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题高中语文必修下第一单元综合复习(十六)1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虚词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故民之从之也轻鸡、豚、狗、彘之畜然后从而刑之然后驱而之善A两个“之”字相同两个“而”字也相同B两个“之”字相同两个“而”字不同C两个“之”字不同两个“而”字也不同D两个“之”字不同两个“而”字相同答案:D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这些;连词,表示顺承关系。故选D。2、下列选项中不全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鼓瑟希刑于寡妻B抑为采色放辟邪侈C砉然向然盖亦反其本矣D是罔民也善刀而藏之答案:B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通假字现象的理解能力。A.“希”通“稀
2、”,稀疏;“刑”通“型”,做榜样。B.“采”通“彩”,彩色。C.“向”通“响”,响声;“盖”通“盍”,何不。D.“罔”通“网”,张网捕捉;“善”通“缮”,揩拭。故选B。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夫子喟然叹曰B因其固然C百姓皆以王为爱也D所见无非牛者答案:A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古今异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喟然,古今同义,叹气的样子。B.固然,古义:本来这样;今义:虽然。C.爱,古义:吝惜,吝啬;今义:喜爱,对人或事有深挚的感情。D.无非,古义:没有不是;今义,不过是、不外是。故选A。4、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A臣未之闻也B莫之能御也C孔
3、子云:何陋之有?D臣闻之胡龁曰答案:D本题考查学生辨析文言句式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回顾文言特殊句式的种类,然后审清题干的选择要求。文言特殊句式包括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判断句,倒装句又包括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A、B、C三项均为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分别为“未闻之也”“莫能御之也”“有何陋”;D项,“臣闻之胡龁曰”为省略句,省略介词“于”,应为“臣闻之(于)胡龁曰”。故选D。5、下列选项中,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鸿门宴语言精练、绘声绘色,人物形象鲜明生动。项羽的话,骄横气盛;刘邦的话,礼仪备至;范增的话,老谋深算;张良的话,老练透辟;樊哙的话,豪
4、壮威严;项庄的话,似巧实拙。B烛之武退秦师开篇寥寥数语,既点出了战事兴起的原因,敌我双方力量的对比,又为下文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伏笔。C庖丁解牛这则寓言中,庄子采用夸张、对比、描摹、想象等多种手法,表现庖丁解牛技巧的纯熟,神态的悠然,动作的优美,节奏的和谐,身心的潇洒。D孟子用“以羊易牛”一例,肯定了齐宣王的“不忍”,认为齐宣王已具备“保民”的基础。同时也为下文论说齐宣王没有实行“王道”,是“不为”而非“不能”埋下了伏笔。答案:C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及手法技巧的理解分析能力。C“庄子采用夸张、对比、描摹、想象等多种手法”分析错误,庖丁解牛这则寓言中没有采用想象手法。故选C。6、下列句中加点字的
5、活用,与其余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端章甫,感为小相焉。B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C风乎舞雩,咏而归。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答案:B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A.端:名词作动词,穿着礼服。B.小:形容词作名词,小相。C.风:名词作动词,吹风。D.水:名词作动词,游泳。故选B。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若:如果以乱易整,不武易:替代B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增加因人之力而敝之敝:损害C又欲肆其西封肆:延伸、扩张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渡河D夫晋,何厌之有厌:厌烦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略微答案:D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D“厌烦
6、”错误。“厌”,通“餍”,满足。晋国,怎么会满足呢。“略微”错误。“微”,没有,用来表示一种否定的假设或条件。句意:假如没有那个人(秦伯)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故选D。8、下列对课文中相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传,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如解释春秋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B婚姻,意为儿女亲家,女方的父亲为婚,男方的父亲为姻,在鸿门宴里刘邦和项伯就曾约为婚姻。C西向,古代宾主相见,座位以西为尊,主东而宾西,鸿门宴中项羽东向坐,符合座次的尊卑安排。D贱称,表示对对方的责骂轻蔑,如范增骂项羽时说“竖子不足与谋”,这里的“竖子”即表示责骂轻蔑。答案:C本题考查学生识
7、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C.“鸿门宴中项羽东向坐,符合座次的尊卑安排”说法错误。古代室内宴会中,最尊者坐西面东,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东面西。项羽东向坐,即是说项羽坐西面东,而作为主人,项羽不应该占据坐西面东的位置。因此,不符合座位的尊卑安排。故选C。9、下列对文化常识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千乘之国”: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乘”古时一车六马为一乘。春秋时,一辆兵车,配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B“宗庙”:天子、诸侯供奉祖宗牌位的处所,即是人们在阳间为亡灵建立的寄居所。C“冠者”:成年人。古代的男子二十岁时行冠礼,在宗庙中进行,一般由父亲主持。D“舞雩”:台名。鲁
8、国求雨的坛。古代求雨祭天,一般设坛命女巫为舞,故称舞雩。答案:A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A.“古时一车六马为一乘”错,乘,一车四马为一乘。故选A。10、下面“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臣之壮也,犹不如人B夫晋,何厌之有C君之所知也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答案:B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B项,“有何厌”,宾语前置的标志;ACD项,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故选B。1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为”字的用法和意义归类正确的一项是()使子婴为相为击破沛公军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谁为大王为此计约为婚姻军中无以为乐若属皆且为所虏何辞为A/B/C/D/答案:C本题考
9、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动词,做,担任。介词,替,给。判断动词,是。动词,作为。跟“所”字合用,表示被动。语气助词,表判断。故选C。12、下列句子的句式属于宾语前置句的一项是()A大王来何操B亚父者,范增也C得复见将军于此D若属皆且为所虏答案:A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A.宾语前置句,“何”为“操”的宾语,被前置了,“何操”即“操何”。B.判断句,“者,也”表判断。C.状语后置句,“得复见将军于此”即“得于此复见将军”。D.被动句,“为所”表被动。故选A。1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善哉!技盖至此乎?B骑皆伏曰:“如大王言。”C项王身亦
10、被十余创。D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答案:C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通假字现象的理解能力。A.“盖”通“盍”,何,怎么。B.“伏”通“服”,心服。C.没有通假字。D.“善”通“缮”,修治,此处指揩拭,擦拭。故选C。14、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臣之所好者,道也。A良庖岁更刀,割也。B若亡郑而有益于君C臣未之闻也。D若属皆且为所虏。答案:A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言文特殊句式的能力。解答本题,要了解文言句式的分类,特殊句式包括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等。并了解每种句式的特点,重点是倒装句式。倒装句包含了: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介词结
11、构后置)等,要细心比对把握特征。本题,例句是判断句,判断标志是“者也”;整句译文:我所喜好的,是道。A项,与例句都是判断句,判断标志是“也”;整句译文:好厨子每年换一次刀,是因为他用刀割肉。B项,状语后置句,“于君”是“有益”的状语,后置了,应调整为“于君有益”;整句译文:如果使郑国灭亡对您有好处。C项,宾语前置句,“之”是“闻”的宾语,被前置了,应调整为“未闻之”;整句译文:我从来没听说过这样的事。D项,被动句,“为所”字表被动;整句译文:你们这些人都将要被他俘虏了。故选A。小提示:文言句式的学习,除了记忆课内文言文的特殊句式外,还应掌握一些常见的判断方法如宾语前置句的五种形式:助词“之”帮
12、助宾语提前例:夫晋,何厌之有?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例:微斯人,吾谁与归?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是”字做助词帮助宾语提前例:唯利是图;惟余马首是瞻。“之为”帮助宾语提前例:惟弈秋之为听。15、从词类活用的角度分析,下列加线词归类正确的一项是()沛公军霸上此其志不在小项伯杀人,臣活之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沛公今事有急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范增数目项王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A/B/C/D/答案:D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名词作动词,军,驻军;目,使眼色;形容词作名词,小,小的方面;急,紧急情况;动词的使动用法,活,使活,救活;从
13、,使跟从,带领;名词作状语,兄,像对待兄长一样;夜,在夜里。故选D。16、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美姬(j)鲰生(zu)以飨士卒(xing)按剑而跽(j)B樊哙(kui)卮酒(zh)瞋目视之(chn)目眦尽裂(c)C玉玦(ju)参乘(chng)切而啖之(dn)不胜杯杓(bi)D刀俎(z)彘肩(zh)戮力攻秦(l)从百余骑(q)答案:A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字音的能力。B.“目眦尽裂”中“眦”应读“z”;C.“参乘”中“乘”应读“shng”;D.“从百余骑”中“骑”应读“j”。故选A。17、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贪婪(In)湮没(yn)遐想(xi)撒手人寰(hun
14、)B惊诧(ch)杜撰(zhun)踪迹(j)刨根究底(po)C鄙视(b)威吓(h)栅栏(zh)冷嘲热讽(fng)D浩瀚(hn)怪诞(dn)漆黑(q)争妍斗奇(yn)答案:C本题考查学生字音辨析能力。字音题考查的重点是多音字、形声字、形近字、方言字。要注意以义辨音,以形辨音,用普通话的标准读音来矫正错误的习惯误读。题干要求选出“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A项,“湮没”的“湮”应读yn,意思是埋没;B项,“踪迹”的“迹”应读j,意思是指行动所留的痕迹;D项,“争妍斗奇”的“妍”应读yn,意思是形容百花竞放,十分艳丽。故选C。18、下列句子按句式分类正确的一组是()不吾知也技经肯綮之未尝风乎舞雩加
15、之以师旅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为国以礼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A/B/C/D/答案:D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言文句式的能力。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是“不知吾”;宾语前置句,“之”是提宾助词;介宾短语后置句,“乎”相当于“于”,是后置标志;介宾短语后置句,后置短语是“以师旅”;主谓倒装句,“宜乎”是谓语部分;介宾短语后置句,后置短语是“以礼”;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是“莫能御之”;省略句,每一个“为”后面省略了代词“之”。故选D。1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范增数目项王B常以身翼蔽项王C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D籍吏民答案:B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词类活用
16、现象的能力。A.名词作动词,用眼示意。B.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C.名词作动词(使动),使为王。D.名词作动词,登记。故选B。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为”字用法和意义归类正确的一项是()使子婴为相为击破沛公军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谁为大王为此计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A/B/C/D/答案:B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能力。动词,做;介词,替;动词,是;介词,被;句末语气词,呢。故选B。2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B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以其无礼于晋C行李之往来始臣之解牛之时D臣死
17、且不避,卮酒安足辞不者,若属皆且为虏答案:C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因”,副词,趁机。/“因”,动词,依靠,凭借。B.“以”,目的连词,来。/“以”,连词,因为。C.“之”均是主谓之间的助词,不译。D.“且”,副词,尚,还,表示进一层。/“且”,副词,将要。故选C。22、下列句子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A百姓皆以王为爱也爱:喜爱B莅中国而抚四夷也莅:莅临C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罔:陷害D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疾:疾病答案:C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爱:吝惜,舍不得。句子翻译为:老百姓都认为大王吝惜。B.莅:统治。句意翻译
18、为:统治整个中原地区,安抚四方的少数民族。D.疾:憎恨。句子翻译为:各国那些憎恨他们君主的人都想跑来向您申诉。故选C。2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愿为小相”中的“小相”,是诸侯祭祀或会盟、朝见天子时,替国君主持赞礼和司仪的官。B晋侯、秦伯,春秋时诸侯分公、侯、伯、子、王五等爵位。C执事,办事的官员,也指对对方的敬称。D编年体,是中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以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为经,记述历史的一种方式。答案:B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B.“王”错,古代爵位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没有“王”。故选B。24、对下列句中划线字的含义解释正确的一项是()秦军汜南敢以烦执事以乱易整
19、且君尝为晋君赐矣A军队办事的官员,代指对方(秦穆公),表示恭敬取代替B驻扎执掌事务交换被C驻扎办事的官员,代指对方(秦穆公),表示恭敬取代给予D军队管理事务交换是答案:C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军:驻扎。句意:秦国的军队驻扎在氾水的南面。执事:办事的官员,代指对方(秦穆公),表示恭敬。句意: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麻烦您手下的人。易:取代。句意: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为:给予。句意:并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故选C。2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不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A然则废衅钟与B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C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D盖亦反其本矣答案:C本题考
20、查理解掌握课内文言文中通假字的能力。通假字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用字现象,“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通假从本质上说体现的是文字之间一种共时的关系。解答此类题型,要注重课堂知识的积累,同时也要能够从具体的句子中合理地推断出有可能的通假字。A项,“与”通“欤”,疑问语气词,可译作“吗”。B项,“说”通“悦”,可译作“高兴,喜悦”。C项,“彼”,人称代词,可译作“对方;他”。D项,“盖”通“盍”,可译作“何不”;“反”通“返”,可译作“回到”。故选C。2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善刀而藏之善:揩拭依乎天理天理:天然的道理B技盖至此乎盖
21、:同“盍”,何、怎么乃中经首之会会:音节、节奏C刑于寡妻刑:同“型”,做榜样合于桑林之舞桑林:祭祀活动D因其固然固然:本来的结构族庖月更刀族:高明答案:B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天理:牛体的自然结构。句意为:依照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结构。C.桑林:传说中商汤时的乐曲名。句意为:合乎桑林舞乐的节拍。D.族:众,这里指一般的。句意为:技术一般的厨师每月就得更换一把刀。故选B。27、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俯足以畜妻子畜:养活B奚暇治礼义哉治:讲求C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夺:耽误D申之以孝悌之义申:申诉答案:D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D.申之以孝悌
22、之义:把孝悌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申”的意思是“反复陈述”。故选D。2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项是()A不但“木”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B尽管在这里“木”是作为“树”这样一个特殊概念而出现的,而“木”的潜在的更为普遍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C因为那黄叶还是静静地长满在一树上,在那蒙蒙的雨中,它虽然是具有“木叶”微黄的颜色,却没有“木叶”的干燥之感,因此也就缺少那飘零之意。D像“无边落木萧萧下”这样大胆地发挥创造性,难道不怕死心眼的人会误以为是木头自天而降吗?而我们的诗人杜甫,却宁可冒这危险,创造出那千古流传的鲜明形象。答案:C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与修改
23、病句的能力。A.语序不当,关联词位置不当,“不但”应放在主语“木”后;B.语序不当,定语位置不当,应是“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D.成分残缺,语序不当,结尾改为“千古流传、形象鲜明的诗句”。故选C。2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卒不忍独善其身A瓜分之日可以死B老吾老以及人之老C汝幸而偶我D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答案:B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实词中词类活用词活用类型判断能力。所谓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而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判断之时要参照现代汉语的一般用法推断。具体而言,它包括:名词;动词;
24、形容词;数词的活用。对于词类活用,要根据语言环境判断,平时注意多积累,总结规律。本题,例句:善:形容词作动词,可以理解为对自身的“完善”;A项,瓜:名词作状语,像瓜一样;B项,老:形容词作动词,尊重,敬爱;C项,偶:名词作动词,婚配,嫁给;D项,牺牲:名词作动词,“牺牲”原义为祭祀用的牛羊,这里用作动词,奉献、贡献。故选B。30、下列对文中有关词语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司马”,我国古代的官职名,战国时期“司马”为武职,专门纠察军队队列秩序。B我国古代,兄弟间排行习惯以伯、仲、叔、季排序,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是最小的。C“参乘”又写作“骖乘”,古时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
25、人。“乘”,古代四匹马拉的车。D“再拜”是古代一种相对隆重的礼节,在表示郑重呈献某物或接待某人时,行多次的叩拜礼。答案:D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D.“行多次的叩拜礼”错。“再拜”,拜两次,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表示郑重奉上的意思。故选D。课内阅读31、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这句话的含义?答案:烛之武先揭露晋国贪得无厌的本性,而后从地理位置的角度分析,指出晋国在灭掉郑国之后,会向西使秦国土地减少,赤裸裸地挑拨秦晋之间的关系。本题考查分析句子含义的能力这种题型可以这样的考题,关键要抓住中心词,要体会词语的深层含义
26、和双关意义。所谓理解句子含意包含三层意义:第一,表层意义,即语句的字面意义;第二,句内意义,即语境意义(临时意义);第三,句外之意,即言外之意,言在此而意在彼产生的意义。“夫晋,何厌之有?”是对前文“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的照应,从而得出晋国贪得无厌的本性。“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从地理位置的角度分析,指出晋国在灭掉郑国之后,会向西使秦国土地减少,“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赤裸裸地挑拨秦晋之间的关系。32、有人说烛之武有大义、大勇、大智,试简要分析。答案:大义:不计个人得失,以解国难为重;大勇:只身赴敌营,说服秦伯退兵;大智:不卑不亢,能言善辩,
27、聪慧机智。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当郑伯去请烛之武时,却遭到了烛之武的拒绝:“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显然,烛之武对郑伯过去的用人方针有看法,对自己过去所受到的排挤也是愤懑不平的。此时,郑伯赶紧认错:“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并指出:“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烛之武深明大义,在决定国家命运的关键时刻,不计私怨,捐弃前嫌,毅然应命。可见烛之武有大义。烛之武在夜间“缒而出”,秘密私访秦伯,并用一番动人的言辞说服了秦伯,秦伯退兵,体现了烛之武的大勇。正当秦伯在考虑灭郑、存郑对自己的利害关系时,烛之武充分利用这一契机,进一步为秦君分析:“且君尝为晋君赐
28、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来离间双方。这番话不由得秦伯不深思。接着烛之武又把话题引向未来,预言晋国此后的动向:“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指出晋国贪得无厌,灭郑之后,必将进而侵犯秦国,秦晋的矛盾将进一步尖锐化。由于晋国当时已成为中原霸主,秦伯对此不能不存有戒心。烛之武的这篇说辞戳到了他的痛处,终于促使他下定决心,改变主意,退兵助郑。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头头是道,使人信服。他在说辞里处处为秦着想,使秦伯不得不心悦诚服,不仅答应退兵,而且助郑防晋。可见烛之武的大智。33、下列各项关于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
29、项是()A谏太宗十思疏主要阐明的是君王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主旨,劝唐太宗“善始”以后仍要“克终”,以“积其德义”,使国家达到长治久安的局面。因此文中的“垂拱而治”不同于老子的“无为”而治,是积极的求治。B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使用先破后立的手法,在反驳司马光“侵官”“生事”等指责之后,得出“盖儒者所争,尤在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指出二人的分歧在于思想和政治路线的不同。C关汉卿在窦娥冤中大量使用口语,并灵活运用诗词文句和历史故事,丰富了语言的表现力,使其兼具活泼之美与庄重之致。D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与齐桓晋文之事两篇文章的思想有相通之处,如都重视安养民众;也有因论说重点
30、不同而形成的差异,如孔子重视“礼”,孟子强调发政施仁。答案:B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鉴赏课文内容、主旨及表现手法的能力。B.答司马谏议书采用的是先立后破的手法,作者先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态度,然后才对司马光的主张一一驳破,先以“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为论证的立足点,然后分别对“侵官”“生事”等指责进行驳斥,表明自己坚持变法的立场。故选B。34、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分析沛公三次“为之奈何”展现出的心理。答案:刘邦曾三次脱口而出“为之奈何”前两次都是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虚心求教,第三次的“为之奈何”并非真正的无可奈何,而是引导手下主动出来帮他善后,再次
31、表现出刘邦的工于心计。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此类题目要针对具体内容分析人物特点,注意从外在的肖像特点到内在的心里想法,再到精神品质。要分析全面,具体,不可泛泛而谈。“为之奈何”的意思是“对此怎么办呢?”是汉朝刘邦最爱说的一句话。常常把“为之奈何”挂在嘴边的人,大概只有两种:没有思想的傻瓜和有思想却偏偏要装得像傻瓜的人。刘邦属于后者。前两次可能都是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虚心求教,第三次的“为之奈何”更多的是引导手下主动出来帮他善后,再次表现出刘邦的工于心计。35、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这里夫子为何要赞赏曾皙?答案:曾皙的话描绘了一幅“太平盛世图”,这与孔子以“仁
32、政”“礼乐”治国的思想相吻合,加上曾皙的话说得委婉得体,所以孔子不由自主地赞赏起来。本题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能力。理解重要句子的方法:从句子中的重要词语入手;从分析句子的结构入手;从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入手;从分析其表达意图入手;从分析修辞手法入手。要做好此题首先要回归原文,扩展语境,即结合上下文来丰富答案,提示或加深理解。本题只要结合文本内容理解就可以。子路、冉有、公西华都是从政治的角度回答孔子的问题,而曾点的“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句话是从“礼”的角度上说的,意思是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经穿上了,和几个成年人、几个孩童到沂水里游泳,在舞雩台上
33、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儿返回。曾点不是直接说出自己的人生理想,而是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暮春郊游图。在这幅图画中,不论是成人还是孩童,都轻松愉悦。曾点所描绘的太平盛世的景象就是社会安定、国家自主、经济稳定、天下太平。这是曾点的人生理想的一种含蓄的表达,符合孔子的“礼”;他所描绘的画面也符合孔子的“仁政”“礼乐”治国的思想。所以,孔子“吾与点也”。小提示:“重要句子”,是指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关键性语句,它或揭示文章主旨,或表达作者情感,或有着丰富内涵。常见的有如下几类:意蕴丰富的哲理句、揭旨明理的议论句、观点鲜明的抒情句、语意深长的双关句、生动形象的修辞句。36、“曰:是心足以王矣。”这句话有何作用?答案
34、:以齐宣王自身行为证明施行王道是什么难事,让齐宣王树立起施行王道的信心。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含义的能力。我们可以提一个这样的问题,怎么理解“是心足以王矣”这句话。理解句子含义,必须结合文本来理解。由前文“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和“可”可以看出,孟子先使齐宣王打消顾虑;接着又用“以羊易牛”事件,说明齐宣王有不忍之心,这就是施行王道的基础,进一步帮齐宣王树立起信心。小提示:理解句子含义类的题目,一定要结合文本来理解。37、孟子用“君子远庖厨”来进一步宽慰齐宣王,有何用意?答案:孟子用“君子远庖厨”来宽慰齐宣王,为的是坚定其已有的“不忍”之心。这说明齐宣王已经有了“保民”的基本条件,具备施行王道的基础
35、。同时为下文论说齐宣王没有施行王道是“不为”而非“不能”埋下了伏笔。本题考查理解文本信息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问题,先要通读相关内容,在勾画相关语句,最后概括作答。由原文“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可知,君子与禽兽的区别,就是不忍见其死,不忍食其肉,也是“君子远庖厨”的理由。言外之意,君子都能这样,您是王,您具备了这样的“不忍之心”,您具备了“保民”的条件和基础。为下文论说宣王没有实行“王道”,“是不为”而“非不能”奠定了基础。小提示:写作中,我们应关注层层铺垫、环环相扣的严密的逻辑思维方法。38、请理解句意以及自称“寡人”的用意:“曰:若
36、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答案:将“寡人”放到论辩中去,更有利于孟子说服“寡人”。这一句反映了齐宣王对“王天下”的畏难心理。本题考查赏析理解句子含义及作用的能力。这道题可以这样问,即如何理解“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这句话的含义及作用。解答此类问题,要先读懂文本内容,再结合具体语境作答。我们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上分析。文章中,孟子想把话题由齐宣王的“霸道”转移到自己想谈的“王道”上来,提出了“保民而王”的论点。齐宣王第一次把自己放到了论辩中来,“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这句话,一方面有利于孟子对他的说教;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他的不自信,为难情绪,像我,可以“保民”吗。结构上,引出下文,环环相扣。小提示
37、:“重要句子”,是指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关键性语句,它或揭示文章主旨,或表达作者情感,或有着丰富内涵。常见的有如下几类:意蕴丰富的哲理句、揭旨明理的议论句、观点鲜明的抒情句、语意深长的双关句、生动形象的修辞句。39、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请从上文赏析孟子论辩技艺之妙。答案:由齐宣王之“说”可以看出孟子说理之效。齐宣王的心悦诚服,表明了孟子善于“知人”,也从侧面突出其说理技巧的高超。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说”通“悦”,高兴的意思。齐宣王为什么高兴?孟子的话说到了他的心里了,齐宣王从内心深处接受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也从侧面反映了孟子高超的谈话技巧和“
38、知人”本领,他能够确定齐宣王能够说服。40、请体会下面文段中刘邦的说话艺术。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答案:刘邦的这段话先用“臣”满足项羽的虚荣心,然后用回忆共同作战的岁月来软化项羽的内心。对“先入关破秦”,谓“不自意”,既暗示了自己的功劳,又显得言辞谦卑,足见其胸有谋略。把项羽的愤怒归咎于“小人”的挑拨,及时给项羽一个台阶下。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这段话是刘邦向项羽请罪时说的话,用词很谦卑,注意分析它的言外之意。如“臣与
39、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表明反秦大义,当戮力同心,不该兄弟起疑;“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表明虽然先入关,但是“不自意”,绝非想抢功,而项王之威武人所共知;“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表明“欲王关中”,绝非本意,是小人之言。4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庖丁解牛的故事说明,凡事只有经过反复实践,才能认识并掌握其客观规律;只有认识并掌握它的客观规律做起事来才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B庖丁解牛技巧发展的第二阶段:三年后,不再把牛看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因为他对牛的身体结构已完全了解,这反映了他技术的精湛。C秦、晋曾是友好邻邦,秦对晋
40、有割让焦、瑕二邑的赏赐,晋对秦却严加防范。烛之武对这种微妙的关系了如指掌,并巧妙地加以利用,这是他得以智退秦师的关键。D烛之武的劝说,使秦伯撤走了围郑的军队,还派部队帮助郑国防守,秦、晋联盟顷刻瓦解,晋国不得已而退兵。烛之武既退秦师,又退晋师,可谓一石二鸟。答案:C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的能力。C“秦对晋有割让焦、瑕二邑的赏赐”错误,原文说的是“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意思是“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可见应是晋国曾经答答应把焦、瑕两地割让给秦国,并没有兑现。故选C。42、请结合原文,具体分析本文是怎样运用迂回曲折的论辩艺术的。答案:本文
41、在论辩过程中有三个波折。第一个波折:孟子想向齐宣王道出自己的仁政理想蓝图,碰到的第一个难题是齐宣王的畏难心理。齐宣王认为王天下很难,而霸天下则比较容易,所以,他说:“德何如,则可以王矣?”“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针对齐宣王的这一心理,孟子从齐宣王的日常生活入手,巧妙地分析了“以羊易牛”的事,指出齐宣王不是吝啬,而是有不忍之心,而这不忍之心正是“保民而王”的思想基础。再者,孟子的这一番言语,也让人听着顺耳。所以,齐宣王说“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心悦诚服地与孟子站到同一边来了。第二个波折:齐手虽然在思想上解决了一些问题,但他又怀疑自己的能力。他说:“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意思就是说自己还
42、是没有信心。孟子针对这种思想上的疑难,采用了一组形象而生动的比喻进行说理。这就是“百钧”“舆薪”“挟太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技”等比喻,指出齐宣王完全有能力“保民而王”,只是没有认真去做罢了,这就进一步从思想上为自己陈述仁政主张铺平了道路。第三个波折:在孟子发出了“推愚”然后可以王天下的议论后,齐宣王并没有明确地表示要去实行,而是对心中“大欲”念念不忘。那么,他的“大欲”是什么呢?这是孟子必须认识到并且要扫清的障碍,否则,王天下的大道理还是不能让齐宣王听到心里去。所谓能破才能立,就是这个道理。孟子善于察言观色,他从两人一开始的谈话中就始终没有忘记齐宣王想称霸天下的企图,于是,他用“抑王兴甲兵,
43、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一激,再故意提出“肥甘”“轻暖”“采色”“声音”“便嬖”五项,旁敲侧击地引出齐宣王的“大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然后,又用缘木求鱼的比喻,彻底击碎了齐宣王的幻梦。文章中的这三个波折,呈现出迂回曲折的特点,千回百转,摇曳生姿,有时故意避开话题,有时故作顿挫,这都是由齐宣王认识上的曲折决定的。本题考查把握文章结构,概括文本内容的基本能力。解答此题,要根据指定区间归纳内容要点,组织答案时,要结合着具体语句进行分析。迂回曲折,层层深入,跌宕起伏。论述问题先从侧面、远处、外围入手,逐渐引向主旨,形成了迂回曲折、波澜起伏的论辩风格。本文意在宣扬王道,却不直言王道,而以齐宣王问齐桓晋文之事发端。这个开头既避免了平铺直叙,使文章产生了顿挫之感,又使文章形成驳辩的局面,引出孟子的一段立场鲜明的谈话。孟子的答语既表明了对霸道的态度,又机智委婉地把谈话引向王道。但下文又不正面谈王道,而以“以羊易牛”的事例肯定齐宣王有不忍之心,具备行王道的基本条件,借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