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
课文紧扣中山陵“巍巍”的建筑特征选取材料,突出重点。以空间为顺序由外而内,由总体到局部有条不紊地加以说明,语言准确简明、生动形象。
学情分析:
在前一课《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基础上,学生对说明建筑物的说明文已有了一点认识,本课的教学可让他们根据课文内容画出示意图,从中理出文章的说明顺序,体会课文准确简明、生动形象的语言,理解课文紧扣特征选材的写法。
教学目标:
1、领会课文紧扣中山陵的建筑特征选取材料,突出重点。
2、学习本文按时间先后及空间位置的变化来介绍对象的方法。能根据课文内容理清中山陵的大体布局。
3、体会文中准确、简明、生动形象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特征,按空间顺序,有重点地说明事物以及准确简明、生动形象的说明语言。
教学过程:
一、理清中山陵的大体布局。
1、学生出示所画示意图,并标明各部分名称。
2、假如让你当中山陵的讲解员,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把这幅图解说清楚。
3、说说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说明中山陵的?(由外而内,由总体到局部的空间顺序)
二、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中山陵的设计是如何体现人民对中山先生的怀念及中山先生的伟大品格的?(学生阅读思考、交流讨论)
(文章运用数字介绍了陵门、祭堂、墓室的高度和深度,石阶的级数,具体说明了建筑的高大宏伟。)
你认为有哪些建筑直接表现中山先生的革命理想和伟大形象?
(陵门:中山先生手书“博爱”、“天下为公”
祭堂:遗著《国民政府建国大纲》、中山先生遗像
墓室:中山先生卧像)
三、文章第7一11自然段分写了陵园的主要建筑,为什么第6自然段还要总写陵园的平面布局?
明确:(本文是按照先总后分、自下而上的顺序介绍中山陵的。这段关于陵园平面布局的总说,起了提挈下文的作用,使读者对中山陵的主要建筑有了一个概括的了解。)
四、体会准确简明、生动形象的说明语言。
本文语言准确、简明。表现在大量运用确凿的数字进行说明;充分运用限制词、修饰语。
本文虽然是一篇介绍中山陵的说明文,但是语言生动优美,请你找出这样的句子,朗读它,并在句子旁写好批注。
如描写平台所见景象时,运用描写性语言和比喻、对偶等修辞,用语生动,蕴含深情,写得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既准确地说明了中山陵的建筑特征,又很好地衬托了中山先生的伟大品格。
五、作业:
1、进行“我心目中的校园”设计比赛。勾画出心目中校园的草图,并用简洁的语言有条理地进行描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