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题高中语文必修下第二单元综合复习(五)1选择题1、下列关于各句中画线部分属于何种戏剧语言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周朴园(点着一支吕宋烟,看见桌上的雨衣,向侍萍)这是太太找出来的雨衣吗?鲁侍萍(自语)哦,天哪,我觉得我像在做梦。周朴园我问,他现在在哪儿?A舞台提示旁白独白B舞台提示独白对话C独白旁白对话D独白对话旁白答案:B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文学常识能力。“点着一支吕宋烟,看见桌上的雨衣,向侍萍”是舞台提示,提示演出时周朴园扮演者的动作。“哦,天哪,我觉得我像在做梦”结合文意可知是鲁侍萍发现自己女儿的主人竟然是周朴园,不敢相信,这是鲁侍萍的独白。“我问,他现在在哪儿”是周朴园得知
2、被鲁侍萍抱走的二儿子没有死,就问鲁侍萍他的二儿子现在在哪里。此处是周朴园对鲁侍萍的问话。故选B。2、下列关于元杂剧的一些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元杂剧的结构一般是四折,有的有楔子。折是戏剧故事发展的大段落,也是音乐组织的单元。楔子是指四折以外增加的独立段落,通常在第一折前起交代作用。B杂剧剧本由曲词(元杂剧的主体)、宾白(剧中人物的对话)、科范(主要指演员的动作)和剧名等构成。C杂剧角色分末(男角)、旦(女角)、净(性格刚烈或粗暴的男性人物)、杂(末、旦、净以外的杂角)等。正末和正旦是元杂剧的主唱角色。D元代的杂剧和散曲合称“元曲”,关汉卿是中国戏剧的奠基人之一,他和马致远、王实甫、白朴合称
3、“元曲四大家”。答案:D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D项,“他和马致远、王实甫、白朴合称元曲四大家”中“王实甫”错,王实甫应为郑光祖。故选D。小提示:解答文化常识题的技巧:积累法。所谓积累法就是要平时积累大量的文化常识,这需要学生平时学习时多用心,也需要老师多提醒多总结,更主要的需要学生平时读书时要多留心。平时学习时多刷题,形成大量知识积累。到考
4、试时,调动平时积累的大量文化常识,对试题中涉及的文化常识初步做出正误判断。联想法。当试题中的文化常识自己平时没有见过时,可以采用联想法。回忆课本中学过的相关内容,回忆自己读过的相关书中是怎样说的。回忆看过的电影,旅游参观时导游的相关讲解,以及古代的风俗习惯等进行联想从而做出相应的辅助的正误判断。3、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变徽尸骸负屈显冤孤身只影B素练餐刀顺水推船动地惊天C刑宪亢旱杳无音信苌弘化璧D典刑甘霖前合后偃披枷带索答案:B本题考查学生识记课内需掌握字词字形的能力。A.“变徽”应是“变徵”,是古代音律的一种;“负屈显冤”的“显”应是为“衔”,指含冤;C.“苌弘化璧”的“璧”应
5、是“碧”,指鲜血化为碧玉;D.“披枷带索”的“索”应是“锁”,指枷锁。故选B。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窦娥冤是关汉卿近四十岁左右时的作品,那时元朝刚刚统一天下,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正是元朝“最清明、最鼎盛”的时期。B让窦娥临终的三个愿望都实现,也从侧面表现了“天道”还是存在的,世界上还是有“公理”和“正义”的。C作者运用浪漫主义的艺术创作手法,通过奇特的构思和想象,让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发生乃至实现的事在舞台上发生并得以应验。D窦娥冤案只是一桩冤案,并无曲折离奇的情节,但这桩冤案却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它是法制黑暗和官吏昏聩的写照和典型。答案:D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
6、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A项,“关汉卿近四十岁左右”成分赘余,“近”和“左右”只能保留其一。B项,“让窦娥临终的三个愿望都实现,也从侧面表现了”成分残缺,属于滥用介词导致主语缺失的类型,删除句首的“让”字。C项,“让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发生乃至实现”语序不当,“乃至”表示递进关系,应把“不可能发生乃至实现”改为“不可能实现乃至发生”。小提示: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比如B项,滥用介词导致句子的主语缺失。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
7、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为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从现在起到年底,国家大剧院宣布将承办31场精心策划的演出。B这部小说中的“边缘人”是一个玩世不恭、富有破坏性却真实坦白的群体,人们面对这类形象时会引起深深的思索。C根据国家统
8、计局发布的数据,4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出现自去年12月以来的最大涨幅,但仍低于相关机构的预测。D为进一步保障百姓餐桌安全,国家对施行已超过5年的食品安全法作了修订,因加大了惩处力度而被冠以“史上最严”的称号。答案:C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A项,语序不当,应将“从现在起到年底”放到“将承办”之前,并将“年底”后的逗号删去。B项,不合逻辑,主客颠倒,最后一句应改为“这类形象会引起人们深深的思索”。D项,主语残缺,“因加大”前应补出主语“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点睛:考查语病,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
9、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6、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怕硬欺软杳无音信顺水推舟忍气吞声B撚断脊筋孤身只影灭罪休因东海孝妇C负屈衔冤死而无怨三推六问前合后揠D错堪贤愚鳏寡孤独浪荡乾坤天降甘霖答案:A试题分析:题干要
10、求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这是考查汉字的字形,考生应结合字义和字音辨析正误。B项,“灭罪休因”的“休”应为“修”,意思是“消除今生的罪孽,修造来世的福缘”。C项,“前合后揠”的“揠”应为“偃”,“前合后偃”意思是“身体前后俯仰晃动,站立不稳的样子”。D项,“错堪贤愚”的“堪”应为“勘”,意思是“错误的判断好人坏人”,“勘”意思是“判别”。7、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委屈抱应旷日持久一帆风顺B贤惠烦燥樟木箱卑鄙无赖C怀揣缔听冰窟窿勾魂摄魄D混账拖延根深蒂固哭哭啼啼答案:D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A.抱报;B.燥躁;C.缔谛。故选D。8、下列词语
11、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难堪(kn)斟酌(zhn)楔子(xi)锲而不舍(q)B挣揣(chui)湍急(tun)丰腴(y)阿谀献媚(y)C皴裂(jn)逡巡(qn)彗星(hu)拾人牙慧(hu)D偕行(xi)揩汗(xi)踮脚(din)掂斤播两(din)答案:B试题分析:A项,“锲”读qi,“锲而不舍”,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C项,“皴”读cn,“皴裂”,指发生在手足的深浅不一的裂纹。D项,“揩”读ki,“揩汗”就是擦汗。点睛:本题考查普通话字音识记能力。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命题形式主要有找出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
12、相同(或不同)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组三类。复习时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训练、记忆相结合。9、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莎士比亚,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他一共创作了154首十四行诗,其中十四行诗集最为著名。B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有李尔王哈姆莱特奥赛罗和亨利四世,喜剧有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等。C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早期创作的五幕悲喜(正)剧。剧本描写一对青年男女因家族间的世仇而不能联姻,结果自杀的故事。D戏剧文学的两个重要内容是戏剧冲突和戏剧语言。答案:B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B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应为李尔王哈姆莱特奥赛罗和麦克
13、白。亨利四世是莎士比亚创作的历史剧。故选B。10、下列对本单元戏剧作品相关内容和形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窦娥冤不以跌宕的情节、复杂的人物塑造、对人性的体贴揣摩而取胜,它用“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三个意象表达呼天抢地的冤屈,誓愿激烈,画面感强,具有极大的悲剧力量。B雷雨中周朴园非常相信金钱的力量和父权、夫权的威势,因此,他认为鲁侍萍是受到了某些指使来寻求补偿,理所当然地以为金钱可以解决问题;在三个儿子都同时出现的场景下,他也没有特别慌乱。C哈姆莱特中关于“生存还是毁灭”的经典独白,显示出哈姆莱特犹豫、怯懦、勇气、高贵、决断、抗拒爱、追求爱的复杂人格,这恰恰是他精神自由高贵的具
14、象,也是他高昂的主体意识的凸显,具有较强的现代精神。D根据戏剧的分类,窦娥冤属于古代戏曲、散曲、公案剧、悲剧;雷雨属于现代剧、多幕剧、舞台剧、话剧、悲剧;哈姆莱特属于外国戏剧、多幕剧、舞台剧、话剧、悲剧。答案:D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识记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D.窦娥冤应为“杂剧”而不是“散曲”。杂剧与散曲是两种不同的文学形式,杂剧属于戏剧,散曲属于诗歌。故选D。1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小剧场正在上演昆曲游园惊梦,舞台上那青衣眼波流转,步履轻盈,才一开腔便先声夺人,楼上楼下的看客皆哄然叫好。明星危情讲述了一个女明星遭到疯狂报复,历经千难万险几乎死亡的故事。该剧用艺术化的手
15、法告诉观众,在娱乐圈里要做到一尘不染绝非易事。玉器博览会上陈列的一件件雕工精美、玲珑剔透的玉雕工艺品,深受前来参观、订货的中外客商青睐。这位先生对论语的解说,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几乎每一页都会有文字让我感到莫名的激动,以至情不自禁地拍案叫绝。湄公河行动取材于当时惊天动地的“105中国船员金三角遇害事件”,故事情节环环相扣,其中那场警察扮成商人与毒枭过招的戏看得人惊心动魄。除了她的独唱无伴舞外,其他的歌舞节目都是群体性的,服装尽显华丽,演员个个长袖善舞,看得人眼花缭乱。ABCD答案:B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
16、分析辨别。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先声夺人:先张大声势以压倒对方,多用于比喻。这里望文生义,不合语境。一尘不染:泛指人品纯洁,丝毫没沾染坏习气;也形容环境非常清洁。符合语境,使用正确。玲珑剔透:形容器物精致,孔穴明晰,结构奇巧(多指镂空的工艺品和供玩赏的太湖石等);也形容人聪明伶俐。符合语境,使用正确。拍案叫绝:拍着桌子叫好,形容非常赞赏。符合语境,使用正确。惊天动地:形容声音特别响亮;形容声势浩大或事业伟大。不合语境。长袖善舞:比喻做事有所凭借,就容易成功,后多用
17、来形容有财势、有手腕的人善于钻营取巧。不合语境。故选B。小提示: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一下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12、对下列破折号的作用,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鲁侍萍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表示思考间隔)B鲁侍萍(泪满眼)我我-我只要见见我的萍儿。(表示语气断断续续)C周朴园我叫他,他就可以下来见你。不过是(顿)他
18、很大了,(顿)并且他以为他母亲早就死了的。(表示解释说明)D周朴园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改,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表示话题转换)答案:A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A“表示思考间隔”错误,“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中破折号应是表示话题转换。故选A。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这位曾经驰骋乒坛的名将已经回到祖国,现就任于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从事运动医学的教学与研究,为国家的体育事业贡献他的力量。B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观念,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可让病人得到更多的心理安慰,也有利于提高医院的社会声誉和经济效益。C作为一个全新而又相对成熟的行业,电子商务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
19、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冲击了历史悠久的传统商业模式。D凭借智能化的设计与强大的功能,这款扫地机器人一上市就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在较短时间内就抢占了四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的市场份额。答案:B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A项,搭配不当,“就任于”和“教授”不搭配,可将“就任于”改为“担任”。C项,语序不当,“不仅也”表示递进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冲击了历史悠久的传统商业模式”应互换位置。D项,不合逻辑,“抢占了四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的市场份额”错,数值表述应该
20、从小到大,应为“抢占了五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的市场份额”。故选B。小提示: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1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1、A前街里去心怀恨,后街里去死无冤,休推辞路远。B等他四下里皆瞧见,这就是咱苌弘化璧,望帝啼鹃。C数学家华罗庚的座右铭:见面少叙寒喧话,多把艺术谈几声。D身穿无袖旗袍的赵一狄,真的是沉鱼落燕,风情万种。答案:A本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要做到正确地读写词语,首先应注意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其次要适当拓宽阅读面,多积累词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并且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无误,这样在读写的过程中就可以避免读错写错了。B项,“苌弘化璧”应写作“苌弘化碧”;C项,“寒喧”应写作“寒暄”;D项,“沉鱼落燕”应写作“沉鱼落雁”。故选A。15、窦娥冤
22、中,窦娥对自己被无辜问斩和导致这种悲惨遇的黑暗现实充满了愤怒和抗争,她在临刑前发下了哪三桩誓愿以证明自己的冤情千真万确?()日月倒悬血溅白练苌弘化碧望帝啼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ABCD答案:D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三桩誓愿:一、血溅白练窦娥:“若是我窦娥委实冤枉,刀过处头落,一腔热血休半点儿粘在地下,都飞在白练上者。”“委实”就是确确实实。血溅白练就是“示冤”让在场的人都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二、六月飞雪窦娥:“如今是三伏天,身死之后天降三尺瑞雪,掩埋了窦娥尸首。”窦娥“二煞”中还唱到:“定要感的六出冰花滚丝绵,免着我尸骸现;要什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这里再
23、次希望老天发出征兆天降瑞雪。“若果有一腔怨气喷如火”定要感动上苍让“六出冰花滚丝绵还是天降瑞雪昭示千古奇冤,冲天怨气,以警告统治者。三、亢旱三年窦娥:“我窦娥死的委实冤枉,从今以后,着这楚州亢旱三年”。所以是。故选D。16、“午饭后,天气更阴沉,更郁热”雷雨第二幕开头的这段舞台说明有什么作用?归纳正确的一项是()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情境。渲染舞台气氛。加强戏剧的真实感。暗示人物的心情,孕育一种即将爆发的力量。ABCD答案:B本题考查学生对戏剧作品中舞台说明的作用的把握能力。“午饭后,天气更阴沉,更郁热”这段“舞台说明”属于环境描写,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情境(由此得出),又渲染舞台气氛,烘托
24、悲剧色彩(由此得出)。这种气氛同剧情紧密配合,烘托了人物的烦躁、郁闷不安的情绪,预示着一场雷雨的到来。不仅为完整地塑造人物服务,而且感染了读者或观众,也随之产生一种压抑感,暗示人物的心情,孕育一种即将爆发的力量。(由此得出)。故选B。17、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从鲁侍萍对待周朴园的感情中,可以使我们把周朴园和鲁侍萍的关系的性质看得更清楚、更明白。B曹禺为什么要写前后两代完全重复的都出身资产阶级家庭的青年与无产阶级家庭的姑娘之间的一往情深的爱情故事呢?C作者在刻画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时,的确承受着来自政治社会和政府方面的压力,尽管他没有意识到或者没有完全意识到。D如果简单地拿西方文化里的
25、父亲或丈夫的标准来衡量周朴园这个形象,那是不公平的。答案:D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成分残缺或赘余,把“可以使我们”改为“我们可以”。B.语序不当,应把“完全重复的”放在后边修饰“爱情故事”,即“曹禺为什么要写前后两代都出身资产阶级家庭的青年与无产阶级姑娘之间的完全重复的一往情深的爱情故事呢”。C.“政治社会和政府方面”概念分类不当,有交叉现象。故选D。18、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提防(d)顷刻(qng)哥哥行(hng)错勘贤愚(kn)B处决(ch)瀽水(jin)刽子手(kui)湛湛青天(zhn)C盗跖(zh)埋怨(mi)鼓三通(tng)亢旱三年(kng)
26、D罪愆(yn)亲眷(jun)空嗟怨(ji)上朝取应(yng)答案:A本题考查学生识记课内需掌握汉字字音的能力。B.“刽”应读gu;C.“埋”应读mn;D.“愆”应读qin。故选A。19、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诸生,指古代经考试录取而进入中央学校(如太学)学习的学生。B经筵,皇帝听讲书史之处,宋代凡侍读、侍讲学士等官均称“经筵官”。C吏部,隋代始为尚书省六部之一。领吏部(选部)司封司勋、考功等司,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D勒石燕然,出自后汉书东汉将军窦宪率兵打败匈奴,一直追击到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后人用此词表示建立成就或功勋。答案:A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学文化常识的
27、能力,此类文化常识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中,A项,“进入中央学校(如太学)学习的学生”错误,诸生,指古代经考试录取而进入中央、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故选A。20、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元杂剧通常每本四折一楔子,剧本由“唱”“白”“科”三部分组成。B戏剧是一种通过舞台演出而诉诸观众感官的艺术形式,有悲剧、喜剧、正剧之分,也有独幕剧、多幕剧之分。C
28、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丹麦伟大的戏剧家、诗人。他的作品是人文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D曹禺,原名万家宝,祖籍湖北,生于天津,现代剧作家,其代表作有雷雨日出北京人等。答案:C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的中外中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考生要注意平时积累文学文化常识的时候要注意,从作家简介、作品梗概、文体题裁常识等角度进行积累。本题选项C,莎士比亚是英国人。故选C。21、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你是谁,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B你的生日四月十八每年我总记得。C她一个单身
29、人、无亲无故,带着一个孩子在外乡,什么事都做;讨饭、缝衣服、带孩子,在学校里伺候人。D不是有一件,在右袖襟上有个烧破的窟窿,后来用丝线绣成一朵梅花补上的?还有一件答案:C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C.“她一个单身人、无亲无故”顿号使用错误,顿号是词语间停顿,这里是句子间停顿,应使用逗号;“什么事都做;”分号使用错误,分号应改为冒号,因为后面是对前面“什么事都做”的解释。故选C。22、下列选项中,请选出与所列典故的人物或出处完全对应的一项()东海孝妇苌弘化碧望帝啼鹃飞霜六月亢旱三年A说苑庄子杜宇太平御览关汉卿B孝妇庄周蜀王本纪邹衍窦娥冤C孝妇苌弘杜宇邹衍窦娥D东海苌弘邹衍杜宇窦娥答案:
30、C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东海孝妇”,出自列女传和汉书于定国传,讲述的是东海一个孝妇的故事,孝妇很早死了丈夫,又没有儿子,但赡养婆婆非常周到。婆婆因不想拖累她,上吊自缢。而孝妇却由此入狱,并屈打成招,最终被太守杀死。这就排除A。“苌弘化碧”,出自庄子外物“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沉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化而为碧”。“望帝啼鹃”,出自禽经杜鹃,相传战国时期蜀王杜宇称帝,号望帝。他为蜀国治理水患立下大功,急流勇退后禅位给臣子,自己则退隐居住在西山,死后化为杜鹃鸟。到春天时昼夜不停地悲鸣,其啼声非常的凄切,直到口中吐血为止。排除BD。“飞霜六月”,邹衍
31、事燕惠王尽忠,左右谮之王,王系之狱。仰天哭,夏五月为之下霜。“亢旱三年”本源自“东海曾经孝妇冤亢旱三年”这一典故。故选C。2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境况窟窿一帆风顺委屈求全B家俱啼哭自寻烦恼平白无辜C敲诈拖延生性固执与心不忍D习惯拜望虚情假意软硬兼施答案:D本题考查正确识记字形的能力。A.“委屈求全”的“屈”应为“委曲求全”。B.“家俱”的“俱”应为“家具”,“平白无辜”的“辜”应为“故”,平白无故,意思是无缘无故。C.“与心不忍”的“与”应为“于”。故选D。2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学校与村民土地冲突,河北美院土地纠纷,学生成挡箭牌。个别辅导员学生与村
32、民冲突,学生称事先不知情,“以为去种树”。由于长时间驾车,田某感到有些疲劳犯困,眼睛眨了一下的,车辆就驶向了路边,将站在路边的行人刮倒。近日,市民肖女士向本报反映,其所购的东芝笔记本电脑,在期内无法上网,售后人员却无能为力,无法修复。A指使功夫包修B支使工夫包修C指使工夫保修D支使功夫保修答案:C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做好这类题需要注意:正确理解词语的含义,掌握词语用法;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要注意成语的使用范围和搭配对象;弄清所用的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句,“指使”,自己不出面,煽动某人去做某事,含贬义;“支使”,派遣别人做事;语境是个别辅导员
33、把学生当成挡箭牌,学生与村民冲突,偏重于处主意,应该用“指使”。第句,“功夫”,指素养、本领、技能,特指武术方面的本领和技能;“工夫”,指占用的时间,空闲时间,时候;语境是偏重于时间,应该用“工夫”。第句,“包修”,指总揽下来,负责修理;“保修”,商店或工厂售出的某些商品在规定期限内免费修理,也指保养维修;语境是购买的东芝笔记本电脑,售后人员却无能为力,无法修复,应该用“保修”。故选C。25、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注音全正确的一组是()A盗跖(zh)古陌(m)湛湛青天(zhn)B亲眷(jun)荒阡(qin)苌弘化碧(hng)C气暄(xun)甘霖(ln)忍气嗟怨(ju)D罪愆(yn)错勘(kn)亢旱
34、三年(kng)答案:B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注音全正确的一组”,这是考查汉字的读音,考生应结合字形和字义辨析读音的正误。A项,“古陌”的“陌”应读m,古代田间小路东西为“陌”,南北为“阡”,意思是指荒郊野外,人烟稀少地方的纵横小路。C项,“忍气嗟怨”的“嗟”应读ji,“嗟怨”意思是“嗟叹怨恨”。D项,“罪愆”的“愆”应读qin,意思是“罪过,过失”。2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有关领导日前表示,北京要让各功能区更加名副其实,比如中关村就不再新增普通商业项目,而要凸显其以科技为中心的定位。B身处当今世界,在快速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与世界各国友好交往的基
35、础上,适当加强武装力量,应是捍卫自身利益的不二法门。C面对强震时所表现出的从容不迫和有条不紊,并非一个民族与生俱来的素质,而是其在不断经受天灾的历程中代代积累而成的品质。D加强青少年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如果父母对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一味地包办代替甚至无所不至,不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答案:D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A项“名副其实”指名称、名声与实际相符合。语境中指北京各功能区名称与实际相符
36、,使用正确。B项“不二法门”比喻独一无二的门径。语境中指“适当加强武装力量”是捍卫自身利益的独一无二的道路。使用正确。C项“有条不紊”指有条理,有次序,一点儿不乱。语境中指遇到强震时要有条理,有次序,不慌乱。使用正确。D项“无所不至”,指凡能做的都做了(指坏事)。此成语含贬义,使用在本句中不恰当。故选D。27、下列对课文句子中加点部分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天地也!只合(只应,本来就应该)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同“糊涂”,“混淆”义)了盗跖、颜渊(分别借指坏人和好人)?B念窦娥葫芦提(元代口语,“糊里糊涂”的意思)当罪愆,念窦娥身首不完全,念窦娥从前以往干家缘(做家务的缘故)。C【净(戏曲角色
37、名,俗称“花脸”)扮公人,鼓三通、锣三下科(戏曲剧本中指示角色动作、表情的用语)。刽子磨旗、提刀,押正旦(传统戏曲中的女主角)带枷上。刽子云】行动些(走快些),行动些,监斩官去法场上多时了。D鲁侍萍:(大哭起来)哦,这真是一群强盗!(走至周萍面前,抽咽)你是萍(潜台词为:你是我的萍儿吗?你就是我日思夜想的儿子吗?你太令我失望、痛心、愤怒了!),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答案:B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和使用词语及识记文化常识的能力。B“干家缘(做家务的缘故)”错,“家缘”,家务。“干家缘”是“干家务”的意思。故选B。28、学校实行“自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其中语文课设置了“我当小老师”环节,学生把自己
38、对课文的理解、分析,走上讲台讲出来。这种做法,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小老师”们能够走上讲台固然勇气可嘉,但有时也存在一些错误。以下是高一(5)班叶同学作为“小老师”发言,请根据所学,判断他的发言哪一项是正确的。()叶同学关于第二单元戏剧单元的发言要点。A窦娥冤中窦娥发下了“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三桩誓愿,层层深入地表现了窦娥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和乐观态度。B元杂剧角色分旦(男角)、末(女角)、净(性格刚烈或粗暴的男子)三大类。正末和正旦是元杂剧的主唱角色。正末主唱的称“末本”,正旦主唱的称“旦本”。C雷雨中的周朴园三十年来一直记着鲁侍萍,而且还是朝夕怀念着她的。但当他突然发现眼前
39、的鲁妈就是当年的侍萍时,忽然严厉地责问侍萍“你来干什么”,是害怕鲁侍萍的出现会危及他的名誉、地位、家庭。D哈姆莱特中,英国王子哈姆莱特虽然装疯,但是通过他曾经的妻子奥非莉亚的话,我们依然可以领略哈姆莱特高贵的品质。答案:C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以及文章内容的能力。A“乐观态度”错误,窦娥的三桩誓愿是表现窦娥的抗争精神。B.“旦(男角)、末(女角)”错误,“旦”是女角,“末”是男角。D.“英国王子”错误,哈姆莱特是丹麦王子;“妻子”错误,奥菲莉亚是他的恋人而非妻子。故选C。29、对下面加点字的古代白话解释有误的一组是A着做公的把住巷口(叫,吩咐)行动些,行动些(赶快些)B没来由
40、犯王法(没缘由)只合把清浊分辨(只应该)C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混淆)我窦娥向哥哥行有句言(行走)D则落的吞声忍气空嗟怨(只)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深)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字词的古代白话意义,C项“我窦娥向哥哥行有句言(行走)”的“行”是“这边”“那边”或者“这里”“那里”的意思。30、下列常识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曹禺原名万家宝,他的处女作雷雨是于1933年在清华大学读书时写成的。B他陆续写出了日出、北京人、原野等闻名中外的优秀剧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还写了历史剧胆剑篇、王昭君和屈原。C雷雨通过一个资产阶级的家庭内错综复杂的矛盾,深刻地揭示了资产阶级大家庭的罪恶和工人与资本家之间
41、的矛盾,反映了正在酝酿着一场大变动的20年代中国社会现实。D四幕话剧雷雨中的周冲,是一个受过“五四”以来新思潮影响的,和鲁大海一样的革命青年。答案:A本题考查学生辨析文学常识的能力,主要考查作家作品的相关知识。解答此题,学生要结合平时积累,联系课本所学内容,同时要注意细节,逐项进行排除。本题B项,屈原是郭沫若的剧作;C项,“深刻地揭示了资产阶级大家庭的罪恶”表述错误,应该是“揭示了封建大家庭的罪恶”;D项,“周冲是和鲁大海一样的革命青年”表述错误,有拔高之嫌,周冲是封建资产阶级大家庭中有反抗精神的,有进步、民主思想的青年,鲁大海是工人阶级的代表。故选A。课内阅读31、从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哈姆莱
42、特具有哪些个性?答案:哈姆莱特是个富于理想、敢于行动的人,勇敢果断的性格使他具有“英雄”的个性,但在这里也可以发现他的迟疑、忧郁、孤独他既是个身负为父复仇、扭转乾坤重任的“英勇果断”的王子,又是个具有延宕、迟疑、多虑性格的“忧郁”的王子。这种个性,正是他形象血肉丰满、栩栩如生的魅力所在。本题考查分析人物个性特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先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梳理概括主要情节;然后勾画出直接描写的内容(语言、动作、细节等),并结合文中其他人物的对比、烘托,社会背景,环境的衬托,以及作者倾向或他人评价分析人物个性特点;最后选择准确的词语概括作答。文章主要围绕着哈姆莱特的复仇来写的。分析哈姆雷特的个性特点
43、可从大段对白及内心独白入手分析,体会他个性的矛盾。以克劳狄斯为代表的整个封建统治集团及社会邪恶势力过于强大,但他富于理想、敢于行动,是个英雄形象。可是结合当时社会背景,新兴的资产阶级还处于萌芽状态,以哈姆莱特为代表的先进人物还处在弱势,推翻封建大厦的时机还没有成熟,萌芽时期的先进力量与强大的恶势力之间的矛盾,构成了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冲突。哈姆莱特身负为父复仇、扭转乾坤的重任,加之人文主义者本身的局限性,导致了哈姆莱特性格上的忧郁,行动上的延宕(拖延),重重的顾虑使他变得犹豫不定。32、“是你?”的潜台词是什么?答案:问句,表示难以置信。侍萍,怎么是你?你,怎
44、么会是侍萍?侍萍怎么会变成这样?表现了周朴园此时不敢想、不敢信、不敢认、不想认的复杂心理。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语句深层含义的能力。解答句子含义题,先明确句子的陈述对象及陈述内容,理解其表层意;然后分析把握句子特征,比如关键词语、使用修辞等;再结合上下文语境,深入思考其中蕴含的情感、哲理,揣摩其深层含义或言外之意。“是你?”是问句,表明周朴园对眼前的女子就是侍萍感到不可思议,难以置信。在周朴园的记忆力,对侍萍的印象一直是停留在30年前,她年青、漂亮;而现在的侍萍经历了30多年岁月的磨砺,面相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难让周朴园相信她就是侍萍。另外,周朴园念念不忘的侍萍是能给他的心理带来安慰的,是不会给他现在的生活带来变化的,是不会给他的地位带来威胁的,是不会给他的身份带来污点的眼前的侍萍,或许会令这一切有所不同,所以此刻一个“是你?”,道出了周朴园不敢想、不敢信、不敢认、不想认的复杂心理。小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