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初二数学下册期末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 B、 C、a2÷a-3=a-1 D、
2、下列说法:(1)在中,若,则不是直角三角形;(2)若是直角三角形,,则;(3)在中,若,则;(4)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为5和12,则斜边上的高为,其中说法正确的有( )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3.已知三点,,都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若,,则下列式子正确的是( )
A. B. C. D.
4、如图,一棵大树在离地面9米高的B处断裂,树顶A落在离树底
部C的12米处,则大树数断裂之前的高度为( )
A: 9米 B: 15米 C: 21米 D: 24米
5..等腰梯形ABCD中,E、F、G、H分别是各边的中点,则四边形EFGH的形状是( )
A.平行四边形 B.矩形 C.菱形 D.正方形
6、在同一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kx-k和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大致位置可能是下图中的 ( )
A B C D
7、汶川地震后,吉林电视台法制频道在端午节组织发起“绿丝带行动”,号召市民为四
川受灾的人们祈福.人们将绿丝带剪成小段,并用别针将折叠好的绿丝带别在胸前,
如图所示,绿丝带重叠部分形成的图形是( )
A:正方形 B:等腰梯形 C:菱形 D:矩形
8.已知等腰梯形的一个锐角等于60°,它两底分别为15cm,49cm,则腰长( )
A 17cm B 34cm C 17cm D 32cm
9如图6,在菱形ABCD中,,则菱形AB边上的高CE的长是( )。
A. B. C. 5 D.10
10.如图所示:数轴上点A所表示的数为a,则a的值是( )
A.+1 B.-+1 C.-1 D.
二、填空题(3分×7=21分)
11.写出一个含有字母的分式(要求:不论取任何实数,该分式都有意义) .
1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0.002008=_______。
13.样本数据3,6,,4,2的平均数是5,则这个样本的方差是_______
F
C
B
A
第9题
D
E
14,反比例函数y=的图像在所在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 .
15、如右图,矩形纸片ABCD,BC=3,AB=4.将该纸片沿对角线BD翻折,点A落在点E处,EB交DC于点F,则点F到直线DB的距离为 .
16、若 =5则=__________
17. 如图,两个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其中一个正方形的顶点在另一个正方形的中心,
则两个正方形重合部分的面积为__________
三、解答题(6 19、解方程(6分)
20(5+2分)先化简:后,选择你喜欢的的值代入求值。
21、(7分).在□ABCD中,分别以AD、BC为边向内作等边△ADE和等边
△BCF,连结BE、DF.求证:四边形BEDF是平行四边形.
22. (3+4分)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B=AD=DC,∠B=60º.
(1)求证:AB⊥AC;
(2)若DC=6,求梯形ABCD的面积 .
23题图
23、(3+3+2分)某同学进行社会调查,随机抽查了某个地区的20个家庭的年收人情况,并绘制了统计图:请你根据统计图给出的信息回答:
(1)填写完成下表:这20个家庭的年平均收入为 万元:
(2)样本中的中位数、众数分别是多少?
(3)在平均数、中位数两数中,哪个更能反映这个地
区家庭的年收入水平:为什么?
24(4+4分).如图8,已知:梯形ABCD中,AD∥BC,E为AC的中点,连接DE并延长交BC于点F,连接AF.
(1)求证:AD=CF;
(2)在原有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请你再添加一个条件(不再增添辅助线),使四边形AFCD成为菱形,并说明理由.
25、(8分)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目的地6千米和10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甲、乙的速度比是
3 :4 ,结果甲比乙提前20分钟到达目的地。求甲、乙的速度。
26、(6+6分)已知反比例函数图象过第二象限内的点A(—2,m)AB⊥x轴于B,Rt△AOB面积为3
⑴求k和m的值;
⑵若直线y=ax+b经过点A,并且经过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另一点C(n,—)
①求直线y=ax+b关系式;
②根据图象写出使反比例函数值大于一次函数y=ax+b的值的x的取值范围。
27.(附加题10分)如图,中,点是边上一个动点,过作直线,设交的平分线于点,交的外角平分线于点.
(1)探究:线段与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
(2)当点在边上运动时,四边形会是菱形吗?若是,请证明,若不是,则说明理由;
(3)当点运动到何处,且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是正方形?
A
F
N
D
C
B
M
E
O
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