民回忆录 的发现和考订始末 张公道而遭搁置.迨自革命军兴推翻腐败满清始,而袁世凯赞助共和为名夺取政权,造成洪宪之乱.继而军阀内哄,内战不休,始而

48、甲倒乙,继而乙联丙倒甲,十余年来循环不已之内乱,国家一言建设百废俱无,人民厌恶军阀之心甚于洪水猛兽.二次革命军兴,驱逐军阀,奠定中原成立国民政府,改南京为首都.经过这次军事破坏国家从此可望长久治安,以舒民困.不意北方冯阎本属军阀余孽,名虽参加革命,藉革命力量而推翻政府夺取政权以效,军阀死灰复燃,发动空前大内战.幸赖蒋公坐镇中原,指挥有方,将士用命未几敉平,继而江西红军发动阶级斗争,藉马克斯主义煽惑民众,政府不得已而戡乱,蔓延数省.日人利用千载难逢机会造成九一八沈阳事变,组织傀儡政府.当时我国一无准备,采取不抵抗主义.日人野心未戢,得寸进尺,复立华北,成立军事协定,划冀察为缓冲,脱离中央成立冀察

49、政务委员会类似东北伪组织.此时国人已达忍无可忍境地,各省民气极昂,抗战之声蔓延全国,大有非抗战无以救国,责备政府懦弱无能,不能应付险恶之局势.当时军事委员长蒋公见于一无军事准备之国家抗拒有计划有实力之暴日,如顺从民意怆悴(仓猝)应付,与暴日周旋,不特胜负立见,置国(八)家于万劫不覆之境,势必亡国而后已.当时蒋公决策,一面以外交手腕周旋暴日,一面以军事全力消灭红军,口号“攘外必先安内”,积急(极)整理沿江两岸防御工事.当时红军在江西受国军包围,不堪压迫,势如危急,非突围不能争(挣)扎.于是由赣流窜湘粤川陕五省,国军跟踪追击,逼至陕北延安一隅.正是消灭红军之时,发生西安事变,蒋公被困,红军得能苟延

50、,亦是张学良杨虎城抗命而造成,否则红军已消灭矣.转战五年之国军在此功篑一亏(功亏一篑)殊出人意料,未免痛惜.此时国共和谈条件成立,西安解危,蒋公返京,招集全国各党各界名流在庐山会议,决议对日一面抵抗一面谈判.暴日见我国一致应付空前国难,乘我不备,以不择手段发动芦沟桥事变,未几淞沪之战.于是中日外交停顿,全国性抗战由此而起.沪战发动我军凭藉劣等武器奋勇抗拒,尚能支持三月,当时震动世界得国际人士赞许,誉满一时,认为我国陆军武器 落后能以精神克服困难,此种民气力量实不可侮.未几无实力之我国抵抗有实力之暴日,方今物质文明科学发达,以内战经年、科学落伍国家与科学进步国家抗衡,不特胜负立分.孙子云知己知彼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