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土建类"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大纲
《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土建类) 》课程教学大纲
(学分5, 学时 84)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土木水利类各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 它研究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以及图解空 间几何问题的理论和方法。由于生产上对计算机辅助设计日益增长的需要,对计算机成图技
术的掌握提出了迫切要求,本课程正成为这类新技术的一个重要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
(1)培养使用投影的方法用二维平面图形表达三维空间形状的能力。
(2)培养使用绘图软件绘制工程图样的能力。
(3)培养对空间形体的形象思维能力。
(4)培养创造性构型设计能力。
(5)培养仪器绘制、徒手绘画和阅读专业图样的能力。
(6)培养贯彻、执行国家标准的意识。
二、课程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本课程由基础理论(画法几何) 、投影制图、计算机工程制图三个阶段组成。
(一)基础理论阶段(画法几何) 48 学时(考试课)
1.绪论
明确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发展方向和学习方法。
2.投影法的基本知识
建立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正投影和斜投影)的基本概念。
3.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
3.1熟练掌握点、直线和平面在第一分角中各种位置的投影特性和作用方法(平面以
点、直线、平面图形表示为主) 。
3.2熟练掌握线段的实长及其对投影面的倾角的求法。
4.点、直线、平面的相对位置
4.1熟练掌握直线上点的投影特性及在平面上作点、作直线的方法。
4.2熟练掌握两直线的相对位置,垂直两直线的投影。
4.3掌握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对关系(平行、相交、垂直) 。
5.投影变换
5.1掌握换面法及其应用。 5.2了解旋转法及其应用。
6.曲线与曲面
熟练掌握常用曲线(如圆、圆柱螺旋线)和曲面(如柱面、锥面、回转面)的投影特性及画
法。
7.立体的投影
7.1熟练掌握平面立体和曲面立体投影特性和作图方法,即在表面上作点、作线的方
法。
7.2熟练掌握平面与立体(平面立体、曲面立体)截交线的作图方法(截平面以特殊
位置为主) 。
7.3熟练掌握直线与立体的贯穿点的作法。
7.4熟练掌握立体与立体表面相交(曲面立体与曲面立体相交时,至少有一个立体的
轴线垂直于投影面)相贯线的作图方法。
8.轴测投影
1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8.1了解轴测投影原理、规律和工程常用轴测图种类。
8.2熟练掌握基本立体和组合形体的正等轴测图的绘制方法。
8.3了解斜二轴测图的应用特点和绘制方法。
9.立体表面的展开
9.1熟练掌握平面立体的表面展开。
9.2掌握可展曲面的展开。
(二)投影制图阶段 12 学时
1.制图基础
1.1掌握尺规绘图的步骤和方法。
1.2掌握徒手绘图的方法。
1.3了解《技术制图》《建筑制图》等国家标准对图幅、比例、图线、字体、视图、 、
图样画法、尺寸注法等方面的基本规定。
1.4掌握包含上述内容的物体投影图的阅读。
2.投影制图
2.1掌握基本几何形体的投影图、基本几何形体的切割,运用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
法进行组合体投影图的画图、读图。
2.2掌握各种剖视图、断面图的画法以及常用的简化画法和规定画法。
2.3掌握根据涵洞轴测图画正投影图(用剖视图表达)的方法。
2.4了解第三分角投影。
(三)工程制图阶段 20 学时
培养阅读工程图和用计算机绘制工程图的能力。
1.计算机绘图基础
1.1了解计算机绘图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1.2熟练掌握计算机软件绘制工程图样的作图方法。
2.建筑施工图
2.1了解《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建筑制图标准》中,关于建筑施工图中投影图 、
的名称、配置、比例的要求,以及常用图例等的画法。
2.2掌握建筑施工图中图线、尺寸标注的要求,常用符号等的画法。
2.3了解总平面图的作用、图示方法和图示内容。
2.4了解建筑施工图(包括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详图)的作用、图示方法和图
示内容。
2.5熟练掌握建筑施工图(包括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详图)的绘制和阅读方法,
能绘制和阅读中等复杂程度的建筑施工图。
3.结构施工图
3.1了解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的基本知识。
3.2了解《建筑结构制图标准》中,关于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施工图常用符号、
常用图例等的画法。
3.3了解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包括结构平面图、构件详图)的作用、图示方法和
图示内容。
3.4熟练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包括结构平面图、构件详图)的绘制和阅读方
法,能绘制和阅读简单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
3.5了解钢结构施工图(如钢结构详图)的作用、图示方法和图示内容。
3.6掌握钢结构施工图(如钢结构详图)的绘制和阅读方法,能绘制和阅读简单的钢
结构详图。
2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三、课程的其他环节
在工程绘图和绘图基础中,实验实训 12学时
实践性教学环节
(1)完成立体表面展开内容的教学后,安排学生制作模型,掌握由图到物的认识过程,
培养动手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2)在房屋图内容中,以工程为背景,进行创新设计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
程意识。
(3)现场教学,有计划的组织学生参观有关建筑物(如钢结构图等内容) ,现场讲解,
增加感性认识。
四、说明
1.开课学期:第 1、2 学期。
2.教学上应根据大纲要求制定教学日历。合理安排作业分量。根据教改需要,前后内
容可穿插教学。课内外学时比为 1:1.5~1:2。
3.本课程基础理论阶段(画法几何)应进行考试。投影制图和计算机绘图阶段要多种
模式相结合(如平时作业+考试+考查等)评分。
4.先修课程:计算机基础。
五、课程使用的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使用教材:
《画法几何》 《土木工程建筑制图》 同济大学主编,同济大学出版社。
《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习题集》同济大学主编,同济大学通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
《建筑制图》 朱福熙,何斌主编,高教出版社。
《画法几何及水利土建制图》 苏宏庆主编,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3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