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数学作文的探索.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459431 上传时间:2025-03-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作文的探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数学作文的探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让“数学作文”走进课堂 摘要:正确引导学生坚持用多种方式写好“数学作文”,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达到协调一致,让学生感悟、体味生活,提升认识,敢于提出问题,进而养成能主动学习的好习惯。 关键词:数学作文;引入;引导;创新;反思 美国著名的数学家哈尔莫斯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没有问题的数学是枯燥的数学,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知识面较窄,害怕提问题。针对这种情况,为了更好地消除学生的这种心理障碍,教师可以创新一下新的形式——“数学作文”。 所谓“数学作文”,简单地说,就是让学生把有关学习数学的过程、对生活数学的认识及存在的问题,写成文章,反映自己学习和探索的过程。可以说它是以写作活动带动数学学习的一种新型的数学学习方式。 (一)、引入中求循序 起初,孩子们还小,他们对“数学作文”的概念还很模糊,认为“数学作文”里出现了几个数字就可以了,其实,“数学作文”所包含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谈谈最近学习的一些收获、体会;对于某一堂课自我表现的评价;对本单元内容的整理;某一天所发现的数学问题、现象;对某一不明问题的探究过程等等,以作文的形式记录下来,这就是“数学作文”。 针对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我采用了目标分解法。低年级刚开始接触作文,让学生通过说一说,想一想,贴一贴,画一画,记一记的方法,回忆和记录当天数学学习和活动的情况,可以简明扼要地复述一节课,可以编数学童话,还可以记录一个活动的过程。到了中高年级时,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发现数学知识,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可以记录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阐述解决方法,还可以记录一个知识点的实际应用。学生可以通过查阅书籍、网络搜索或其他途径,有意识地去收集、了解、整理自己感兴趣的一些内容。 (二)、练习中求创新 “数学作文”如同语文作文教学一样,需要教师的引导,使他们懂得用眼去观察,用心去体会,用知识去解答,帮助学生扫清写作的障碍,需要经历一个过程。我是用“四步三阅”来指导学生的。 四步即: 1、 感受兴趣 在让学生动笔之前,首先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数学作文”,“数学作文”应该怎样写。因此,作为教师要去收集一些符合孩子们实际的数学小作文,读给他们听一听,并让他们说说这篇“数学作文”反映的是哪个数学知识。 2、 引导练习 学生对“数学作文”,既好奇新鲜,又无从入手。所以教师对“数学作文”不宜作太多的要求,作文篇幅可长可短、内容开放、形式自由。起初的练习我是让学生从写数学回顾日记开始的:今天数学课上学了什么?对哪些知识特别感兴趣,对哪些知识的理解有困难?认为自己、同学、老师表现怎样?想对谁说些什么? 一段时间下来,有的学生在作文中将一堂数学课的主要内容写下来;有的学生还跑到办公室和我讨论今天数学课上的重点,难点;有的学生找来一些课外辅导书上的题目与我一起探讨;有的学生将自己的一些优化的学习方法告诉我;还有的学生和我说了很多知心话,给我提出了好的教学建议……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在内容上也进行了提升,并且在每次写数学作文时都规定主题:“我的独特解法”、“我的数学发现”、“数学故事”、“数学趣题”、“自我分享”等等。 这样一来,学生能把自己在学习数学的亲身经历和体验通过数学作文写下来,那里面有欢喜、有困惑、有笑声、也有忧愁。大部分同学都认为:写作不再发愁,上数学课有劲了,竟然和老师成为了朋友! 3、 展开想像 当学生的作文内容百花齐放时,我便引导他们展开想像的翅膀,给你所写的内容加上一个情境,变成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并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如一位同学在学了小数点位置移动后,写了《调皮的小数点》一文:小数点在数学王国里是 最调皮的一个了,但他走到哪儿,谁都怕他几分,你瞧,今天他碰上了数字4,小数点调皮地跳到了4的左边,忽得一下子变成了0.4,小数点觉得不过瘾,又向右跳了两次,0.4变成了40,就这样,小数点从这跳到那,高兴极了。这实际上是通过童话故事的形式,把数学中一些概念、运算、性质、规律等融为一体进行再加工的过程,进一步发挥了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4、 学以致用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就如泉涌,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因此,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数学作文”能让学生把自己所学所想做的东西写下来,面对实际问题,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已有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真正体会到数学的重要性。 一位学生的“数学作文”片断如下:当一名合格的升旗手可真不简单,在升国旗时,国歌演奏完了,可往往国旗还没升到杆顶;或是国歌还没演奏完,国旗却早升到杆顶。怎样才能解决这一矛盾呢?于是,我做了一次测量:学校里的旗杆约有18米高,国歌演奏的时间约是50秒,那么照这么计算,当国歌响起时,我们的手就要开始拉绳子,一秒拉一下,每秒拉过的距离约是0.36米,这样,当国歌演奏完时,国旗也往往就到了杆顶。要让国旗在规定的时间内准确地升到杆顶,我就是用了距离=时间速度三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来测算的。 三阅即: 师阅:每次当学生上交作文后,教师都用心去看,并且在每篇作文上都留下自己的感受和激励的话语,使作文师生对话、交流的平台。 家长阅:家长评阅是师生互动形式的补充,是教师和家长的一种沟通。父母能随时掌握孩子的思维方式、思维水平。 学生互阅:为给学生创造互相学习的机会,我根据作文评阅的思路,在周五抽出一堂课供同学们评阅“数学作文”使用,把一节40分钟的课分为:“20+10+10”,即前二十分钟学生互相欣赏;中间十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并作出评阅;最后十分钟师生共同阅读及口头点评。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及时收取并有甄别的借鉴。 让学生欣赏自己和同学的作文,学生在欣赏中增进认识,借鉴提高,同时增强善于观察意识和能力,在相互的评价中找出自己的努力方向。评阅中有殷切的期望、鼓励的话语、含蓄的批评,更有平等的交流。 (三)、反思中求提高 学生写“数学作文”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能主动地学习,通过具体的操作,也遇到了问题,并总结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在具体操作的时候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次数不宜过多 一般以每周一次的形式呈现,让他们自己选择内容,至于具体在哪一天完成,可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不然会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得不偿失。 2、 分层要求 要注意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的不同提出不同的要求。如成绩一般的学生可以先写些纯粹知识性的整理,成绩好的同学可在此基础上写一些解题思路、方法等。 3、 及时展评 每次写的情况,教师要及时地进行评价,可以在教室的墙上开辟一块“数学天地”,把写得好的作文在班里读一读,赞一赞,展一展,让同学们通过作文互相学习,互动发展。 实践表明,写“数学作文”让学生和老师都获益匪浅,有了“数学作文”中的师生对话,教师及时调整自己的“教”,从而适应学生的“学”,实现教学相长!“数学作文”中有学生数学思考的再现,数学学习的心路历程,数学学习与生活联系的纽带,实现了学习数学的真正价值。 “数学作文”弥补了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忽视良好的情感体验及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足之处。它给数学的教与学带来了新气象,学生写“数学作文”不仅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还可以倾诉自己的心灵感受,表达自己对数学的理解与思考,为学生数学表达能力的发展提供了一片崭新的天地。 主题立项研究 让“数学作文”走进课堂 丰润区火石营镇潘家峪小学 冯宝元 2008.3.10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