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从东盟到“东盟世界”:东南亚地区秩序构建的全球意义.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076682 上传时间:2024-07-29 格式:PDF 页数:24 大小:1.2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东盟到“东盟世界”:东南亚地区秩序构建的全球意义.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从东盟到“东盟世界”:东南亚地区秩序构建的全球意义.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从东盟到“东盟世界”:东南亚地区秩序构建的全球意义.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Asia-Pacific Security and Maritime Affairs 从东盟到“东盟世界”:东南亚地区秩序构建的全球意义翟 崑内容提要:当今世界,东盟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发生新的变化,大国竞争势能持续增加,东盟致力于打造的包容性地区秩序同样处于正增长态势。回顾东南亚地区秩序的构建历程,东盟从被动参与者逐渐演变成为地区秩序塑造者,形成了“东盟世界”的空间形态与理论雏形。“东盟世界”的兴起不是凭空产生,亦非东盟纯粹自发性的结果,而是东盟国家之间、东盟与大国、东盟与全球三大维度的复杂系统合成。“东盟世界”在认知层面来源于东盟对内外部世界的体悟与反思,在实践层面来源于东盟国家之间以及东盟与

2、外部世界互动的经验逻辑。“东盟世界”不是单一静态概念,而是动态的概念集合,可以从宏观层面展现东盟建立的跨区域全球网络的搭建过程,为世界政治呈现动态的东南亚区域概念系谱图变迁,也为“全球南方”参与国际秩序构建提供范例。关 键 词:东盟 东盟世界 东南亚 地区秩序 全球南方 全球意义 世界政治作者简介:翟崑,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北京 邮编:100871)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印太战略下 东盟中心地位 重构与中国-东盟共建 海上丝绸之路 研究”(编号:20&ZD145)中图分类号:D814 文献标识码:A D DO OI I:10.19

3、780/ki.ytaq.2024.1.3文章编号:2096-0484(2024)01-0038-22理解东南亚地区的世界属性是宏观把握地区演进的关键视角,其本质是探寻东南亚地区在世界政治谱系中的空间定位。如果从中心边缘叙事出发,东南亚自然归位于边缘定位。但对东南亚地区秩序的演变而言,边缘叙事忽视了东南亚地区在长时段历史演进过程中的主体性和中心性。著名东南亚研究大师83本文是在 2022 年 6 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的讲座“东南亚与地区秩序的塑造:从东盟到东盟世界”基础上多次迭代而成。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研究生尹珂、王胤兆对本文提供了原创贡献,特此感谢。如世界体系理论视角下的东南亚,参

4、见王正毅:边缘地带发展论:世界体系与东南亚的发展(第二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 年。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探讨过东南亚与世界主义(cosmopolitism)。在他的分析中,东南亚地区流行的世界主义是世界其他地区的典范。以 19 世纪末为例,彼时的东南亚是连接世界的关键枢纽,早期全球组织网络塑造了世界各地的民族主义运动,一幅以东南亚为中心的世界史叙事就此展开。著名东南亚历史研究大师哈里本达也曾编著东南亚历史读本,其合集名为 东南亚世界。由此可见,探讨东南亚的世界区域属性并非新问题,早期东南亚与全球的互动绘制了相互联系和充满活力的世界区域图景。这里的“世界区域”是“根据共同的文化和历史划分

5、的大型社会空间群体”,今天讨论的“东盟世界”是世界区域的当代诠释,是东南亚地区尝试自主创造的“空间观”。“东盟世界”要回答的核心问题是在东南亚地区演进过程中,东盟如何参与地区和全球互动,影响地区秩序构建,这种互动又如何反哺东盟。一、东盟研究的争鸣与共识在东盟研究中,如何评估东盟是一个经典问题,也引起了学术界的热烈讨论。美国学者用“永无止境的东盟故事”来形容东盟安全共同体的发展历程。众多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无法对东盟的成长曲线进行衡量,大多强调东盟的一方面成就,或是一方面弱点,进行片面的论述。因此,对东盟的研究评估引起了支持者与质疑者的二分之争。但若将东盟和其他区域型国际组织进行比较,我93从东盟到

6、“东盟世界”:东南亚地区秩序构建的全球意义 Pheng Cheah,“Benedict Andersons Cosmopolitan Leanings and the Question of Southeast Asian Subjectiv-ity,”in Gerard Delanty ed.,Routledge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Cosmopolitanism Studies,London:Routledge,2018,pp.494-504.参见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全球化时代:无政府主义者与反殖民想象,董子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 年。Harry J

7、.Benda and John A.Larkin,The World of Southeast Asia:Selected Historical Readings,New York:Harper&Row Publishers,1967.Geoffrey C.Gunn,“East-Southeast Asia in World History:The Making of a World Region,”TRaNS:Trans-Regional and-National Studies of Southeast Asia,Vol.2,No.1,2014,p.25.Martin W.Lewis an

8、d Kren E.Wigen,The Myth of Continents:A Critique of Metageography,Berk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7,p.157.参见翟崑:探索后冷战时代东南亚地区的演进之道,东南亚研究2019 年第 6 期,第 3 页。Stphanie Martel,Enacting the Security Community:ASEANs Never-ending Story,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22.强调东盟弱点的研究大多聚焦结果导向,持有绝对主义

9、观点,认为东盟就应该按照西方国际组织的逻辑来实现某种目标,但是大多数此类预言都宣告失败,如肖恩纳林认为 21 世纪的东盟会失去重要性。参见:Shaun Narine,“ASEAN into the twenty first century:Problems and prospects,”The Pacific Review,Vol.12,No.3,1999,pp.357-380。Richard Stubbs,“Debating ASEAN:A Response to Commentaries on ASEAN Sceptics versus ASEAN Proponents,”The Paci

10、fic Review,Vol.33,No.3-4,2020,pp.604-607.们会发现它早已超越了有用/无用之争,而需要讨论的是东盟已经成长到何种形态,发展到何种阶段?东盟不是一个孤立兴起的组织,也不是与传统西方国际组织对立的南方联盟,而是一个兼具了规范型与行政型特征的区域型组织。在东盟建立之前,东南亚本土社会尤其是马来世界内部就已经有一套交往互动模式,因此不能用纯粹的西方视角审视东盟内部及其与外部的互动逻辑。东盟在历史上多次扮演了在大国之间、南北之间沟通对话的桥梁角色,既推动了地区合作,丰富了区域主义内涵,又将自己推向了中心地位,成就了“小马拉大车”的典范。长期以来,围绕东盟与大国竞争、

11、东南亚地区秩序等议题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大量研究成果。中国学者对东盟和地区秩序的研究集中在概念界定、秩序变迁等问题。比如,曹云华对东南亚地区秩序的层次界定:是大国和东盟关系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大国和东盟关于该地区的制度安排或默认的规则;大国和东南亚各国为解决该地区冲突和维护地区和平、发展与繁荣而做出的各种努力。而从东盟自身出发,魏玲认为东盟的本土实践是塑造地区秩序的重要变量;中国和东盟关于地区秩序的共识体现在:东盟中心、多边主义和开放地区主义。刘阿明认为,东南亚地区秩序变化不仅与大国有关,也有赖于东南亚各国对地区秩序构建的认知和努力。刘若楠将东南亚地区秩序总结为,由大国力量对比、战略互动以及地

12、区中小国家的战略选择共同塑造。随着美国“印太战略”的兴起,各国学者对东盟的关注热度持续提升,他们围绕东盟与地区秩序,讨论了在大国战略竞争的核心背景下,东盟角色如何与亚太秩序相互连接,东盟如何在大国竞争的背景下维护地区秩序稳定,东盟是否还能继续维持中心地位,等等。这些相关核心研究问题被查雯概括为:(1)地区力量平衡将如何变化;(2)中美竞争将如何影响东南亚国家的战略选04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2024 年第 1 期Anja Jetschke&Patrick Theiner,“Time to Move On!Why the Discussion about ASEANs Relevance is

13、Outdated,”The Pacific Review,Vol.33,No.3-4,2020,pp.593-603.参见曹云华:论东南亚地区秩序,东南亚研究2011 年第 5 期,第 413 页。参见魏玲:本土实践与地区秩序:东盟、中国与印太构建,南洋问题研究2020 年第 2 期,第114 页;魏玲:伙伴关系再升级:东盟关切、中国责任与地区秩序,国际问题研究2021 年第 6 期,第 3253 页。参见刘阿明:权力转移过程中的东南亚地区秩序 美国、中国与东南亚的角色,世界经济与政治2009 年第 6 期,第 3846 页。参见刘若楠:中美战略竞争与东南亚地区秩序转型,世界经济与政治2020

14、 年第 8 期,第 2044 页。这类研究参见:Robert Yates,“ASEAN as the Regional Conductor:Understanding ASEANs Role in Asia-Pacific Order,”The Pacific Review,Vol.30,No.4,2017,pp.443-461;Robert Yates,Under-standing ASEANs Role in Asia-Pacifc Order,Cham:Palgrave Macmillan,2019;Thitinan Pong-sudhirak,“Locating ASEAN in Ea

15、st Asias Regional Order,”Asia Policy,Vol.13,No.2,2018,pp.52-56;Kei Koga,“Getting ASEAN Right in US Indo-Pacific Strategy,”The Washington Quarterly,Vol.45,No.4,2022,pp.157-177。择;(3)东盟在不断变化的地区秩序中将扮演什么角色;(4)区域秩序将如何演变。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和回答,从理论层面解释了东盟与变化的地区秩序之间的复杂关系。2017 年 10 月,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组织了关于东南亚地区秩序的讨论会,专门对

16、东南亚地区秩序的概念和研究进行了讨论。其中,提到观察秩序变迁的一种方法,是从系统角度重点关注不同国家权力转型和结构性变化。另一种是关注日常地区内部的变化与外部的联系。因为东南亚地区不仅受到中美关系以及东盟与其他大国之间关系的影响,也包含了其他地区的参与者,不同区域都和东南亚有互动和联系。日本、韩国、印度、欧盟都是本地区秩序的塑造者。在新加坡学者陈思诚(Tan See Seng)看来,如果没有东盟的主导参与,东南亚的任何区域安排都不可能取得成功。这是因为,从长时段来看,东盟的成长曲线与东南亚地区秩序的变迁轨迹基本重合,如果没有东盟,东南亚地区确实难以实现长和平。从东盟建立之初,大国就始终无法单独

17、建立对东南亚地区的绝对单一领导力。东盟很大程度上排除了大国对本地区的干涉,也使大国之间难以在本地区设置完全一致的议程。东盟之所以能够成为地区秩序的积极推动者,正是因为大国之间长期存在的相互竞争。大国也乐于看到东盟主导地区秩序的构建,在大国看来,弱者的秩序主导不会对强者造成威胁。因此,由东盟管控地区秩序,促其相对稳定,是东南亚地区演进过程中的关键特征。新加坡前外交官马凯硕认为,2023 年的东盟正在成为“全球南方”的领头羊,东盟与大国打交道的经验,值得其他地区和国家学习。东盟中心地位和外交灵活性,将使其能够应对在秩序转型中新出现的挑战。如果将东盟引导的区域建构视为动态过程,东盟自身已经被视为一种

18、统合区域主义的“方法”。由14从东盟到“东盟世界”:东南亚地区秩序构建的全球意义 Zha Wen,“Southeast Asia amid Sino-US Competition:Power Shift and Regional Order Transition,”The 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Vol.16,No.2,Summer 2023,pp.241-261.The Future of Regional Order in Southeast Asia:A Report,6-7 October 2017,pp.12-13,http

19、s:/lkyspp.nus.edu.sg/docs/default-source/events-document/future-of-regional-order-in-southeast-asia-work-shop-report_ oct2017.pdf?sfvrsn=5300690a_ 0 2023-11-20.Tan See Seng,“Rethinking ASEAN Centrality in the Regional Governance of East Asia,”The Singa-pore Economic Review,Vol.62,No.3,2017,pp.721-74

20、0.Hidetaka Yoshimatsu,“ASEAN and Great Power Rivalry in Regionalism:From East Asia to the Indo-Pa-cific,”Journal of Current Southeast Asian Affairs,Vol.42,No.1,2023,pp.25-44.Kishore Mahbubani,“Asias Third Way:How ASEAN Survives-and Thrives-Amid Great-Power Compe-tition,”Foreign Affairs,Vol.102,No.2,

21、Mar/Apr 2023,pp.130-134,136-141.David Han and Shawn Ho,“Beyond 50:ASEANs Role in the Evolving Regional Order,”RSIS Commen-tary,No.159,Sep 4,2017,https:/www.rsis.edu.sg/rsis-publication/rsis/co17159-beyond-50-aseans-role-in-the-evolving-regional-order/2023-11-20.Ceren Ergenc,ASEAN as a Method:Re-cent

22、ering Processes and Institutions in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n Regionalism,New York:Routledge,2021.此可见,学者们已经开始超越东南亚地区层面,在更宏观的层次考虑东盟与其他地区之间的互动。过去讨论东盟与地区秩序多数是从东盟在地区层面的互动视角出发,而本文提出的“东盟世界”反映了更广阔的全球复杂系统视角,聚焦了东盟国家之间、东盟与大国、东盟与全球三大维度,东盟国家之间组成了第一层东南亚本土地区系统,东盟与大国之间组成了第二层地区系统,东盟与全球则跨区域组成了复杂网络。“东盟世界”的概念,既是对第二

23、次世界大战以来东南亚地区秩序变迁事实、现象、逻辑的归纳总结,也是为世界政治中的秩序问题贡献新视角的理论尝试。二、“东盟世界”的基本架构与概念集合“世界”的概念可以追溯到“空间”与“理性空间”。空间是社会实践的产物,社会实践参与了空间的构造。空间概念是被社会建构起来的,但空间是社会再生产中的关键角色。理性空间是一个开放性的元空间,其中的行为体不断发现新的可能并能迈向新的阶段,同时又是一个他者的空间,是在互动中不断丰富完善的。“东盟世界”正是一个实践型的理性空间,是关系互动逻辑组成的圈层结构,而非权力决定的地缘空间。在这一理性空间内部,东盟各国与合作国家都能提供想法,并且按照东盟设计的规范不断完善

24、空间属性。这种想法或观念包含东盟国家领导人对“国家地区”的关系思考和政策优化。在东盟建立之初,新加坡外长拉惹勒南表示:“我们不仅必须考虑我们的国家利益,还要将其置于地区利益之上区域存在意味着对我们各自国家的做法和思维进行痛苦的调整。我们必须做出这些痛苦而困难的调整。如果我们不这样做,那么区域主义仍然是一个乌托邦。”在将近 60 年的实践中,这一区域主义已经取得。在理性空间的实践过程中,如何应对外部世界尤其是外部大国与本地区的关系一直考验着东盟智慧,与大国互动的经验逻辑是东盟搭建跨区域合作网络的实践基础。如果从“东盟世界”出发,东盟从来不是静态的区域型国际组织,而是包容性秩序的打造者与跨区域连接

25、的实践者。今天以东盟为中心的跨区域架构已经成为“东盟世界”的结构基础。24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2024 年第 1 期参见郑震:空间:一个社会学的概念,社会学研究2010 年第 5 期,第 167191 页。参见大卫哈维:时空之间:关于地理学想象的反思,载包亚明主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年,第 374410 页。关于“理性空间”,参见文军、黄锐:“空间”的思想谱系与理想图景:一种开放性实践空间的建构,社会学研究2012 年第 2 期,第 3559 页。Jamil Maidan Flores and JR M.C.Abad,ASEAN at 30,ASEAN Se

26、cretariat,1998.(一)“东盟世界”的基本架构“东盟世界”指的是以东盟中心地位为基本特征,通过“东盟+”结构连接各行为体,从地区扩展到全球,向包容性秩序演化的复杂系统。迄今为止,东南亚地区秩序“东盟化”的趋势仍然没有减弱,以东盟中心为基本特征的地区系统逐渐成熟,并与周边、全球秩序形成良性互动。在时间维度上,自 1967 年建立以来,东盟通过共同体建设和地区合作进程,多阶段、多波次推动地区秩序的体系性成长。在空间维度上,“东盟+”的结构设计不仅有效容纳了区域内外大小国家等利益相关方,而且在外部冲击和内部调适中经受住了考验。在规范维度上,东盟以共同体建设为基准,在合作进程中维持大国平衡

27、、推广“东盟方式”,构筑起居于网络中心的制度性、规范性权力。无论在时间、空间还是规范维度,东盟作为相对弱势行为体在强势大国之间实现地区秩序创新,都创造了现象级事实,为世界政治中的秩序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目前,学界对秩序的研究主要遵循三种路径:第一,关注单位特征、排列原则的结构路径;第二,突出合作进程、规范演变的社会路径;第三,强调资源、位置与系统演化的生态路径。结构社会生态三种秩序模式,也是地区秩序发展阶段的度量表。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东盟世界”作为新的秩序形态,以期更系统、全面地概括东南亚地区秩序的发展状态与趋势。(二)“东盟世界”的概念集合“东盟世界”的概念集合囊括了“东盟方式”、东盟共

28、同体、东盟中心地位、“东盟+”等原生概念。“东盟世界”的基本运行逻辑,就是东盟不断确立和维护在地区合作中的中心地位的过程。东亚地区合作是从 1997 年到现在兴起的各类东亚合作制度,包括“10+1”“10+3”,还有东盟地区论坛、东亚峰会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东盟中心地位”是东盟在这个地区架构中的圆心。目前,东盟中心地位是“东盟世界”的结构特征。中心性的概念涉及三个相互关联的要素:第一,东盟作为东南亚以及东亚和亚太地区区域主义的中心;第二,东盟是亚洲地区国际社会发展的中心;第三,东盟是大国参与融入、合作建立地区秩序的中心。“东盟+”结构是东盟与全球对话伙伴建立的制度性联系

29、,在所有结构网络中,东盟都处于中心。而且,东盟不断以“东盟+”这个结构将其连接范围逐渐扩展到全球,从中国、日本、韩国扩展到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再把美国、俄罗斯连接进来。近年来,东盟还把欧洲重要国家如英国、法国还有德国一起连接进来。34从东盟到“东盟世界”:东南亚地区秩序构建的全球意义 三层关联要素的讨论,参见:I Gede Wahyu Wicaksana and Moch Faisal Karimb,“How Regional Or-ganisation Survives:ASEAN,Hedging and International Society,”Contemporary Polit

30、ics,Vol.29,No.5,2023,pp.659-679。“东盟世界”起源于东盟,东盟发展史上的重要时间节点成为塑造“东盟世界”的分水岭。今天,这一空间覆盖了从东南亚到亚太,再跨区域到拉美、非洲和欧洲。横向上,“东盟世界”包含了东盟和所有对话伙伴关系国;纵向上,包含了东盟国家、东盟秘书处、东盟各层级的理事会和委员会以及各类二轨行为体。在“东盟世界”中,行为体之间按照“东盟方式”运行。“东盟世界”中的治理逻辑,是动态的过程导向。从组织视角看,包容性的组织扩员奠定了“东盟世界”的整体性;从制度视角看,“东盟+”机制的建立到实践为“东盟世界”奠定了结构基础,形成了东盟中心地位的动态结构;从规范

31、视角看,“东盟方式”的提出和扩散为“东盟世界”确立了指导观念。正如美国学者艾丽丝巴(Alice Ba)对东盟的评价:亚洲地区秩序建设中最引人注目的进展,就是东盟进程超出了原有的东南亚范围,形成了包括东南亚国家和其他国家的合作框架和平台。东盟的过程导向而非进展导向虽然引起了外界的质疑,但区域秩序是向和平方向演变的。这是“东盟世界”得以形成的要素保障。“东盟世界”的互动内涵,是以非对抗性方式处理争端,这种外交准则基于非正式的、安静的外交,利用大量时间建立共识,拒绝将分裂问题摆在台面,在正式磋商之前已经达成相关共识,从而尊重冲突各方的面子。东盟能够让世界所有大国参与持续和实质性的对话进程。这不仅包括

32、备受关注的峰会,还包括就广泛的经济、政治、生态和其他问题进行的各层级官方对话和商讨具体的行动方案。亚洲、非洲和拉美的其他区域组织也与外部国家接触,但它们没有一个像东盟那样常态化和制度化地展开对话合作。正如东南亚本土学者的评论,东盟虽然是一个区域组织,但它是一个小联合国。三、“东盟世界”的建构历程与生成路径“东盟世界”的生成,经历了冷战(19671991 年)、后冷战时期(19912017 年)、“印太战略”兴起以来(2017 年至今)三个发展阶段,对应了不同时期的地区秩序构建。放眼更长时段,在前东盟时代,东南亚地区与世界之间就44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2024 年第 1 期Alice Ba,“

33、ASEAN and the Changing Regional Order:The ARF,ADMM,and ADMM-Plus,”in Aileen Baviera and Larry Maramis,eds.,Building ASEAN Community:Political-Security and Socio-Cultural Reflections,Economic Research Institute for ASEAN and East Asia,2017,pp.146-157.David Martin Jones and Michael L.R.Smith,“Making P

34、rocess,Not Progress:ASEAN and the Evolving East Asian Regional Order,”International Security,Vol.32,No.1,Summer,2007,p.149.Timo Kivimki,“East Asian Relative Peace and the ASEAN Way,”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f the Asia-Pa-cific,Vol.11,No.1,January 2011,pp.57-85.Sebastian Strangio,“Amitav Acharya on A

35、SEAN and Its Discontents,”The Diplomat,Sep 29,2021,https:/ 1967 年以前,东南亚地区尚未形成观念上的整体区域意识。区域的概念一直在随之变迁。东盟的成立是东南亚地区秩序构建过程中的重要节点事件,推动了作为区域的东南亚的发展,开启了东南亚自主区域身份叙事。这是东南亚建立区域合作的成功尝试。曾担任泰国外长的他纳科曼(Thanat Khoman)在回忆东盟创立过程时评价:“弱国应该更多地依赖睦邻互助,而不是为本国利益服务的强国,将自己的命运与遥远的大国联系在一起是无用的,甚至是危险的,因为遥远的大国随时可能切断与较小和遥远的盟友的联系和义务

36、”。东盟的世界观,可以结合 2007 年底东盟国家领导人签署的 东盟宪章 考察。宪章第 12 章以对外关系为主题,对东盟如何建立对外关系、建立怎样的对外关系都有明确的提法。其中,第 41 条表示“东盟的对外关系方针由东盟峰会根据东盟外长会议的建议来制定”。制度化的东盟峰会以及各层级会议,是观察东盟国家之间以及东盟与世界互动的重要窗口,更是“东盟世界”空间存续的基本表现。1.冷战时期开启制度化合作冷战期间,东盟先后通过了三大宣言(曼谷宣言 吉隆坡宣言 巴厘宣言),举办了三场首脑会议(巴厘岛峰会、吉隆坡峰会、马尼拉峰会),奠定了早期东盟内部的制度化合作基调。1967 年,东盟五国外长签署 曼谷宣言

37、,确定了东盟的三大原则 友好、合作与不干涉。1971 年,东盟五国外长签署的 吉隆坡宣言 宣布建立和平、自由的中立区(ZOPFAN)。1973 年,东盟五国同意建立秘书处,印尼主动担任秘书处建设职责。1976 年,第一届东盟首脑会议通过 巴厘宣言,决定建立东盟秘书处,暂时设在印尼外交部内。同时,东盟五国通过 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TAC)(a.相互尊重所有国家的独立、主权、平等、领土完整和民族特性;b.每个国家都有权在不受外来干涉、颠覆或胁迫的情况下领导自己的国家存在;c.互不干涉内政;d.以和平手段解决分歧或争端;e.放弃以武力相威胁或使用武力;f.彼此间有效合作和平解决争端)。这也成为东南亚

38、地区历史上达成的首个国际规范。第一届东盟首脑会议的召开,也标志着东盟开启了制度化和组织化进程。在此阶段,东盟实现了区域身份和世界观的跃升:既要有效避免外部大国干涉,同时要以东盟身份与域外国家展54从东盟到“东盟世界”:东南亚地区秩序构建的全球意义 Thanat Khoman,“ASEAN:Conception and Evolution,”in The 3rd ASEAN Reader,Singapore:ISEAS,p.15.ASEAN Charter,https:/asean.org/wp-content/uploads/2021/08/November-2020-The-ASEAN-Ch

39、arter-28th-Reprint.pdf 2023-11-20,p.31.开对话。1974 年澳大利亚成为东盟的第一个对话伙伴国家,1975 年新西兰成为东盟对话伙伴国家,澳新是最早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的两个国家。1977 年,在吉隆坡的第二届东盟首脑会议上,东盟国家首次提出希望与包括柬埔寨、老挝和越南在内的地区所有国家发展和平互利关系。这是东盟空间从海洋世界向陆地世界兼容的关键一步。东盟五国通过高层外交和贸易往来,改善了与中南半岛国家的关系。东盟五国一致认为,应进一步努力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扩大与这些国家的谅解与合作领域。同年,东盟与加拿大、欧盟、日本、美国、联合国及其下属机构开发计划署(U

40、NDP)建立对话关系。1978 年,越南入侵柬埔寨,东盟在联合国和其他国际场合予以谴责。这是东盟首次在国际社会尤其是大国之间展开外交活动,也为后来东盟扩员创造了国际声誉。1979 年,东盟就柬埔寨形势向联合国安理会提交提案。1981 年,联合国召集关于柬埔寨问题的国际会议,越南、苏联及其盟友国家予以抵制,但在东盟国家的斡旋下,柬埔寨三方势力西哈努克、宋双、乔森潘在新加坡开会同意建立联合政府。1984 年,文莱加入东盟,成为东盟的第六个成员国,这是东盟扩员的第一步。1987 年,东盟成立 20 周年之际,在马尼拉举办了第三届东盟首脑会议,修正 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 的议定书,以便使东南亚以外的国家

41、能够加入该条约。这是东盟与外部国家建立关系互动的关键一步。同时,马尼拉峰会认为,东盟应加紧努力解决柬埔寨问题,重申东盟和绝大多数国家一再发出呼吁,要求越南认真讨论公正和持久地解决柬埔寨问题,包括越南军队完全撤出柬埔寨,以便柬埔寨人民行使自决权,让柬埔寨成为中立国。这一年,东盟六国开始探讨与更多的第三国或国际组织/机构建立关系的可能性。同时,六国政府首脑同意在必要时每 35 年举行一次会议。为了加强国家之间的协调,必要时可举行各国外交部长和经济部长联席会议,为东盟国家之间的内部制度化合作奠定了基础。1988 年,印尼主持了关于柬埔寨问题的第一次雅加达非正式会议。第二年,印尼又主持了关于柬埔寨问题

42、的第二次雅加达非正式会议,推动了 1991 年关于柬埔寨问题的巴黎会议的召开,东盟在几次会议中都发挥了关键作用。1967 年到 1991 年,东盟的大部分活动都致力于阐明区域秩序的愿景,强调主权、不干涉和地区国家不受大国操纵的重要性。这也是延续至今的区域规范。2.后冷战时期东盟的空间扩展1991 年标志着东盟的区域实践开启了新阶段。这一年,东盟自贸区谈判开64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2024 年第 1 期本部分参考总结来自东盟官网,https:/asean.org/,包括 ASEAN History、ASEAN Summit、External Partnership 等部分。本部分参考总结来自

43、Tommy Koh,eds.,50 Years of ASEAN and Singapore,Singapore:World Scien-tific,2017。始,东盟与中国建立对话关系,韩国也成为东盟的对话伙伴。东盟的合作空间开始在东亚展开。1992 年,关于南海问题的东盟宣言 在马尼拉签署,这是东盟在继柬埔寨危机以后首次就南海问题达成共识。1993 年,第 26 届东盟部长会议同意建立东盟地区论坛(ARF)。1994 年,东盟地区论坛正式建立,标志着亚太地区第一个安全对话机制的建立。1995 年越南加入东盟,这是东盟第二次扩员,也是东盟包容性秩序构建的关键一步。同年,印度成为东盟对话伙伴国

44、。1996 年,中国和俄罗斯成为东盟对话伙伴国。在 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冲击之下,东盟+中日韩合作(10+3)开启。这一年,老挝与缅甸加入东盟。再到 1999 柬埔寨加入东盟,东盟十国的架构基本确立。1999 年 9 月,在东盟倡议下,东亚-拉美合作论坛(FEALAC)成立,东南亚与拉美之间展开跨区域对话。2003 年,东盟+中日韩机制运作应对非典,树立了地区合作的典范。2005 年,东亚峰会(EAS)首次举办,东盟、中、日、韩、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领导人相聚吉隆坡,开启了以东盟为中心的最大合作架构(其后又增加了美国和俄罗斯)。同年,东盟获得联合国大会的观察员地位。2006 年,东盟宣布

45、起草 东盟宪章,东盟名人小组(EPG)包含东盟各国的代表,提供起草方案。2007 年,东盟宪章 在第 13 届东盟首脑会议通过,成为东盟的纲领文件,确立了东盟的基本运行原则。2009 年,东盟建立关于人权问题的政府间委员会(AICHR),确立与西方国家不同的所谓普遍人权观,也向国际社会表明东盟的本土立场。2010 年,东盟通过互联互通总体规划,旨在为域内外人员互动提供更便利的条件。2012 年,巴西加入 TAC,成为第一个签署 TAC 的拉美国家。2016 年,智利、埃及和摩洛哥加入 TAC。东盟规范随之成为区域间共识。3.“印太战略”兴起以来“东盟世界”空间架构的搭建2017 年以后,随着美

46、国“印太战略”的发布,东南亚地区成为横跨亚太地区的关键一环,催生“东盟世界”的空间架构搭建。2019 年,东盟发布 东盟印太展望(AOIP),提出东盟在海洋、经济、互联互通和可持续发展等领域与域外国家的对话与合作,回应自身对地区秩序变动背景的反思。这也是东盟对自身在亚太秩序中的定位,可谓“东盟世界”的宣言书,确保东盟在大国主导的亚太秩序构建中不会被排除或忽视。2021 年,尽管受到疫情冲击,东盟保持在全球贸易中的优势地位,展现自身韧性。这一年,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74从东盟到“东盟世界”:东南亚地区秩序构建的全球意义 ASEANs Indo-Pacific vision,The Jakarta

47、Post,April 9,2019,https:/ 2023-11-20.Bhubhindar Singh and Henrick Z Tsjeng,“ASEAN Outlook on Indo-Pacific:Seizing the Narrative?”,RSIS Commentary,No.16,23 January 2020,https:/www.rsis.edu.sg/rsis-publication/idss/asean-out-look-on-indo-pacific-seizing-the-narrative 2023-11-20.话(Quad)启动峰会,美英澳三边安全伙伴关系

48、(AUKUS)随之出现,东盟中心地位面临的威胁挑战前所未有。但东盟秉持开放合作理念,整体战略大局并未受到小多边的实质影响。2021 年,欧盟正式公布“全球门户”计划,这一计划在东南亚的实施是重点关注绿色转型与可持续性互联互通,东盟与欧盟的跨区域实践逐步展开。2022 年,东盟十国与澳大利亚、中国、日本、韩国、新西兰五个对话伙伴国签署的 RCEP 正式生效,向国际社会发出了东盟持续参与推进开放式地区秩序的明确信号。2022 年东盟首脑会议恢复面对面召开,在东盟成立 55 周年之际,东盟就疫情后经济复苏、地区安全、气候变化等展开多边会谈,为常态化的地区秩序构建奠定对话基础。2023 年 5 月的东

49、盟首脑会议上,印尼总统佐科继续强调 东盟印太展望 的重要意义,尤其是该展望的三大原则 中心性、包容性和互补性值得重视。这是“东盟世界”得以建立和维持的原则。东盟印太展望 将会开展更多的包容性合作,以此缓解地区紧张局势,打造多样性的地区秩序,比如举办“东盟印太基础设施论坛”等。东盟还加强与不同区域组织秘书处之间的合作。在2023 年 9 月的东亚峰会上,印尼邀请了太平洋岛国论坛(the Pacific Island Forum)以及环印度洋协会(the Indian Ocean Rim Association)代表作为嘉宾出席,试图将印度洋与太平洋国家更好联通起来。继东盟领导人于 2022 年决

50、定原则上接受东帝汶为东盟第 11 个成员国后,同年 5 月举行的第 42 届东盟首脑会议通过了东帝汶成为东盟正式成员路线图,鼓励东帝汶加紧努力,为正式加入东盟做好准备。同年 9 月,东盟举办了首届东盟印太论坛(ASEAN-Indo-Pacific Fo-rum),提出打造韧性的绿色基础设施和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和创新经济,以及可持续和创新融资。这标志着“东盟世界”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持续打造适应本地区和本国发展的“印太战略”。在西方主要大国将“印太战略”打造为安全战略之际,东盟以柔制刚,与大国展开选择性合作,强化“印太”展望下的84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2024 年第 1 期参见周士新:美英澳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