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在建水利工程防汛预案编制提纲
(一)基本情况
对工程规模、建设内容、投资等基本情况进行描述。
(二)形象进度
着重介绍工程建设所达到的形象进度,完成的主要工程量及投资;汛前目标(4月30日)的完成情况,未完成汛前目标的原因。
(三)防汛安全影响
说明对工程本身及施工区域存在度汛安全隐患,形成隐患的原因;工程上下游的基本情况,工程失事后可能造成的影响等情况。
二、组织体系
(一)指挥机构
1.指挥机构成员单位及其职责。
明确防汛指挥机构设置地点,由那些职能部门组成,各职能部门在防汛指挥机构中的职责是什么。防汛指挥机构成员单位主要指区县(市、自治县)防洪办、水行政主管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工程防洪涉及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等。
2.指挥机构人员组成及其职责。
明确指挥机构的正、副指挥长及其他成员,以及其在原单位担任的职务(或职称),联络方式;指挥机构成员的职责。指挥机构第一责任人为防汛指挥长。
(二)抢险机构
1.明确抢险机构的组建方式,现场办公地点,机构内各单位的职责是什么。防汛抢险机构主要由各级地方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公安、消防、卫生、民政、救灾、乡镇等相关部门和工程参建各方。
2.抢险机构人员组成及其职责。
明确抢险机构的第一责任人和现场责任人、技术责任人及其他组成人员,以及其所在单位担任的职务(或职称),联络方式。抢险机构成员的职责。抢险机构第一责任人为项目法定代表人,现场责任人为业主总经理,技术责任人为业主技术负责人;其他组成人员包括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总监理工程师、设计代表、检测单位现场负责人等。
(三)值班制度
明确防汛值班室及值班专用电话,必须执行24小时值班制,明确值班人员的职责,及时掌握和传递雨情、汛情、灾情等。
(四)抢险队伍
抢险队伍由工程抢险队伍和地方预备抢险队伍组成。工程抢险队伍原则由项目法人、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及检测单位的现场人员组成,以施工班组为主;地方预备抢险队伍原则由部队、民兵、群众组织、社会团体等组成。组成人数原则上由防汛指挥机构和抢险机构确定。
三、应急措施
(一)技术措施
主要包括度汛洪水标准、挡泄超标洪水方式及工程技术措施、洪水预警预报系统、洪水监测、洪水调度、洪灾分析等。技术措施主要由施工单位提出、报设计认定、监理审批、业主组织实施
(二)物质储备
抢险物质储备,应符合《防汛物质储备定额编制规程》(SL298-2004)和《防汛储备物质验收标准》(SL297-2004)的有关规定,储备足够的防汛抢险物质。防汛指挥机构要明确救灾专用设备、器械、物资、药品等的调用程序。
(三)紧急救援
制定切实可行的紧急救援预案,一旦发生洪灾时,能迅速启动救援系统,确保施工区内外工作人员及下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紧急救援工作必须服从防汛指挥机构的统一指挥。防汛指挥机构要明确抢险队伍的调度程序;明确群众疏散撤离的范围、路线、紧急避难场所、撤离方式和程序;救灾物质的来源、数量和发放方式和撤离群众的生活、卫生、消防等安抚工作。
(四)资金保障
根据洪灾预测情况,地方财政、民政、项目业主、施工企业应准备足够的防洪救灾资金,提供必须的救灾资金保障。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