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题高中语文必修下第一单元综合复习(四十一)1选择题1、对下列句中划线字的含义解释正确的一项是()秦军汜南敢以烦执事以乱易整且君尝为晋君赐矣A军队办事的官员,代指对方(秦穆公),表示恭敬取代替B驻扎执掌事务交换被C驻扎办事的官员,代指对方(秦穆公),表示恭敬取代给予D军队管理事务交换是答案:C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军:驻扎。句意:秦国的军队驻扎在氾水的南面。执事:办事的官员,代指对方(秦穆公),表示恭敬。句意: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麻烦您手下的人。易:取代。句意: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为:给予。句意:并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故选C。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
2、,不正确的项是()A技盖至此乎盖:大概B批大郤批:击C如土委地委:卸落D善刀而藏之善:通“缮”,修治。课文中指揩拭。答案:A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句意:(你解牛的)技术怎么竟会高超到这种程度啊?“盖”,同“盍”,表示何、怎样。解释错误。B.句意:击入大的缝隙。“批”,击。解释正确。C.句意:像泥土一样卸落在地上。“委”,卸落。解释正确。D.句意:把刀擦拭干净,收藏起来。“善”,通“缮”,修治。课文中指揩拭。解释正确。故选A。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善哉!技盖至此乎?B骑皆伏曰:“如大王言。”C项王身亦被十余创。D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
3、刀而藏之。答案:C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通假字现象的理解能力。A.“盖”通“盍”,何,怎么。B.“伏”通“服”,心服。C.没有通假字。D.“善”通“缮”,修治,此处指揩拭,擦拭。故选C。4、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张良出,要项伯。B秦王还柱而走。C范增数目项王。D秦伯说,与郑人盟。答案:C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通假字的把握能力。A项,“要”通“邀”,邀请。B项,“还”通“环”,环绕。C项,无通假字。D项,“说”通“悦”,喜悦,高兴。故选C。5、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俯足以畜妻子畜:养活B奚暇治礼义哉治:讲求C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夺:耽误D申之以孝悌之义申:申诉答案:
4、D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D.申之以孝悌之义:把孝悌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申”的意思是“反复陈述”。故选D。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A这些地区的建筑和中国中心地区的建筑,或是同属于一个体系,或是大同小异,是如弟兄之同属于一家。B3500年来,中国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发展了这个体系的特长,不断在艺术上和技术上把它提高,达到了高度水平,取得了辉煌成就。C两柱之间也常用墙壁,但墙壁并不负重,只是像“帷幕”一样,用以隔断内外,或划分内部空间而已。D我们中国的建筑在三千多年前就具备了这个优点,并且恰好为中国将来的新建筑使用新的材料与技术的问题上准备了极有利的条件。答案:C本题考查学
5、生辨析与修改病句的能力。A.搭配不当,“是如弟兄之同属于一家”改为“如弟兄之同属于一家的关系”;B.语序不当,“在艺术上和技术上”语序不当,应为“在技术上和艺术上”;D.成分残缺,应在“使用”前加上“在”。故选C。7、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孟子善于诱导、善于论辩的一组是()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无以,则王乎?然则废衅钟与?不识有诸?是心足以王矣。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ABCD答案:D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把握人物形象特点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全都表现孟子善于诱导、善于论辩的一组”,然后抓住“孟子”“善于诱导、善于论辩”这两个关键信息,再来分析选项
6、。解答此题可用排除法。“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是齐宣王的话,“然则废衅钟与”句是牵牛之人所说的话,这两句都与“孟子善于诱导、善于论辩”无关,故可以排除包含这两句的选项。故选D。8、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居则日:“不吾知也!”B未之有也C异乎三子者之撰D技经肯綮之未尝答案:C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根据特殊句式的特点来分析句子中存在什么特殊句式,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分类选择。题中A项,“居则日:不吾知也”的意思是“平日里说:没有人了解我”,“不吾知也”中“吾”是动词“知”的宾语,按现代汉语应放其后,却放其前,是宾语前置;B项,
7、“未之有也”的意思是“从来没有过这样的事”,代词“之”是动词“有”的宾语,按现代汉语应放其后,却放其前,是宾语前置;C项,“异乎三子者之撰”的意思是“和他们三人的志向不同”,介词短语“乎三子者之撰”是“异”的状语,按现代汉语应放其前,却放其后,是状语后置;D项,“技经肯綮之未尝”的意思是“我的刀从不去碰筋脉经络相连的地方和筋骨结合的地方”,“技经肯綮”是“未尝”的宾语,按现代汉语应放其后,却放其前,是宾语前置。故选C。小提示:文言文句式总分两大类:固定句式、特殊句式。其特殊句式又可分为: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判断句四大类,而倒装句又分为: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
8、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其常见的形式有以“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者”等形式;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其常见类型有“见”“见于”“于”“为”“为所”“受”“受.于”;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定语后置是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介宾短语后置(状语后置)是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动词后作补语。9、下列各句中“其”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B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C吾
9、其还也D以其无礼于晋答案:C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语和虚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实词与虚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虚语的用法和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再逐项对比。本题A项,代词,指代使者;B项,代词,指代晋国;C项,语气助词,表商量或希望语气,“还是”;D代词,指代郑国。故选C。小提示:理解文言实词和虚词含义的技巧: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从语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等。如本题,主要从语境内容分析。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沛公军霸上B素善留侯张良C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D杀人如不能举答案:
10、D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A.军,名词活用作动词,驻军。B.善,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友善,交好。C.夜,名词做状语,在晚上。D.举,尽,没有活用现象。故选D。1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臣之所好者道也(名词,道理)B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名词,方法)C伐无道,诛暴秦(名词,道义)D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动词,取道)答案:A此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答题时最重要的方法是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理解,通则对,不通则错。其他方法有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等
11、。本题中,A项,句意为:臣下所探究的是事物的规律。道,名词,事物的规律。错误。B项,句意为:深谋远虑,行军用兵的方法。道,方法。正确。C项,句意为:讨伐诛灭残暴无道的秦王朝。道,名词,道义。正确。D项,句意为:从郦山脚下,取道芷阳,抄小路走。道,取道。正确。故选A。小提示: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众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莱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
12、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1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不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A然则废衅钟与B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C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D盖亦反其本矣答案:C本题考查理解掌握课内文言文中通假字的能力。通假字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用字现象,“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通假从本质上说体现的是文字之间一种共时的关系。解答此类题型,要注重课堂知识的积累,同时也要能够从具体的句子中合理地推断出有可能的通假字。A项,“与”通“欤”,疑问语气词,可译作“吗”。B项,“说”通“悦”,可译作“高兴,喜悦”。C项,“彼”,人称代词,可译作“
13、对方;他”。D项,“盖”通“盍”,可译作“何不”;“反”通“返”,可译作“回到”。故选C。1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篡夺脚镣禀赋莫名其妙B枭雄松弛破绽败坏论常C战栗辞藻淆乱自头罗网D惶惑赌注奉培振彻天地答案:A本题考查学生字形辨析的能力。B.“松弛”应为“松弛”,意思是减低紧张程度或减小压力。“败坏论常”应为“败坏伦常”,意思是指损坏破坏伦理纲常;C.“自头罗网”应为“自投罗网”,意思是自己投到罗网里去;比喻自己送死;D.“奉培”应为“奉陪”,意思是以诚恳的敬意,来陪伴别人共度时光。“振彻天地”应为“震彻天地”,意思是响透全世界。比喻一个人的声望很高。故选A。14、下列选项中不全
14、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鼓瑟希刑于寡妻B抑为采色放辟邪侈C砉然向然盖亦反其本矣D是罔民也善刀而藏之答案:B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通假字现象的理解能力。A.“希”通“稀”,稀疏;“刑”通“型”,做榜样。B.“采”通“彩”,彩色。C.“向”通“响”,响声;“盖”通“盍”,何不。D.“罔”通“网”,张网捕捉;“善”通“缮”,揩拭。故选B。15、下列各组句子中,文言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A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是乃仁术也B莫之能御也/客何为者C若属皆且为所虏/百姓之不见保D大王来何操/以吾一日长乎尔答案:D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特殊句式的能力。A.均为判断句,“者也”是标志/“乃”翻译为“是”。B.均
15、为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分别为:莫能御之也/客为何者。C.均为被动句,“为所”是标志/“见”是标志。D.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大王来操何/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以吾一日乎尔长。故选D。16、下列选项中,有关文化常识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衅钟是周朝的一种礼仪。在古代,钟被视为一种神器,新铸成的钟要用牛羊的鲜血予以祭祀。B孟子梁惠王上:“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庠序,即古代的地方学校,后泛指学校。C乘,古时一车一马为一乘。春秋时,一辆兵车,配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D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的历史,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被鲁
16、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答案:C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C项,“乘,古时一车一马为一乘”错误,乘: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故选C。17、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以吾一日长乎尔以:因为B摄乎大国之间乎:在C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方:纵横,方圆D子路率尔而对曰尔:你答案:D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D.尔:的样子。句意
17、为:子路急遽而不加考虑地回答说。故选D。18、下列句中的“如”意思相同的一项是()如或知尔如五六十如其礼乐如会同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ABCD答案:C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如果,假如;或者;至于;或者;怎样;或者。都解释为“或者”。故选C。19、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因击沛公于坐B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C庖丁为文惠君解牛为击破沛公军D以乱易整移风易俗答案:C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第一个“因”,动词,顺着;第二个“因”,介词,趁机。B.第一个“封”,名词用作动词,把作
18、为疆界;第二个“封”,名词,疆界,边界。C.两个“为”意义、用法相同,介词,替、给。D.第一个“易”,动词,替代,取代;第二个“易”,动词,改变。故选C。2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焉用亡郑以陪邻/以其无礼于晋B君知其难也/吾其还也C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若使烛之武见秦君D子亦有不利焉/焉用亡郑以陪邻答案:C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连词,来/连词,因为;B代词,那/语气助词,表祈使,还是;C均为连词,假如;D语气词,呀/疑问副词,为什么。故选C。2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A我虽不敏,请尝试之敏:聪慧B百亩之由,勿夺其时夺:夺取C申
19、之以孝悌之义申:反复说明D奚暇治礼义哉治:讲求答案:B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要求选“有误的一项”,然后应结合具体的语境,运用语法知识进行辨析。B项,“百亩之由,勿夺其时”意思是“一家一户所种百亩的田地,不误农时得到耕种,“夺”,耽误。故选B。2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舆薪唒笑铿尔不敏B疱厨孝悌剨然踌躇C便甓商贾莅临秋豪D戚戚褊小吾惛挟嫌答案:D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汉语字形的能力。A.“唒笑”的“唒”应为“哂”。B.“疱厨”的“疱”应为庖”。C.“便甓”的“甓”应为“嬖”;“秋豪”的“豪”应为“毫”。故选D。
20、23、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的回答直接用理性的语言述说他的志向,勾勒出一幅太平盛世的和乐景象。B庖丁解牛选自庄子大宗师,庄子是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的著作,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作品。C烛之武退秦师的主要人物是烛之武,作者通过他的语言,不管是牢骚,还是说辞,都表现了他不仅能言善辩,而且深明大义、机智勇敢。D鸿门宴中,范增多次使眼色给项羽,举起(他)所佩带的玉玦向项羽示意多次目的是向项羽表明自己的忠心。答案:C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理解文言文内容能力。A.“直接用理性的语言述说他的志向”错误,曾皙的言志与其他人不一样,他没有直接
21、用理性的语言述说自己的志向,而是以形象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太平盛世的和乐景象,在这充满诗意的理想蓝图中,人们潇洒自得,乐趣天然,家国安宁,人民生活美好,人与自然和谐。这种表述深深打动了孔子,他“喟然叹曰:吾与点也。”B.“庖丁解牛选自庄子大宗师”错误,应该是庄周庄子养生主。D.“举起(他)所佩带的玉玦向项羽示意多次目的是向项羽表明自己的忠心”错误,目的是暗示项羽杀掉刘邦。故选C。2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一致的一项是()A依乎天理B不推恩无以保妻子C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D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答案:C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古今异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古义:生理上的天然结构。今义:天然的道
22、理。B古义:妻子儿女;今义:丈夫的配偶。C饥馑,即灾荒,指因为粮食歉收等引起的食物严重缺乏的状况。古今义相同。D古义:少年,不到20岁的人。今义:儿童。故选C。25、下列选项中,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鸿门宴语言精练、绘声绘色,人物形象鲜明生动。项羽的话,骄横气盛;刘邦的话,礼仪备至;范增的话,老谋深算;张良的话,老练透辟;樊哙的话,豪壮威严;项庄的话,似巧实拙。B烛之武退秦师开篇寥寥数语,既点出了战事兴起的原因,敌我双方力量的对比,又为下文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伏笔。C庖丁解牛这则寓言中,庄子采用夸张、对比、描摹、想象等多种手法,表现庖丁解牛技巧的纯熟,神态的悠然,动作的优美,
23、节奏的和谐,身心的潇洒。D孟子用“以羊易牛”一例,肯定了齐宣王的“不忍”,认为齐宣王已具备“保民”的基础。同时也为下文论说齐宣王没有实行“王道”,是“不为”而非“不能”埋下了伏笔。答案:C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及手法技巧的理解分析能力。C“庄子采用夸张、对比、描摹、想象等多种手法”分析错误,庖丁解牛这则寓言中没有采用想象手法。故选C。26、下列对文化常识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千乘之国”: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乘”古时一车六马为一乘。春秋时,一辆兵车,配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B“宗庙”:天子、诸侯供奉祖宗牌位的处所,即是人们在阳间为亡灵建立的寄居所。C“冠者”:成年人。古代
24、的男子二十岁时行冠礼,在宗庙中进行,一般由父亲主持。D“舞雩”:台名。鲁国求雨的坛。古代求雨祭天,一般设坛命女巫为舞,故称舞雩。答案:A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A.“古时一车六马为一乘”错,乘,一车四马为一乘。故选A。2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C以其无礼于晋D依乎天理,批大郤答案:C本题考查理解古今异义词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考点考向要求。这是一道理解文言实词中的双音节古今异义词语的题目,双音节古今异义的词语大致有几种情况,一般是古汉语的一个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一个词,而古汉语的一个词对应一个现代汉
25、语的词组。解答此类题目时,应明确要求,如本题“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针对古今异义设题,然后应结合具体语境,运用语法知识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A项,古义,意外的变故;今义,表程度的副词,很,十分。B项,古义,指东方道路上(招待使节)的主人;今义,指请客的主人。C项,古今同义,均为“没有礼貌,不用礼节对待”。D项,古义,指牛体的自然结构;今义,天然的道理或伦理道德。故选C。28、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视力)如其礼乐,以俟君子(等待)B批大郤,导大窾(引导,这里指引刀进入)沛公则置车骑(放弃,丢下)C籍吏民,封府库(登记)朝济而夕设版焉(成功)
26、D素善留侯张良(友善、交好)又欲肆其西封(延伸、扩张)答案:C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平时注意积累文言实词的意思,注重和现代汉语的比较,然后审清题干,逐项对比。C项,“朝济而夕设版焉”意思是“可是,晋惠公早晨渡过河去,晚上就筑城来防备您”,济:渡河。故选C。小提示:理解文言实词意思的技巧: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从语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形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用法的角度判断词义;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断词义。29、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美姬(j)
27、鲰生(zu)以飨士卒(xing)按剑而跽(j)B樊哙(kui)卮酒(zh)瞋目视之(chn)目眦尽裂(c)C玉玦(ju)参乘(chng)切而啖之(dn)不胜杯杓(bi)D刀俎(z)彘肩(zh)戮力攻秦(l)从百余骑(q)答案:A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字音的能力。B.“目眦尽裂”中“眦”应读“z”;C.“参乘”中“乘”应读“shng”;D.“从百余骑”中“骑”应读“j”。故选A。30、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鼓瑟希B为长者折枝C技盖至此乎D若不阙秦答案:D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通假现象的能力。A.“希”是通假字,通“稀”,本意是稀疏,引申为稀少。B.“枝”是通假字,通“肢”,肢体。C.“
28、盖”是通假字,通“盍”,何,怎么。D.无通假现象。故选D。课内阅读31、秦国撤军并协助郑国守城,晋文公不攻打秦军并从郑国撤军,这是烛之武离间秦晋联盟的必然结果吗?请网上搜索春秋笔法”“重耳流亡”“重耳复国”“城濮之战”等有关资料,了解春秋时期各国的形势,就这一问题发表你的看法。答案:观点一:从文章本身来看,烛之武退秦师意在褒扬烛之武的智勇精神,至于最终解救郑国是否因烛之武一人之力则不必苛求。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而左传是左丘明为春秋所作的注解,它也秉承了“春秋笔法”。春秋笔法,也叫“微言大义”,即在文章的记叙之中表现出作者的思想倾向,而不是通过议论性文辞表达出来。烛之武退秦师之所以广为后人关注
29、、广为传播,最为重要的原因是烛之武在国家生死存亡之际,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的精神以及他高超的论辩艺术,而这些正是左丘明褒扬的。观点二:从当时的社会背景来看,晋文公撤军是因为不愿意同时与秦、楚发生冲突,两面树敌。联系当时背景,晋、楚刚刚进行了城濮之战,虽然最终是晋国获胜,晋文公也成就了他的霸主地位;但晋军并未重创楚军的有生力量。晋国的西方有强秦觊觎,南方有强楚威胁。因此,据当时的社会形势来看在烛之武的诱导下,秦穆公单方面撤军后,老谋深算的晋文公不愿两面树敌,也冠冕堂皇地下了撤军命令。观点三:从晋文公的个人修养来看,晋文公不打秦军,是不想背负忘恩负义和贪得无厌的恶名。晋文公在多年的流亡生涯见识了很
30、多险恶的人心,经历过各种波折风险,这使他的处世经验极为丰富、应变能力极强。假如晋文公攻击秦师,则完全应验了烛之武在秦穆公面前给晋国所下的断语:晋国的确总出尔反尔,忘恩负义;晋国总是贪得无厌;晋国存有狼子野心,得陇望蜀。攻打秦军,树立新敌,是富有心计的晋文公所不愿看到的。此题考查学生个性化阅读文本、提出自己见解的基本能力。这是一道开放性的探究题,解答此题,要首先明确自己的看法,然后根据自己的观点,结合着文本的具体内容,联系现实生活,阐述自己的理解与看法,只要能言之有理即可。探究的题目,探究的题目一般有两个方向,一是向内挖掘,一是向外延伸,向内挖掘的题目主要是针对文章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实际是对
31、文章的内容的提炼的过程,答题方式是观点+原文例证。向外延伸主要是针对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对自己的启示,答题时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文章和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论证,论证要围绕自己的观点进行,做到中心突出、简单明了。本题属于向外延伸,主要是针对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对自己的启示。观点一: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而左传是左丘明为春秋所作的注解,它也秉承了“春秋笔法”,即在文章的记叙之中表现出作者的思想倾向。烛之武退秦师之所以广为后人关注,最为重要的原因是在“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的情况下,是烛之武在国家生死存亡之际,不顾个人安危挺身“夜缒而出”的精神以及他高超的论辩艺术,“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32、最后“秦伯说,与郑人盟”,而这些正是左丘明褒扬的。从文章本身来看,烛之武退秦师意在褒扬烛之武的智勇精神,至于最终解救郑国是否因烛之武一人之力则不必苛求。观点二:联系当时背景,晋、楚刚刚进行了城濮之战,虽然最终是晋国获胜,晋文公也成就了他的霸主地位;但晋军并未重创楚军的有生力量。晋国的西方有强秦觊觎,南方有强楚威胁,郑国“且贰于楚”的原因,也无非是楚国当时强大。秦穆公单方面撤军后,老谋深算的晋文公不愿两面树敌。所以在“子犯请击之”时,晋文公以“不仁”“不知”“不武”,也冠冕堂皇地下了撤军命令。从当时的社会背景来看,晋文公撤军是因为不愿意同时与秦、楚发生冲突,两面树敌。观点三:晋文公在多年的流亡生
33、涯见识了很多险恶的人心,经历过各种波折风险,这使他的处世经验极为丰富、应变能力极强。假如晋文公攻击秦师,则,完全应验了烛之武在秦穆公面前给晋国所下的断语:“朝济而夕设版”晋国的确总出尔反尔,忘恩负义;“夫晋,何厌之有?”,晋国总是贪得无厌。攻打秦军,树立新敌,是富有心计的晋文公所不愿看到的。从晋文公的个人修养来看,晋文公不打秦军,是不想背负忘恩负义和贪得无厌的恶名。小提示:此题考查学生个性化阅读文本、提出自己见解的基本能力。这是一道开放性的探究题,解答此题,要首先明确自己的看法,然后根据自己的观点,结合着文本的具体内容,联系现实生活,阐述自己的理解与看法,只要能言之有理即可。探究的题目,探究的
34、题目一般有两个方向,一是向内挖掘,一是向外延伸,向内挖掘的题目主要是针对文章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实际是对文章的内容的提炼的过程,答题方式是观点+原文例证。向外延伸主要是针对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对自己的启示,答题时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文章和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论证,论证要围绕自己的观点进行,做到中心突出、简单明了。32、请赏析以下文句: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答案:说明当今之君制民之产的状况,与上文形成对比。当百姓的物质生活有了保障之后,社会才会安定,民凤才会淳朴;若百姓生活朝不保夕,则难以讲求礼义。本题考查
35、理解句子含义的能力。我们可以提出一个问题,即怎么理解“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翻译文本,了解文意。这类题要求考生读懂文本,深入了解事实真相和来龙去脉,重点是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和它所包含的深层意义,在此基础上经过独立思考进行回答。“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意思是,如今规定人民的产业,上不能赡养父母,下不能养活妻子儿女,好年景也总是生活在困苦之中,坏年景免不了要饿死,与原文“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36、”形成对比,说明现在制民之产的状况。“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意思是只想把自己从死亡中救出来恐怕还不够,哪里还顾得上讲求礼义呢?言外之意就是要让百姓有物质生活保证,不然,就难以讲求礼仪,也谈不上社会安定,民风淳朴。小提示:理解句子含义类题目一定要结合文本,只有上下文联系起来,才能准确透彻地理解。33、曰:“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这段话有何作用?答案:孟子点出行“霸道”“后必有灾”,进一步引起齐宣王的兴趣。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理解内容类题目,一定要回归文本来理解。结合文本,当齐宣王再一次否定孟子的说法,说“否,吾
37、不为是也”时,孟子直接说出他的想法“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意思是想开拓疆土,使秦国、楚国来朝见,统治整个中原地区,安抚四方的少数民族。至此,齐宣王的“大欲”即以力争霸天下暴露无遗。在此基础上,孟子以“缘木求鱼”这个生动的比喻,彻底打碎他的幻想。文章接着写到“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这句话的意思是,爬到树上去抓鱼,虽然抓不到鱼,却没有什么后祸;假使用这样的做法,去谋求这样的理想,又尽心尽力地去干,结果必然有灾祸。孟子指出了“霸道”的后果,就是一定“后必有灾”,这样,就引出齐宣王的兴趣,所以他说了一句“可得闻与”,引出下文。小提
38、示:严密的逻辑推理是这篇文章的一大亮点。34、以“挟太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为喻有什么用意?答案:以“挟太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这组对照性的比喻,进一步阐明“不为”和“不能”的区别,进一步说明齐宣王能王天下而不去做。本题考查赏析句子艺术特色的能力。赏析句子,首先指出句子运用的手法,然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是如何运用该手法的,最后指出句子运用该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或者表达作者什么情感。“艺术特色”可以从内容表现的角度、表达方式、遣词造句的特色、语言表达的风格、修辞手法等方面思考问题。孟子用“挟太山以超北海”比喻大事,用“为长者折枝”比喻小事,二者对比鲜明。如果说孟子首先以一组巧妙的比喻,正面
39、引出“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的结论;那么“挟太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这组对比就进一步阐明“不为”和“不能”的区别,更加有力地说明了齐宣王有“王天下”的能力,但没有“王天下”的做法。小提示:“重要句子”,是指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关键性语句,它或揭示文章主旨,或表达作者情感,或有着丰富内涵。常见的有如下几类:意蕴丰富的哲理句、揭旨明理的议论句、观点鲜明的抒情句、语意深长的双关句、生动形象的修辞句。35、请概括以下内容的作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答案:简明扼要地写出了四个学生的姓名,并交代了一个典型的探究学习的场景。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题,需要了解本文的
40、出处,熟悉文章内容。本文选自论语,论语记录的是孔子和及其弟子言行的书,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是孔子非常喜欢的学生,所以本文一开始就交代了四个学生的姓名;孔子的课堂是令人向往的课堂,他的课堂,也许就是在参差杏林下下席地而坐,弟子们席地而坐,称为“侍坐”。师生坐在一起,就一个话题互相交流,共同探讨,民主气氛浓厚,平等对待学生,体现了探究学习的特点。所以开篇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交代学生姓名,交代了典型的学习场景。小提示:理解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
41、。36、课文第四段写“樊哙闯帐”,是故事的高潮,作者从哪几方面刻画了樊哙这一人物?写“樊哙闯帐”的目的是什么?答案:(1)语言描写。“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语句短促,紧张的形势、急迫的心态、忠勇的性格跃然纸上。行动描写。“带剑拥盾入军门”“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立而饮之”“拔剑切而啖之”。无所顾忌,无所畏惧,何等英武。外貌描写。“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着墨不多,却极为传神。(2)写“樊哙闯帐”塑造了樊哙这样一个忠勇、无畏的人物形象,有助于衬托文章主要人物项羽和刘邦的形象,还凸显出张良的出众才智。本题考查学生对描写人物手法的把握及文章重要情节作用的鉴赏能力。“哙曰:此迫矣!臣
42、请入,与之同命!”“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属于语言描写;“侧其盾以撞”“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属于动作描写,“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属于外貌和神态描写。写樊哙,既衬托了项羽、刘邦,也突出了张良。文章巧妙地把握人物关系:刘邦信而用之;项羽感其“义”,赞其勇”,赐酒、赐肉、赐座;张良则是“导演”兼“舞台调度切全由张良策划。37、孟子有富民、重民的思想,他的仁政主张有哪些内容?答案:“制民之产”。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使百姓有恒产,足以饱身养家,改善人民生活,“人和”是施行王道的根本。“谨庠序之,教”,重视教育。让老百姓懂得
43、礼仪,对他们施以遒德的教育。特别注重教化,提升品德修养。本题考查筛选文本信息、归纳文本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熟悉文本内容,勾画出与问题相关的信息,再对内容进行归纳概括。本题要求回答孟子的仁政主张的内容。首先,百姓要有物质保证。由原文“明君制民之产”可知,百姓要有固定的产业,要达到“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要达到“五十者可以衣帛”“七十者可以食肉”“八口之家可以无饥”;君主要“发政施仁”。其次,要重视学校的教育,达到“谨庠序之教”。由原文“申之以孝悌之义”可知,懂得礼仪,孝敬父母,友爱兄长,使得“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提升文化修养。小提示:这类题要求考生
44、根据题目的要求能够从文本中筛选出有效信息,经过分析、概括,整合成新的语句。38、用自己的语言形象地复述曾皙的一段话,说说这种生活理想的魅力在哪里。答案:复述:暮春时节,微风习习,吹动我轻薄的衣裳。我要邀约五六位情投意合的好友,带上六七个童子,去领略春天的气息,我们将去沂水中洗去尘土,到舞雩台上临凤起舞,兴尽时放歌而归。魅力:我们可以理解为曾皙勾画了一幅“太平盛世图”民风趋淳,民德归厚,天下太平,它与儒家以“礼乐”治理天下的社会理想相吻合。我们也可以把它理解为超脱现实、逍遥闲适、回归自然的人生图景它远离尘世喧嚣,与自然冥合为一,追求一种精神的清洁和灵魂的自由。本题考查理解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读懂并理解文本内容,然后再复述内容。“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意思是,暮春时节,暖风袭面,穿上春天的衣服,和几个成年人、几个孩童到沂水里游泳,在舞雩台上吹风,一路唱着歌儿返回,那是一幅春光明媚、惠风和畅的自然图景,也是一幅风清俗美、和平宁静的社会图景。这幅图景呈现出来的是社会安定、国家自主、经济稳定、天下太平,它与儒家“以礼乐治国”的崇高境界相吻合;在当时礼坏乐崩,一切原有的仁义道德和社会规则都被打乱的现实下,这也是一种超脱现实,远离喧嚣,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