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支气管镜在胸外伤后肺不张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兰永臻,王朔,周爱华,鄢凤梅
【关键词】 胸外伤;肺不张;支气管镜
[摘要]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在胸外伤后肺不张患者中的应
用价值。方法:对 50 例胸外伤后肺不张患者行支气管镜检查,并对麻
醉方法、操作手法、术中用药及诊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50 例患者
中 1 例为左主支气管部分断裂,行手术治疗,其余病例均于镜下治疗
成功,不张肺全部复张。结论:支气管镜诊治胸外伤后肺不张,目标
性强,损伤小,诊断明确,疗效显著,便于临床应用。
[关键词] 胸外伤;肺不张;支气管镜
我院自 2000 年以来,利用支气管镜诊治胸外伤后肺不张 50
例,均收到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 50 例患者,男 48 例,女 2 例,年龄 12 岁~43 岁,平均
1
34.5 岁。所有患者均为突发外伤所致,其中单发或多发肋骨骨折 40
例,并发液、气胸 18 例。50 例患者中合并四肢、骨盆、腹部等外伤
35 例,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致高位截瘫 2 例。50 例患者均于伤
后 3 d~7 d 出现肺不张表现,并经X线胸片证实,患者呼吸困难明显,
SpO2 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胸片提示一侧全肺不张 32 例,一侧肺叶
不张 18 例。
1.2 方法
50 例患者中 40 例行床旁支气管镜检查,10 例在支气管镜室
进行。术前先行鼻腔、咽喉部黏膜喷雾麻醉,再用 2%利多卡因注射液
3 ml 经环甲膜穿刺注入气管内,在持续鼻导管吸氧和血压、血氧饱和
度监测下,将支气管镜经鼻腔插入气管,充分抽吸气管腔内及左右支
气管至段开口处的分泌物,并酌情留取抽吸物标本做细菌培养和药敏
实验,在支气管镜直视下寻找肺不张堵塞部位和病因。一般的分泌物、
痰栓、血块可通过吸引管道吸出。有些黏稠的痰栓、血栓吸引有困难
时,可用 37 ℃温生理盐水 10 ml~20 ml 冲洗后吸出。对于极度黏稠
的痰块、血块可直接用支气管镜吸引带出体外,然后用活检钳疏通吸
引管道即可。本组 5 例患者术后诊断肺挫伤合并活动性出血,术中吸
净主支气管及叶支气管的滞留血液后,仍见鲜血从相应叶或段支气管
内缓慢渗出,以 4 ℃左右的冰生理盐水 20 ml~50 ml 经支气管镜直接
注入出血部位的支气管,留置 1 min 左右后吸出,反复进行,直至出
2
血停止[1] ,每位患者灌洗总量为 50 ml~150 ml。对于痰液阻塞所致
肺不张患者,治疗过程中可鼓励患者轻微咳嗽,以使段以下支气管内
分泌物排到气管镜能吸取的部位。术毕前在肺不张所在的支气管内注
入庆大霉素与糜蛋白酶配置液, 对支气管黏膜弥漫性充血水肿的患者,
可在上述液中加入地塞米松 5 mg。 2 结果
本组患者中,年龄最小 1 例为左主支气管部分断裂,明确诊
断后及时行手术治疗。5 例肺挫伤合并活动性出血的患者经 1 次~2 次
镜下灌洗治疗,配合静脉内止血药物的应用,出血停止,肺复张。两
位高位截瘫的患者经 4 次~5 次镜下治疗,一周后肺复张,其中 1 例颈
4、5 前脱位并脊髓损伤的患者伤后 5 d 由外院转入我院,SpO2 低于
80%,右肺全肺不张,48 h 内曾行 3 次急诊镜下治疗,治疗过程中即
可见 SpO2 回升,后又先后 2 次镜下治疗。其余病例均为痰栓或陈旧性
血凝块堵塞所致肺不张,经 1 次~2 次镜下治疗后,于术后 1 d~3 d 肺
复张。
3 讨论
胸外伤后患者因疼痛、不敢咳嗽或咳嗽无力,加之合并其他
部位外伤而卧床、限制活动,致使支气管内分泌物、痰液、积血增多
不能及时咳出,形成痰栓及血块堵塞支气管,导致肺不张。支气管阻
塞后,改善通气之前,应建立通畅的气道,清除呼吸道分泌物[2] 。
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