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考点解析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定向测试试卷(含答案详解版).docx

上传人:二*** 文档编号:4401603 上传时间:2024-09-1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点解析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定向测试试卷(含答案详解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定向测试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4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1、下列哪些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 )A海洋生态系统B湿地生态系统C森林生态系统D淡水生态系统2、下列关于各

2、种生态系统及其称谓不正确的是()A森林生态系统绿色水库B湿地生态系统地球之肾C森林生态系统地球之肺D湿地生态系统地球之肺3、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A大肠杆菌B青霉C三叶虫化石D小球藻4、下列实例中,主要属于适应温度因素变化的是A仙人掌的叶变为叶刺B蛾类的昼伏夜出C候鸟的迁徙D公鸡报晓5、昆明市某中学移栽了一棵上百年的银杏树进校园,影响这棵银杏树生存的生态因素是( )A水、阳光、空气B生物因素C校园里所有植物D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6、2021年入汛以来,锦州市境内发生多轮强降雨过程,造成较重洪涝灾害,使一部分农作物减产。这反映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A生物影响环境B环境影响生物C生物适应环境D

3、环境改变生物7、下列选项不属于陆地生态系统的是A荒漠生态系统B草原生态系统C湿地生态系统D森林生态系统8、某海洋被DDT(一种难以分解的化学农药)污染,其中的甲、乙、丙、丁四种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它们体内的DDT相对含量如右图所示。由此推测,位于食物链最顶端(营养级别最高)的生物是( )A甲B乙C丙D丁9、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A养分B湿度C空气D温度10、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下列关于滇池的描述,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滇池B滇池里所有的鱼C滇池里所有的生物D滇池里所有的植物第卷(非选择题 6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4、1、生物既能_环境又能_环境。2、生态系统中,有机物来源于生产者的光合作用,能量最终来源于_。3、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些谚语反映了不同生物之间_的关系。4、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_和_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5、调查是_常用的方法之一,调查首先要明确的调查_和调查_,并制订合理的调查_。三、判断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有些动物如青蛙在冬天要进行冬眠,这说明青蛙在躲避敌害。(_)2、 “鱼儿离不开水”,这说明水是鱼生活唯一的非生物因素。 (_)3、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造成这一差异的

5、主要生态因素是水分和阳光。(_)4、光、温度、水、小麦是非生物因素。(_)5、生活在光照强烈、气候干燥地区的植物,其叶片的角质层厚,这是生物适应环境的结果。(_)四、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1、某同学为了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请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写完整。(1)提出问题: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吗?(2)作出假设:_。(3)制订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A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B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中央处各放10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_和_两种环境。该实验的变量是_,实验组为_(选填“A”或“B”),对照组为

6、_(选填“A”或“B”)。(4)实验现象:大多数鼠妇向_侧(选填“A”或“B”)集中。(5)结论:_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在_的环境中生活。(6)小明同学也同样做了以上实验,但他的实验结果与假设不一致,他应该_。A将错就错B放弃实验C重新实验D修改实验结果2、某班同学学习了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后,决定选择黄粉虫作为实验材料开展探究,黄粉虫又叫面包虫,常常成群聚集在粮仓的粮食堆里。(1)作出假设:_。(2)制定并实施方案:取方形瓷盘,在中央放入20只等大的黄粉虫,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该实验的变量是_。为使实验更具有说服力,纸板和玻璃板遮盖的瓷盘面积应_。(3)分

7、析结果,得出结论:观察和记录5分钟内两侧黄粉虫的数量,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结果如下表:环境玻璃板侧0只1只2只0只2只纸板侧10只9只8只10只8只若全班有10个小组开展探究,应取10组数据的_值作为得出结论的依据,这样处理数据是为了_。通过观察的结果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4)如果在瓷盘中央仅放两只黄粉虫是否可以得出准确结论?_,为什么?_。(5)做完实验后,实验中所用的黄粉虫应当做什么样的处理?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B【分析】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

8、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详解】A海洋生态系统是由海洋生物群落和海洋环境两大部分组成,是产生氧气最多的生态系统,A错误。B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有“地球之肾”之称,B正确。C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C错误。D淡水生态系统是指由淡水生物群落及淡水水域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分为静水的和流动水的两种类型。

9、前者指淡水湖泊、池塘和水库等;后者指河流、溪流和水渠等,D错误。故选B。2、D【分析】生态系统的类型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详解】AC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AC正确。BD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有“地球之肾”之称,B正确,D错误。故选D。3、C【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

10、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详解】A大肠杆菌、B青霉、D小球藻都具有生物的特征,都属于生物;C三叶虫化石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C正确。故选C。4、C【分析】生物的生活离不开环境,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现存的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这些适应性的特征是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详解】A仙人掌的叶变为叶刺是为了适应干旱环境进化的结果,A不符合题意。B蛾类白天休息、夜晚活动,这种现象是蛾类

11、对日光刺激所发生的反应,B不符合题意。C候鸟,是一种随季节不同周期性进行迁徙的鸟类,这种行为主要受温度影响,C符合题意。D公鸡报晓,这种行为也是对日光刺激的一种反应,D不符合题意。故选C。5、D【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详解】生态因素分为两类: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因此影响这棵银杏树生存的生态因素是: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D正确。故选D。6、B【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影响某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环境因素。比如:阳光、温度、水等。【详解】强降雨造成的不同程度的内涝或洪涝,淹没大量农田,导致农作物受淹致死,或因长期积水造成缺氧,破坏了植株正常的生理机能导致减

12、产。同时使农田土壤肥力流失严重,严重影响秋收作物的苗期生长,而且造成田间杂草滋生,病虫害有蔓延流行趋势,这反映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环境影响生物,B正确。故选B。7、C【分析】生态系统的类型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详解】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净化水质、蓄洪抗旱等功能,湿地生态系统是开放水域与陆地之间的过渡性生态系统,它兼有水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特点,但不属于陆地生态系统;森林、草原、荒漠生态系统都属于陆地生态系统。故选C。8、B【分析】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

13、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详解】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环境中一些有毒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DDT等),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因为这些有毒物质化学性质稳定,在生物体内是难以分解、无法排出的,所以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危害最大的是这一食物网的最高级消费者。题图中,可反映的食物链是丁甲丙乙。所以,位于食物链最顶端(营养级别最高)的生物是乙。故选B。9、D【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详解】“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明环境影

14、响生物的生长开花等,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才有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自然现象,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温度。故选D。10、A【分析】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就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它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详解】A滇池既包括了公园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正确。B滇池里所有的鱼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部分动物,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错误。C滇池里所有的生物只包括了生物部分,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错误。D滇池里所有的植物只包括了生

15、物部分的生产者,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错误。故选A。二、填空题1、适应 影响 【详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影响(和改变)环境,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是指生物为了生存下去,在生活习性或者形态结构上力求与环境保持一致。生物影响和改变环境是指由于生物的存在或者某些活动,使得环境有了改观或变化。环境影响生物是指生物的生活受生存空间或生活环境的制约。2、太阳能【详解】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物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其中的能量是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因此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食物链中的每个营养级

16、,除了本身的呼吸作用消耗能量,其遗体中也有能量,只有10%- -20%传递到下一个营养级,因此随着食物链的流动,能量流动的特点是逐级递减,生物的数量越来越少。3、吃与被吃【详解】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些谚语生动的反映了不同生物之间的吃与被吃的关系。4、种类、数量 所占的比例 【详解】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种类、数量和所占的比例一般是相对稳定的,它们之间及其与环境间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也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它依赖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生物

17、的种类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就越强。5、科学探究 目的 对象 方案 【分析】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收集和分析资料法等,其中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详解】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的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个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三、判断题1、错误【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解答时可以从生物适应环境的表现方面来切入。【详解】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在沙漠上植树必须种植耐旱树种沙棘。沙枣才能容易

18、成活,若种植需水较多的水莲在很难成活。有些动物如青蛙在冬天要进行冬眠,变温动物体温随着环境温度而变化,冬天温度低,冬眠可以避免因温度过低而冻伤甚至冻死,因此青蛙在冬天要进行冬眠是变温动物对冬季寒冷环境的一种适应。题干说法错误。2、错误【分析】鱼的呼吸器官是鳃,当水从口进出,水中的溶解氧进入鳃里的毛细血管血液中,使血液中的含氧量增加,而血液中由于鱼进行生理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被排入水中,然后水从鳃盖后流出,完成了一次气体交换。【详解】鱼是用鳃呼吸的。鱼鳃包括鳃弓、鳃丝、鳃耙。其中鳃丝内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当离开水后鳃丝就会黏在一起,使鱼无法呼吸,所以“鱼儿离不开水”。但是水不是影响鱼儿生活的唯一

19、因素,它也需要其他的非生物因素,如温度、阳光等。题干说法错误。3、错误【详解】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温度影响生物的分布、生长和发育。橘喜欢生长在温度较高的南方如淮南,若在温度较低的北方种植橘的品质不好,主要是因为北方温度较低。温度低影响了柑橘的品质。因此“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表明生物受环境温度的影响,故题干观点错误。4、错误【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详解】环境包括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生物环境有动物、植物、微生物等,非生物环境有阳光、温度、水

20、、空气、土壤等,故题干说法错误。5、正确【详解】环境影响生物的生活,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光照强烈、气候干燥的地区,植物叶片的角质层厚,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同时避免强烈的光照灼伤,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题干说法正确。四、实验探究1、(1)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2) 明亮阴暗 阴暗明亮 光 B A (3)A(4) 光 阴暗 (5)C【分析】(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

21、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是对照组。(1)作出假设是对提出问题肯定或否定的回答,根据问题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吗?作出的假设是: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或鼠妇不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2)制订实施探究方案:在纸盒里放上一层湿润的土壤,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玻璃板,一侧盖上纸板,控制这个实验的变量是光照,其它的实验条件相同,有利于控制实验的变量,因此在盒里就形成了明亮和阴暗两种环境,这样实验的变量是光照,其中实验组是变量改变的B玻璃板一侧;对照组是变量没有改变的A纸板一侧,所以

22、B组为实验组,A为对照组。(3)通过实验现象可知:大多数鼠妇向A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的一侧集中。(4)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在阴暗的环境中生活。(5)出现实验结果和假设不一致,可能是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错误,可以重新进行假设;也可能是制定计划时出现了问题,可以通过进一步查找相关资料来进一步探究,重新实验,故选C。2、(1)黄粉虫会选择阴暗的环境#黄粉虫不会选择阴暗的环境(2) 明亮和阴暗(或有光无光) 相等 (3) 平均 减小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黄粉虫会选择阴暗的环境 (4) 不能 两只黄粉虫数量太少,实验结果具有一定的偶然性 (5)将黄粉虫放回大

23、自然【分析】(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1)根据黄粉虫幼虫的生活环境,提出的问题是:黄粉虫幼虫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吗?作出假设是在观察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参考有关资料,对提出的问题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所以,本实验可作出假设是黄粉虫会(不会)选择阴暗的环境。 (2)本实验是为了探究“非生物因素(光照)对黄粉虫的

24、影响”。所以,设计对照实验时,除了“光照”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且适宜。而这个唯一的不同条件,就是该对照实验的变量。因此,为使实验更具有说服力,纸板和玻璃板遮盖的瓷盘面积应相同。(3)一次实验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和误差,计算多次实验的平均值,可以减少实验误差,确保实验严密准确。所以,为了减少误差,提高实验的可信度,我们可以计算全班各组的平均值后再得出结论。由实验记录可知,黄粉虫幼虫大都趋向阴暗的环境,说明光会影响黄粉虫幼虫的生活,阴暗环境中的黄粉虫幼虫分布较多。(4)不能仅用2只黄粉虫幼虫做实验,这样实验结果会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如采集的黄粉虫幼虫生病或受处于特殊生长时期等),不足以说明问题。本实验用10只黄粉虫幼虫做实验,可以减小误差。当然,采用更多的黄粉虫幼虫更好,但会增加实验的难度。(5)我们应该爱护小动物,做完实验后,实验中所用的黄粉虫应当放回大自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生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