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建构高校移动学习环境的探讨.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410297 上传时间:2025-03-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构高校移动学习环境的探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建构高校移动学习环境的探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构高校移动学习环境的探讨 【摘要】 移动学习是指学习者在非固定和非预先设定的位置下发生的学习,或者有效的利用移动技术所发生的学习。当前,移动学习系统的开发技术主要包括:基于SMS的移动学习系统的开发、基于WAP的移动学习系统的开发和基于C/S的移动学习系统的开发。随着移动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如何在高校建构有效的移动学习环境是一个值得深刻探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移动学习系统开发技术的探究,提出在高校建构移动学习环境的一般模式,并总结在建构移动学习环境过程中问题及改进策略。 【关键字】 移动学习、高校、环境建构 一、 引言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各种便携的、易用的、高性能的移动终端设备的不断出现,“移动”正成为未来发展和社会变化的主题,而移动学习作为“移动”和“教育”的联结,也自然成为技术教育应用的重要发展方向。社会的高速进步不断向人们提出新的挑战,终身学习和普适学习的理念已深入人心,传统的面对面的教育方式已经力不从心,移动学习的出现满足了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的需要。学习者通过移动设备(如手机、PDA 等)和无线通信网络可以获取各种所需的学习资源,并可以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协作,实现个人的学习目的。正如Wagner所言,“无论我们喜欢与否,也无论我们是否准备好,移动学习将代表未来长期在技术支持下的新一代的学习阶段,它将带来新的策略、工具和资源,从而实现范在、普适、个性化、永远在线连接的学习承诺”[1] 作为一种新兴的发展中的研究领域,移动学习的概念目前还没有形成较为统一的共识,不同的研究者对移动学习有不同的看法。各研究者对移动学习的内涵概括主要包括:以技术为中心的移动学习、基于与E-Learning 关系的移动学习、从增强正规教育角度出发的移动学习以及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移动学习。基于对这些定义的理解,将移动学习定义为:移动学习是指学习者在非固定和非预先设定的位置下发生的学习,或者有效利用移动技术所发生的学习。[2] 二、 移动学习系统的开发技术 目前,移动学习系统的开发技术主要包括:基于SMS的移动学习系统的开发、基于WAP的移动学习系统的开发以及基于C/S的移动学习系统的开发。 (一)、 基于SMS的移动学习系统的开发 利用短消息可以发送教学管理信息、课程大纲、交互式测验等信息,发送的内容一般是以文本的形式呈现。当前,开发基于短消息的移动学习系统有三种方法:使用移动运营商的短信网关、使用短信群发器和购买其他公司的短信群发服务。 目前在高校主要使用移动运营商的短信网关,通过该系统,可以将短信平台与互联网上的各种系统和软件进行无缝高效相连,将互联网上系统随时产生的动态信息转变成手机短信,通过移动运行商的短信中心进行实时的发送和接受。高校的大学生可以通过手机等学习终端,将短信息发送到位于互联网的教学服务器,教学服务器将学生的信息转化成数据,并进行分析、处理,再发送给大学生手机。利用这一特点.可实现大学生通过无线移动网络与互联网之间的通信,并完成一定的教学活动,比如:学校对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活动通知、学生向教师提问以及通知教师浏览和回答、学生对考试分数和作业提交情况进行查询等。对于资历有限的高校或者教学研究机构可以购买短信群发器或者短信群发服务开发基于短信息的移动学习系统。 (二)、 基于WAP的移动学习系统的开发 无线应用通信协议(WAP,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是一种向移动终端提供互联网内容和增值服务的全球统一的开放式协议标准,WAP支持多种无线设备,支持绝大多数无线网络,并且几乎所有的移动终端操作系统都支持WAP。相对于Internet协议,WAP协议的最高无线应用环境层中最重要的协议是无线标记语言(WML,Wireless Markup Language),WML同HTML语言同属于XML语言,HTML语言写出的内容可以在PC机上用IE或者是Netscape等浏览器进行阅读,而WML语言写出的文件则是专门在手机等无线终端显示屏上显示,供人们阅读的,并且同样可以为使用者提供人机交换界面,接受使用者输入的查询等信息,然后返回使用者最终想要获得的信息。基于WML的移动学习系统开发只需与WAP协议最高层的无线应用环境层进行交互,开发基于WML语言的WAP网站。   基于WAP的移动学习系统,在终端设备、传输网络、服务器端等各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与基于短消息的移动学习系统相比,它具有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基于WAP的移动学习系统可以使学习者以浏览内容页面的形式访问学习资源,提供给学习者图文并茂的学习资料,除了以文本形式呈现的消息外,还可以更好的获得多媒体学习资源,增强了学习的交互性。 (三)、 基C/S的移动学习系统的开发技术 虽然WAP 对交互性已有一定支持,但不能满足一些高互动性的移动应用程序的需求,另外每次需要从服务器上下载全部内容时,受宽带的影响较大,为了提高移动应用程序的交互性和减少交互过程中内容的传输量,基于C/S架构的移动开发成为了移动学习系统的另一个取向。目前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主要有Android、 Symbian、Windows Mobile、Linux、Palm OS等,在移动终端设备开发应用程序主要的技术路线有J2ME、C/C++等。 三、 建构高校移动学习环境的一般模式 具体移动学习环境的构建可以采用不同的通信协议和移动终端设备,从而导致了移动学习环境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对于移动学习而言,首先架起无线网络环境和选择移动学习终端设备是技术环境设计的先决条件。不同的移动学习场景及学习活动可能基于的网络环境与应用部署方式都是不同的,但是移动学习系统的一般架构是大致相同的,不同实施方式的区别只在于在无线网络及互联网中传输学习相关信息的主要载体不同。移动学习系统的一般架构如图所示: 学生 教师 管理员 移动设备(手机、PDA等) 无线网络 教学服务器 互联网 图1 移动学习环境的一般构架 如图所示,移动学习环境的构架的最高层包括学生、教师、管理员,学生和教师是移动学习系统的使用者,管理员对移动学习系统进行及时的管理与调节。教师和学生利用各种移动设备通过无线网络与教学服务器进行连接,移动学习终端能够有效地呈现学习内容,并借助服务器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提供双向的交流。教学服务器与互联网相连,存放各种丰富的教学资源(各种学习课件、网络课程、音视频资源等)以及相应的服务程序,并提供学习系统的各类数据来源。 四、建构高校移动学习环境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随着移动技术的发展,移动学习在教育领域地位越来越得到重视,更多的学者从事对移动学习的研究,各高校也开始将移动学习引入校园,鼓励大学生利用“零碎”的时间进行学习,移动学习环境的建构是有效进行移动学习的保障。但是目前为止,对于高校而言,移动学习环境的建构还存在不少问题: 1、 无线网络的传输速率不能得到保障。虽然现在各个高校基本上都有建设数字化校园,但是所能提供的带宽大都很少,所以这就为教师和学生进行移动学习造成了障碍。 2、 对于大多数大学生来说,他们的问题不在于学习本身,而是不能正确的对待大量的移动设备,对于每一种设备,又有那么多的选择和设置,这些问题使大多数大学生不能随心所欲的享受M-learning。 3、 有效的学习环境的建构是以广泛的技术设备、软件和服务为特征的,能够方便任何人、在任何地方和任何时间进行学习。而在大多数高校,硬件、软件和服务这三者的融合并不协调,特别是在软件和服务建设方面,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4、 当学习者利用移动设备进行学习时,嘈杂的学习环境会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可能会导致语音识别受阻、菜单中“导航”失灵、考试过程中互动反应失效等现象,这些都是在建构移动学习环境时应该考虑的。 基于在建构移动学习环境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几点策略: 第一、 技术人员在建构学习环境时,应尽可能的开发最适于听觉、零碎时间、免受外界干扰的学习模式,并使移动学习的模型越简单越好,体现更多的人性化。 第二、 越来越普及的掌上数字装置,其质量和性能也因微型技术及移动带宽、数据网络的进步而在不断提高,但教育者要选择切人的时机,制订相应的标准体系和评价体系,以此来保障大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三、 高校教育工作者们要给予我们在校大学生更多人文关怀、情感关注,多和大学生们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和需求,这样高校教育者和大学生们在教学和学习上才可以构成和谐,圆满完成教与学的任务。 五、总结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的学习方式经历着深刻的变革,移动学习的引入将推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使人们从传统的教育模式中解放出来,实现真正的“随时随地”的终身学习的目标。但是在移动学习环境的建构中,移动终端设备功能、网络传输、通信资费等方面的限制都极大地有碍于移动学习发展与普及。因此,必须不断融入新的技术来弥补这些不足,以确保移动学习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Ellen D. Wagner,Enabling Mobile Learning.EDUCAUSE Review 2005,http://www.educause.edu/er/erm0532.asp?bhcp=1[2007-9-5]. [2] 黄荣怀,Jyri Salomaa . 移动学习——理论·现状·趋势 .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5. [3] 王建华,李晶,张珑 . 移动学习理论与实践 .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9. [4] 王伟,钟绍春 . 移动学习环境的建构 [J]. [5] 叶成林,徐福荫,许骏.移动学习研究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2004(3):12-19. [6] 陈金灿 . 大学生利用移动学习环境进行学习的探讨[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 2009,24(3). [7] 李玉斌,张爽.移动学习的内涵、方式及其对远程教育的意文研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5(1):30-34. 6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