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东汉镇墓文所见鬼神名称考释.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1185947 上传时间:2024-04-17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9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汉镇墓文所见鬼神名称考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东汉镇墓文所见鬼神名称考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东汉镇墓文所见鬼神名称考释.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84镇墓文是指东汉中后期出现的解殃文字,其目的主要是为阳世的生人解咎祈福,为地下之逝者除殃祛过,免受罚作之苦;同时也是为了断绝亡人与其在世亲人的关系,使之不得作祟侵扰生人。其又可称为“解注文”“镇墓券”“劾鬼文”“朱书陶瓶”等。书写材料主要有铅、陶器、砖、瓦、石、木等,其中,以陶瓶和铅券最为常见。吴荣曾先生指出,镇墓器物(包括镇墓文)是方士或巫觋作法之后遗留下来的。作法者常以天帝使者、天帝神师的名义自称,暂摄神力,去对鬼怪进地驱除。黄景春先生指出:“之所以大量采用陶瓶镇墓,取 瓶 与 平 的谐音,意为葬后可得平安,不要发生灾殃。”汉代人普遍视死亡为精神离开躯体或者生命由世间转到来世,并且相信人

2、死之后会变为鬼魂。王充 论衡 载:“人死世谓鬼,鬼象生人之形,见之与人无异。”“世谓人死为鬼,有知,能害人。”东汉时期民间所盛行的此类鬼神迷信观念,在平民墓葬中所出现的镇墓文中有较为充分的体现。1935年春,山西忻州出土了一件瓦盆,盆外壁四周朱书镇墓文23行,共219字。因其上有铭曰:“死人张叔敬”,习称“张叔敬镇墓文”,其文如下:熹平二年,十二月乙巳朔,十六日/庚申。天帝使者告:张氏之/家、三丘五墓、墓左墓右、中央/墓主、冢丞冢令、主冢司/命、魂门亭长、冢中游/击等,敢告移丘丞(墓)伯、地下二千石、东冢矦(侯)、/西冢伯、地下擊犆卿、(蒿)里伍长等。黄神生五岳,/主人死錄,召魂召魄,主死人/

3、籍。生人筑高台,死人归,/深自貍(埋)。眉须以(已)落,下为/土灰/其中,“天帝使者”为书写镇墓文以及执行镇墓仪式的方士或巫觋,他们借助神灵即最高统治者天帝的名义,获得神异性、神圣性的加持或者说是成为天帝的化身、代理,来达到沟通神祇和鬼怪的目的,只有脱离了人世的身份,成为“彼界”鬼神系统中的一份子,才能有后文的“告”“敢告”之“权力”。天帝使者所呈告的对象为张氏之家、三丘五墓、墓左墓右、中央墓主、冢丞冢令、主冢司命、魂门亭长、冢中游击等。“张氏之家、三丘五墓”指张家三曾、五祖之藏,或同葬一墓,或同茔域而异冢。墓左墓右,应是指立侍左右的冥界低级官吏。中央墓主,与道教“五方”观念有关。西安永和六年

4、镇墓文有载:“解五方殺(煞)及与中央”,西安永寿二年刘孟陵镇墓文上书:“敢告中央,吏事生于戊己,某(谋)义(议)谷(欲)来,暴病不起”,西安光和二年段氏鎮墓文载:天帝神/师,黄神越章,谨为段氏甲/家通东南西/北土气。木王四/方当生者,死者/直/土道龙秋羽(西南大学,重庆 400715)东汉镇墓文所见鬼神名称考释摘要:东汉镇墓文中记载了大量时人所信奉的鬼神名称。目前所见之鬼神名称绝大部分与秦汉时期的官僚制度、基层运作管理制度密切相关。东汉镇墓文中所反映的鬼神信仰体系,对于深入了解东汉社会民俗风貌与精神世界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镇墓文;东汉;鬼神名称;民俗考古札记Archaeological No

5、tes85神。东/方起土,大(太)白之;甲乙庭座,冥/收左旁。趣召/己,辰先恐。丑/未对状,急还/中央。1997年9月至1998年12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东约7公里的南交口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其中汉墓M17出土镇墓瓶5件。5件镇墓瓶按东、南、中、西、北“五行”方位埋置,每个瓶上都朱绘北斗神符释文如下:东方甲乙,(M17:6)南方丙丁,(M17:7)中央戊己,神勾/陈,雄黄七/两,制北方,令/母制子,祸不/起,从今日始。/如律令。(M17:8)西方庚辛,(M17:9)北方壬癸,(M17:10)由此观之,“中央墓主”当属于道教五方神中央之神,负有镇祟辟邪、管理初入地底幽冥

6、之死者的职责。“冢丞冢令”当为地下鬼吏。严耕望先生指出:“秦汉郡府僚佐可因其性质大别为佐官与属吏两种。佐官,秩二百石以上,由中央任命之,丞、长史、尉是也。”“丞以佐郡守治众事者,其于边郡则名为长史。”张家山汉简记载:“群盗杀伤人、贼杀伤人、强盗,即发县道,县道亟为发吏徒足以追捕之,尉分将,令兼将,亟诣盗贼发之所,以穷追捕之”“一岁中盗贼发而令、丞、尉所(?)不觉智(知)三发以上,皆为不胜任,免之。”若县内发生了“群盗杀伤人、贼杀伤人、强盗”之事,县尉、县令立即率领吏员追捕;若县内一年之中发生了三起及上县令、县丞、县尉都不知道的盗贼案件,则皆免职。由此可知,令、丞共同主管一县事务(尉主管军事),

7、为政一方。镇墓文中“冢丞冢令”即幽冥世界中的“县廷”鬼吏。严耕望先生指出:“两汉诸县有游徼,可考见于碑传者甚多。”“游徼亦均与贼曹比列,则其职近贼曹,徼捕盗贼甚明。”游徼、亭长多同见“游徼、亭长,外部吏,皆属功曹”。亭长之职责分为两层:一、本职,典武禁贼;二、兼及民事,理辞讼。此外,还有“府门亭长”一职,“是职主守门纠仪也”。镇墓文中所谓“冢中游击”即幽冥世界中负责缉捕作奸作科之恶鬼的鬼吏,“魂门亭长”亦司此职。“魂门”当是死者鬼魂通过之门,是阳间通往阴间的关卡。若以“府门亭长”的职掌来看,“魂门亭长”应当也负有看守阴阳两界大门、纠察鬼魂之仪貌的职责。“丘丞墓伯、地下二千石、东冢侯、西冢伯”,

8、从“侯、伯,二千石、丞”诸辞来看,这一类鬼神当属于地下高级官吏。从镇墓文句式来看,亦可知此类鬼神在幽冥世界中拥有较高的地位。“天帝使者告:敢告移”与此相近的语句,在出土材料中亦可见。里耶秦简记载:“迁陵守丞敦狐告都乡主:以律令从事”“迁陵守丞敦狐敢言之”“迁陵守丞敦狐告仓:以律令从事。”睡虎地秦墓竹简封诊式 记载:“丞某告某乡主”“敢告某县主。”学界对 封诊式 总体性质的定位大都比较统一:是一部秦时典型诉讼文书的总集,是一部官方颁布的供有关官吏参考的各类典型案件范例汇编,主要是诉讼程序法规和有关侦查、勘验、审讯等法律文书的程序。从文书发展的历程来看,秦代公文的书写习惯对汉代文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9、,例如长沙走马楼汉武帝时期简中存在相似的记载:九月丁卯,仓啬夫午行酃丞事敢告临湘丞主:案赎罪以下写劾、辟报、爰书,移书到,令史可(苛)问,它言史敢告主。五年九月丙辰朔丁丑,仓啬夫肤行都乡事敢言之:廷图 1 郭沫若所作张叔敬瓦缶释文86龙秋羽,男,土家族,重庆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先秦秦汉史。作者简介参考文献刘昭瑞:考古发现与早期道教研究,文物出版社,2007年,第79页。吴荣曾:镇墓文中所见到的东汉道巫关系,文物,1981年第3 期,第61页。黄景春:早期买地券、镇墓文整理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4 年,第14页。余英时:东汉生死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年,第84-85 页。刘盼

10、遂:论衡集解,古籍出版社,1957年,第414、432页。马镜清:汉张叔敬墓辟央瓦盆文(附释),民国双色印本;郭沫若:张叔敬瓦缶,兰亭论辩,文物出版社,1977年,第32页。吴荣曾:镇墓文中所见到的东汉道巫关系,文物,1981年第3 期,第61页。张勋燎,白彬:中国道教考古,线装书局,2006 年,第161页。日中村不折:禹域出土墨宝书法源流考,中华书局,2003 年,第3页。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李明晓教授据文意补。张勋燎,白彬:中国道教考古,线装书局,2006 年,第149页。日下中邦彦:书道全集 第三卷,平凡社,1931年,第11页。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三门峡南交口汉墓(M17)

11、发掘简报,文物 2009年第3 期,第4-18页。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秦汉地方行政制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02页。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释文修订本,文物出版社,2006 年,第27、50页。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秦汉地方行政制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年,第128、227、204页。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里耶发掘报告,岳麓书社,2006 年,第194页。陈伟:里耶秦简校释 第2 卷,武汉大学出版社,2018 年,第181、301页。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77年,第153、145、142页。李孝蕾

12、:睡虎地秦简 封诊式 研究,湖南大学,2013 年,第1页。郑曙斌,张春龙,宋少华,等:湖南出土简牍选编,岳麓书社,2013 年,第273-274页。马怡,张荣强:居延新简释校,天津古籍出版社,2013 年,第758页。邹水杰:里耶秦简“敢告某主”文书格式再考,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 年第5 期,第83页。移邑陵书曰:亭长柯求命者郡诸侯,今有劾,谒移长沙内史居延汉简(居延新简 E.P.F22;56A)记载:建武五年八月甲辰朔丙午,居延令丞审告尉、谓乡,移甲渠候官,听书从事如律令。由上述材料可见,秦代简牍中平行文书用“敢告某某主”“敢告告某主敢告主”格式,上行文书则用“某敢言之敢

13、言之”的格式,下行文书则直接用“告”后面则多数用“某主”,从目前的出土材料来看,一直到汉武帝时期仍遵守这类格式。镇墓文中“天帝使者告:张氏之家、三丘五墓、墓左墓右、中央墓主、冢丞冢令、主冢司命、魂门亭长、冢中游击等,敢告,移丘丞墓伯、地下二千石、东冢侯、西冢伯、地下击犆卿、蒿里伍长等”意为镇墓仪式的主持人以天帝“使者”的身份告之中央墓主、魂门亭长等地下鬼吏,并让他们移告地下高级鬼吏“地下二千石、东塚侯、西塚伯”等:薄命之人张叔敬,如今“下归丘墓”。辟除殃咎,勿扰生人。通过套用人世间官僚行政制度的文书格式,以“天帝使者”的神异性身份,用程式规范的幽冥文书,层层通告,让各级鬼吏知晓张叔敬之鬼魂已经来到阴间,并完成了由阳间转入阴间的程序,取得了停留阴间的“合法性”,从此远离灾殃,阴阳两安。东汉镇墓文所见之鬼神体系与官僚制度、基层运作管理制度息息相关,借此视角,我们足可窥探东汉乃至秦汉时期的社会民俗风貌以及精神世界,加深对秦汉社会的认识,推动相关领域的研究。图 2 永寿二年刘孟陵镇墓瓶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