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试论城市公交保修制度体制.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459421 上传时间:2025-03-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城市公交保修制度体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试论城市公交保修制度体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公共交通》6/2003 蔡乾博 长期以来,城市公交企业执行的是以“定期保养,计划修理”为核心的强制性保修制度,这一以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对保障城市公交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汽车工业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城市公交原保修制度和体制与现代车辆技术、保修质量、保修成本、生产效率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不能适应当前保修生产和营运生产的需要,改革原保修制度和保修体制势在必行。1原保修制度、体制存在的问题(1)原保修制度强调的是强制性保养和修理。但随着汽车技术水平的提高,这种制度存在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一个弊端就是不管车辆的技术状况如何,仅根据车辆行驶间隔里程,实行“一刀切”式的周期性强制维修。由于车型不同、行驶的路线不同、驾驶员的操作水平不同,在相同行驶间隔里程下的车辆技术状况千差万别,这种不考虑实际而“一刀切”式的强制维修,不仅会引起部分技术状况良好车辆过早保养,损失部分正常的行驶功能,加大保修频率;更有甚者,破坏了车辆的原有配合,保养不如不保养,影响了车辆的技术性能;而且还会引起部分车辆技术状况差却因间隔里程不到,不能及时维修,车辆在线路上带病运行,拼设备,容易产生安全问题。另一个弊端就是强调以技术寿命为主而忽视经济寿命,加强了高级保养和大修,造成不计经济成本的大拆大换和修理。这些弊端,无形加大了保修工作量,从而造成保修人力、材料的极大浪费和营运生产的运力紧张。(2)原保修体制存在的问题。原公交行业大多实行的是运保合一的体制,没有实行独立核算,营运和保修责、作者职务职称:地址邮编: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收稿日期:蔡乾博工程师洒金桥122号710003C中图分类号:u472lOO9-1467(2003)06——OO4O——022003一o7-14权、利不明确,形成保修吃营运的大锅饭;各公司相对独立,保修人员和设备不能优化和相互调配,不利于组织生产和资源的综合利用;小而全的维修模式,使技术力量、维修检测设备及财力分散,造成设备重复投资,效率低下,不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和保修质量的提高;保修厂考核不严,人浮于事的现象比较普遍;保修材料费与保修人员、驾驶员的收入未挂勾,乱领料和换件情况严重,导致保修成本居高不下;各保修厂材料供应分散,不论车辆多少,都要有大量库存配件,占用流动资金多,降低了企业资金的利用率。2改革原保修制度、体制的意义原保修制度是在我国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的时期提出来的,由于当时的经济模式和汽车工业水平相对落后,这一制度对加强车辆技术管理、提高车辆技术状况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随着汽车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和车辆更新步伐的加快,如若继续采用必将制约城市公交事业的发展,改革保修制度是大势所趋。目前,许多城市公交紧跟行业发展步伐,以“定期检测,强制维护”为核心,对原保修制度进行改革,提出“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情修理”这一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保修制度。新的保修制度是建立在汽车技术不断进步和检测手段不断完善基础之上,并与行业实际相结合。新制度的实施是保修制度的一场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计划保修模式,取消了大拆大卸的保养模式,避免了不必要的保养和修理,节约了大量资金,加快了车辆更新换代的步伐;同时也对完善汽车维修理论和技术开发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了落实新的保修制度和促进城市公交企业的发展.运保合一体制必须改革,将保修业务从营运公司中剥离出去,实施专业化管理具有重大意义。首先,它是一项体制创新,打破了多年来保修和营运吃大锅饭的局面,向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其次,推行市场化和专业化管理,有利于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达到降低保修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3公交保修制度、体制的改革(1)公交企业保修制度的改革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考虑科学性、经济性,又要考虑到企业的可行性和适应性,这就要求新的保修制度能够体现较好的运行可靠性和安全性;较高的车辆完好率和寿命周期;较低的运行管理和保修费用;先进性和实用性等特点。为了达到这些目的,在总结传统保修制度经验的基础上,科学地理解维修周期、作业项目、检测手段、维修设备、作业流程、工艺布局等一系列问题,逐步建立适合行业和企业实际的保修制度。——40——西安市公共交通总公司维普资讯“强制维护,定期检测,视情修理”制度充分体现了以上要求,是一种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产物。强制维护可分为一级维护、二级维护,取消了长期实行的高保作业项目,对车辆不再进行大拆、大换,它既符合技术要求又符合经济原则,有效减少高保所需的材料消耗和劳动力成本。定期检测、视情修理,是利用先进的检测手段,在车辆不解体的情况下,检查车辆的技术状况,起到提示和预防故障的作用,再视具体情况,对车辆予以修理或更换零部件,杜绝了过去计划修理时的计划不周,因执行不彻底而造成的修理不及时或提前修理的情况,防止车况急剧恶化和提前修理所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有助于车辆修理质量的提高。这一制度是行业和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汽车维护技术发展的方向。新的保修制度在全国许多运输企业推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维修车辆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得到明显改善,提高了车辆完好率,降低了小修频率,车辆维修费用下降,经济效益显著。在城市公交行业改革保修制度,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思想和观念上的问题。首先,要解放思想,树立市场经济意识,打破纯技术观点,坚持技术和经济相结合的理念,把以技术寿命为主转变到以经济寿命为主上来确立维护制度,为视情修理提供依据;其次,要破除两个“极端”,坚持预防为主,强制维护,强化检测,计划与视情相结合的原则;第三,要为新的保修制度提供技术和设备支持,建设车辆综合检测线和培养检测力量;第四,结合行业和车辆技术状况实际,调整和修订车辆保修周期和作业项目,延长各级保养间隔里程,逐步取消高保作业;增加相关作业内容——车身和底盘的视情修理作业;实行总成集中修理和互换制度;加强车辆不解体的定期检测诊断,逐步向视情修理过渡等。第五,打破营运、保修大锅饭的局面,理顺保修制度改革遇到的各种问题。(2)保修体制的改革。最近几年,运保分离被全国许多公交企业所采用,并产生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这一体制改革作为一项创新,是保修制度改革的组织保证,它打破了公交企业沿用了几十年的运保合一体制,打破了保修小而全的体制,走向了专业化、规模化的发展之路,彻底改变了过去吃大锅饭的状况,使保修和营运成为相对独立的两个实体,实行独立核算。保修公司的收入主要通过向营运公司提供优质服务合理取得。一些公交企业为了巩固运保分离的成果,进一步加大保修改革力度,又将物资材料供应从保修中剥离,成立物资公司或物资配送中心,实行更加细化的专业管理和规模化经营。过去,营运车队、保修厂和材料供应同属一个公司,大家一起吃大锅饭,三方成本核算不清,职责不明,不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从客观上保护了落后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使领导、职工满足于现状,缺乏学习和掌握现代化管理知识的紧迫感,形不成专业化管理。分灶吃饭后,把公司内部统一核算改为营运公司、保修公司和物资材料公司三者之间进行相互结算,改变了三方权、,责、利不清的局面,使三方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各得其利。保修公司主要完成营运公司全部营运车辆的维修任务,并以工时为依据,定期结算;保修公司只包各级保养作业的材料费,超作业项目要求更换的材料和临修所更换的材料,由营运公司另行支付费用;物资材料费用,由营运公司和保修公司根据实际材料消耗情况向材料公司支付。这一改革使营运公司、保修公司和物资公司相对独立、自负盈亏,彻底划清了各自的职责、权利和利益关系。营运公司在抓好营收的同时,也要抓好成本的控制,特别是保修成本的控制。改革后,营运公司的保修费用由自己控制,独立完成成本核算。要降低营运中的保修成本,就必须加强车辆管理,严格执行车辆管理制度,爱护车辆,提高工作责任心,避免不必要的修理和零部件更换,从而降低临修的保修成本。保修公司成为一个以收抵支的内部独立核算实体后,不允许再吃营运的大锅饭,保修公司和营运公司成为一种市场经济下的供求关系,营运公司成为保修公司的上帝,保修公司只有通过向营运公司提供服务要饭吃,通过努力改善服务和提高保修质量,才能取得较好的收入。这种经济关系的确立,改变了长期存在的驾乘人员围着保修人员转的现象。保修公司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加强管理,合理安排各种资源,狠抓保修质量,减少和避免返工现象;特别是要通过保修材料费消耗定额,严格控制各级保养和总成修复的材料费用,超作业换件也不再由修理工随意领取,而是由营运公司负责领取,以堵住多年难以解决的材料浪费问题。保修公司对承修车辆实行质量保修期制度,凡在保修期内发生因质量问题造成营运公司的经济损失,营运公司有权向保修公司索赔。物资公司的业务是向营运公司和保修公司提供材料供应服务,材料的价差用来补偿其费用支出,这就要求其既要提供价廉物美的材料,又要控制其库存量,减少和避免盲目采购所造成的浪费,节约企业的材料成本。这种体制上的改革,通过实践能够达到以下效果:一是有利于专业化修理,提高保修质量。保修公司可以集中精力抓修理,合理调配生产设备和人员,充分发挥各保修厂的自身优势,形成特色服务;二是有利于市场化运作,改善服务。各营运公司打破地域分割,可自主就近选择保修点,小修服务内部市场化,各个保修厂实行公开、公平的竞争,促进服务质量的提高;三是有利于保修厂和站对小修的统一规划和管理,减少管理层次和不必要的浪费;四是运保分离实行工时制,有利于充分调动保修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体现了多劳多得的原则;五是可以利用城市公交点多、面广的特点,积极开展对外维修服务,增加职工收入;六是有利于克服传统体制下的“等、靠、要”懒汉思想,以内部市场为先导,主动出击,搞好保修服务,提高职工生活水平。总之,为了让城市公交的保修工作能更好地为营运生产服务,就必须不断加大保修制度和体制的改革力度,使保修生产充满生机和活力,以适应城市公交快速发展的要求。——41——维普资讯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