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安徽省六安市卓越县中联盟2025年高一数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恰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下列各命题:
①两两相交且不共点的三条直线确定一个平面:
②若真线不平行于平面,则直线与平面有公共点:
③若两个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的已知直线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的无数条直线:
④若两个二面角的两个面分别对应垂直,则这两个二面角相等或互补.
则其中正确的命题共有( )个
A. B. C. D.
2.已知函数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函数的表达式是( )
A. B.
C. D.
3.若为圆的弦的中点,则直线的方程是( )
A. B.
C. D.
4.已知的三边满足,则的内角C为( )
A. B. C. D.
5.如图,在正方体中,,分别是中点,则异面直线与所成角大小为( ).
A. B. C. D.
6.执行如下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出的,则输入的的值为( )
A. B. C. D.
7.已知数列{an}满足且,则的值是( )
A.-5 B.- C.5 D.
8.已知函数,则
A.f(x)的最小正周期为π B.f(x)为偶函数
C.f(x)的图象关于对称 D.为奇函数
9.已知函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像的对称中心是
B.在定义域内是增函数
C.是奇函数
D.图像的对称轴是
10.数列,通项公式为,若此数列为递增数列,则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1.等差数列前9项的和等于前4项的和.若,则 .
12.不等式的解集是______.
13.函数的反函数为____________.
14.已知,则________.
15.在锐角△中,角所对应的边分别为,若,则角等于________.
16.某奶茶店的日销售收入y(单位:百元)与当天平均气温x(单位:)之间的关系如下:
x
0
1
2
y
5
2
2
1
通过上面的五组数据得到了x与y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 但现在丢失了一个数据,该数据应为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0分。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如图,在直三棱柱中,,,,点N为AB中点,点M在边AB上.
(1)当点M为AB中点时,求证:平面;
(2)试确定点M的位置,使得平面.
18.已知点,圆.
(1)求过点的圆的切线方程;
(2)若直线与圆相交于、两点,且弦的长为,求的值.
19.在正四棱柱中,底面边长为,侧棱长为.
(1)求证:平面平面;
(2)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正弦值;
(3)设为截面内-点(不包括边界),求到面,面,面的距离平方和的最小值.
20.已知两点,.
(1)求直线AB的方程;
(2)直线l经过,且倾斜角为,求直线l与AB的交点坐标.
21.足球,有“世界第一运动的美誉,是全球体育界最具影响力的单项体育运动之一.足球传球是足球运动技术之一,是比赛中组织进攻、组织战术配合和进行射门的主要手段.足球截球也是足球运动技术的一种,是将对方控制或传出的球占为己有,或破坏对方对球的控制的技术,是比赛中由守转攻的主要手段.这两种运动技术都需要球运动员的正确判断和选择.现有甲、乙两队进行足球友谊赛,A、B两名运动员是甲队队员,C是乙队队员,B在A的正西方向,A和B相距20m,C在A的正北方向,A和C相距14m.现A沿北偏西60°方向水平传球,球速为10m/s,同时B沿北偏西30°方向以10m/s的速度前往接球,C同时也以10m/s的速度前去截球.假设球与B、C都在同一平面运动,且均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1)若C沿南偏西60°方向前去截球,试判断B能否接到球?请说明理由.
(2)若C改变(1)的方向前去截球,试判断C能否球成功?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恰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B
【解析】
①利用平面的基本性质判断.②利用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判断.③由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判断.④通过举反例来判断.
【详解】
①两两相交且不共点,形成三个不共线的点,确定一个平面,故正确.
②若真线不平行于平面,则直线与平面相交或在平面内,所以有公共点,故正确.
③若两个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若垂直交线的直线则垂直另一个平面,垂直另一平面内所有直线,若不垂直与交线,也与另一平面内垂直交线的直线及其平行线垂直,也有无数条,故正确.
④若两个二面角的两个面分别对应垂直,则这两个二面角关系不确定,如图:
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二面角D-AA1-F与二面角D1-DC-A的两个半平面就是分别对应垂直的,但是这两个二面角既不相等,也不互补.故错误..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了点、线、面的位置关系,还考查了推理论证和理解辨析的能力,属于基础题.
2、D
【解析】
根据函数的最值求得,根据函数的周期求得,根据函数图像上一点的坐标求得,由此求得函数的解析式.
【详解】
由题图可知,且即,所以,
将点的坐标代入函数,
得,即,
因为,所以,
所以函数的表达式为.故选D.
本小题主要考查根据三角函数图像求三角函数的解析式,属于基础题.
3、D
【解析】
圆的圆心为O,求出圆心坐标,利用垂径定理,可以得到
,求出直线的斜率,利用两直线垂直斜率关系可以求出直线的斜率,利用点斜式写出直线方程,最后化为一般式方程.
【详解】
设圆的圆心为O,坐标为(1,0),根据圆的垂径定理可知:
,因为,所以,
因此直线的方程为,故本题选D.
本题考查了圆的垂径定理、两直线垂直斜率的关系,考查了斜率公式.
4、C
【解析】
原式可化为,又,则C=,故选C.
5、C
【解析】
通过中位线定理可以得到在正方体中,可以得到所以这样找到异面直线与所成角,通过计算求解.
【详解】
分别是中点,所以有而,因此
异面直线与所成角为在正方体中,,
所以,故本题选C.
本题考查了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6、D
【解析】
由题意,当输入,则;;
; ,终止循环,
则输出,所以,故选D.
7、A
【解析】
试题分析:即
数列是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
.
考点:1.等比数列的定义及基本量的计算;2.对数的运算性质.
8、C
【解析】
对于函数,它的最小正周期为=4π,故A选项错误;函数f(x)不满足f(–x)=f(x),故f(x)不是偶函数,故B选项错误;令x=,可得f(x)=sin0=0,故f(x)的图象关于对称,C正确;由于f(x–)=sin(x–)=–sin(x)=–cos(x)为偶函数,故D选项错误,故选C.
9、A
【解析】
根据正切函数的图象与性质逐一判断即可.
【详解】
.,
由得,,
的对称中心为,,故正确;
.在定义域内不是增函数,故错误;
.为非奇非偶函数,故错误;
.的图象不是轴对称图形,故错误.
故选.
本题考查了正切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考查了整体思想,意在考查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掌握水平,属基础题.
10、B
【解析】
因为的对称轴为,因为此数列为递增数列,所以.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1、10
【解析】
根据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可得,结合等差数列的性质即可求得k的值.
【详解】
因为
,且
所以
由等差数列性质可知
因为
所以
则根据等差数列性质可知
可得
本题考查了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等差数列性质的应用,属于基础题.
12、
【解析】
由题可得,分式化乘积得,进而求得解集.
【详解】
由移项通分可得,即,解得,
故解集为
本题考查分式不等式的解法,属于基础题.
13、
【解析】
由原函数的解析式解出自变量x的解析式,再把x 和y交换位置,即可得到结果.
【详解】
解:记
∴
故反函数为:
本题考查函数与反函数的定义,求反函数的方法和步骤,注意反函数的定义域是原函数的值域.
14、
【解析】
利用向量内积的坐标运算以及向量模的坐标表示,准确运算,即可求解.
【详解】
由题意,向量,
则,,
所以.
故答案为
本题主要考查了向量内积的坐标运算,以及向量模的坐标运算的应用,其中解答中熟记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公式,准确运算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15、
【解析】
试题分析:利用正弦定理化简,得,因为,所以,因为为锐角,所以.
考点:正弦定理的应用.
【方法点晴】本题主要考查了正弦定理的应用、以及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问题,其中解答中涉及到解三角形中的边角互化,转化为三角函数求值的应用,解答中熟练掌握正弦定理的变形,完成条件的边角互化是解答的关键,注重考查了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同时注意条件中锐角三角形,属于中档试题.
16、4
【解析】
根据回归直线经过数据的中心点可求.
【详解】
设丢失的数据为,则,,
把代入回归方程可得,
故答案为:4.
本题主要考查回归直线的特征,明确回归直线一定经过样本数据的中心点是求解本题的关键,侧重考查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0分。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1)见解析;(2)见解析
【解析】
(1)推导出,由此能证明平面.
(2)当点是中点时,推导出,,从而平面,进而,推导出△,从而,由此能证明平面.
【详解】
(1)在直三棱柱中,
点为中点,为中点,
,
平面,平面,
平面.
(2)当点是中点时,使得平面.
证明如下:
在直三棱柱中,,,,
点为中点,点是中点,
,,
,平面,
平面,,
,,
,△,
,,
,
,平面.
本题考查线面平行、线面垂直的证明,考查空间中线线、线面、面面间的位置关系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是中档题.
18、(1)或;(2)
【解析】
分析:(1)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进行求解即可,注意分直线斜率不存在和斜率存在两种情况;
(2)根据直线和圆相交时的弦长公式进行求解.
详解:(1)由圆的方程得到圆心,半径,当直线斜率不存在时,方程与圆相切,
当直线斜率存在时,设方程为,即,
由题意得:,解得,
∴ 方程为,即,
则过点的切线方程为或.
(2)∵ 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
∴ ,解得:.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应用,根据直线和圆相切和相交时的弦长公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9、(1)证明见解析;(2)(3)
【解析】
(1)利用在正方体的几何性质,得到,通过线面垂直和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明.
(2)根据和平面平面,知是在平面上的射影,即为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然后在中求解.
(3)如图所示从向面,面,面引垂线,构成一个长方体,设到面,面,面的距离分别为x,y,z,,即长方体体对角线长的平方,当且仅当平面时,最小,然后用等体积法求解.
【详解】
(1)如图所示:
在正方体中且,
所以平面 ,
又因为平面,
所以平面平面.
(2)因为,
由(1)知平面平面,
所以是在平面上的射影,
所以即为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在中,
所以.
(3)如图所示从向面,面,面引垂线,
构成一个长方体,设到面,面,面的距离分别为x,y,z,,即长方体体对角线长的平方,
当且仅当平面时,最小,
又因为,
即,
,
.
本题主要考查几何体中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线面角及距离问题,还考查了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的能力,属于中档题.
20、(1);(2).
【解析】
(1)根据、两点的坐标,得到斜率,再由点斜式得到直线方程;
(2)根据的倾斜角和过点,得到的方程,再与直线联立,得到交点坐标.
【详解】
(1)因为点,,
所以,
所以方程为,
整理得;
(2)因为直线l经过,且倾斜角为,
所以直线的斜率为,
所以的方程为,整理得,
所以直线与直线的交点为,
解得,
所以交点坐标为.
本题考查点斜式求直线方程,求直线的交点坐标,属于简单题.
21、(1)能接到;(2)不能接到
【解析】
(1)在中由条件可得,,进一步可得为等边三角形,然后计算运动到点所需时间即可判断;
(2)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作于,求出直线的方程,然后计算到直线的距离即可判断.
【详解】
(1)如图所示,在中,,,
, ,,
由题意可知,如果不运动,经过,可以接到球,
在上取点,使得,,
为等边三角形,,,队员运动到点要,此时球运动了.
所以能接到球.
(2)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作于,
所以直线的方程为:,经过,运动了.
点到直线的距离,
所以以为圆心,半径长为的圆与直线相离.
故改变(1)的方向前去截球,不能截到球.
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实际应用,以及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应用,考查了推理与运算能力,属中档题.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