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党的二十大前后我国地方人才工作进展与趋势.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917901 上传时间:2024-04-07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1.0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党的二十大前后我国地方人才工作进展与趋势.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党的二十大前后我国地方人才工作进展与趋势.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党的二十大前后我国地方人才工作进展与趋势.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58党的二十大前后我国地方人才工作进展与趋势范青青 孙 锐(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29)摘 要党的二十大前后,围绕深入实施新时代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战略,各地积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央人才工作部署,结合自身发展实际,注重区域战略人才梯队建设,加快地方特色创新中心建设,不断推动人才管理体制机制深化改革,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全方位引进培养用好人才。新征程上,地方人才工作创新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不断凸显,人才引领驱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地方人才发展红利进一步释放。关键词地方人才工作;战略人才力量;人才高地;改革创新中图分类号C962

2、;C961基金项目: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关键问题研究”(22ZDA037)。修改稿收到日期:2023-08-08通信作者:孙锐人才是现代化的关键支撑。2022 年 10 月,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在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的基础上,党的二十大报告以更高视角、更大格局对推动人才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和总体部署,提出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指明未来一段时间人才工作的地位作用、前进方向和实践路径1,明确了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战略目标。此外,党章中新增“充分发挥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的作用”“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等内容,凸显出人才事业和人才工作在党和

3、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分量之重2。新征程上,人才工作与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被提升至一个更加突出的位置,为中国未来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提供强大动力和战略指引3。2022 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陆续出台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规划纲要(20232027 年)等相关人才发展规划文件,强调要完善党的人才工作制度,聚焦加强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加快“3+N”世界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进一步推动各行业人才工作有序发展。在中央人才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科技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人才工作相关职能部门陆续开展不同领域人才工作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实施人力资源

4、服务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十四五”卫生健康人才发展规划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关于开展第二批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工作的通知“十四五”应急物资保障规划 等,围绕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职称制度改革、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创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创新等方面出台政策,不断推动新时代人才工作系统化升级、高质量发展。自 2016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Regional Innovation and Growth 区域创新发展59中国科技人才 2023年0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以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有关部门先后完成中小学教师、研究、

5、工程等 27 个职称系列改革任务,出台多项职称制度改革配套政策,基本形成设置合理、评价科学、管理规范、运转协调、服务全面的职称制度。截至 2021 年底,我国职称系列改革任务总体完成。2022 年 10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围绕高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保障4等环节出台具体的政策措施。其中,在技能人才评价方面创新设立“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岗位)序列,进一步建立健全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2022 年底,科技部、教育部等 8 部委印发关于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的工作方案,聚焦国家重大科技创新活动,牢牢把握“立新标”的试点目标,

6、强化国家使命导向,突出“三评”改革联动,开展涉及 21 家科研单位和 6 个地方、为期 2 年的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推动构建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在加强对科技人才的科学精神、学术道德等评价的基础上,对承担国家重大攻关任务、基础研究类、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类、社会公益研究类等4类人才进行分开探索评价方式。2023年初,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 9 部门联合印发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就学校层面、省级层面、国家层面调整优化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工作作出部署安排,着力强化分类发展办学理念,优化上下联动管理机制,推动人才供需动态平衡。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及党的二十

7、大召开以后,在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指引下,各地抓紧新时代地方人才工作战略积极谋划。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广州、深圳、香港)以及一些中心城市已经陆续开始研究制定和出台实施区域高水平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方案,加快建设全国重要人才高地。2023 年初,各地两会陆续召开,聚焦人才领域,各地相继召开人才工作会议,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发布地方人才发展和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实施具有自身特色的新时代人才工作专项行动,如关于加强新时代辽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河南省“十四五”人才发展人力资源开发和就业促进规划重庆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20212025 年)重庆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8、20212025 年)西藏自治区“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规划 青海省“十四五”科技人才发展规划等,将党中央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布局具象化、政策化、工程化、项目化。本文在梳理近期各地人才工作实践基础上,重点分析地方人才工作的发展趋势和特点。1 加快人才高地创新中心建设1.1 加强人才高地建设规划布局上海加快推进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于 2022年6月审议 加快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的实施方案,于 2023 年 3 月审议关于以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为总抓手总牵引 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才工作的 21 家科研单位包括 12 家科研院所(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

9、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和 9 家高等学校或高等学校附属机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北京邮电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江南大学、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6 个地方指上海市、山东省、湖北省、四川省、深圳市和南京市。60意见上海市人才计划管理办法等文件,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和城市战略使命,放眼全球加快引进高层次人才

10、5,紧紧围绕提升人才高度、宽度、厚度,更加精准施策发力。2022 年以来,广东积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高规格建设横琴、前海、南沙三大平台,以若干中心城市和重要区域为战略支点,制定形成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方案。2023 年,广东发布关于新时代广东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纵深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打造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2023 年 1 月,北京围绕“三城一区”(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科技创新发展格局,制定实施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方案,全面增强首都人才凝聚力。2023年 5 月,科技部等 12 部门联合发布

11、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 加快推动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工作方案,提出更好发挥首都科技、教育、人才优势,明确到 2025 年基本形成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战略目标,推动北京率先建成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6。1.2 打造区域人才平台和创新中心2023 年 1 月,上海浦东新区正式发布“1+1+N”人才政策体系,包括关于新时代浦东新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人才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新时代浦东新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人才发展的行动方案(20232025 年)和 11 项专项配套人才政策,积极落实上海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任务;浦东新区以打造“国际人才发展引领区”

12、为总牵引,实现“四大战略定位”,即国际人才发展综合改革的试验田、战略人才力量建设的标杆平台、海内外人才国际协同创新的功能高地、高品质人才发展生态的典范引领。2022 年 6 月,广州发布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举全市之力推进南沙建设,高水平规划建设南沙科学城、广州临港经济区等重大科技和产业平台;2023 年 5 月,南沙区发布广州南沙国际化人才特区集聚人才九条措施,提出实施尖端人才领航行动、高端人才倍增行动、青年人才托举行动、海外人才集聚行动等“九大行动”,打造最具竞争力的人才政策,全面优化政策项目,精准提升扶持力度,加大市场化引才育才激励力度,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健全人才

13、服务保障,更加强有力地支撑南沙国际化人才特区建设,全力打造湾区人才高地。江苏 2022 年初印发的江苏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推进新时代人才工作十大专项行动指出,江苏将支持南京、苏州、无锡争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级人才平台,探索将紫金山实验室、姑苏实验室、太湖实验室建设成为“人才特区”。同年,浙江、山东分别印发浙江省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工作指引(试行)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自主创新行动方案(20232025 年),提出建设区域性人才创新中心,围绕创新人才引育评价激励机制、搭建创新平台、实施创新科研项目、落实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工作出台具体政策措施,进一步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1.3 促进跨境科创人

14、才高地建设近年来,代表深港合作的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正在成为“科创人才高地”,深圳和香港共建“一区两园”,研究试行科创合作跨境政策,加快推动两地数据、物质、资金以及人员流通,持续推进河套合作区建设。截至 2023 年 5 月,内地支持香港的大学和科研机构进行研发的跨境流动科研资金已经超过 7.5 亿元人民币;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共有 19 所粤港澳联合实验室和 2 所Regional Innovation and Growth 区域创新发展61中国科技人才 2023年08月实验室香港分支机构,此外还建有 5 家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2022 年底,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面向全国发布“

15、揭榜挂帅”项目,揭榜不设门槛,鼓励有意愿、有能力的科研团队、科研院所、高校、研发型企业联合或独立竞聘揭榜,单个项目最高可获 2000 万元资助资金支持。1.4 加强跨区域创新联合体建设2022 年以来,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经济圈等区域探索建立科技创新合作机制,加强区域创新联合体建设。上海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的上海市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安徽发布的安徽省联合共建学科重点实验室实施方案(试行)、四川发布的四川省软科学研究基地建设工作指引(试行)等文件,强调以建设本地区重点实验室为抓手,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推动资源、人才、项目、基地统一配置,促进人才项目交流合作,进一步加强跨区域创新联合体合作建

16、设。2022 年 8 月,科技部联合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共同发布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合作机制,提出联合构建跨区域、跨学科、跨领域的若干创新联合体,在科技创新共同体内实现基地、项目、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促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2 注重区域战略人才梯队建设2.1 注重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支持工作2022 年 4 月,湖南印发的“三尖”创新人才工程实施方案(20222025)指出,实施“三尖”创新人才工程,从“顶尖”“荷尖”“拔尖”3 个层面重点支持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 3 类高层次人才。2022 年 12 月,山东发布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自主创新行动方案(

17、20232025 年)提出,在自创区积极探索重点人才“直通车”机制,实施战略科学家负责制,对顶尖人才、急需紧缺人才采取“一事一议”“一人一策”等方式按需支持。2023 年 1 月,内蒙古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强化科技激励的若干措施提出,将引进的高端人才团队纳入专项资金支持范围,给予实验室建设、科研经费支持和团队建设经费支持。内蒙古本级“绿色通道”人才引进实行备案制管理,加快引进重点产业、重点领域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采取“一事一议”方式予以支持。2023 年 3 月,湖北发布的湖北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提出,根据企业引进人才科研经费标准,对企业新引进的全职两院院士、国家级科技领军人才,

18、省、市财政按“一事一议”原则给予配套科研经费支持,更好推动企业招引更多高水平科技人才7;在省级科技人才专项中加强对企业科技领军人才和重点领域创新团队的支持。2022 年 6 月,为提升澳门的创新力、竞争力和国际知名度,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制定并一般性通过人才引进法律制度,计划分阶段引进吸纳各重点产业发展所需的高端人才、优秀人才和高级专业人才。目前,澳门特別行政区政府正为实施该制度开展各项准备工作,待法律通过并生效后,澳门人才发展工作将迈向新阶段。2.2 开展青年科技人才减负支持行动2022 年 5 月,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等 8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全面发展联合行动的倡议提出,完

19、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全链条培养体系。2022 年 7 月,北京发布的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管理办法(修订版)提出,支持从事工程技术研发、技术创新和应用基础研究的青年人才,在“人才+项目”的支持模式下开展跨学科跨领域交叉合作、前沿科技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同时,对工程技术人才的支持比例不低于 20%。2023 年 2 月,山东省科技厅等 11 个部门联合印发全方位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的若干措62施,围绕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搭建多元引才平台、健全精准发现机制、强化全面培养力度、坚持大力支持使用、完善成长激励措施、营造一流人才生态 7个方面提出 22 项具体措施。湖北出台 10 条政策措施支持战略科技

20、人才后备力量,四川计划到 2025 年形成一支 250 人左右的战略科学家及后备人才队伍。2022 年以来,浙江、重庆、海南、广西、新疆等地相继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支持青年人才领衔承担重大科研任务。建立青年科技人才“白名单”制度,探索对高质量完成目标、绩效突出的科研团队采取滚动支持机制;经费使用可实行包干制;启动“百院千企引万才”行动,加大国内外优秀青年人才的发现引育力度;实施“万名博士集聚行动”,加大对企业在站博士后的科研项目支持力度。2.3 加大科技创业人才的培养支持力度2023 年 2 月,上海发布的推进“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建设方案提出,推进产教融合区域建设,探索

21、体制机制创新,在校企协同开展集聚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应用研究人才及团队培养等方面取得突破,培育一批产教融合型企业;设立创新创业人才支持计划,以赛事、项目、奖励等多元化形式支持和鼓励各类人才创业;结合战略需要和区域优势,探索建设科创学院,培养硬科技创业人才。2023 年初,吉林发布的吉林省科技人才助力企业创新跃升三年行动方案提出,20232025 年,面向吉林省内科技企业,每年从吉林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选派 200 名左右科技人才入驻吉林省内企业兼任 2 年“科创专员”;科技人才入选“科创专员”,等同于承担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且不受申报限项限制;各高校科研院所要将“科创专员”经历作为科技人才职称评

22、聘的重要依据;支持吉林省外和新入职博士在“科创专员”聘期内全职到企业从事科技创新工作;对首次入选并成功签聘不少于 2 年合同的“科创专员”,通过现有省级科技创新专项资金,连续 2 年给予入驻企业每年 5 万元补助经费,专项用于“科创专员”开展科研创新活动。2.4 加强产业人才和专业人才队伍建设2023 年初,北京发布的关于加快建设高质量创业投资集聚区的若干措施北京城市副中心元宇宙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4 年)提出,优化人才支撑,加大创投人才、元宇宙相关人才团队的引进和服务保障力度。2023 年 3 月,北京发布的北京市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工作方案提出,大力培养工业化、信息化和智能化专业人

23、才,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提升企业智能建造人才整体水平。江苏推出“新时代人才工作十大专项行动”,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强化数字经济人才的培育。广东发布的广东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 年)提出,着力培养一批技术、产业和商业的跨界复合型人才,以及人工智能紧缺急需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2023 年以来,江苏、青海、河南等地方围绕绿色低碳领域出台江苏省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 科技支撑引领青海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河南省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等相关政策,聚焦绿色低碳重大技术需求,推动建设绿色低碳领域学科专业,重点引进培养绿色低碳领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青年人才;完善碳

24、达峰人才培养体系,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加快新能源、储能、氢能、碳减排、碳增汇等新兴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2.5 创新技能人才的赛事培养交流工作近年来,广东创新开发技能人才赛事培养交流工作,通过技能竞赛来促进对技能人才的培养培训。2023 年 5 月,广东开展第 3 届职业技能大赛集中项目比赛,为高技能人才搭建舞台。本次大赛注重服Regional Innovation and Growth 区域创新发展63中国科技人才 2023年08月务广东产业发展需要,聚焦技能含量高、市场需求大、应用范围广的职业(工种),新设大数据技术应用等赛项,同时设置移动机器人、机电一体化、数控车等先进制造业项目,也有茶艺、美

25、容、烹饪、时装技术等服务业项目,坚持为产业发展培养急需紧缺的高技能人才。此外,本次大赛为粤港澳大湾区技能人才提供交流融合的平台,邀约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官方技术观察团前来观摩交流,也首次邀约澳门特别行政区的 11 名选手前来参加 9 个赛项。2023 年 5 月,北京市教委组织开展“2023 年北京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以赛促学,进一步推进职业院校专业教学改革,强化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本次大赛包括法律实务技能、社区服务实务、云计算应用、司法技术 4个赛项,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 15 所高职院校的 96 名选手参赛。2.6 推进卓越工程师人才队伍建设20

26、22 年 9 月,为加强重大技术攻关、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重庆市开展全国首届卓越工程师大赛,进一步推动卓越工程师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推动区域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深度融合,大赛分为揭榜攻坚赛和创新挑战赛,本次揭榜攻坚赛发布项目需求 345 个,创新项目 293 个。前期初赛有 600 多个团队参赛,分别来自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四川、山东、重庆等 20 个省市。进入半决赛的揭榜攻坚赛和创新挑战赛项目主要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含产业配套)、生物医药与大健康、现代农业与食品、节能环保、其他产业领域等 8 个专业领域。此次成果转化对接活动共有 70

27、余家创投机构、研发合作单位,近 20 名技术经纪人报名参加。截至 2023 年 6 月,大赛共有 201 个项目达成成果转化协议,项目涉及金额 26.6 亿元。3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3.1 优化科技人才评价考核机制一是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人才评价考核制度。2023 年 1 月,北京市 5 部门发布的关于开展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医疗卫生机构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管理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提出,试点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评价考核制度,将科技成果转化业绩作为科研人员岗位考核、职称评审的重要指标,并将科技成果转化业绩作为下属机构(院系)的绩效考核重点内容。2023 年 2

28、 月,江西发布的江西省科技成果产业化实施方案(试行)提出,突出产业化绩效目标要求,将破除“四唯”原则贯彻在科技项目评审、人才评选、奖励评审、平台验收、机构评价等各环节中,构建以科技创新成果的价值、绩效和产业化应用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二是优化科技成果转化专业人才的职称评定。2022 年以来,辽宁陆续发布辽宁省科技成果转化成绩优异人员职称评定暂行办法(修订)辽宁省科技服务人员技术经纪专业技术资格评定暂行办法(修订)等政策,提出在农业、工程职称系列中分别设置科技成果转化专业,并设置正高级和副高级两个级别,在此基础上按实际从事专业方向开展职称评定。符合条件的科技服务人员可打破户籍、身份、档案、所有制

29、等制约,按照相应的标准条件申报参加评审。突出工作实绩评价,以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成绩为评价第一标准,为科技成果转化成绩优异人员开辟“绿色通道”。2023 年 1 月,四川发布的四川省“十四五”技术要素市场专项规划提出,完善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科技人员职称评审制度,重点评价参评人员科技成果转化取得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畅通技术转移人才职64业发展和职称晋升通道。三是开展技术经纪(经理)人职称评定。2023年 1 月,安徽发布的关于加快安徽科技大市场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开展技术经纪(经理)人职称评定改革试点工作8。陕西发布的陕西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管理办法提出,将高水平技术经理人纳入工程序列职称

30、评审范围,对成果转化作出重大贡献的技术经理人,在陕西省创新人才攀登计划中予以重点支持。3.2 探索数字经济工程专业职称评审2022 年以来,为了更好开展数字经济职称评审工作,充分发挥相关市、区在各自方向上的产学研优势,苏州在吴江区、苏州工业园区、相城区建立苏州数字经济工程职称评审基地,开展该专业高、中、初级职称评审。为不断满足新技术领域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价需求,拓展人才职业发展空间,苏州组建全省首个数字经济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率先在集成电路、工业互联网、区块链工程等领域展开高级职称评审探索。自 2023 年以来,江苏首次在全省推广开展数字经济工程专业职称评审,首批设置的 10 个专业(

31、集成电路、工业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制造、电子信息、通信、网络安全、智能交通),均设置初级、中级、高级 3 个职称层级。基于数字经济产业的新兴专业特点,该专业职称评审不仅降低了对期刊论文的要求,而且增加了该专业领域内的国际奖项、行业竞赛、行业奖项、行业标准等新的评价指标。此外,数字经济职称还贯通了专业技术和高技能人才发展通道,并对不具备相应资历、学历的人员也明确了破格申报条件。按照规定,在生产服务一线岗位、符合贯通条件的高技能人才在取得技师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后,从事相关技术技能工作满 3 年,可申报评审工程师职称。3.3 深化新时代科研管理体制改革一是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

32、果所有权。2022年 9 月,浙江发布浙江省扩大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范围实施方案提出,试点单位可将符合条件的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赋予科技成果完成人(团队),试点单位与科技成果完成人(团队)成为共同所有权人。2022年以来,湖南、山东、辽宁等地区陆续发布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实施意见等相关政策,提出完善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披露制度,依法依规制定成果转化收入奖励和赋予科技人员职务科技成果的长期使用权、共同所有权及收益权分配的操作细则。二是加强科研项目经费使用管理。2022年以来,福建、山西、广东、云南、湖南、四川、江西、山东、广东、浙江、北京

33、等省市相继出台省级财政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管理办法、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等文件,提出改革完善科技项目经费管理的具体措施,大力推行经费“包干制”试点工作,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和技术路线决策权,加快构建一套有效的基于信任的科研管理机制。三是加强科研诚信管理机制建设。2023 年 3 月,吉林省科学技术厅发布的省科技厅关于科研失信行为调查处理的工作规程提出,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管理,推动以诚信为基础的科技计划监管机制的建立健全,在科技计划管理全过程中贯彻落实科研诚信要求,将科研失信行为记入科研诚信档案。全省从事科研活动的高校、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企业等单位是科研诚信建设第一责任主体,要对

34、加强科研诚信建设作出具体安排。3.4 推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改革一是推进事业单位招聘放权松绑。2022 年 9 月以来,江苏陆续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全省事业单位Regional Innovation and Growth 区域创新发展65中国科技人才 2023年08月公开招聘人员工作的意见江苏省属事业单位新进人员直接备案办法等相关政策,赋予基层更大的备案核准权。“先招聘后备案”方式可以运用于招聘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的部分情形;强化“不唯名校、学历和分数”的评价导向,进一步完善人才评价标准;支持探索线上考试考查方法,提倡分类考试,提高人才选拔精准度,明确基层事业单位在人才招聘时可适当降低开考比例,

35、进一步优化考试考查方式。二是创新院企科研人员双聘机制。2022 年 8月,安徽发布的安徽省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体系建设行动方案提出,制定企业和高校院所科技人员双向兼职取酬管理试行办法;采取“双聘制”,推动高校院所科研人员到企业担任“科技副总”、企业高端人才到高校担任“产业教授”,打破人事关系等刚性制约,进一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高效开展。同年 10月,云南省科技厅发布的云南省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工程行动方案提出,鼓励企业委托云南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培养科技创新人才,鼓励高校、院所科研人员流动到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服务,建立企业科技特派员机制和校企、院企科研人员“双聘”机制,

36、与云南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开展科研人员“双聘”。三是开展科研事业单位综合授权改革试点。2023 年 4 月,上海发布的关于本市进一步放权松绑激发科技创新活力的若干意见提出,遴选一批科研院所、高校、医疗卫生机构等科研事业单位,以“综合授权+负面清单”的方式开展综合授权改革试点。在高校、科研院所试行动态调整绩效工资水平申报制,试点实施“先招录后增编”改革,为承担国家和上海市科技创新战略任务的科研事业单位提供编制保障来引进高层次人才,同时探索实施青年科技人才特殊晋升机制。4 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4.1 实施人才高地的移民出入境政策2023 年 1 月,国家移民管理局结合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三地

37、的区位优势与实际需求,研究出台了支持这 3 个地区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的移民出入境政策措施。主要包括:一是支持鼓励外籍青年科技人才来华创新创业、科研工作。为国内重点高校和国际知名高校重点专业优秀外籍毕业生提供长期居留便利,鼓励外籍博士毕业生到人才高地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开展科研工作,符合条件的外籍博士可以申请在华永久居留。二是优化外籍人才在华工作居留政策。为持人才签证入境的外国人,和取得境外职业资格并经人才高地主管部门认可的外籍人才提供工作居留及长期居留便利。三是鼓励便利外籍高层次人才申请永久居留。鼓励经济、科技、教育、文化、体育等领域国际公认的杰出外籍人才申请在华永久居留,其外籍配偶和子女

38、可随同申请。相关政策为外籍人才在华工作科研、创新创业提供充分的停居留便利。4.2 便利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办理2022 年 3 月,广州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办理的若干措施,进一步优化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办理,实行外国人工作许可资质互认。工作许可办理可以实施不见面审批,以“承诺+告知制”在网上进行全流程办理。同时,放宽对外国科技人才、高技能人才年龄和工作经历限制,推动外国人来穗工作便利化、规范化管理。2022 年 5 月,云南发布 外国人才来云南工作便利服务措施十条(试行),进一步便利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办理。2022 年 9 月,上海、江苏、浙江、安徽联合发布三省一市共建长三角科技创

39、新共同体行动方案(20222025 年),提出推进外国高端人才、66专业人才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内互认,推动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居留许可“单一窗口”办理。2023 年 2 月,江苏发布的江苏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提出,支持企业申报国家、省外国专家项目,引进用好高层次外国专家,为企业外国人才办理工作许可提供便利服务。4.3 试点往来港澳人才签注政策2023 年初,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管理局发布关于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试点实施往来港澳人才签注政策的公告,决定自 2023 年 2 月 20 日起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实施往来港澳人才签注政策试点工作。在粤港澳大湾区工作的 6

40、 类内地人才可以申请办理往来港澳人才签注,包括杰出人才(对湾区建设发展作出重大突出贡献或者湾区急需的顶尖人才)、科研人才(湾区科研机构副高级以上职称人员)、法律人才(参与在香港、澳门法律仲裁程序的内地仲裁员,处理内地与香港、内地与澳门投资争端的内地调解员等)、卫健人才(湾区副高级职称以上卫生健康专业技术人才及卫生研究人才)、文教人才(湾区高等院校副高级以上职称人员)和其他人才(由湾区人才、科技主管部门认定的高层次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4.4 扩充外籍高精尖缺人才认定范围2023 年 1 月,科技部、人社部支持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杭州 6 个城市开展为期 2 年的外籍“高精尖缺”人才认

41、定标准试点工作,明确要求 6 个试点城市分别按照各自已经出台的相关政策,进一步扩充外国高端人才(A 类)和外国专业人才(B 类)的认定范围。最新发布的 6 个试点城市外籍“高精尖”人才认定标准(试行)主要包括“入选国内人才引进计划的”“符合国际公认的专业成就认定标准的”“符合市场导向的鼓励类岗位需求的外国人才”“创新创业人才”“优秀青年人才”等;6 个试点城市外籍“急需紧缺”人才岗位目录(试行)主要包括新一代人工智能、集成电路、信息技术、数字经济、新能源、新材料、生命健康、生物医药、教育、金融等行业大类。4.5 推进职称职业技能国际化互认2021 年,苏州与德国海外商会联盟达成专技人才联合培养

42、和评价的合作协议,探索打通中德专业技术人才评价通道,联合发布 18 项专业技术人才评价证书互认目录,在全国首次实现国内职称的国际互认,共同推动中德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标准体系融合发展。为进一步深化合作,2022 年 7 月,全国首个国际化技能人才中德联合培养基地(以下简称“AHK 学院”)落户苏州太仓。苏州出台相关政策,为 AHK 学院颁发外商独资经营性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办学许可证,这意味着技能人才实现国内外“双向互认”又前进了一步。4.6 促进国际科技人才合作交流2022 年 6 月,海南发布的海南省国际科技合作人才与交流项目和经费管理暂行实施细则指出,人才与交流项目原则上公开择优立项。对海南省科

43、技创新领域的重点项目、平台和基地申报的外国专家项目,可根据需要采用定向委托等方式征集项目;定向委托方式按程序采取“一事一报”方式立项;对于外国专家项目,项目单位依据指南申报项目,提出聘用需求和经费申请,对经评审立项的外国专家项目,资助金额不超过 100 万元;对于活动与人员交流项目,根据活动绩效择优进行资助,对重点活动给予实际支出 50%、最高 50 万元的补助;对一般活动给予实际支出 50%、最高 20 万元的补助。2023 年 2 月,天津发布天津市贯彻落实科技部 财政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行动方案(2022Regional Innovation and Growth 区域创新发展67中国

44、科技人才 2023年08月2023 年)的工作举措的通知提出,允许科技型企业以兼职借聘形式聘用外国高端人才。鼓励引进国际人才,对企业急需聘用的外国高端人才,积极协调家属签证、子女入学等工作,科技型企业可直接为聘用的应届外国留学毕业生办理工作许可。4.7 实施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2022 年 2 月,在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的文件指导下,广东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推动实施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对享受优惠政策的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实行清单管理9。政策提出,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工作的境内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其个人所得税负超过 15%的部分予以免征,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

45、区工作的澳门居民,其个人所得税负超过澳门税负的部分予以免征10。2023 年 1 月,广东发布2022 年度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澳门居民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申报指南,进一步明确该项优惠政策的办理时间、适用对象、办理所需材料及办理程序等。2022 年 9 月,海南发布海南自由贸易港享受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高端紧缺人才清单管理暂行办法,实行高端和紧缺人才清单管理,在此基础上实施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5 近期地方人才工作趋势和特点5.1 近期地方人才工作的进展特点当前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布局期和启动期,全国人才工作进入一个新的大发展高潮。各地正在紧锣密鼓地将党中央的人才工作部署落实到地

46、方具体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贯彻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具体对策中。一是积极制定地方人才高地建设方案。近两年,特别是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和党的二十大召开以来,围绕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党和国家不断加快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建设,推动“3+N”人才工作新布局构建,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全国人才工作新格局正在孕育形成。在此背景下,全国各地围绕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工作条线布局、重大平台布局和人才相关战略部署,瞄准区域发展需求,深入开展地方政策制定研究工作。同时,各地方围绕自身战略定位、资源禀赋和产业特色,将国家层面的总体建设方案细化到区域层面,形成各具地方特色的落实方案。二是加快推进国家战略人才队伍建设。党

47、的二十大前后,战略人才力量建设吸引了各级政府的战略注意力,战略人才队伍建设成为当前各级地方政府人才队伍建设的聚焦点。各地结合已有的研究基础,在创新成果转化、特色产业发展、战略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寻求政策创新点位,谋划形成本地的、核心的战略人才力量,探索在一些重点领域和行业培育出战略科学家。很多地方政府正在大力引进和培育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并提供科研配套、梯队配套和经费配套。北京、上海、广东、山东、江苏等地将更大精力投入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力求为我国形成世界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战略人才支撑。近期,在中央和国家政策的指引下,北京、上海等地正在分领域、分赛道地建立工程师人才队伍的细化评价标准,

48、着力推动工程师人才队伍建设和产业发展实际需求相契合、相对接。一些地方政府结合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将科技人才引育工作更多聚焦到卓越工程师人才队伍建设中来,加快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动产出更多新产品、新服务、新技术,更多、更快、更好地带来产业发展实际效益,进一步推动地方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的深入融合。三是持续推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党的二十大以来,很多地方,特别是一些人才中心城市,更加重视从人才工作的各个重点条线和重点区域进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的改革探索,为加快建设形成68能够产生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积累相关经验。近年来,国家对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粤

49、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海南自由贸易示范区等重点地区,在海外人才引进、科技人才评价、创新创业支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赋权,加快推动重点地区人才政策的创新发展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试点的先行先试。当前,北京中关村、广州南沙、广州南山、珠海横琴等人才高地和新区在国家总体建设方案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区域内人才工作典型突破,上下有序结合,加快探索和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四是推动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围绕“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人才工作方针,各地政府在中央和各部门的工作指导下纷纷出招,在国际化人才招引集聚、培养开发、评价使用、激励保障等方面打出政策组合拳,在便利出入境政策和

50、人才签注政策、优化来华工作许可办理、扩充外籍人才认定范围、推进职称职业技能国际化互认、搭建人才干事创业和国际化合作交流平台、优化个人税收激励政策、打造人才发展宜居宜业环境等方面构建“全方位引进培养用好人才”的政策矩阵。各地政府通过推动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有效集聚更多的国际化人才,进一步巩固和支撑地方经济社会的现代化发展。5.2 近期地方人才工作的趋势展望下一步,我国地方人才竞争不再是单纯的区域人才政策比拼,而是区域人才高地和人才平台的整体生态系统建设的比拼,是区域内的人才队伍、平台载体、创新创业产业链和人才发展环境这 4 个核心构件相互连接形成的实力竞争。同时,各地政府出台和实施的各类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