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浙江省淮南市2025年五下数学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
(时间:90分钟 分数:100分)
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一、认真审题,细心计算(每题6分,共18分)
1.直接写得数.
×12= ÷0.4= = =
= - = = + =
2.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3.解方程
二、认真读题,准确填写(每小题2分,共22分)
4.已知长方体的体积是72立方分米,它的底面积是9平方分米,它的高是(________)分米。
5.一个三位数,百位上是最大的一位偶数,十位上是最小的奇数,个位上是最大的一位数,这个数是( ),它是( )数(填“奇”或“偶”)。
6.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________个面,________个顶点,________条棱,相对的面的面积都________,相对的棱长的长度都________。
7.9个是(________),(________)个是。
8.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分数。
170平方分米=平方米; 11分=时; 20厘米=米。
9.一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60cm,长是6cm,宽是5cm,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______)cm³。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为0)
11.中国历届奥运会获得的金牌数如下表:(单位:枚)
第25届
第26届
第27届
第28届
16
16
28
32
第27届奥运会获得的金牌数是第26届的,第28届奥运会获得的金牌数是第27届的。
12.在括号里填上“>”“<”或“=”。
(______) (______) (______)
13.在10个零件里有1个次品(次品重一些),用天平称,至少称_____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来。
14.一个长方体的长8dm,宽6dm,高1dm,如果高增加2dm,新长方体的体积比原来增加_____dm1.
三、反复比较,精心选择(每小题2分,共10分)
15.一种桃汁,大瓶装(1200mL)售价8元,小瓶装(400mL)售价3元.三家商店为了促销这种桃汁,分别推出优惠方案:
购买12升这种桃汁,要想省钱到( )购买.
A.甲店 B.乙店 C.三个店均可 D.丙店
16.要比较明明、亮亮两位同学近5年来的身高变化情况,用( )比较合适。
A.单式折线统计图 B.单式条形统计图 C.复式折线统计图 D.复式条形统计图
17.分数的分子增加4,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该( )。
A.增加4 B.增加6 C.增加9 D.乘以2
18.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精确到六位小数的数学家是( )
A.刘徽 B.祖冲之 C.欧几里德
19.已知,那么( )。
A.等于 B.小于 C.大于 D.可能小于或大于
四、动脑思考,动手操作(每题4分,共8分)
20.分别画出从正面、上面、右面看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21.下两幅图是不完整的正方体展开图,请分别把它们补充成完整的正方体展开图.
五、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22.爸爸跑一圈要4分钟,妈妈跑一圈要6分钟,小霞跑一圈要5分钟。
(1)如果爸爸妈妈同时起跑,至少多少分钟后两人在起点再次相遇?此时爸爸、妈妈分别跑了多少圈?
(2)你还能提什么问题?(并解答)
23.商店运来一批蔬菜,黄瓜占总数的 ,西红柿占总数的 ,其它的是土豆,土豆占这批蔬菜的几分之几。
24.有一个游泳池,从里面量得长8m,宽6m,深2m,现在要对游泳池的底部和四壁进行粉刷,要粉刷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5.用一张长90cm、宽80cm的长方形铁皮,在它的四个角各剪去一 个边长是10 cm的小正方形(如图),焊接成一个无盖的铁皮箱,这个铁皮箱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它的容积是多少升?
26.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可以用一个公式计算,这个公式是什么呢?
27.下面是护士为一位病人测量体温的统计图.
(1)这是一幅 统计图,护士每隔 小时给该病人量一次体温.这位病人的最高体温是 ,最低体温是 .
(2)病人的体温在哪一段时间里下降最快?哪一段时间体温比较稳定?
(3)从体温上观察,这位病人的病情是好转还是恶化?
28.一根长米的铁丝,第一次剪去它的,第二次剪去它的,还剩全长的几分之几?
参考答案
一、认真审题,细心计算(每题6分,共18分)
1、2 2
【详解】略
2、;;;0
【详解】略
3、解:X= 解: x= 解: x=
【解析】略
二、认真读题,准确填写(每小题2分,共22分)
4、8
【分析】由题意得长方体的体积是72立方分米,它的底面积是9平方分米,因为长方体体积=底面积×高,可得高=长方体体积÷底面积,代入实际数据即可求高。
【详解】72÷9=8(分米)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对长方体体积公式的应用,熟练掌握长方体体积的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5、819 奇
【解析】略
6、6 8 12 相等 相等
【解析】略
7、 7
【解析】略
8、;;
【分析】1平方米=1000平方分米,1小时=60分,1米=100厘米,根据小单位化大单位就除以进率进行解答。
【详解】170÷1000==
11÷60=
20÷100==
故答案为:;;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分数的意义,解题的关键是要知道面积、时间、长度之间的进率。
9、120
【分析】长方体棱长总和=(长+宽+高)×4,长方体体积=长×宽×高,据此求解。
【详解】高:60÷4=15cm,15-6-5=4cm,体积:6×5×4=120 cm³,所以这个长方体的体积为120 cm³。
【点睛】
掌握长方体的棱长总和和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0、
【分析】根据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解答。
【详解】1-=;
1÷0.7=1÷=;
1×=;
1÷a=。
故答案为:;;;
【点睛】
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找一个数的倒数,可以用1除以这个数。
11、,
【解析】略
12、> > =
【分析】分别计算出左右两边的具体结果,然后进行比较,同分母分数,分子越大,分数越大。
【详解】,,所以;
,,所以
,,,所以
【点睛】
一个非零数,除以大于0且小于1的数,结果一定大于原数。
13、3
【分析】把10个零件分成(5,5)两组放在天平上称,找出下沉的一组,再把这5个零件分成(2,2,1)三组,把2个一组的放在天平上称,如平衡,则没称的一个是次品,如不平衡,再把下沉的2个零件分成(1,1)放在天平上称,下沉的一个就是次品。据此解答。
【详解】把10个零件分成(5,5)两组放在天平上称,找出下沉的一组,再把这5个零件分成(2,2,1)三组,把2个一组的放在天平上称,如平衡,则没称的一个是次品,需2次。
如不平衡,再把下沉的2个零件分成(1,1)放在天平上称,下沉的一个就是次品,需3次。
所以至少称3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
故答案为3。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天平平衡的原理来解答问题的能力。
14、2
【解析】8×6×(1+2)﹣8×6×1=8×6×5﹣144=240﹣144=2(dm1)
答:新长方体的体积比原来增加2dm1.
故答案为2.
三、反复比较,精心选择(每小题2分,共10分)
15、A
【解析】本题可根据要购买的桃汁的瓶数及每个商店的优惠方案分别计算在各个商店购买桃汁需要的钱数,然后选择花钱最少的一家去购买.
【详解】8÷1200≈0.0067元/ml,3÷400=0.0075元/ml,
所以购买大盒较合算.
12L=12000mL,
甲店:12000÷1200=10盒,即先购买7大盒,可获送7小盒,
又知1200÷400=3(小盒),
故6盒相当于2大盒,还多1小盒,
这时是9大盒,1小盒,再买2小盒即可,
需花8×7+3×2=62元;
乙店购买需花:8×10×90%=72(元);
丙店需花:8×10×85%=68(元);
62元<68元<72元,
所以去甲店最省钱.
故选A.
16、C
【分析】复式折线统计图更便于两组数据的比较。
【详解】要比较明明、亮亮两位同学近5年来的身高变化情况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
故答案为:C
【点睛】
复式折线统计图不仅能看出数量增减状况,还便于两组数据的比较。
17、B
【分析】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先判断分子或分母乘几或除以几,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未知的分母或分子也乘几或除以几即可。
【详解】先把约分化成最简分数,原题变为下面的式子:
==
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都乘5就是,15-9=6,可以看作9增加6。
故选:B。
【点睛】
此类题分子或分母有时是加几或减几,要把加减转化为乘除。
18、B
【详解】略
19、C
【分析】可假设=1,再用减法分别计算出x、y的值,最后比较大小。
【详解】假设=1,则x=1-=;y=1-=。因为>,所以x>y。
故答案为:C。
【点睛】
本题巧妙使用特殊值法,假设它们的和均等于1,从而简化计算。这种思路可以应用到一些没有确定取值范围的题目中。
四、动脑思考,动手操作(每题4分,共8分)
20、
【分析】从正面看,看到两层,上层一个正方形(靠左),下层两个正方形;从上面看,看到两列,左侧一个正方形(靠上),右侧两个正方形;从右面看,看到两层,上层一个正方形(靠右),下层两个正方形;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画图如下: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三视图的画法。
21、
【详解】根据正方体展开图的11种特征,左图再在四个正方形的下面添上一个正方形,即成为正方体展开图的“1 4 1”结构,就是一个完整的正方体展开图;右图在下行左边添上一个正方形,即成为正方体展开图的“2 2 2”结构,就是一个完整的正方体展开图.本题是考查正方体的展开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五、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22、(1)12分钟;爸爸:3圈;妈妈:2圈
(2)如果妈妈与小霞同时起跑,在起点再次相遇时,小霞跑了多少圈?
6圈
【分析】(1)当爸爸妈妈第一次在起点相遇时,所用时间应是爸爸、妈妈分别跑一圈所用时间的最小公倍数,4和6的最小公倍是12,则至少12分钟后,两个人在起点相遇.由此即能求出此时爸爸、妈妈各分别跑了多少圈。
(2)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如:如果妈妈和小红同时起跑,至少多少分钟后两人再次相遇?
【详解】4与6的最小公倍数是12,所以至少12分钟后爸爸妈妈才会在起点再次相遇;
12÷4=3(圈)
12÷6=2(圈)
答:至少12分钟后两人在起点再次相遇,此时爸爸跑了3圈,妈妈跑了2圈。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对最小公倍数的实际应用。
23、
【解析】1--=-=
答: 土豆占这批蔬菜的.
24、104m²
【分析】对游泳池的底部和四壁进行粉刷,求出长方体前、后、左、右、下,5个面的面积和即可。
【详解】8×6+6×2×2+8×2×2
=48+24+32
=104(m²)
答:要粉刷的面积是104m²。
【点睛】
本题考查了长方体表面积,完整的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25、6800平方厘米,42升
【解析】略
26、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解析】略
27、折线,6,39.5℃,36.8℃,0时~6时,6时~12时,好转
【解析】试题分析:(1)这是一幅折线统计图,从这幅统计图中可以看出护士每隔几小时给病人量一次体温;还可以看出病人的最高体温与最低体温是多少℃;
(2)由统计图还可以看出,在0时到6时这段时间里体温下降得最快;从6时~12时体温比较稳定;
(3)从体温上观察,这位病人的体温已趋于正常,说明病情是在好转.
解:(1)这是一幅折线统计图,护士每隔6小时给该病人量一次体温.这位病人的最高体温是39.5℃,最低体温是36.8℃;
(2)病人的体温在在0时~6时这段时间里体温下降得最快;从6时到12时体温比较稳定;
(3)从体温上观察,这位病人的体温已趋于正常,说明病情是在好转.
故答案为折线,6,39.5℃,36.8℃,0时~6时,6时~12时,好转.
点评:本题是考查如何从折线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并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预测等.
28、
【解析】试题分析:把长米的铁丝全长看作单位“1”,第一次剪去它的,第二次剪去它的,求还剩全长的几分之几用“1”减去两次剪去的比例.
解:1﹣﹣==;
答:还剩全长的.
点评:此题考查了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