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章节测试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4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1、东东和同学们采集鼠妇时,记录了各种环境中鼠妇的数量:潮湿水槽边的石头下32只,潮湿的花盆底下20只,干旱的草地
2、中4只,干燥的水泥路上0只。由此可判断,适合鼠妇生存的环境条件可能是A凉爽干燥B阴暗潮湿C空气充足D阳光充足2、生物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其中不包括( )A需要营养B能够运动C进行繁殖D遗传和变异3、用铅笔轻轻触碰蜗牛的触角,它会立即将触角收回,这属于生物特征中的( )A生物能生长B生物能繁殖C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生物能进行呼吸4、生活在荒漠中的骆驼刺,具有发达的根系(如右图),这一现象体现了( )A生物影响环境B生物改变环境C生物适应环境D生物与环境互不影响5、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似,这种现象属于( )A生物影响环境B生物改变环境C生物适应环境D环境影响生物6、我们课本第一章中教会我
3、们开启生物科学之门,学会观察。某校老师带学生调查公园中的生物,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的做法正确的是( )A甲发现一只老鼠,既害怕又觉得很恶心,就没有记录B乙发现几株从未见过的小花,便将它们拔起,准备带回学校去问老师C丁拨开草丛,一只蝗虫跳出来蹦到了公园栅栏外,于是将它也记录下来D丙的调查记录中有蟋蟀,看到其他同学的记录中都没有,于是将它删掉了7、对于一只生活在田野里的蝗虫来说,它的生活环境就是( )A田野中的其他动物B非生物因素CA与B的总和DA与B的总和再加上田野里的其他蝗虫8、生态因素中的非生物因素往往会对生物产生影响,下列语句所描述的生物现象符合这一说法的是( )A杂草丛生使农作物减产B
4、低温、光照不足的天气导致荔枝减产C田鼠大量繁殖使农作物减产D大量捕捉青蛙使农作物减产9、生命神奇而美丽,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铁树开花B机器人跳舞C珊瑚礁长高D铁牛生锈10、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机器人B钟乳石C珊瑚虫D恐龙化石第卷(非选择题 6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生态系统有两部分组成,分别是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植物-_,_-消费者,细菌和真菌-_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温度等。2、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_,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_。3、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反映出生物具有_和_的特征。4、_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
5、系统,是地球上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的总和。5、地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70%来自_生态系统;三、判断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鸡、鱼、珊瑚、小白菜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但病毒无细胞结构,不是生物。(_)2、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稳定不变。(_)3、某一个生态系统的水受到污染,对其他生态系统没有影响。(_)4、生态系统面对一些破坏性的干扰,能够自我调节、自我恢复。 (_)5、在生态系统中消费者能够制造有机物。(_)四、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1、为探究“鼠妇生活的环境条件”,某生物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
6、盖上纸板,另一侧盖上玻璃。这样在盘内就形成了明、暗两种环境。在铁盘中间放上10只生长条件相同的鼠妇,每隔一分钟统计一次明、暗两处的鼠妇数目,多次实验,取平均值。在铁盘上,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放上干燥的泥土,另一侧放上潮湿的泥土,再盖上玻璃板。这样就形成了干燥和潮湿的两种环境。在铁盘中间放上10只生长条件相同的鼠妇,每隔一分钟统计一次干、湿两处的鼠妇数目,多次实验,取平均值。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泥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土壤喷洒经处理的冷水,另一侧土壤喷洒温水,再盖上玻璃板。这样在盘内就形成了冷、温暖两种环境。在铁盘中间放上10只生长条件相同的鼠妇,每隔一分钟统计一次冷、温暖两处的鼠妇数目,多次实验
7、,取平均值。实验记录如表:1min2min3min4min5min6min7min8min全班平均值明亮433211123阴暗677899987干燥343321112潮湿767789998寒冷543321123温暖567789987分析回答问题:(1)用明亮、阴暗的两组作对照,作出的假设是_。(2)用寒冷和温暖作对照,实验的变量是_。(3)能否用明亮和湿润这两组来进行对照实验?_,原因是:_。(4)实验中用10只鼠妇而不用1只鼠妇的原因是:_。2、下面是探究“温度对小麦发芽是否有影响”的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此实验中变量是_;除此之外,你认为影响该实验的_,_等都应相同。(2)把乙培
8、养皿放入冰箱,则甲培养皿应该放在_。该实验中对照组是_,实验组是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B【分析】根据表格给予的信息以及生活过程中我们发现鼠妇的地方,可推知鼠妇的生活环境。鼠妇适宜生存的环境条件是:阴暗潮湿。【详解】通过记录可以分析:在水槽边的石头下和湿花盆底下鼠妇的数量最多,而水泥路上、干草地中鼠妇的数量很少。比较这两种环境的差别,可以发现主要区别条件是:光照和水分。鼠妇大多集中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而光亮、干燥的环境中鼠妇的数量很少。可推知:鼠妇的适宜生存的环境条件是:阴暗潮湿。故选B。2、B【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
9、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详解】结合分析可知:“需要营养”、“进行繁殖 ”、“遗传和变异”都是生物的基本特征;而“能够运动”不是生物的基本特征。故选B。3、C【分析】生物的特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详解】A生物的生长是指个体的由小变大,A不符合题意。B生物的繁殖是母体产生子代的过程,B不符合题意。C用铅笔轻轻碰触蜗牛,蜗牛马上把触角收了回去,这说明生物具有应激性,能够
10、对各种刺激作出有规律的反应,C符合题意。D生物能够呼吸是指大多数生物是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D不符合题意。故选C。4、C【分析】1环境影响生物是指生物的生活受生存空间或生活环境的制约。2生物适应环境是指生物为了生存下去,在生活习性或者形态结构上力求与环境保持一致。3生物影响和改变环境是指由于生物的存在或者某些活动,使得环境有了改观或变化。【详解】在荒漠地区,极度缺水,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是为了吸收更多的吸收水分,同时减少水分的散失,是对干旱环境的一种适应。因此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故选C。5、C【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
11、生理特征或行为。【详解】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似,不容易被敌害发现,有利于防御敌害,保护自己,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故选C。6、C【分析】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如果调查的范围很大,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详解】A调查过程中对观测的对象要如实记录,甲发现一只老鼠,既害怕又觉得很恶心,就没有记录,这种做法是错误的,A错误。B对一些不易见到的植物要加以保护而不是将它们拔起带回学校去问老师,可以采取拍照的方式采集资料,B错误。
12、C丁同学如记录了调查过程中发现的生物,符合调查的要求,C正确。D如实记录调查到的各种生物,并做好记录,不能在调查过程中与其他同学的调查结果相比较而决定取舍,丙的调查记录中有蟋蟀,看到其他同学的记录中都没有,于是将它删掉了,这种做法是不对的,D错误。故选C。7、D【分析】生物生活的环境是指影响生物生存的因素,既有生物因素也有非生物因素。【详解】A“田野中的其他动物”,只是指的生活环境中的生物因素中的其他生物,A不符合题意。B“非生物因素”,只是指阳光、空气、温度和水分等,没有包括生物因素,B不符合题意。C“田野中的其他动物”和“非生物因素”的总和只是指的生活环境中的生物因素中的其他生物和非生物因
13、素,C不符合题意。D“A与B的总和再加上田野里的其他蝗虫”包括了生活环境中的全部生物因素及非生物因素,D符合题意。故选D。8、B【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详解】ACD杂草丛生使农作物减产,田鼠大量繁殖使农作物减产,大量捕捉青蛙使农作物减产,影响生物的因素分别是杂草、田鼠和青蛙,都属于生物因素,ACD不符合题意。B 低温、光照不足的天气导致荔枝减产,影响荔枝减产的因素是温度、光照,属于非生物因素,B符合题意。故选B。9、A【
14、分析】生物具有以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详解】A铁树(苏铁)开花于生物的生殖发育,属于生命现象,A符合题意。B机器人跳舞是人为设计的,不属于生命现象,B不符合题意。C珊瑚礁长高是由于珊瑚虫死掉之后形成珊瑚,珊瑚堆积使珊瑚礁长高,是自然现象,不属于生命现象,C不符合题意。D铁牛不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所以不是生物,不属于生命现象,D不符合题意。故选A。10、C【分析】生物的基本特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15、;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详解】ABD机器人、钟乳石、恐龙化石都不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不属于生物,不符合题意。C珊瑚虫具有生物特征,属于生物,符合题意。故选C。二、填空题1、生产者 动物 分解者 【分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详解】生态系统有两部分组成,分别是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植物生产者,是指能进行光合作用,为植物自身、消费者、分解者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的绿色植物,动物消费者,主要是指不能进行光合
16、作用的各种动物。它们的生存都直接或间接的依赖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细菌和真菌分解者,指的是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温度等。2、生态因素 其他所有生物 【详解】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3、生长 繁殖 【详解】生物的共同特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
17、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反映出生物的生长和繁殖特征。4、生物圈【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详解】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 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所有的生态系统,所以生物圈是地球上各类生态系统的总和,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5
18、、海洋【分析】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中的藻类植物非常多,每年制造的氧气占地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70%。【详解】海洋生态系统由海洋生物群落和海洋环境两大部分组成。海洋中的植物绝大部分是微小的浮游植物,虽然这些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不如森林生态系统的植物,但由于数量庞大,因为在地球上70%的水域中全是藻类植物,且代谢速率极快,是产生氧气最多的生态系统。三、判断题1、错误【分析】除病毒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详解】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也就是说动物、植物、细菌、真菌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唯独病毒的结构简单,其结构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19、的,没有细胞结构,但也是生物,具有生殖、遗传和变异等现象。故题干说法错误。2、错误【详解】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生态平衡是一个动态的平衡,生物的种类数量不是不变、而是相对稳定。故题干观点错误。3、错误【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详解】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地球上的所有生态系统。每一个生态系统都与周围的其他生态系统相互关联,如从非生物
20、因素来说,阳光普照于所有的生态系统,大气不停地有规律的环流,水和水蒸气也在全球各个生态系统内运动。因此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从地域关系来说,各类生态系统也是相互关联的。如黄河作为河流生态系统,源自西部源头的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河水奔流东区,滋润着沿途的农田生态系统,养育着亿万人口和其他生物。它们沿途还形成湖泊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最终携带着陆地上的土壤和其他物质,融入海洋生态系统。因此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某一个生态系统中的水受到污染,必然对其它生态系统有影响,故题干说法错误。4、错误【详解】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即生态平衡,这说明
21、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例如,如果草原上放养的牲畜太多,就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造成土地沙化,草场就很难恢复原样了。题干说法错误。5、错误【详解】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其中生物部分又分为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生产者,动物和人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属于消费者,不能制造有机物。细菌、真菌靠分解动植物的遗体为生为分解者。题干说法错误。四、实验探究1、(1)光照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2)温度(3) 不能 它们之间有两个变量,对照实验
22、只能有一个变量 (4)避免偶然性,减少误差【分析】(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是对照组。(1)用明亮、阴暗的两组作对照,设置了以光为变量的对照实验,根据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提出的问题是: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所以可作出假设:光照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2)在设计探究实验时,要设置对照组,对照组中要探究的条件必须是惟一的
23、变量才行,因此在本探究过程中,用寒冷和温暖作对照,实验的变量是温度。(3)根据对照实验原则必须是唯一变量,表格中不能用明亮和湿润这两组来进行对照实验,因为对照实验只能有一个变量,明亮和湿润这两组来进行对照,有两个变量光照和水分,不能形成对照实验。(4)实验中如果放1只鼠妇不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因为用1只鼠妇有很大的偶然性,容易产生误差,所以实验中用 10 只鼠妇可以避免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准确。2、(1) 温度 环境条件(水分、空气等等) 小麦自身条件(种子数量、大小、种类、饱满程度等等) (2) 室温环境#温暖环境 甲#甲培养皿#培养皿甲 乙 【分析】(1)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
24、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2)种子萌发的条件: 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自身条件(胚是活的、发育成熟且完整的胚、足够的营养储备、不在休眠期)。(1)本实验是探究温度对小麦发芽是否有影响,根据题文和题图可知,本实验唯一不同的条件是温度,则本实验的变量是温度。种子的萌发除了需要满足一定的环境条件外,还需要满足自身条件。因此除实验变量(温度)之外,影响该实验的环境条件(水分、空气等等)、小麦自身条件(种子数量、大小、种类、饱满程度等等)等都应相同。(2)本实验的变量是温度,则应该设计温度不同但其他条件相同的两种情况。因此乙培养皿放入冰箱,则甲培养皿应该放在室温(或温暖)环境中。在一个对照实验中,包括对照组和实验组两个部分,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是实验组;对实验变量没有进行处理的,是对照组。因此本实验中,甲培养皿是对照组,乙培养皿是实验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