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达标测试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4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1、下列哪些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 )A海洋生态系统B湿地生态系统C森林生态系统D淡水生态系统2、下列各项中
2、不属于生物的是()A小麦B蓝鲸C化石D新冠病毒3、在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时,某学生小组的实验结果是光照处鼠妇数量多于黑暗处。对此结果,同学们持怀疑态度,想继续进行探究,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A修改实验数据B检查实验装置和实验环境C进行多次重复实验D查阅相关资料并分析原因4、 “葵花朵朵向太阳”、“龙生龙,凤生凤”中描述的现象体现的生物基本特征分别是()生物能生长 生物都有遗传特性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ABCD5、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圆明园公园B什刹海中的鱼群C北京植物园里的所有植物D天坛公园里的所有生物6、下列叙述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
3、寺桃花始盛开B雨露滋润禾苗壮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D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7、下列关于生物基本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B生物能进行呼吸C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生物能生长和繁殖8、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A养分B湿度C空气D温度9、下列关于各种生态系统及其称谓不正确的是()A森林生态系统绿色水库B湿地生态系统地球之肾C森林生态系统地球之肺D湿地生态系统地球之肺10、下面四组中,全是生物的一组( )A太阳、玉米、山羊B蝗虫、蛇、钟乳石C新冠病毒、银耳、山茶D虾、鱼、机器人第卷(非选择题 6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
4、0分)1、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些谚语反映了不同生物之间_的关系。2、长江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吗?什么叫生态系统?简述生态系统的组成。3、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得越_。4、生物体最基本的特征是_,在此基础上才有了生长、_和应激性等生命活动。5、一个地区内生长的所有植物叫做这个地区的植被。在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中,其自我调节能力最强的是_,因而被称之为地球的“_”。三、判断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生态系统具有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无限的,外界任何干扰生态系统都能保持平衡。(_)2、生物圈是地球上包括人类在内所有生物共同家园,爱护生
5、物,保护生物圈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和行为准则。(_)3、一个池塘中的所有生物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_)4、大气圈中生活的生物只有那些会飞的昆虫和鸟类。(_)5、小明在调查校园里的生物时,发现天空中飞过一只蝴蝶也应该记录。(_)四、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1、回顾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活动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你作出的假设是:_。(2)题图实验中的单一变量是_,A装置与B装置就组成了_实验。(3)待装置中的鼠妇平静后,每隔1分钟对A和B中的鼠妇进行计数。经10分钟的计数后,计算出A和B中鼠妇数量的_为实验结果。(4)如果要探究“土壤湿度是否影响鼠妇的生活”,则应给鼠妇
6、提供_两种不同的环境条件。(5)实验中,鼠妇的数量不宜过少,这样做是为了_。(6)做完实验后要怎样处理鼠妇?_。2、某学习小组在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实验中,在纸盒内铺上一层湿土(如图所示),中线为界,一侧盖上不透明纸板,一侧盖上玻璃板,这样两侧就形成了阴暗和明亮的两种环境。图中10只鼠妇大小不一,且都放入盒子明亮的一侧。待鼠妇平静后,开始观察它们的动向,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该小组同学探究的问题是:_?(2)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这样
7、,在盒里就形成_和 _两种环境。该探究实验中所设置的变量是_。这样除了一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_(3)该实验过程划线部分有2处错误,请你指出并改正:_;_ 。6个学习小组改进设计并进行了实验,老师统计各组的第10次数据如下表。环境1组2组3组4组5组6组平均值明亮51021015阴暗5910891085(4)为了提高实验结论的可信度,需要计算全班各组的_。(5)分析全班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6)这个实验可以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B【分析】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
8、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详解】A海洋生态系统是由海洋生物群落和海洋环境两大部分组成,是产生氧气最多的生态系统,A错误。B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有“地球之肾”之称,B正确。C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C错误。D淡水生态系统是指由淡水生物群落及淡水水域相互作用所构成
9、的生态系统,分为静水的和流动水的两种类型。前者指淡水湖泊、池塘和水库等;后者指河流、溪流和水渠等,D错误。故选B。2、C【分析】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详解】判断是不是生物的依据是否具有生物的特征,小麦、蓝鲸、新冠病毒都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化石是指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物和生活遗迹,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故选C。3、A【分析】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
10、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详解】A科学探究实验时,如果实验结果和实验数据不符,不能修改实验数据,而是应该重新实验,A错误。B进行实验前,要检查实验装置和实验环境,排除无关条件的干扰,B正确。C进行多次重复实验,可以减少其他偶然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实验出现误差,C正确。D查阅相关资料并分析原因,有利于更好地分析实验并得出正确的结论,D正确。故选A。4、C【分析】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
11、胞构成的。【详解】“葵花朵朵向太阳”体现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龙生龙,凤生凤,体现了生物具有遗传现象。故选C。5、A【分析】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主要是植物)、消费者(主要是动物)和分解者(腐生的细菌、真菌)组成。【详解】A圆明园公园是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属于生态系统,A正确。B什刹海中的鱼群,仅是生态系统中的部分生物,B错误。C北京植物园里的所有植物,仅是生态系统中的部分生物,C错误。D天坛公园里的所有生物,仅是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部分,D错误
12、。故选A。6、C【分析】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影响环境,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是指生物为了生存下去,在生活习性或者形态结构上力求与环境保持一致。生物影响和改变环境是指由于生物的存在或者某些活动,使得环境有了改观或变化。环境影响生物是指生物的生活受生存空间或生活环境的制约。所以,生物在长期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详解】A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才有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自然现象。因此“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开花的影响,不符合题意。B影响植物生长的非生物因素包括
13、: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其中水分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分布。“雨露滋润禾苗壮”,体现了水(非生物因素)影响了生物禾苗的生活,不符合题意。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是白蚁在大堤内挖穴活动导致大堤的牢固性降低,洪水来临时容易溃堤,表明生物白蚁对环境大堤的影响,符合题意。D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是指雨水在春天降雨多,不符合题意。故选C。7、A【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详解】A除病毒外,生物是由细胞构成的,错误。BCD生物能进行呼吸、
1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此三项都属于生物的基本特征,BCD正确。故选A。8、D【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详解】“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明环境影响生物的生长开花等,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才有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自然现象,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温度。故选D。9、D【分析】生态系统的类型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
15、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详解】AC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AC正确。BD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有“地球之肾”之称,B正确,D错误。故选D。10、C【分析】生物的特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
16、成的。【详解】AB D太阳、钟乳石和机器人都不具有繁殖、遗传和变异等生物的特征,故不属于生物,ABD不符合题意。C新冠病毒、银耳和山茶都具有繁殖、遗传和变异等生物的特征,故属于生物,C符合题意。故选C。二、填空题1、吃与被吃【详解】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些谚语生动的反映了不同生物之间的吃与被吃的关系。2、长江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其中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分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
17、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详解】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其中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真菌)。3、多【详解】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有些有毒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化学性质稳定,在生物体内是难以被分解、无法被排出的,有毒物质会沿食物链传递并逐级积累,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的越多。4、新陈代谢 繁殖 【分析】生物在表现为多样性的同时也具有共性: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详解】生物的新陈代谢是生命活动的基础,也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在此基础上生物才
18、有生长、繁殖和应激性等生命特征。5、热带雨林 肺 【详解】一个地区内生长的所有植物叫做这个地区的植被。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有: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草原和荒漠。其中热带雨林雨量充沛,终年高温多雨,土壤肥沃,丰富的热量和充足的水分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因此热带雨林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十分丰富,自动调节能力最强。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三、判断题1、错误【详解】在生态系统中,各种成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之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19、,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和数量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该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越强。但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当人为的或自然因素的干扰超过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就会遭到严重破坏,故题干观点错误。2、正确【详解】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生物圈为生物提供了维持生命所需的空气、阳光、水等条件,爱护生物,保护生物圈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和行为准则。故题干描述正确。3、错误【分析】生态系统概念是指由生物以及生活的环境组成的,包括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而某种动物、植物、或者其他生物是不能单独构成生态系
20、统的,还需要有其他非生物因素。【详解】一个池塘中的所有生物只是组成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而缺少生物生存的水分、土壤、温度、空气以及生存的空间等非生物部分,因此不能看作一个生态系统,故题干说法错误。4、错误【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据此解答。【详解】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大气圈中的生物主
21、要集中于下层,即与岩石圈的交界处。鸟类能高飞数千米,昆虫以及一些小动物可被气流带至高空,甚至在22000米的平流层中还发现有细菌和真菌。限制生物向高空分布的主要因素有缺氧、缺水、低温和低气压。大气圈中的生物主要有昆虫、鸟类、翼手类、漂浮在空中的细菌等微生物;岩石圈是地球表面的固体部分,它的表面大多覆盖着土壤,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在这一圈层内,有郁郁葱葱的森林,一望无际的草原,绚丽多彩的奇花异草,还有五颜六色的昆虫,种类繁多的飞禽走兽,以及大量的细菌、真菌,岩石圈也是人类的 “立足点”,在岩石圈中,生物分布的最深记录是生存在地下25003000米处石油中的石油细菌,但大多数生物生存于土壤
22、上层几十厘米之内,限制生物向土壤深处分布的主要因素有缺氧和缺光;水圈的大部主要指的是海平面150米以内,150米以下无光,不适合生物的生存,但也有少量的生物。故本题说法错误。5、正确【详解】调查法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尽可能全面或比较全面的收集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的各种材料,并作出分析、综合,得到某一结论的研究方法,它的目的可以是全面的把握当前的状况。样本的选取要有代表性、典型性、随机性。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并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因此,小明在调查校园里的生物时,发现天空中飞过一只蝴蝶并如实记录是正确
23、的。四、实验探究1、(1)鼠妇喜欢阴暗的环境(或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2) 光(或光照) 对照 (3)平均值(4)干燥和潮湿(或干土和湿土)(5)避免偶然性(6)放归大自然【分析】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要注意设计惟一变量,因为验证的是土壤潮湿程度的影响,故变量应该为湿度,其他条件保持一致。(1)此实验是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作出的假设是:光照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2)由于该实验探究的是光对鼠妇的影响,所以实验的变量应该是光。实验装置:由于纸盒的一半盖的透明的玻璃板,一半盖的是不透光的纸板,这样纸盒就形成了阴暗与明亮两种环境
24、,其他条件应该完全相同且适宜,A装置与B装置就组成了对照实验。(3)在实验中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常常采用增加实验对象的数量和多次实验取平均值的方法,因此在这次实验中计算出A和B中鼠妇数量的平均值为实验结果,使实验结论更准确。(4)“设计实验装置”:对照实验所要探究的条件就是实验的唯一变量。由于探究“土壤的潮湿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所以,该实验的唯一变量是潮湿度,因此应给鼠妇提供干燥和潮湿两种不同的环境。(5)实验中,鼠妇的数量不宜过少,所用鼠妇的数量要多,因为这样可以减少其他偶然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实验出现误差,如果采集的鼠妇生病、或受其它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处于特殊生长时期等都会导致实验结论出错
25、,所以为了避免出现偶然性,实验中应尽可能多选几只鼠妇,尽可能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6)要养成爱护动物的好习惯,保护动物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这样对于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非常有利,所以要把鼠妇放回到适宜它生长的自然环境中。2、(1)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2) 明亮 黑暗 光(光照) 相同 (3) 鼠妇的个体大小不一样,应该选择大小一样的鼠妇 鼠妇全放入盒子明亮的一侧,应该在阴暗和明亮两侧中央各放入相同数量的鼠妇 (4)平均值(5)光对鼠妇的分布有影响(6)环境影响生物【分析】(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
26、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1)科学探究中提出的问题有具有针对性,该探究是针对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而进行的,因此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2)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明亮和黑暗两种环境。该探究的变量是光,要以光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
27、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3)据题干描述可见:该实验有2处不足:鼠妇的个体大小不一样,应该选择大小一样的鼠妇;鼠妇全放入盒子明亮的一侧,应该在阴暗和明亮两侧中央各放入相同数量的鼠妇。(4)统计一次容易产生误差,有可能其他因素导致产生偶然现象不一定能反映真实情况。多实验几次,然后取平均值,可以减少误差。为了排除由偶然性引起的误差,在实验过程中,每分钟统计一次不同环境中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最后计算出全班各组第10次数据的平均值,排除由于偶然性引起的误差,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5)表格中明亮环境中平均1.5只,阴暗环境中平均8.5只,因此分析全班平均值得出的结论是光对鼠妇的分布有影响。(6)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此实验说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环境影响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