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症状监测与症状监测系统的建立
【关键词】 症状监测 症状监测系统
从"非典"到近期的甲型 H1N1 流感的流行,都迫切需要一个反应
灵活的应急机制和敏感的信息系统,而我国大多数的疾病监测系统只
是对事件发生后的报告。症状监测是致力于早期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
件的主动监测系统,目前正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我们通过介绍
症状监测的定义及应用,结合我国国情,探讨如何看待构建症状监测
系统中的问题, 从而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事件的发生、
发展。
1 症状监测的定义
症状监测(symptom based surveillance)也称为症候群(综
合征)监测(syndronmic surveillance),是指通过连续、系统地收集
和分析特定临床症候群的发生频率的数据,及时发现疾病在时间和空
间分布上的异常聚集,以期对疾病(生物恐怖袭击、新发传染病、原因
不明传染病及其他聚集性不良公共健康事件)暴发进行早期探查、 警 预
和快速反应的监测方法。
与传统公共卫生监测不同,症状监测收集各种与健康事件相
关的数据,辅以精密的信号检测方法来监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爆发初
1
期的异常现象。如果把传统的公共卫生监测称为"以诊断为基础的监
测"或"以疾病为基础的监测",症状监测则是"以综合征为基础的监
测" 。
2 症状监测系统的构建要素及困难
2.1 构建要素
一个完整、有效的症状监测系统至少包括:①症状群定义和
数据来源;②症状监测数据采集方法;③症状监测数据分析和信号识别
方法;④对异常信号的调查。
2.2 症状群定义和数据来源
将疾病的症状和诊断定义为特定的症候群(或综合征),是症
状监测系统收集临床数据的基础。美国 CDC 利用国际疾病分类(ICD
9),将生物恐怖相关疾病症状分类,给出了 14 个症候群的定义,如肉
毒中毒样症状、出血性症状、淋巴腺炎症状、局部皮损、胃肠道症状、
呼吸道症候群、神经系统症候群、皮疹、特殊感染、原因不明发热、
可能由感染所致的严重疾病或死亡等。
美国科学家协会在其 1996 年建议开展的旨在发现新发传染
2
病的全球监测项目中,定义了如下 4 类优先监测的症候群。①5~65
岁年龄段的原因不明的严重 ARDS 伴发热³38.3℃的病例。②5 岁以上
具有脑炎或脑膜炎,体温³38.3℃的病例。③临床上表现为与霍乱、
鼠疫、黄热病、疟疾、结核等疾病症状类似的症候群,以及任何由抗
生素耐药细菌或原虫所致的严重疾病。④动物中发生的聚集性死亡。
症候群的定义可以借鉴很多现有的成熟经验,再根据我国的
国情和新的形势要求,组织流行病专家、临床高级医师、生物反恐专
家以及卫生和检疫管理人员制定。对于症状的细化则是一个较为复杂
的过程,它需要流行病专家和临床医师的大量工作,合理判定具体某
个症状和疾病的关联强度,综合考虑诊断的复杂程度和关联强度取舍
是否采用做为必需的监测项目,制作简单明晰有效的流程式调查表,
根据常规监测和新的科研成果及时调整监测内容,这些都是简单有效
的症状监测的必要准备和基础内容。 2.3 症状监测数据采集方法
症状监测是一个数据驱动的公共卫生监测方法,其相关的数
据源范围非常广泛,主要包括医院急诊室病人访问情况和主诉信息、
药店非处方药销售情况、医疗用品销售量、企事业单位缺勤率、紧急
全医疗救助 120 电话记录、公共卫生实验室监测结果及其他。同时症
状监测数据收集方法要有合理、规范的数据入选标准,应首选现有电
子数据库作为监测数据源。
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