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川中四市:何以崛起.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921219 上传时间:2024-04-07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2.5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川中四市:何以崛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川中四市:何以崛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11四川省情川中四市川中四市:何以崛起何以崛起?文/李后强近日,四川省委、省政府下发关于支持川中丘陵地区四市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加快成渝地区中部崛起的意见(以下简称 意见)。意见提出,支持自贡、遂宁、内江、资阳四市坚持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推动四市特色发展。到2027年,产业发展新高地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到2035年,基本建成产业发展新高地,成为成渝地区现代化建设活跃的新兴增长极。自贡、遂宁、内江、资阳四市(以下简称四市)发展存在哪些瓶颈?面对发展新机遇,四市如何为中部崛起作出更多贡献?发展困境产业结构不合理是共性问题当前,成都、重庆双核极化效应、虹吸效应不断增强,扩散效应、溢出效应发挥不

2、够,成渝中部地区与核心城市之间差距不断拉大,成渝地区呈现“中部塌陷”格局。从发展的眼光来看,应当聚焦中部城市的短板谋发展,突破成渝地区发展“中部困境”,实现“中部突围”,为成渝地区中部崛起贡献力量。四市都有哪些发展困境?相较于成都、重庆等城市,产业结构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深入推进,有望让处于地理“C位”的川中丘陵地区四市实现崛起。图为以“甜城”著称的内江,糖业曾一度称甲天下。川中四市要学会借势借力发展,自然不足人工补、优势不足融合补、特色不足创新补,敢于无中生有、从0到1,两边牵手、两头在外,化平凡为非凡、化劣势为优势,化腐朽为神奇,从而实现从“中部塌陷”到“中部崛起”。20四川省情20

3、23.11四川省情合理、区位优势没有得到高效转化、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没有很好发挥是四市共同面临的现实问题。其中,以盐业和化工产业为核心的自贡产业结构单一;而1985年才正式建市的遂宁,发展起步晚、基础薄弱,交通不畅;内江曾以“甜城”著称,糖业一度称甲天下,又在改革大潮中走向衰微;资阳体量薄弱,本就是成渝中部的“塌陷区”。2022年四川 21市(州)GDP数据显示,四市排名最靠前的内江位列全省第10,自贡、遂宁紧随其后,分列第11和第13,而资阳位列全省第17。可以说,虹吸效应的持续加剧,让四市发展日益艰难。四市都有交通上的区位优势,但由于地处两大极核城市的中间,面临着被“撕裂”的可能,区位优势没

4、有转化为发展优势。以往的格局是,成都背靠青藏高原,向西辐射云南、青海、西藏等,成为西部人才与物流的重要枢纽结点城市;而重庆靠近四川盆地东侧,依托长江,向东发展,广泛联络湖北、湖南、广西、广东等地,力图成为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两个极核城市一东一西,使得中部城市面临经济体量与质量双提升的压力。特别是高速、高铁贯通后,过去可以留在这些城市的要素,一晃而过,都去了重庆、成都,快道负效应突出,这是“中部塌陷”的重要原因。发展路径主动融入成渝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不仅是成都、重庆两个核心城市的事,处于成渝双核之间的中小城市发展也至关重要,应突出中心城市带动作用,将“中部塌陷”变为“中部崛起”。以四

5、市为代表的城市,是由“中部塌陷”转向“中部崛起”的重要力量。从他们的城市禀赋来看,可以说是各有优势。四市的自然条件、发展基础、经济地理等优势突出,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战略实施中可以承担支点作用、中坚力量,完全有条件担负起破解成渝中部塌陷的重任,占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C位”;在具体的发展中,要甘愿做配角和陪衬,主动融入成渝发展,发挥好“成渝中点、内外融通”优势;同时,要努力治疗“丘区综合症”,即“土地供给碎片化、人均资源少量化、地上无优势特产、地下无金贵矿产”等问题,学会借势借力发展,自然不足人工补、优势不足融合补、特色不足创新补,敢于无中生有、从 0 到 1,两边牵手、两头在外,化平凡为

6、非凡、化劣势为优势,化腐朽为神奇,从而实 现 从“中 部 塌 陷”到“中 部崛起”。双赢博弈实现从“中部塌陷”到“中部崛起”就“中部塌陷”而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国家战略,给中部城市带来了一些发展红利,使得中部城市已经有崛起之势。如今,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进一步深化,完成从“中部塌陷”到“中部崛起”的历史使命,面临最大的挑战在于四川、重庆两地政府如何构建协同互动、共建共享的合作机制,我们或许可以从博弈论中获得启示。成渝两地竞争态势主要表现在发展战略、发展实力、产业结构、科技创新等方面,两地政府开展竞争、博弈的重要策略就是出台优惠政策尽可能使生产要素向各自区域内聚集,这不利于处于毗

7、邻地区的四市发展。“零和博弈”竞争策略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没有出路,构建协同互动和共建共享合作机制的“双赢博弈”才是理性的和必然的选择。这其中,差异协同是关键,细分市场是手段,科学确定GDP和税收的分配比例,建立跨区域联合决策机构、充分听取人大代表及各方面意见、取得上级领导或政府支持和指导是可选择路径。这些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川渝合作中存在的同质竞争、利益分配难确定、规则制度不统一等问题,有利于四市与毗邻地区的协同发展。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解决“上热、中温、下凉”的合作困境,要设计让底层企业赚钱的项目,让骨干企业成为协同互动的主体,努力释放各类企业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愿意到四市投资发展。在产业布局上,要充分考虑价值链、创新链、供应链、空间链等延伸扩展问题,在成渝两地“建圈强链”中四市要尽快补链、延链、扩链、壮链。(本文作者系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