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0 2 3年第5期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V o l.2 2 N o.5第2 2卷(总第1 2 8期)J OUR NA L O F S HAN GQ I U P O L Y T E CHN I CO c t.2 0 2 3 收稿日期:2 0 2 3-0 4-2 4基金项目:2 0 2 1年度海南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一般课题“产出导向法在高职行业会计比较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H n j g 2 0 2 1-1 2 9);2 0 2 2年度海南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师生合作评价(T S C A)模式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应用研究”(h d j y 2 2 4 5)作者简介:张光锋(1 9
2、 8 0),男,山东临沂人,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会计专业教学研究;贾亚东(1 9 7 2-),男,黑龙江哈尔滨人,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硕士,主要从事财务管理、公司金融专业教学研究。*通信作者:张琳瑜(1 9 8 7),女,江西萍乡人,海南大学讲师,在读博士,主要从事产出导向法教学实践与翻译研究。产出导向法应用于高职行业会计比较课程教学中的理论分析张光锋1,张琳瑜2*,贾亚东1(1.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海南 海口 5 7 1 1 2 7;2.海南大学,海南 海口 5 7 0 2 0 8)摘 要:产出导向法作为诞生在我国本土的一种外语教学理论,是为解决在外语教学中普遍存
3、在的“学用分离”问题而创设的,而该问题在高职行业会计比较课程教学中也普遍存在。为此,探讨了产出导向法应用于高职行业会计比较课程教学的理论基础。在对该理论进行共性与个性辩证分析的前提下,提出了个性化的“业财融合”教学理念和“联系学习”教学假设,按照“借鉴共性,嫁接个性”的原则,初步形成了其在高职行业会计比较课程教学中应用的理论框架。关键词:产出导向法;高等职业教育;行业会计比较;理论分析 中图分类号:G 7 1 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 6 7 1-8 1 2 7(2 0 2 3)0 5-0 0 6 0-0 6T h e o r e t i c a l A n a lys i s o f t
4、 h e Ap pl i c a t i o n o f P O A i n t o t h e A c c o u n t i ng i n D i f f e r e n t I n d u s t r i e s C o u r s e i n H igh e r V o c a t i o n a l C o l l ege sZ HAN G G u a n g f e n g1,Z HANG L i n y u2*,J I A Y a d o n g1(1.H a i n a n C o l l e g e o f E c o n o m i c s a n d B u s i n
5、e s s,H a i k o u 5 7 1 1 2 7,C h i n a;2.H a i n a n U n i v e r s i t y,H a i k o u 5 7 0 2 0 8,C h i n a)A b s t r a c t:A s a n e d u c a t i o n a l t h e o r y s y s t e m w i t h C h i n e s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P OA t h e o r y i s f i r s t l y c r e a t e d t o s o l v e t h e“l
6、 e a r n i n g-u s i n g s e p a r a t i o n”p r o b l e m i n f o r e i g n l a n g u a g e t e a c h i n g,a n d t h i s p r o b l e m i s a l s o c o mm o n i n t h e t e a c h-i n g o f t h e a c c o u n t i n g i n d i f f e r e n t i n d u s t r i e s c o u r s e i n h i g h e r v o c a t i o
7、n a l c o l l e g e s.C o n s i d e r i n g t h i s,t h i s p a p e r e x-p l o r e s t h e t h e o r e t i c a l f o u n d a t i o n o f a p p l y i n g t h e P OA t h e o r y i n t o t h e t e a c h i n g o f a c c o u n t i n g i n d i f f e r e n t i n d u s t r i e s i n h i g h e r v o c a t i
8、 o n a l c o l l e g e s.U n d e r t h e p r e m i s e o f d i a l e c t i c a l a n a l y s i s o f t h e g e n e r a l i t y a n d p a r t i c u l a r i t y o f t h e t h e o r y,t h e p e r s o n a l i z e d t e a c h i n g c o n c e p t o f“i n d u s t r y-f i n a n c e i n t e g r a t i o n”a n
9、 d t h e t e a c h i n g h y p o t h e s i s o f“a s s o c i a t e d l e a r n-i n g”a r e p r o p o s e d,a n d t h e t h e o r e t i c a l f r a m e w o r k a p p l i e d i n t h e t e a c h i n g o f t h e a c c o u n t i n g i n d i f f e r e n t i n d u s t r i e s i s i n i t i a l l y f o r m
10、 e d 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p r i n c i p l e o f“l e a r n i n g f r o m t h e g e n e r a l i t y a n d k e e p i n g t h e p a r t i c u l a r i t y”.K ey W o r d s:P O A;h i g h e r v o c a t i o n a l e d u c a t i o n;a c c o u n t i n g i n d i f f e r e n t i n d u s t r i e s;t h e o r
11、 e t i c a l a n a l y s i s 产出导向法(p r o d u c t i o n-o r i e n t e d a p p r o a c h,英文缩写为P OA)是由北京外国语大学文秋芳教授科研团队于2 0 1 5年正式构建的外语教学理论体系1,该体系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强06第5期张光锋,张琳瑜,贾亚东:产出导向法应用于高职行业会计比较课程教学中的理论分析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2。P OA理论的创建初衷是解决外语教学的“学用分离”问题,其基本教学思路是从真实的交际“场景”出发,通过多个“驱动促成评价”教学流程,使学生最终产出合格的场
12、景成果,实现教学目标。目前,在行业会计比较课程(以下简称“本课程”)教学中,同样存在明显的“学用分离”问题,P OA则为其带来了教学改革新思路,一方面,P OA理论的“学用一体”理念与职业教育的“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理念不谋而合;另一方面,本课程中每个行业模块内容,都是一个会计理论与方法进行具体应用的“大场景”,因此把适用于外语教学的“产出导向法”引入到本课程教学实践中成为可能。一、产出导向法的理论解析(一)产出导向法的基本含义产出导向法是一个由教学理念、教学假设和教学流程三部分构成的理论体系。其中,教学理念是指导思想,其为教学指明方向,并决定教学假设、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教学假设
13、是教学流程的理论支撑;教学流程是教学理念和教学假设的实现方式。在经过三次修订后,产出导向法于2 0 1 8年形成了成熟的理论框架。其中,教学理念包括学习中心说、学用一体说、文化交流说及关键能力说;教学假设包括输出驱动、输入促成、选择学习及以评为学;教学流程是在“教师指导、师生共建”下,包括“驱动-促成-评价”组成的若干循环链3。(二)产出导向法理论框架的辩证分析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体。共性是指事物的普遍性,是绝对的;个性是指事物的特殊性,是相对的。P OA理论既适用于外语课程教学又适用于高职行业会计比较课程教学的元素,即是“共性”,而主要适用于外语课程教学的元素,即是“个性”。
14、1.P OA教学理念的辩证分析(1)P OA教学理念的共性学习中心说强调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学习”发生,倡导“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双主”原则。P OA提出“以学习为中心”,回避了“双主”原则的复杂性。这种理念认为“以教师中心”,或者“以学生为中心”都有失偏颇。一方面,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考虑学生的水平和需求,教学就难以成功;另一方面,如果只强调以学生中心,弱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教学也难以成功。事实上,任何课堂教学活动,包括本课程教学,教师都处于控制地位,是决定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关键因素。因此,“只要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成,至于谁是中心,这是表象,并不是教育的本质”4。学用一体说
15、强调“学”与“用”的无缝对接,“学”即“输入”,“用”即“输出”,是解决“学用分离”问题的主要理念,与我国传统的“知行合一”理念一脉相承。学用一体说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输入”与“输出”应该一体化,达到即学即用、即用即学的状态,不应该有很长的时间间隔。该理念在会计教学中已有 体 现,如 在 有 些 教 材 中 被 描 述 为“做 中 学”或“学中做”,可由于存在适用场景模糊等原因,大多情况下没能完全落实。关键能力说强调教学活动应该培养人人都需要的关键能力,即“在一个不确定的复杂情境中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5。而不同课程或不同授课对象,对关键能力的要求差别很大。外语教学强调关键能力,其他课程教学也
16、同样重视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如学生应具备会计理论和方法在具体场景中的应用能力,就是本课程教学所强调的关键能力之一。(2)P OA教学理念的个性文化交流说认为,文化交流必须以语音为载体,应该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目的语文化与学习者本土文化是一种平等关系。这是外语课程的教学理念,其他非语言类课程则未必强调这一点。因此,这一理念是主要适用于外语教学的特殊性教学理念,对本课程则不适用。2.P OA教学假设的辩证分析(1)P OA教学假设的共性输出驱动假设提出,让学习者自己先进行产出尝试,通常会遇到困难而“知不足”,此时教师再针对学生产出困难给予对应输入,辅助学生最终完成产出。该假设逆转了传统的
17、“先输入后输出”的教学顺序,让学生“知不足”,有意创造“饥饿感”,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但需要强调的是,该假设旨在调动16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 0 2 3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果学生尝试输出时遭受重大挫折,导致积极性丧失,教学活动则无法成功。因此,在P OA实践中,驱动活动设计至关重要。输入促成假设强调,“输入”要为既定的产出目标服务,与“输出驱动假设”相对应。输入一定要与输出精准对接,没有有效的“输入促成”,则很难有成功的输出。以评为学假设认为,课堂教学中的“评”与“学”应该有机结合,对学生的成果应给予及时肯定,对学生的错误或不足应给予及时矫正和弥补,将评价融入学习中,成为学习过程的一部分。评
18、价是学生学习强化和升华的关键节点,能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成就感。“评学结合”比“评学分离”产生的教学效果好,而“评学分离”在各种类教学活动中是普遍存在的。在本课程的P OA课内教学实践中,主要是让学生对已融入教学知识点的教学场景,进行驱动性的尝试产出。为了让学生能够正确产出,输入促成时采用了激励学生课前预习相关知识等内容、课中适时给予学生相关指导或提示等手段。而大多情况下,学生确实不能完全正确地完成产出,此时则采用P OA理论提出的“师生合作评价”方式6,对学生的课内产出成果进行评价。(2)P OA教学假设的个性选择学习假设认为,目标精准的重点学习,比目标广泛的全面学习效率更高,根据产出目标
19、需要,在输入时选择学习所需要的相关内容,对产出不急需的学习材料可以适当简化学习,反对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应以课文为中心的精读方式。这一假设主要适用外语教学,对于本课程教学内容而言,由于产出目标相对单一,选择学习的倾向不太明显。另外,需要明确的是,本课程具体教学模块的选择问题不在该假设含义的范畴之内。3.P OA教学流程的辩证分析(1)P OA教学流程的共性“驱动-促成-评价”构成一个教学循环,是P OA教学流程的基本结构。驱动环节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让学生尝试产出后而“知不足”,从而激发其学习 欲 望7,这 是P OA成 功 的 基 石。只 有 成 功地“驱动”学生,教学才可能成功。因此,驱动场景的设
20、计成为能否驱动成功的关键。促成环节的主要任务是在成功“驱动”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完成产出,这一过程要充分体现“学用一体”理念,输入和输出可交替进行,教师要为学生适时提供恰当的帮助,甚至包括个性化的帮助8。评价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评估学生的产出成果,巩固、强化学习效果。按评价时间,分为即时评价和延时评价;按评价主体分为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机器评价、师生合作评价9。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尽管付出了很多精力进行促成活动,还是不能完全避免学生的产出成果存在不足,而评价环节则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并弥补这些不足。在P OA理论中,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为:首先,将每个单元的大产出目标分解为若干相对独立的小产出
21、目标;其次,通过“驱动-促成-评价”循环,相继实现小产出目标;最后,水到渠成地实现大产出目标。本课程的P OA教学实践就是按照该流程进行组织的。(2)P OA教学流程的个性教学流程是P OA理论的“实体”内容,是落实教学理念和教学假设的载体,其共性内容较明确,个性内容不太明显。在P OA外语教学的实践中,将大产出目标分解为若干个小产出目标,小产出目标之间通常存在相对独立的“前后逻辑关系”,通过小产出目标的依次实现,最终实现大产出目标。换言之,如果调整小产出目标的实现顺序,将会对大产出目标的实现产生不利影响。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大产出目标与小产出目标可以看作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在P OA理论中
22、,作为部分的各小产出目标之间应该存在一个最优组合,其实现的大产出目标大于各小产出目标之和,即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然而,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中,整体还可能等于或小于部分之和。因此,在P OA教学流程中,各小产出目标之间的“前后逻辑关系”,可以看作是外语教学的个性化特点。二、产出导向法应用于高职行业会计比较课程教学的理论探讨高职行业会计比较课程是会计大类专业的一门专业拓展课程,其主要内容是通用会计原理和方26第5期张光锋,张琳瑜,贾亚东:产出导向法应用于高职行业会计比较课程教学中的理论分析法在若干代表性行业中进行应用时,所凸显的一些个性化会计实务。因此,与其他会计类课程相比,本课程的学习场景更加具
23、体明确,实践性更强。在对产出导向法进行辩证分析之后,按照“取其共性,融入个性”的原则,充分借鉴其作为一种教学理论的共性,再融入本课程教学的下述个性元素,从而形成了适用于本课程教学的P OA理论框架。(一)教学理念“学习中心”“学用一体”“关键能力”是P OA理论的 共 性 教 学 理 念。同 时,本 课 程 教 学 还 应 秉持“业财融合”理念,即强调学习会计必须要以通晓业务为前提,会计实践要以服务业务、服务单位管理为最终目标,具体如图1所示。图1 本课程P OA教学理念形成图 业财融合属于管理会计范畴。财政部于2 0 1 6年印发的 管理会计基本指引 提出:“管理会计应将财务和业务等有机融合
24、。”汤谷良教授认为,业财融合是“辅助企业战略规划、决策、控制、评价等各个管理环节,嵌入企业价值链和业务活动的全过程,呈现闭环状态的管理控制系统”1 0。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属于财务会计范畴,但将“业财融合”引入并且作为一种教学理念,主要基于以下两方面考虑:一是强调财务活动与业务活动的密切关系。本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是编制会计分录,而理解业务活动并抓住发生变动的关键信息,是正确编制会计分录的基础。如果学生没有完全理解业务活动,无论是在学习中还是在工作中,都不可能做出正确的会计处理,即便是学习最基本的初级会计实务,也要以学好税法等相关经济法规为基础。因此,学习本课程的前提是要具备相关经济活动常识和财经法
25、规知识等,也就是要“懂业务”。业财融合的提出主要针对长期以来在实践中存在的“财务和业务两张皮”及财务人员不懂业务的现象,这种现象使财务为业务服务、为单位管理提供决策支持的职能难以很好地实现。二是强调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密切联系。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财务界一直重视财务会计,后来认识到了管理会计的巨大价值,又有了忽视财务会计的倾向。作为会计的两大分支,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应该是并重的,没有扎实的财务会计工作成果作为基础,管理会计工作必然如空中楼阁;同样,没有高水平的管理会计工作,财务会计工作成果的价值必然大打折扣。因此,学生在财务会计的学习中,树立“业财融合”理念,为进一步向管理会计深入发展奠定基础
26、,是非常必要的。(二)教学假设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和以评为学属于P OA理论教学假设内容,分别对应P OA理论教学流程的驱动、促成和评价三阶段。P OA外语教学理论中的“选择学习”假设,主要是指导输入促成资料的择取。就本课程而言,教师在本课程的促成环节,应当引导 学 生 培 养“联 系”观 念 和 思 维,因 此 应 引入“联系学习”假设,具体如图2所示。图2 本课程P OA教学假设形成图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而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观点。本课程与本专业其他课程存在诸多相通的地方,学习过程中需要联系相关知识点。同时,各
27、行业的会计实践之间也存在着诸多联系。从学习方法角度看,古人云“温故而知新”,意思是温习旧知识能获得旧知识的新领悟或者相关的新知识,说的正是知36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 0 2 3年识之间的联系。就本课程的学习而言,侧重强调运用比较和迁移的方法。本课程以具体的个性化会计实务内容为主,而这些内容主要是将各行业会计与制造业会计进行比较后筛选出来的,当然,为了提升学习效果,非制造业各行业会计之间也是有必要进行比较的。学习迁移 是 现 代 教 育 理 论 中 非 常 重 要 的 概 念,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学习迁移分为两类,一是横向迁移,即难度相似的水平
28、迁移;二是纵向迁移,即难度差别较大的垂直迁移。后者又分为低层次学习向高层次学习的迁移和高层次学习向低层次学习的迁移两种情况。在本课程的促成教学资料选取和业务分析过程中,教师应随时引导学生去比较相关知识点,或者实现知识迁移,培养学生的“联系”思维,这对本课程的学习和学生关键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培养都是非常重要的。(三)教学流程在本课程的P OA教学实践中,每个行业作为一个教学模块,可以划分为若干场景,以场景为单元进行教学设计,每个场景包括具有相互关联的若干小知识点,场景目标作为大目标,分解为若干知识点小目标,经过多次“驱动-促成-评价”循环,呈现出的产出成果可能不是一项内容,而是对应每个小知识点的一
29、组内容。在某些情况下,小产出目标之间的前后关系可能不存在明显的逻辑关系,完成小产出目标的顺序对大产出目标的实现没有明显的影响,即从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来看,整体等于部分之和。如政府其他类收入业务核算包括债务收入、利息收入、罚款收入等各种具体收入,这些收入的会计核算作为小产出目标,对掌握政府其他类收入这一大产出目标而言,其学习顺序的差异一般对会计处理没有明显的影响。本课程小产出目标之间不一定存在“前后逻辑关系”,即小产出目标之间可能是“前后逻辑关系”,也可能仅仅是“前后顺序关系”,因此本课程小循环之间的关系用虚线箭头描述,以表示这种“前后逻辑关系”或有或无,具体如图3所示。图3 本课程P OA教
30、学流程形成图 另外,如果发生“整体小于部分之和”的情形,则意味着个别小产出目标与大产出目标并不一致,无论是外语教学,还是本课程教学,或者其他专业课程教学,均应避免此种情形的发生。(四)理论框架总结经过前述辩证分析和探讨后,初步形成了产出导向法在高职行业会计比较课程教学中进行应用的理论框架,具体如图4所示。图4 本课程P OA教学理论框架图46第5期张光锋,张琳瑜,贾亚东:产出导向法应用于高职行业会计比较课程教学中的理论分析三、结语产出导向法跨学科应用到高职行业会计比较课程教学实践中,已经取得了较好的实验效果,这为将P OA理论应用于会计专业其他课程教学提供了新路径,也为进一步拓展P OA理论在
31、我国高等教育教学领域的适用范围提供了理论参考。参考文献:1 文秋芳.构建“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 0 1 5,4 7(4):5 4 7-5 5 8.2 文秋芳.“产出导向法”的中国特色J.现代外语,2 0 1 7,4 0(3):3 4 8-3 5 8.3 文秋芳.产出导向法:中国外语教育理论创新探索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 0 2 0:4 5-5 2.4 文秋芳.“产出导向法”与对外汉语教学J.世界汉语教学,2 0 1 8,3 2(3):3 8 7-4 0 0.5 文秋芳.新时代高校外语课程中关键能力的培养:思考与建议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 0 1 8,1(1)
32、:3-1 1.6 文秋芳.“师生合作评价”:“产出导向法”创设的新评价形式J.外语界,2 0 1 6,3 7(5):3 7-4 3.7 文秋芳,孙曙光.“产出导向法”驱动场景设计要素例析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 0 2 0,3(2):4-1 1.8 邱琳.“产出导向法”促成环节设计标准例析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 0 2 0,3(2):1 2-1 9.9 孙曙光.“产出导向法”中师生合作评价原则例析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 0 2 0,3(2):2 0-2 7.1 0 汤谷良,夏怡斐.企业“业财融合”的理论框架与实操要领J.财务研究,2 0 1 8,4(2):3-9.责任编辑 亦 文(上接第4
33、 4页)增强欠发达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要加大对中西部和东北边远地区等发展滞后地区的企业补贴力度,培育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促进当地经济增长,解决就业问题,进一步提高欠发达地区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加大对资源枯竭型地区、老工业基地、生态脆弱地区等各类特殊问题区域的支持,导入新的生产要素并提供帮扶,针对性地解决不同区域面临的发展困境,充分激发这些区域发展的内生动力,努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五、结语我国在产业扶贫期间逐年增强对涉农企业的补贴力度,补贴总额高达3 0 0多亿元,不同地区、行业获得的补贴规模、趋势存在较大差异。从补贴类型上来看,政府补贴主要为企业发展补贴;从区域上来
34、看,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获得的政府补贴补贴越多,越注重企业发展;从行业上来看,服务业的补贴力度较小,且其他行业补贴力度逐渐增强时,服务业的补贴力度基本上没有变化。在产业振兴阶段,我国应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补贴,鼓励研发创新,大力发展农业服务业,培育乡村振兴新动能,协调区域发展,努力实现共同富裕。参考文献:1 张延龙,王明哲,钱静斐,等.中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特点、问题及发展思路J.农业经济问题,2 0 2 1,4 2(8):1 3 5-1 4 4.2 王文娟.新形势下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思考J.中国行政管理,2 0 1 1,2 7(7):5 9-6 2.3 童洪志.扶贫政策工具组合对农户扩大生产规
35、模经营的影响机制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 0 2 0,4 1(5):1 7 6-1 8 4.4 陈天祥,魏国华.实现政府、市场与农户的有机连接:产业扶贫和乡村振兴的新机制J.学术研究,2 0 2 1,3 7(3):4 9-5 5,1 7 7.5 吴春来.产业扶贫与产业振兴有效衔接初探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 0 2 1,4 2(1 2):1 8 0-1 8 9.6 贺立龙,刘丸源.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政治经济学研究J.政治经济学评论,2 0 2 2,1 3(2):1 1 0-1 4 6.7 曾恒源,高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统筹衔接:学理必然、形势任务与政策转型J.农业经济与管理,2 0 2 1,1 2(2):1-1 0.8 王红建,李青原,邢斐.金融危机、政府补贴与盈余操纵: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 0 1 4,3 0(7):1 5 7-1 6 7.9 朱启臻.关于乡村产业兴旺问题的探讨J.行政管理改革,2 0 1 8,1 0(8):3 9-4 4.责任编辑 亦 文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