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网络时代生物恐怖主义的新趋势及应对策略.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418777 上传时间:2024-07-05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769.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时代生物恐怖主义的新趋势及应对策略.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网络时代生物恐怖主义的新趋势及应对策略.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网络时代生物恐怖主义的新趋势及应对策略.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年第 期 云南警官学院学报 总第 期 收稿日期:基金项目:年度辽宁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新冠疫情背景下基于美国生物防御战略比较分析的中国生物安全情报能力构建路径研究”(编号)作者简介:王大开 男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级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公安情报学芦 鹏 男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公安信息技术与情报学院副教授 博士 硕士研究生导师 公安情报与大数据应用研究中心研究员 研究方向为战略情报、反恐情报、国家安全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强调: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 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马义栋 遇洪涛 吴瑜凡 生物恐怖 和平社会的潜在危机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2、)网络时代生物恐怖主义的新趋势及应对策略王大开 芦 鹏(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辽宁沈阳)内容摘要:随着新一代生物科技革命的创新及变革不断推进 生物恐怖主义威胁风险日益上升 我国国家安全面临的风险挑战与安全隐患与日俱增 进入互联网时代 生物技术与信息化技术高度融合 生物恐怖主义活动发生颠覆性变革 通过网络实施生物恐怖活动的现象日益突出 分析网络时代生物恐怖活动的新特征新趋势 完善相关法律规范 加强网络安全 注重网络生物安全领域建设 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学技术 探索建立一套情报预警、防范监测的生物恐怖主义治理模式 对于我国开展生物反恐行动、维护生物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网络时代 生物恐怖主义

3、 新趋势 应对策略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年 月 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时强调“要从保护人民健康、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 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 系统规划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 全面提高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进入 世纪后 人类面临的生存环境复杂多变 极端恐怖势力、突发疫情、重大自然灾害交织叠加 尤其是近年来初见端倪的生物恐怖主义活动 已对全世界人民的生存发展环境构成了严重的威 胁 年 美 国 发 生 了 震 惊 世 界 的“”恐袭事件及“炭疽”生物恐袭事件 直接敲响了全世界共同应对恐怖主义威胁的警钟虽然 近年来极

4、端恐怖势力得到根本性的遏制但不可否认恐怖主义活动也在不断地发展进化生物恐怖主义活动时有发生 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命健康安全 特别是 在当今世界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发展愈演愈烈的背景下 大数据、云计算、移动通信、人工智能加速与生物、医疗、环境等科研领域深度融合 网络生物信息成为生物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 这些网络信息在方便科研工作的同时 也产生了一定的风险 如网络空间中生物科研信息一旦被恐怖势力掌握 并实施于恐怖主义活动 那么就会威胁到全人类的生命健康安全 因此 在这种背景下 我国反恐工作需要不断加强网络空间中生物安全信息的保护注重网络技术在反恐领域的发展与应用 将网络技术应用于生物恐怖主义安全防范与

5、治理体系对于提升打击生物恐怖主义的能力、维护我国生物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一、生物恐怖主义活动概述(一)生物恐怖主义的演化趋势伴随着 世纪后半叶国际恐怖主义矛盾的日益加剧 利用生物武器实施恐怖活动的现象初见端倪 例如 年美国的“沙门氏菌”事件 日本“奥姆真理教”于 年谋划的生物武器计划 年发生的“哈里斯”事件以及美国“”事件后“炭疽邮件”事件等等根据 全球恐怖主义数据库统计 年全球由化生放核武器()实施的恐怖活动共计 起 其中生物手段 次“”事件后 全球恐怖主义矛盾持续激化 部分极端恐怖组织利用生物手段发起恐袭活动的现象日益突出 根据数据显示 截至 年底 全球由“化生放核()”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发起

6、的恐袭事件共计约 起 其中生物武器制造的恐袭达到 次 是“”事件发生前的数倍之多 其中 在 年“伊斯兰国”恐怖组织声称他们已经获取了叙利亚的化学武器库存 进而研发出了类似于神经毒气的高级生物武器此外 伴随着网络技术与生物技术结合的日益密切 恐怖组织开始偏向于通过网络入侵生物实验系统的方式实施恐怖活动 年 月 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就当前恐怖主义的安全形势提出了新的观点 其认为下一场爆发的全球大流行疾病极有可能是极端恐怖分子操作“电脑屏幕”策划实施的(二)生物恐怖主义活动的主要特点 实施方式具有较强的隐蔽性、难以防范性生物恐怖是指恐怖组织以生物武器作为攻击手段而发起的恐

7、怖活动 生物武器在袭击方式上不同于传统暴力工具 它可以被加工制作成无色无味的气体、液体或者微型固体 恐怖组织可以在极度隐蔽的情况下依托“生物战剂”将其附带的致病性物质广泛传播 从而达到实施恐怖活动的目的 从历次生物恐袭事件来看 生物武器在袭击方式上的隐蔽性决定了生物恐怖活动的难以防范性 生物战剂具有较强的易加工性、便于携带性 恐怖组织利用这些特性可以轻松逃避社会安全监测系统的检查 并可以选择任意时间、任意地点开展散播病毒行动 当被察觉时早已形成大规模传播 已造成不可逆的后果 危害后果影响面广、社会危害性大生物武器具有极强的传染性、致病性 致使生物恐怖活动在社会影响、社会危害方面要远远大于传统的

8、恐怖主义活动 极端组织一旦使用生物武器 其附带的传染性物质就会在人群之间快速传播 从而使得接触人员接连感染 而大部分人员在感染初期都具有一定的潜伏期 在潜伏期间伴随着人员的流动 病毒感染区域范围越来越大 从而危害了整个社会的生活秩序 年美国发生的“炭疽”邮寄事件 致使附近十余座建筑遭受“炭疽病毒”的侵染 共计造成约 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使得美国社会公众对美国的健康安全环境与生物安全技术应用能力产生强烈的担忧 从而直接改变了美国政府对待生物恐怖活动的态度 大幅度提高了对生物安全防御的投入与研究 生物恐怖武器种类选择多、恐怖组织易获取生物武器的分类主要是依据生物战剂的类型 用于制造生物战剂的微生物主

9、要分为以下六种:病毒、细菌、立克次体、衣原体、真菌、毒素其中 北约组织在评估报告中指出 用于制作生物战剂的微生物具体包括 种病毒、种细菌、种立克次体、种衣原体、种真菌以及多种基因重组的病毒或细菌病原体的多样性、丰富性为恐怖组织制作生物战剂提供极大便利 特别是进入 世纪后 生物技术得到空前发展 生物研究越来越趋向于工程小型化、生产流程简单化 恐怖组织不需要非常复杂的程序就能生产出极具有传染性的生物武器 这种低廉的生物武器生产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生物恐王大开 芦 鹏:网络时代生物恐怖主义的新趋势及应对策略 /:/:/():/.生物武器是以生物战剂杀伤有生力量和破坏植物生长的各种武器、器材的总称生

10、物战剂是指从活性微生物中提取的具有感染性的物质 /():/.陈家曾 俞如旺 生物武器及其发展态势 生物学教学 ()边归国 生物恐怖活动的特点与类型 环境科学动态 ()怖主义活动的蔓延趋势(三)应对生物恐怖活动的主要方式恐怖组织实施生物恐怖活动主要是依靠高致病性、高传染性的生物战剂 对此熟练掌握生物战剂的应对方式 对于预防打击生物恐怖主义活动具有重要作用 从世界各国实践来看 防范生物战剂的攻击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宏观层面 在微生物释放之前进行侦察与检疫在释放过程中对已感染的人群或种群进行隔离救治 而在病毒释放完成后则是对于污损的地区或物品进行彻底清除和消毒等在微观层面主要依靠生物技术手段

11、 在过去几年里 由于基因编译、以及合成生物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和成就 研究人员开始采取较为先进的生物技术措施来防御各种形式的生物安全威胁 比如应用微粒型检测器、芯片型检测器、抗体型检测器、警犬型检测器等工具二、网络时代生物恐怖主义的新特征、新趋势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网络信息技术与生物技术发展迅猛 促使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交叉融合发展 在网络信息化技术的支持下生物信息数据贮存、生物数据分析以及生物实验、生物制造等相关活动的效率得到极大提升但近年来 随着网络攻击、网络入侵等非法活动的不断蔓延 使得依托网络平台开展生物科学研究的科学活动受到极大威胁(一)实施方式由“投放病毒”转向攻击网络生物

12、安全环境网络安全领域和生物安全领域的跨界交叉被称作为网络生物安全 涵盖网络实体安全和生命安全两个方面在当前合成生物技术的快速推动下 网络技术与生物实验系统密切结合 然而随着网络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恐怖主义矛盾的激化 国际恐怖组织已不再仅仅通过暗中投放“病原体病毒”的方式实施生物恐怖活动 而是逐渐将恐袭目标转移至正在进行生物实验的网络系统在实施方式上利用病毒软件入侵生物实验室的计算机控制设备 破坏正在进行的各种生物实验或者窃取、泄露生物实验数据 从而威胁整个网络生物安全环境 根据美国生物经济信息共享和分析中心()披露 年第一季度美国发现一款名为“”的恶意软件针对生物制造基础设施实施了网络攻击 同年

13、月份另一地方的生物制造基础设施以同样的方式遭受网络攻击 这两起事件成为人们发现最早的针对生物制造基础设施进行的 攻击(二)利用新兴科学技术研发新一代生物恐怖武器随着人工智能、制造、虚拟现实等新兴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生物科学技术研究的创新性和实践性得到极大提升 但在另一方面也推动了传统生物战剂的改进或重新升级 在尖端生物信息化技术的加持下 新一代的生物战剂具有更强的致病性、传染性以及更多的释放方式 进而能够更好地适应气候、地形等外部环境的变化延长病毒发病潜伏期 从而达到更为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随着人类基因工程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日益提高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 这种生物武器更新换代的技术可能变得越来

14、越成熟可靠 年 美国国土安全部发布了 年反恐怖主义与定点暴力的战略框架 该报告提到新兴的科学技术成果可能会被恐怖组织利用制造生化武器 进而威胁全球人类的生命健康安全 其中包括人工智能技术、制造以及虚拟货币等 并且还提到了恐怖组织可能会使用无人机释放“病原体”的可能伴随着生物武器持续的改良升级 可能会进一步加剧生物恐怖主义的安全形势 进而致使全球的生物安全环境面临王大开 芦 鹏:网络时代生物恐怖主义的新趋势及应对策略张雪 魏秋华 生物战剂污染现场防控处置研究进展 中国消毒学杂志 ()陈双燕 对付生物恐怖袭击的新技术 中国安防产品信息 ()王小理 生物安全时代:新生物科技变革与国家安全治理 国际安

15、全研究 ()穆琳 网络生物安全威胁加剧 警惕演化“灰色地带战争”中国信息安全 ():/():/():/更为严峻的安全挑战(三)意图掌控网络生物信息制造更大规模的生物恐怖活动生物信息是描述生物界的一种载体形式 主要包括生物体遗传信息和非生物体遗传信息 前者即基因、蛋白质序列数据和代谢物质等生物大分子所携带的信息 后者主要为各类生物实验数据、人体药物临床试验数据、健康管理数据等是人类进行生物科学研究的基础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 生物信息数据的获取、贮存和利用变得越来越便利 恐怖组织在这种便利性的推动下 逐渐意识到掌控网络空间中储存的生物信息的重要性 企图将其作为实施生物恐怖主义活动的重要战略资源

16、 意图通过运用网络系统上存在的漏洞闯入生物信息的储存系统 控制并窃取各种生物信息的相关数据 创建有害的生物基因密码 制造恶性生物基因序列 进而危害整条生物技术开发与应用方面的价值链和供应链的安全性 从而制造更大规模的生物恐怖活动 最终达到威胁全人类生命健康的目的毕竟“基地组织”领导层曾公开表示他们正在考虑实施一种大规模的毁灭活动 以满足杀害 万人的愿望 这表明他们可能具有通过实施生物恐怖武器以达到此愿望的可能(四)人工智能技术进一步增强生物恐怖活动的隐蔽性和难以防范性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日益普及与成熟 恐怖组织利用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策划、组织和实施暴恐活动将会是未来生物恐怖主义发展的新趋势 首先

17、 人工智能技术具有分析、处理生物面部信息、体型信息、声音信息等个性特征以及改变网络 地址的功能 恐怖组织在网络后台组织策划生物恐怖活动的过程中 可能改变自己的网络 地址以及自己的面貌、声音等特定个体信息 故意制造虚假信息以提供全方位的安全屏障其次 人工智能技术具有处理信息的智能性、高效性 恐怖组织如果编译特定程序 就可以不受时间限制地将“包装好的”或“隐匿的”生物恐怖信息散播在各种社交媒体、暗网、网络应用、网络音视频等平台 以达到制造社会恐慌的目的“伊斯兰国”等恐怖组织曾在网络媒体上发布了一段含有“恐袭之前的画面”“被袭击后人员伤亡的画面”以及通过无人机拍摄的“人质斩首的画面”最后 对运用人工

18、智能技术实施生物恐怖活动的策划者进行法律追责的时候 难免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 因为人工智能技术日新月异、发展迅速 现行法律难以及时、准确、全面覆盖以人工智能实施恐怖活动的犯罪主体以及其不断更新的作案方式 对于操控人工智能技术策划恐怖活动的实施者无法准确、及时追究法律责任 在一定程度上也弱化了反恐部门打击防范生物恐怖活动的效能三、网络时代的生物恐怖主义对我国构成的潜在威胁(一)日益严峻的国际生物恐怖主义形势威胁我国整体安全环境当今世界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加剧 地缘政治博弈、大国竞争与国际恐怖主义矛盾交织叠加网络攻击和生物恐怖活动时有发生 致使我国在国际社会上的正当利益面临着愈发复杂难控的现实威胁

19、 一方面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反华、敌对势力出于某种政治意图或不正当目的 竭尽所能干扰、阻挠、破坏我国和平发展战略 甚至与国际恐怖主义势力暗中勾连 通过生物研究合作或国际健康援助计划入侵我国病原微生物实验室使用生化病毒攻击我国生物研究项目根据披露 美国中央情报局联合以色列、印度等国的情报组织 通过多种手段暗中支持和协助巴基斯坦境内恐怖组织进行叛乱活动 企图利用恐怖活动王大开 芦 鹏:网络时代生物恐怖主义的新趋势及应对策略王小理 阮梅花 刘晓 熊燕 于建荣 生物信息与国家安全 中国科学院院刊 ()穆琳 李维杰 陈海强等 全球网络生物安全研究现状与启示 科技管理研究 ():():汪晓风 林美丽 网络恐

20、怖主义防控中人工智能伦理的适用性探析 中国信息安全 ()李响 人工智能技术全面应用背景下对我国反恐工作未来发展的思考 兵团党校学报 ()李恒 周达銳 当代生物恐怖威胁状况评估与治理路径 铁道警察学院学报 ()阻挠我国“中巴经济走廊”项目工程另一方面 国际恐怖势力、极端主义势力对西方国家采取的“反恐战略”表达出强烈不满 可能会进一步激化恐怖主义矛盾 进而迁怒国际恐怖组织采取危害性行为更大的生物恐怖手段 对我国的海外目标进行报复性恐怖袭击 其次“东突”组织和“三股势力”在国际恐怖主义思想浪潮的波及影响下 可能会采用生化武器等袭击手段实施生物暴力恐怖活动 达到其暴力恐怖、宗教极端、分裂国家的极端意图

21、 目前而言 尽管我国没有出现生物恐怖主义活动 但鉴于国际恐怖主义矛盾不断激化 国际博弈形势日益加剧 以及网络生物安全风险因素日益增多 生物恐怖主义对我国国内外安全形势构成的潜在威胁也不容忽视(二)新兴科学技术加速生物恐怖武器更新换代 给我国生物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带来挑战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生物技术等新型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生物科研领域创新性得到极大提升 但这也为恐怖主义势力制造新型生物武器提供了契机 这种结合现代新兴技术的“生物武器”可能会对反恐部门的监测预警工作带来挑战“”事件及“炭疽”事件后 美国长期饱受生物恐怖威胁的侵扰 以致美国在生物安全情报监测预警领域的探索与建设取得了丰富的理论与实

22、践研究成果 在打击防范生物恐怖主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年 月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强化我国国家安全工作协调机制 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战略体系、政策体系、风险监测预警体系、网络、数据、生物、资源、核、太空、海洋等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就目前而言 对于事关国家安全的生物安全监测预警体系的研究与建设 我国相较于理论与实践较为成熟的美国 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 对于生物恐怖活动的监测预警业务相对不成熟、不完善 特别是 在极端恐怖组织愈发注重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实施生物恐怖活动的情况下 其实施主体、实施方式以及技术手段更加隐蔽、更加先进 势必会对我国生物恐怖活动的预警防范工作带来挑战 因此 尚处于起步阶段的我国

23、生物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体系仍需诸多完善(三)网络时代的生物恐怖活动可能威胁我国部分生物安全实验室在 世纪互联网时代 合成生物与生物基因编辑技术在世界各国蓬勃发展 使得恐怖组织通过网络平台攻击生物实验系统 实施恐怖活动 变得更加唾手可得 世纪 年代 我国正式开始了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系统建设 以加强我国在生物科学领域的研究 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以下简称 生物安全法)又为我国生物技术的发展及生物实验室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实践指导 并对加强我国生物安全提出了新的要求 近年来我国在生物实验室的法律法规、管理制度、安全保护等方面的建设虽发展迅速 但由于起步较晚 相关经验与实践基础较为薄弱 在保护我

24、国生物安全实验室等方面与世界先进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 特别是 在近年来国际恐怖主义矛盾日渐加剧 部分恐怖组织逐渐趋向攻击生物实验平台以制造生物恐怖活动的情况下 我国生物安全实验室将会面临更加复杂的安全形势 因此 面对当前国际生物恐怖主义的发展态势及我国生物安全实验室保护机制薄弱的客观情况 国际恐怖主义势力可能会将恐怖活动的“矛头”指向我国的部分生物实验 窃取、篡改、破坏相关生物实验数据 制造恶性生物实验结果 以达到实施生物恐怖活动的目的(四)网络时代的生物恐怖活动对我国卫生医疗领域构成潜在威胁人工智能计算在现代生物医学中的普遍使用 为研究人员提供了可靠的合成数据和预测方法 在生物医疗研究中产生巨

25、大的实践和临床价值 在这种模式下 现代生物医学研究利用人工智能对生物医学信息进行系统化的分析与应用各种医学信息相互依存、互相影响 一个数据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全局的生物医学研究的安全性 比如 如果恐怖组织操纵“深度学习分析系统”的对抗性攻击功能 攻击生物医学领域王大开 芦 鹏:网络时代生物恐怖主义的新趋势及应对策略 :就会破坏生物医学数据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年 以色列“本 古里安大学”()的研究人员就尝试设计了一种“恶意攻击”操纵医院 扫描中的癌症数据 产生符合患者独特解剖结构的假性肺癌 导致误诊率超过 此外 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对用于诊断皮肤癌图像的算法进行了对抗性攻击 结论表明这种攻击只需要

26、修改原始活检图像中的几个像素 就可以破坏诊断随着治疗癌症、脑损伤和感染性疾病等重大疾病的医学智能研究不断普及“深度学习”的对抗性攻击技术对最关键的医疗和临床基础设施构成了重大风险 我国作为世界人口大国 维护社会医疗系统的安全性尤为重要 事关我国的生物卫生安全乃至全国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 因此 需高度谨慎应对人工智能技术下的对抗性网络攻击 加强卫生医疗领域的安全监测预警 防止生物恐怖活动破坏我国医疗卫生安全四、我国应对网络时代生物恐怖活动的对策建议(一)健全相关法律规范 强化网络生物安全保护的法律基础 年 月 日生物安全法 正式施行 该法是我国维护生物安全、应对生物恐怖威胁的重要法源依据 其中在第

27、七章第六十三条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和有关军事机关根据职责分工 加强对可被用于生物恐怖活动、制造生物武器的生物体、生物毒素、设备或者技术进出境、进出口、获取、制造、转移和投放等活动的监测、调查 采取必要的防范和处置措施”年 月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以下简称 网络安全法)正式施行 在第一章第十二条、第三章第二十七条分别规定“任何个人和组织使用网络应当遵守宪法法律不得利用网络从事危害国家安全、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等活动”“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从事非法侵入他人网络、干扰他人网络正常功能、窃取网络数据等危害网络安全的活动”又在第三章第二十一条、第五章第五十一条分别规定“国家采取防范计算机病毒和网

28、络攻击、网络侵入等危害网络安全行为的技术措施、国家建立网络安全监测预警和信息通报制度”目前 我国生物安全法网络安全法 中关于防范生物恐怖活动和非法网络活动的相关规定 对于打击针对生物实验系统的网络入侵、增强网络信息化技术在生物反恐领域的开发与应用具有巨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因此 我国应根据国际生物恐怖主义活动的发展趋势 持续完善我国相关的法律规范体系 增强网络科学技术手段在打击生物恐怖活动的法律基础 以及适应因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而引起的相关法律滞后的问题(二)加强生物实验室的网络系统保护在信息化时代 网络科学技术的发展给生物科学研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但随之而来的网络入侵、数据泄露、黑客

29、入侵等网络安全问题同样给生物科学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如何维护生物实验系统网络的安全、防止恐怖组织攻击生物实验成为网络平台亟须解决的问题 对此 首先应加强生物实验网络平台的安全防范工程 积极研发信息加密技术、网络入侵检测技术、病毒查杀技术、防火墙技术等 提升打击防范网络非法活动的技术能力 防止恐怖组织入侵生物实验系统从事生物恐怖活动 从而为生物科研活动提供安全稳定的网络空间环境(三)加强网络生物安全领域的人才培养增强生物反恐人才力量美国是网络生物安全概念的提出者和网络生物安全研究的先驱者 因此美国教育界对建立相关的学科与理论研究非常重视 在 年 月美国罗伯特莫里斯大学的 教授制定了多方位的研究

30、计划以规划网络生物安全学术领域的发展方向 并在他的带领下 其研究组取得了重大进展并发表了相关的研究报告 此举为随后提出更加全面、更加完善的网络生物安全王大开 芦 鹏:网络时代生物恐怖主义的新趋势及应对策略:/():/理论体系和框架奠定了坚实基础在网络生物安全学科建设中 我国也应积极参照借鉴美国网络生物安全学科领域建设取得的经验与成果 抓好顶层设计 积极布局学科理论建设 注重培养网络安全与生物安全交叉学科人才 为维护我国生物安全、打击和防范生物恐怖主义活动提供坚实的学科理论基础和人才后备力量(四)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 提高生物反恐预警监测能力预防和遏制尚未发生的生物恐怖主义活动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31、在生物反恐工作中的重点任务 这是应对国际恐怖组织日益科技化、隐蔽化的现实需要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在网络空间针对恐怖组织或疑似恐怖组织的团体的网络活动实施动态预警监测 及时发现其实施生物恐怖活动的预谋行为 及时向反恐部门传递预警信息 从而事先采取预防措施 欧盟资助研发了一款名为“红色警报()”的网络实时预警系统 它能够针对网络浏览记录、博客、等网络平台及社交媒体实现实时预警 及时发现相关网络涉恐痕迹及言论 此外 该系统还在打击恐怖组织利用社交媒体进行网络宣传、线上筹款、招募人员、实施网络入侵、操纵数据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红色警报()”系统是结合、语义网络分析()、社交网络分析()、复杂事件处理()

32、等技术使非结构化的社交媒体数据转换为语义增强的结构化事件 实现动态实时警报因此 我国反恐工作可借鉴域外相关经验与实践 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对异常网络事件的监测预警能力 从而提升我国生物反恐工作的主动性(五)加强数据信息的收集与利用 为生物反恐行动提供情报支撑情报工作是进行反恐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决策参考、分析研判、预警监测等重要职责 在互联网时代 大数据、物联网所产生的海量数据可为生物反恐情报预警监测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 推动生物反恐工作由被动处置转向主动预警、预防 因此 我国反恐部门应妥善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手段 以公安反恐数据中心的信息资源为中心 依托互联网、医疗卫生、海洋、大气等领域产生的异常网络数据资源 将分散化、碎片化的数据资源充分融合 深度挖掘潜在的生物恐怖相关信息 进而建立统一的生物恐怖数据库 实现数据的统一管理、分析与应用打破数据共享与合作壁垒 充分发挥生物反恐数据的整体功能 从而为情报分析研判提供重要支撑 切实提高生物反恐情报工作的预警、预测能力 尽快完善我国生物安全情报监测预警体系的建设(责任编辑 蒋凌燕)王大开 芦 鹏:网络时代生物恐怖主义的新趋势及应对策略 /():李益斌 李浩洋 人工智能与网络恐怖主义治理:应用与困境 中国信息安全 ()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