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三数学(理)集体备课材料 主备人:杨洪亮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一、教学目标1、掌握并熟练使用两角和与差的余弦、正弦、正切进行证明、化简和求值;2、能针对不同情况进行寻找已知角之间的关系,灵活使用两角和与差的余弦、正弦、正切公式,二倍角公式进行证明、化简和求值.二、重点、难点、易错(混)点、常考点灵活使用两角和与差的余弦、正弦、正切进行证明、化简和求值三、知识梳理【创新设计P57】四、精选例题+变式训练考点一三角函数式的化简、求值问题【例1】(1)(2012重庆卷改编)_. (2)_.(3)化简:2sin 50sin 10(1tan 10)_.规律揭示:(1)技巧:寻求角与角之间的关系,
2、化非特殊角为特殊角;正确灵活地运用公式,通过三角变换消去或约去一些非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一些常规技巧:“1”的代换、和积互化等(2)常用方法:异名三角函数化为同名三角函数,异角化为同角,异次化为同次,切化弦,特殊值与特殊角的三角函数互化【训练1】求值:【训练2】化简:(1) (其中:0);(2).考点二三角函数的给角求值与给值求角问题【例2】(1)已知cos ,cos(),且,求cos()的值(2)已知0,且cos,sin,求cos()的值;(3)已知,(0,),且tan(),tan ,求2的值规律揭示:(1) 解题的关键是找出条件中的角与结论中的角的联系,通过适当地拆角、凑角来利用所给条件常
3、见的变角技巧有:;()等;154530等(2)给值求值问题一般是正用公式将所求“复角”展开,看需要求相关角的哪些三角函数值,然后根据角的范围求出相应角的三角函数值,代入展开式即可(3)通过求所求角的某种三角函数值来求角,关键点在选取函数,常遵照以下原则:已知正切函数值,选正切函数;已知正、余弦函数值,选正弦或余弦函数;若角的范围是,选正、余弦皆可;若角的范围是(0,),选余弦较好;若角的范围为,选正弦较好【训练1】已知cos ,cos(),且0.(1)求tan 2的值; (2)求.【训练2】(2012江苏卷)设为锐角,若cos,则sin的值为_考点三 三角变换的简单应用【例3】已知f(x)si
4、n2x2sinsin.(1)若tan 2,求f()的值; (2)若x,求f(x)的取值范围规律揭示:(1)将f(x)化简是解题的关键,本题中巧妙运用“1”的代换技巧,将sin 2,cos 2化为关于正切tan 的关系式,为第(1)问铺平道路(2)把形如yasin xbcos x化为ysin(x),可进一步研究函数的周期、单调性、最值与对称性【训练1】已知函数f(x)4cos xsin1.(1)求f(x)的最小正周期; (2)求f(x)在区间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训练2】已知的三个内角对应的边长分别是,向量与向量的夹角的余弦值为.(1)求角的大小; (2)若的外接圆的半径为,求的范围.五、小结【方
5、法规律、结论的归纳、提升】1重视三角函数的“三变”:“三变”是指“变角、变名、变式”;变角:对角的分拆要尽可能化成同名、同角、特殊角;变名:尽可能减少函数名称;变式:对式子变形一般要尽可能有理化、整式化、降低次数等在解决求值、化简、证明问题时,一般是观察角度、函数名、所求(或所证明)问题的整体形式中的差异,再选择适当的三角公式恒等变形2已知和角函数值,求单角或和角的三角函数值的技巧:把已知条件的和角进行加减或二倍角后再加减,观察是不是常数角,只要是常数角,就可以从此入手,给这个等式两边求某一函数值,可使所求的复杂问题简单化3熟悉三角公式的整体结构,灵活变换本节要重视公式的推导,既要熟悉三角公式的代数结构,更要掌握公式中角和函数名称的特征,要体会公式间的联系,掌握常见的公式变形,倍角公式应用是重点,涉及倍角或半角的都可以利用倍角公式及其变形六、课后反思(1)本节课我回顾了哪些知识: (2)本节课我重新认识了哪些道理: (3)本节课学习中还存在哪些不足: 备用题:1、求值: .2、求值: .3、已知.(1)求的值; (2)求的值.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 第 5 页 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