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政治交易费用与国有企业改革
内容摘要:本文运用政治交易费用分析框架研究国有企业改革问题,指出
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存在着很高的政治交易费用。这种政治交易费用随
着产权改革深化而增大,随着外部竞争的完全而降低。基于政治交易费用
的特点,笔者认为,国企改革路径的选择应该是产权改革与市场竞争环境
培育的交互式前进,螺旋式上升过程。
关键词:国有企业改革 政治交易费用 路径
国有企业改革路径的选择问题始终是学者关注的热点,国内理论界争
论也较大,有代表性的观点包括: "产权论""外部环境论"及"超产权 、
论""产权论"认为,产权是经济效率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国有企业 。
应通过产权改革来改善激励机制,提高经营效率。 "外部环境论"认为,
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障碍不在于产权制度,而在于缺乏一个公平竞争的
宏观环境,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是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通过市场竞争压
力来提高国有企业效率。 "超产权论"则认为,由产权改革产生的激励效
应只有在竞争环境下才能发挥作用,因此,国有企业仅仅进行产权改革是
不够的,还需要推进其他方面的改革。
本文认为,国企的改革,本质上是相关权利的重新分解和组合过程。
在权利的重新配置过程中,必然伴随着交易行为,因而会产生交易费用。
国有企业改革的最优路径选择,必须保证交易费用最小化。上述三种不同
甚至相对的观点,可以统一到交易费用框架里进行分析。我国改革的显著
特征就是政府主导下的渐进性增量改革,其中所包含的更多是强制性制度
变迁,交易费用的表现形式主要是政治交易费用。本文试图运用政治交易
费用理论来研究国有企业改革问题。
政治交易费用理论
交易费用的思想最早来自科斯,他认为,交易费用是为准确获取市场
信息所要付出的费用,以及谈判和签订契约的费用。政治交易费用的思想
最早可以追溯到制度经济学的创始人康芒斯。康芒斯将"交易"概念一般
化,并将"交易"分为三种基本类型:买卖的交易、管理的交易、限额的
交易。第三种交易就是政治交易费用的来源。诺斯率先利用交易成本分析
模式来研究政治过程,创立了交易成本政治学。诺斯认为,政治市场是不
完全的,比如环境的复杂性;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道
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高信息成本;集体行动困境。 由于政治过程的
核心是利益再分配,围绕这个过程就必然存在各利益集团相互之间的谈判,
而谈判是有成本的,这种成本就是交易费用。
迪克西特建立了自己的交易成本政治学分析框架。迪克西特认为,政
策的制定是一个政治过程,经济政策是某个政治过程的均衡结果,该政治
过程受到各种交易成本的影响,比如契约的谈判和协调成本、信息不对称
引致的代理成本、做出可置信承诺的成本等。政治过程还受到历史的和社
会的制度禀赋和环境的影响。对政府行为的分析必须考虑交易成本的影响。
政治过程的效率极端依赖交易成本的大小,交易成本就成为理解政治效率
的关键。
国企改革中的政治交易费用
(一)政治交易费用的产生
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的政治交易费用包括制度设计费用和制度执行
费用。
1.国有企业改革存在很高的制度设计费用。
环境复杂性。中国经济改革发轫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长期实行的
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以扭曲产品和生产要素的宏观政策环境、高度集中
的资源计划配置制度、以及没有自主权的微观经营机制为特征。传统发展
战略赋予国有企业一系列政策性负担,由此导致国有企业改革难以深化,
还导致经济周期性波动、寻租和腐败行为泛滥、金融体制改革举步维艰,
地区间发展差距扩大。中国国有企业改革自始至终都是自上而下的政府行
为,存在着制度供给的政府垄断,制度设计者并不具有关于市场经济的完
备知识。
有限理性。Williamson 认为契约人的特征是有限理性,从而导致契约
不完备。由于现实世界的复杂性和环境的不确定性,导致事物的状态是不
可观察的,即使可观察也不可证实。从而可行性合同必定是不完全的。由
于本身的特殊性,政治契约具有一系列特点,表现在: "第一,政治契约
至少是两个确知的缔约者之间的契约。至少在契约关系的一边有多个当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