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排除合理怀疑”的适用问题.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27307 上传时间:2023-11-0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0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排除合理怀疑”的适用问题.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排除合理怀疑”的适用问题.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排除合理怀疑”的适用问题.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野排除合理怀疑冶是一个英美法系概念袁1通过立法于 2012 年出现在中国遥 由于这一借鉴并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袁因而伴随着许多问题遥2过去的学者的文章大多对野合理怀疑冶作理论解释袁但是实证上的分析较少曰或者有实证分析袁但是存在材料较旧尧样本量小的问题遥 本文以野合理怀疑冶为关键词在中国裁判文书网收集 2012 年-2021 年4751 份裁判文书袁 在充分的样本中检验其在中国的适用情况遥 本文首先从时间尧罪名尧审级三个维度对文书进行定量研究袁然后选取了 20 件野贪污罪冶野贿赂罪冶 刑事案件判决书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具体的研究袁最后阐述野排除合理怀疑冶规则在中国适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遥一尧野排除合理怀

2、疑冶标准的适用状况本文采用实证方法袁对野中国裁判文书网冶进行数据取样遥 取样时间范围 2012 年 1 月 1 日至2021 年 12 月 31 日袁以野合理怀疑冶为检索词淤遥渊一冤野排除合理怀疑冶标准的适用率基于时间维度实证统计袁 所获得数据如下表所示院表 12012-2021 年野合理怀疑冶适用率2012 年 3 月 14 日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生效袁正式将野排除合理怀疑冶纳入法律遥 检索 2012 年 3月 14 日之前的文书袁仅有 9 篇涉及野合理怀疑冶关键词袁 但其呈现方式并非是对某一裁判规则的适野排除合理怀疑冶的适用问题谢企华渊湖南大学袁湖南长沙410012冤摘要院文章以野合理怀疑冶

3、为关键词在中国裁判文书网收集 2012 年-2021 年 4751 份裁判文书袁发现野排除合理怀疑冶标准在中国适用率低袁野排除合理怀疑冶标准与野证据确实尧充分冶标准的运用缺乏阶层性袁法官对野排除合理怀疑冶理解尧适用的随意性较大袁适用缺乏实质化遥 在此基础上分析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以下建议院野证据确实尧充分冶和野排除合理怀疑冶标准的运用应当分两步走袁体现阶层性曰加强法官裁判的独立性保障袁对司法责任制进行更加科学的构建曰对野排除合理怀疑冶的确切含义尧适用范围尧使用方法等进行适当解释曰坚持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和建立专家陪审制度遥关键词院合理怀疑曰证据确实充分曰陪审曰庭审实质化中图分类号院DF713.4文献

4、标志码院A文章编号院2095原2031渊2023冤04原009缘原06收稿日期院20圆圆-园7-27作者简介院谢企华渊1997-冤袁女袁河北保定人袁湖南大学 2021 级法律硕士袁从事刑事诉讼法研究遥淤因为文章的研究对象是野排除合理怀疑冶规则在裁判理由中的适用袁因此仅检索了在野判决理由冶部分出现野合理怀疑冶的文书遥2023 年 7 月江西警察学院学报Jul.2023第 4 期总第 242 期JOURNAL OF JIANGXI POLICE INSTITUTENo.4 Sum.242时间裁判文书总量包含野合理怀疑冶的文书量包含野合理怀疑冶的文书占比20125025370.014%2013173

5、990610.035%20147591344470.059%20158130535140.063%20168458166270.074%20179165467900.086%20189099947980.088%20199248337740.084%20208278895500.066%20213906661830.047%95窑窑审判程序文书总量裁判理由包含野合理怀疑冶的文书量占比一审6袁556袁34044340.07%二审875932750.31%审判监督8719410.47%法院层级文书总量包含野合理怀疑冶的文书量占比最高法院1600.00%高级法院554500.00%中级法院17643

6、84980.28%基层法院646064842320.07%用袁而仅仅是简单的文字引用遥 在 2012 年刑事诉讼法正式启用后的十年之内袁野合理怀疑冶 适用率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遥 但总体上仍然较低袁最高时仅为 0.088%遥渊二冤野排除合理怀疑冶标准在不同罪名的适用情况表 圆野排除合理怀疑冶标准的罪名适用情况统计 2012 年 3 月 14 日-2021 年 12 月 31 日数据袁发现野排除合理怀疑冶的适用主要集中在受贿罪和贪污罪上袁 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这两项罪名的认定过程存在合理怀疑的争议空间遥 从这些罪名入手袁可以针对性地研究野排除合理怀疑冶标准在我国的适用现状遥表 3野排除合理怀疑冶标

7、准在不同法院层级/审级适用情况渊三冤野排除合理怀疑冶标准在不同法院层级/审级适用情况表 猿 数据表明袁 二审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适用野排除合理怀疑冶的比例明显高于一审程序袁中级人民法院明显高于基层法院和高级法院尧 最高法院遥 说明野排除合理怀疑冶规则的适用与我国审级体制存在紧密联系遥二尧野排除合理怀疑冶的具体适用情况定量分析可以让我们看到野排除合理怀疑冶在我国的基本适用情况袁 但无法让我们观察到其具体运行情况遥为进行具体研究袁 笔者从中国裁判文书网随机选取 20 件明确援引野排除合理怀疑冶标准的刑事案件判决书作为研究对象遥这些案件中袁10 件是法官认为未能达到证明标准并宣告被告人无罪渊或部分无罪

8、冤 的袁10 件是法官认为达到证明标准并对被告人定罪量刑的遥本定性研究探讨的是野排除合理怀疑冶的具体应用袁 且文章上一部分定量研究中已经对其他因素进行考量袁故时间尧罪名尧审级等都不是本定性研究样本选择的考量因素遥 尽管样本量较少袁但是这些判决书大体上能够反映法官的判断过程袁能反映野排除合理怀疑冶在实践中的具体适用情况遥渊一冤不能野排除合理怀疑冶案件渊见表 源冤渊二冤能够野排除合理怀疑冶案件渊见表 缘冤三尧野排除合理怀疑冶 标准在我国适用中存在的问题渊一冤野排除合理怀疑冶 标准与 野证据确实尧充分冶标准运用缺乏阶层性通过以上分析袁 在很多案件中法官均用一定的篇幅论证野证据确实尧充分冶袁并据此得出

9、野排除合理怀疑冶的判断遥 例如唐慧受贿罪渊2021冤藏 03刑初 3 号尧 吴永刚贪污案 渊2020冤 辽 14 刑终 172号尧孙安受贿渊2019冤豫 0305 刑初 524 号遥 可见这些法官在适用野排除合理怀疑冶规则时袁可能并没有经过真正的主观判断过程袁而是从野证据确实充分冶的客观性标准袁得出了野排除合理怀疑冶的推论袁甚至仅仅是对相关法条的机械引用遥2012 年修改叶刑事诉讼法曳时袁立法机关在野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冶野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冶后增加了野排除合理怀疑冶规定遥 对于这一法条的修改袁有学者认为野证据确罪名文书总量包含野合理怀疑冶的文书量占比贩卖毒品罪41423

10、07290.18%盗窃罪13822758990.07%故意伤害罪6206037040.11%诈骗罪2902404290.15%受贿罪441641710.39%交通肇事罪4964771590.03%抢劫罪947671630.17%危险驾驶罪1481981770.01%贪污罪365051200.33%非法持有其他毒品罪48171900.19%危害公共安全罪21204263810.02%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3063103580.12%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8325898950.11%侵犯财产罪187619616510.09%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132660912480.09%贪污贿赂罪106

11、3663060.29%渎职罪20580420.20%96窑窑序号案由法官对证明标准判断的陈述1王海泉受贿渊2021冤辽 14 刑终 65 号虽然不能确定二证人证言的真实性袁但也不能排除存在真实的可能性袁亦不能排除合理怀疑遥2马敬科贪污罪渊2019冤皖刑再 1 号马敬科辩称噎噎其前后不一的表现让人难以排除合理怀疑得出马敬科非法占有五万元损渠赔偿款的唯一结论遥3封生富贪污案渊2021冤湘 0726 刑再 2 号二人交集较深并共同参与截留资金的事实袁不能排除二人假借双方之间有借贷关系事实来掩盖非法占有该项资金的合理怀疑遥4钟旭艳受贿罪渊2020冤浙 01 刑终 588 号钟旭艳未以个人财产偿还符合人

12、之常情遥 原判认定受贿证据不足袁不能排除合理怀疑袁应不予认定遥5龚正平受贿罪尧贪污罪渊2020冤苏 0684 刑初 453 号其他证人证言内容的不确定及证言之间不能相互印证袁仅凭现有证据不能排除合理怀疑袁证据没有达到确实尧充分的证明标准遥6张英贪污罪渊2017冤藏 03 刑再 1 号证据尚达不到事实清楚尧证据确实充分的证明标准袁不能排除合理怀疑袁遵从疑罪从无的原则遥7史存举贪污尧挪用公款渊2019冤鲁 10 刑终 58 号毕某 1尧王某 1 的供述系虚假供述袁不能作为上诉人定罪量刑的依据遥 综上袁在不能排除合理怀疑的情况下袁应改判上诉人无罪遥8史小林受贿渊2018冤陕 06 刑终 26 号但涉

13、案 40 万元和 53 万元袁无充分证据证明具有行受贿关系袁不能排除合理怀疑袁应不予认定遥9吴清新受贿罪二审判决书渊2017冤琼刑终 6 号不能排除吴清新用于单位公务开支的合理怀疑袁无法得出吴清新将该 5 万元公款非法占为己有的唯一结论遥 本院对该贪污事实不予认定遥10刘春林受贿罪渊2018冤藏 25 刑终 2 号上述 27.6 万元是否系李某给刘春林的还款袁根据现有证据不能排除合理怀疑袁原判认定该27.6 万元为受贿款的证据不充分遥序号案由法官对证明标准判断的陈述1于明法尧赵静等贪污渊2020冤鲁 0285 刑初 221 号苏美健辩护人提出的公诉机关的指控没有排除合理怀疑的辩护意见袁经查噎噎

14、辩护人的该辩护意见不成立袁本院不予采纳遥2唐慧受贿罪渊2021冤藏 03 刑初 3 号上列证据来源和表现形式合法袁证据具有客观性尧关联性和真实性袁证据与证据之间尧证据与事实之间能够相互印证袁排除合理怀疑袁可以作为定案的依据遥3王正良贪污渊2020冤黑 0108 刑初 136 号被告人王正良私自将涉案房屋变卖后将卖房款交付陈某袁却不留任何字据袁该行为不合常理袁不属于合理怀疑袁该事实在没有充分证据证明的情况下无法认定遥 该辩解不予支持遥4张西俊受贿尧串通投标渊2020冤鲁 15 刑初 11 号关于辩护人所提野对于指控的第八起受贿袁指控张西俊索要冯某 1100 万元的贿赂无法排除合理怀疑冶的辩护意见

15、噎噎辩护人的该项辩护意见不能成立袁本院不予采纳遥5吴永刚贪污罪渊2020冤辽 14 刑终 172 号吴永刚的犯罪事实袁有充足的证据予以证明袁能够形成完整且闭合的证据链条袁足以排除合理怀疑袁故其上诉理由本院不予采纳遥6姜利军受贿罪渊2016冤浙 0881 刑初 128 号本案事实清楚袁证据确实尧充分袁能够形成完整的证据锁链袁且能够排除合理怀疑袁足以证实被告人姜利军的上述犯罪行为遥7杜兵贪污罪渊2020冤川 13 刑终 88 号关于野现有证据不足以证实噎噎的合理怀疑遥 冶以及野现有证据不能排除噎噎的合理怀疑遥 冶的上诉及辩护意见袁无事实依据袁不能成立遥8张野受贿罪尧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渊2020冤

16、鄂 9004 刑初 162 号关于辩护人提出袁 梁某的 20 万元不能排除是正常民间借贷的合理怀疑的辩护意见噎噎对此辩护意见袁本院不予采纳遥9黄艳玉受贿罪尧私分国有资产罪渊2018冤湘 04 刑初 13 号黄艳玉辩护人提出噎噎且不能排除合理怀疑遥上述证据能相互印证袁已形成证据链条袁足以认定袁故对辩护人的上述辩护意见袁本院不予采纳遥10孙安受贿渊2019冤豫 0305 刑初 524 号本院认为袁公诉机关提供的证据已经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条袁证据之间可以相互印证袁能够排除合理怀疑遥实充分冶与野排除合理怀疑冶并无高低之分袁只是侧重点不同袁前者是指证据的外在客观状态袁后者是指司法人员的内在主观状态遥 但也

17、有学者认为袁野证据确实充分冶是野排除合理怀疑冶的充分条件遥前者不仅要求具有内部性的排除合理怀疑袁 而且还要求具有外部性的证据相互印证袁 后者只是一种野心证标准冶遥按照第一种观点袁认为野证据确实充分冶与野排除合理怀疑冶并无高低之分袁只是侧重点不同袁那么野证据确实充分冶和野排除合理怀疑冶法官则可以择一适用袁将会导致同案不同判尧法官自由裁量权过大的问题遥 例如在一起案件中袁假设存在证据短缺的问题袁但是法官选择适用野排除合理怀疑冶标准袁那么经过法官的主观判断袁排除了合理怀疑袁结论是被告人有罪曰假设法官选择适用野证据确实充分冶标准袁那么将会因为证据不足导致宣判被告人无罪袁3导致野错误宣判有罪冶的风险转化

18、为野错误宣判无罪冶的风险遥按照第二种观点袁认为野证据确实充分冶高于野排除合理怀疑冶袁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司法机关增加证据袁促使我们了解客观事实袁从而降低误判风险遥 但是如果过分重视野证据确实充分冶袁则会过犹不及袁倒向野机械唯物主义冶袁产生一系列现实问题院1.最大限度满足野发现真相冶的价值袁可能会导致忽视其他价值遥 美国被告人有野沉默权冶袁这是因表 4不能野排除合理怀疑冶案件表 缘能够野排除合理怀疑冶97窑窑为英美法系对野排除合理怀疑冶的重视袁4使得其对证据没有过分依赖袁 可以通过主观经验主义的判断袁去弥补证据短缺的不足袁从而防范调查权的滥用袁也有利于对野发现真相冶以外的其他价值的保护遥 在这

19、种背景下袁他们会严格限制取证行为袁同时配备了严格的非法证据排除制度袁 这就导致证据的短缺成为普遍的现象淤遥 而野排除合理怀疑冶的制度设计袁 刚好可以通过主观判断去弥补证据不足问题遥 在中国袁配合侦查机关查明真相是义务袁被告人接受讯问时野应当如实回答冶袁任何案件相关主体都要配合调查袁 同时配有一系列强制性调查措施遥 在这种背景下袁证据的制度性供给能力明显超过美国遥 这种对于客观证据的过分重视袁使得司法机关为了野发现真相冶的价值袁在设计调查手段和证据准入制度时袁忽视其他价值袁导致被告人和证人部分权利的牺牲遥2.过分重视野证据确实尧充分冶的客观要件袁会导致程序正义被破坏袁 使得本来旨在降低误判风险的

20、举措反而可能增加了误判的风险遥 一方面袁可能促使司法机关为了追求野证据确实尧充分冶使用不合规的调查手段和程序遥 另一方面袁新增证据支持的方向是有开放性的袁 新的证据可能支持唯一确定结论尧也可能降低这个结论的确定性袁因此司法机关为了追求结论的确定性袁 会排斥一些可能得出野合理怀疑冶的证据袁排斥不利于得出确定结论的调查遥 正如有学者所言院野在中国法语境下袁立法者和司法者之所以敢于追求耶唯一结论爷袁实际上离不开强大的侦控权力所塑造的单方性尧 有罪偏向性的证据体系遥 冶53.从经济学的角度考量袁过分重视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冶袁将会导致司法成本大大增加遥 司法活动在追求真相的同时袁也必须考虑对社会的影响遥

21、客观上来说袁 某些情况下收集证据的客观可能性较低袁 这时如果一味地严格要求特定的案件事实必须有特定的证据加以证明袁 或必须追求证据的数量和质量袁是不符合客观司法规律的遥 严格的成本约束使司法实践必须放弃对 野真相冶 的过分追求遥 当追求事实真相与实质性社会福利目标出现分歧甚至冲突时袁 法律决策者应寻求社会总体福利的最大化袁而非全力逼近乃至野还原冶真相遥6诚然袁对野证据确实尧充分冶标准的重视值得肯定袁但是过分重视袁从而忽视了野排除合理怀疑冶标准的作用袁 则会过犹不及遥 司法机关在取得证据时袁应当限定在合理的范围内院不采取违背伦理和法律的取证手段尧尊重证据的客观可得性尧充分权衡成本和收益遥证据充分

22、性标准与排除合理怀疑标准袁 是分属客观尧主观两个不同的判断领域袁不能用同一性进行解释袁也难以进行高低与否的比较遥 在认定事实时袁对于野证据确实充分冶和野排除合理怀疑冶标准的适用应当分两步走袁体现阶层性遥 第一步院如果证据分量的增加还有合理性袁 那么则不应该贸然推断袁应当去增加证据的分量遥 第二步院当继续增加证据的分量已经不再具有合理性时袁 此时就需要发挥野排除合理怀疑冶标准的作用袁要求在现有证据的基础之上袁结合主观的理性袁对事实做出判断遥另外袁2012 年叶刑事诉讼法曳将野排除合理怀疑冶进行引用时袁将野排除合理怀疑冶作为野证据确实充分冶的一部分袁作为对野证据确实充分冶的解释袁导致野排除合理怀疑

23、冶成为一个低位的概念遥 这一适用符合当时的严格证据主义的背景袁 但是也存在很多缺陷袁使其实际效果大打折扣遥 因此在立法上袁也应当考虑野排除合理怀疑冶的位置是否妥当袁考虑这两项标准在排列时的内在逻辑遥7渊二冤野排除合理怀疑冶标准的适用率偏低在第一部分的定量研究中袁野排除合理怀疑冶标准的适用率普遍较低遥 同时在第二部分的研究中袁有相当一部分的案件袁法官对于野排除合理怀疑冶标准的评判袁都是对辩方所提出的野存在合理怀疑冶的回应袁而非主动从反面寻找野合理怀疑冶袁主动证伪遥 例如院于明法尧赵静等贪污渊2020冤鲁0285 刑初 221 号曰张西俊受贿尧串通投标渊2020冤鲁15 刑初 11 号遥 笔者认为

24、袁野排除合理怀疑冶标准适用率低袁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院1.我国在司法裁判上更倾向于严格的证据主义立场遥 这与我国长期占主导地位的哲学认识论有一定的关联性遥 我国坚持客观优先于主观的唯物主义立场袁在这种认识论的指导下袁法官更倾向于依据客观的证据材料去对事实进行判断袁 排斥淤In re Winship袁397 U.S.358渊1970冤袁at 364遥98窑窑主观上野排除合理怀疑冶的理性判断遥而美国则秉持着一种相对自由的经验主义立场袁在证据短缺时袁不会苛求证据的分量袁而是使陪审团发挥主观上理性推理的作用袁 从而弥补证据的短缺问题遥2.我国法官裁判的独立性保障不足遥 2015 年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完善

25、人民法院司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曳规定袁对法官裁判的独立性保障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院案件在审判监督程序再审后改判袁如果是案件基本事实判断存在疑问袁 司法裁判人员能够合理说明的袁不得作为错案追究责任曰如果司法裁判工作中有错案发生袁 但司法人员已经在履行职责中尽到必要的注意义务袁 没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袁不进行责任追究遥 但是袁在当前的责任制下袁 法官事实认定的结论需受到上级的检验袁8法官仍然不敢尧不愿适用倾向于主观判断的野排除合理怀疑冶标准袁而更倾向于从客观的证据中获得裁判的依据遥 反观美国袁陪审团的权力得到了有效的保障袁其主观判断可以被充分的尊重和保护曰同时上诉法院也只能对陪审团认定的事实进行有限度的

26、事后审查遥因此袁 我国需要对司法责任制进行更加科学的构建袁 既要避免过分苛刻的责任制使法官不敢进行主观理性判断袁 也要避免过于自由松散的责任制使法官滥用心证遥渊三冤法官对野排除合理怀疑冶的理解尧适用的随意性较大野排除合理怀疑冶来自英美法系袁且进入我国时间较短袁没有司法解释遥 这种理解上的困难可能导致法官不愿尧不敢适用这项规则袁或者适用后在案件的办理上产生瑕疵或者错误袁 比如同案不同判袁甚至使野排除合理怀疑冶成为滥用自由心证的挡箭牌袁导致司法腐败和不公遥在英美法系中袁野合理怀疑冶 是从实践中提炼出来的经验理念袁 对它的解释从来没有达成过一致遥 它在具体案件中充满了变动袁也难以被解释遥但是在英美法

27、系国家中袁 这一标准仍然得到了广泛的适用遥9恰恰是这种难以描述和解释袁给了法官极大的自由和审判空间遥 其内涵并不需要也不适合被学术检验论证袁在海量的实践中袁它的概念已经得到了极大丰富遥这种标准在理论上缺乏解释袁 实践上又极为丰富袁理论的缺失说明其通用性差袁实践的丰富说明其地域性强袁移植到我国袁势必会出现水土不服的问题袁在解释和适用上都有很大的困难遥 因此袁按照我国国情和司法工作人员的习惯袁应当对野排除合理怀疑冶的确切含义尧适用范围尧使用方法等进行适当解释袁使得司法人员愿意用尧并且更好地使用该标准遥 同时袁 司法人员通过大量案件的办理袁通常能够对野排除合理怀疑冶证明标准形成一定共识遥 野两高冶也

28、可以通过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袁针对司法实践中对于野排除合理怀疑冶能够形成共识尧具有代表性的结论固定下来遥渊四冤野排除合理怀疑冶的适用缺乏实质化1.法官野排除合理怀疑冶多是依赖案卷袁庭审调查程序野书面化冶遥 庭审卷宗主义严重袁10这是我国长期以来在刑事诉讼中野以侦查为中心冶的模式导致的袁庭审沦为了为侦查服务的工具袁侧重于对侦查结果进行检验遥 而仅仅通过案卷去判断事实袁很容易导致野疑点冶被忽略遥 2014 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 野以审判为中心冶 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院审判程序是整个刑事诉讼过程的中心环节袁侦查尧执行等程序都服务于审判程序曰同时袁庭审程序又是审判程序的中心袁应当秉持正当程序原则袁

29、实现庭审实质化袁防止其流于形式遥 但是野以审判为中心冶的制度改革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袁盲目追求诉讼效率袁 忽略正当程序的情况屡见不鲜遥 同时袁我国刑事诉讼长期存在的野重实体袁轻程序冶问题袁也是导致野以审判为中心冶的诉讼改革难以全面贯彻落实的原因之一遥2.鉴定人出庭相关制度有待完善遥 同时袁在证人尧鉴定人出庭的问题上袁随着刑事诉讼法的不断修订袁 我国现行的刑事诉讼法对于证人出庭作证的规定已经比较完善了袁 确立了规定强制证人出庭的义务和相应的惩罚措施袁证人尧鉴定人保护制度和证人补偿制度遥 但是对于鉴定人出庭的部分还有很多空白袁相关保护制度不够完善袁同时也未建立鉴定人出庭经济补偿制度袁 这些都在一定程

30、度上影响了鉴定人出庭作证的积极性遥3.我国人民陪审员未能充分发挥实质性的作用遥 在英美法系国家袁陪审团的作用得到了足够的重视袁这种由普通公民来判断事实的举措袁使得对野排除合理怀疑冶的适用符合社会的普遍共识遥 但在我国袁认定案件事实的主体主要是法官袁司法实99窑窑践中常常出现人民陪审员陪而不审尧 合而不议的现象遥 因此袁需对人民陪审员制度进一步的改革和完善袁包括选任程序尧参审机制尧履职保障等多个方面遥11将人民的价值尺度融入事实判断之中袁符合人民的法益袁 体现人民性袁野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冶遥 坚持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袁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尧监督司法的权利袁在司法中坚持以人民

31、为中心袁实现司法民主遥同时在适用野排除合理怀疑冶标准时袁某些案件的专业性尧复杂性尧技术性较强袁法官的专业知识难以解决这些专业性的技术难题袁 这时如果引入专家陪审员参加审理袁 则可以弥补法官在某些领域专业知识尧能力尧经验的欠缺遥12我国也有专家参与诉讼的先例袁 但大多是以专家辅助人或者鉴定人的身份出现袁其中立性和独立性都有所欠缺袁其意见仅能起到辅助作用遥 我国专家陪审员审理案件袁最早可溯源于最高人民法院 1991 年叶关于审理第一审专利案件聘请专家担任陪审员的复函曳遥2019 年 4 月 24 日公布的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掖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法业若干问题的解释曳 中第 猿 条第三款明确规

32、定院野因案件类型需要具有相应专业知识的人民陪审员参加合议庭审判的袁可以根据具体案情袁在符合专业需求的人民陪审员名单中随机抽取确定遥 冶这也为专家陪审员制度的建立提供了法律依据遥 但是目前我国专家陪审员参与案件审理的制度供给明显存在不足袁叶人民陪审员法曳没有作出明确规定袁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掖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法业若干问题的解释曳对专家陪审有所提及袁但是也并未形成具体规范遥因此袁 建议建立专家陪审员参与某些案件审理的制度袁13完善相关立法袁在专家陪审员的选任尧参审尧保障尧监督等都作出明确规定袁从科研院所尧高等院校尧企业等单位吸纳专业人才袁建立审判专家库袁 使这些在某一领域具有专业知识或专

33、门技能的人参与到证据和事实的认定中遥 通过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和建立专家陪审制度袁14有助于认定案件的证据和事实袁更好地适用野排除合理怀疑冶标准袁提高司法公信力遥15参考文献院1Michael D.Cicchini.The Battle over the Burden of Proof:a Report from the Trenches J.University of PittsburghLaw Review 2017袁渊1冤院87.2 龙宗智.中国法语境中的野排除合理怀疑冶J.中外法学2012袁渊6冤院11-24.3潘志勇.排除合理怀疑不等于证据确实充分J.中国检察官.2015袁渊8冤院56

34、-57.4美拉里 窑 劳丹.错案的哲学院刑事诉讼认识论M.李昌盛译袁北京院北京大学出版社袁2015院56.5左卫民.反思过度客观化的重罪案件证据裁判J.法律科学 2019袁渊1冤院112.6Louis Kaplow.Burden of ProofJ.121 Yale L.J袁2012院738.7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刑法室.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院条文说明尧立法理由及相关规定M.北京院北京大学出版社袁2012院53.8佀化强.事实认定野难题冶与法官独立审判责任落实J.中国法学袁2015袁渊6冤院282-300.9赖早兴.野美国刑事诉讼中的耶排除合理怀疑爷冶J.法律科学 2

35、008袁渊5冤院163-167.10 何家弘.野刑事庭审虚化的实证研究冶J.法学家 2011袁渊6冤院124-133.11 卞建林袁孙卫华.通向司法民主院人民陪审员法的功能定位及其优化路径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袁2019袁渊4冤院43-53.12 岳军要.专家陪审制度探析J.郑州大学学报渊哲学社会科学版冤袁2013袁渊5冤院55-58.13 潘溪.专家陪审在鉴定意见审查中的机理与功效J.中国司法鉴定袁2015袁渊2冤院34-38.14 刘昂袁杨征军.人民陪审员实质性参审的要求及实现J.河北法学袁2016袁34渊7冤院179-188.15 姚宝华.论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功能定位J.法律适用袁2017袁渊11冤院89-95.责任编辑院熊佳莹100窑窑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