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三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l至4页,第卷5至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50分)留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A或B)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洁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分封制同时赐予中心集权和地方势力以合法性,至于哪种势力能够在激烈的政治搏斗中获胜
2、,那就完全要看它的实力了。”下列行为具有当时社会“合法性”的是A齐侯自称为齐威王 B晋文公加征鱼盐税收C“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D楚庄王问鼎之大小轻重2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里,很多皇帝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的形势和力气对比的 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等,导致了权力的萎缩或丢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A君主专制被颠覆 B君权至上的后果C君主权利受到制约 D中心集权体制遭到破坏3关于明朝内阁有学者指出:“内阁成员犯不着为了皇帝去得罪其他文官,事实上他们 也没有这个权力。没有宰相的权力和地位,却要担当宰相的罪责,去充当皇帝的挡箭牌、替罪羊,这是任何明智的人都不会去做的事情。”这意在说明内阁A不
3、利于政府机构间的协调与督察 B加强了对百官的监察C.弥补了明太祖废丞相带来的弊端 D直接导致了皇权减弱4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在各类农具中占主要地位。能够佐证这一说法的最有力证据是A史记等史学著作记载以及流传的故事B战国遗迹出土的农具中铁质远多于其他材质C.当代学者运用技术手段进行的验证D古籍文献中关于“铁”的记载5.吕氏春秋上农载:“是故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此圣人之制也。故敬时爱日,非老不休,非疾不息,非死不舍。”小农经济的这种形态,主要取决于A.个体分工 B生产力气 C社会制度D劳动力短缺6.陶渊明桃花源诗中写道“春蚕收长丝,秋熟靡(没有)王税童孺纵行歌,花白欢游诣”,
4、材料体现了A.魏晋时期社会祥和安定 B当时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C.山水诗朴实恬淡的特点 D追求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7.清朝康熙年问,烧制出大量造型丰富和具有装饰图案的瓷器,而且在瓷器的纹饰中 绘有欧洲的家族、公司、团体、城市等图案标志。下列相关表述中正确的是A.中国瓷器开头大量销往海外市场 B清朝贵族生活方式的西方化C.很多瓷器为满足市场需要而生产 D.这些产品都出自官营手工业8.中国传统工艺经常毁灭失传现象,缘由最有可能是由于A.国家对技术传承重视不够 B传统工艺水平高,难教难学C传统手工业技术的封闭性D市场缺乏对传统工艺品的需求9.一位美国宪政学家曾写道:“拿长期性,缺乏猛烈骚动,法律和秩序的
5、维持力以 及对其他国家政治思想和制度的影响程度来说,口口口是世界上闻所未闻的最精彩的一个。”口口口处可能是A.17、18世纪的英国 B17、18世纪的美国C.18、19世纪的德国 D18、19世纪的法国10.联邦政府机构位于城市中心,国会大厦建在全城最高点“国会山”上,在其两侧分别是总统府和联邦最高法院。以建都时各州名称命名的15条大道由内向外辐射,掩盖全城。华盛顿的建筑规划体现的美国政治文化是A.白手起家的开拓精神 B议会中心与共和意识C.三权分立与制衡原则D公正独立的州权观念11.通过阅读共产党宣言,可以了解到A资本主义的进步作用B普法战斗推动了巴黎公社革命的爆发C. 无产阶级首先在一个落
6、后国家取得成功的缘由D资本家从工人那里无偿取得的利润被称为剩余价值12.恩格斯说“你想知道无产阶级专政是什么样子吗?请看看巴黎公社吧。这就是无产 阶级专政。”恩格斯的推断是基于巴黎公社A.发生的时间 B.参与的阶级 C实行的措施D发生的国家13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平稳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 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上述言论针对的是A领事裁判权 B片面最惠国待遇C居住及租地权 D“门户开放”政策1420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受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峻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
7、法保持下去。其次,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期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转变目前的困难境况。”能够印证材料观点的史实是 A北京条约和洋务运动 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C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15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实行总统制;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孙中山颁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这种做法A政体频繁变更引发社会动荡 B权力分散降低行政效率C因人设法违反法律精神 D有利于防止专制维护共和16五四运动带有辛亥革命不曾有的姿势,这种“不曾有的姿势”主要指的是A有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 B受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C工人阶级是运
8、动的主力军D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精神17“工厂死在接收上,鸟窠做在烟囱上。,民主涂在嘴巴上,自由附在条件上,议案、协定归了档,中国命运在哪里,挂在高高鼻子上。”材料反映的现象毁灭在A国民大革命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斗时期 D解放战斗时期181930年6月,李立三在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中写到:“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制他最终的死命。”这表明A他反对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B他生疏到农夫阶级力气的宏大C他认清了当时中国的国情 D中共还没有找到中国革命的新道路19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极大的历史灾难不
9、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抗日战斗对中国历史进程最重要的补偿是A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 B加速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C壮大了社会主义的力气 D赢得了世界各国的普遍敬重20右图是某地发觉一张短训班结业证,此训练班最有可能是A培训接受日军投降仪式所需人才B国民党为苏美军队培训军事联络人员C为赢得反法西斯战斗最终成功培训人才D国民党在美国支持下为内战培训军事人员21中国的法治建设白皮书中写道:“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开启了中国法治建设的新纪元。”对材料中“新纪元”理解正确的是A在法律上确立了人民民主原则 B确立了国家根本政治制度C制定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D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针22中
10、华人民共和国初期,一些民主党派及非党派民仆人士担当国家重要领导职务。其中,中心人民政府6名副主席中有3人,政务院4名副总理中有2人,34个部级正职中有15个由党外民仆人士担当。由此可看出A新成立的中心人民政府得到了社会各个阶层的全都拥护 B中共与各党派真诚合作,建立和完善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C. 政治协商、多党合作作为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得到很好贯彻D新成立的中心人民政府是一个民主联合政府231979年1月29日,邓小平在访问美国时宣布:“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敬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这一主见A是对告台湾同胞书的进展 B放弃以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C明确了“九二
11、共识”的前提和立场 D使“一国两制”的方针正式形成24“伴随着冷战的结束,最直接、最明显的损失是两个前超级大国建立的联盟体系的消逝。全球失去了对混乱和暴力的威慑,相应的,世界的将来少了一种确定性。”对材料理解最精确的是A结束美苏“冷战”不利于国际社会的稳定B冷战在事实上制止了暴力,维护了世界和平C“冷战”结束后新的国际力气对比尚未定型D动荡的国际局势需要建立单极霸权25某国际问题争辩专家指出:“世界正从根本上发生转变这些根本性变化中,最 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地缘政治权势与地缘经济实力正在同时从发达国家向进展中国家、从西方向东方转移。”材料主要反映出A当今世界呈现“一超多强”的政治格局B民族解放
12、运动的潮流方兴未艾C宽敞进展中国家在国际格局中举足轻重D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 笫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材料一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1)据材料一概括科举制的进步性。(4分)材料二 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盖太祖与刘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
13、之制义。 明史卷七十选举二(2)据材料二,概括明代如何“稍变其试士之法”,指出其产生的影响。(5分)材料三 邑聚千数百童生,擢十数人为生员;省聚万数千生员,而拔百数十人为举人;天下聚数千举人,而拔百数人为进士;复于百数进士,而拔数十人入翰林,此其选之精也。然内政外交,治兵理财,无一能举者,则以科举之试以诗文楷法取士,学非所用、用非所学故也。 梁启超公车上书请变通科举折(3)据材料三,概括梁启超对科举制的观点,分析梁启超发表此谈论的目的。(4分)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 无产阶级政权应是巴黎公社式的国家管理机构代议机构照旧存在,然而作为特殊制度的议会制,作为立法和行政的分工以及
14、议员们享有特权的议会制,在这里是不存在的。 列宁国家与革命(1)据材料一,指出巴黎公社的国家管理机构及其产生方式,以史实说明十月革命后苏俄的国家机构是如何体现“巴黎公社式”特点的。(5分) 材料二 下表是1919年中国某学者关于十月革命的部分言论(2)据材料二,概括该学者对十月革命的态度变化,并分析其缘由。(4分)材料三 俄国过激派政府,竟然成立。竟然过了两年。不管将来结局如何,假定万一推翻,他那精神到底不能磨灭。从前多数人赞扬的空抱负,却已结坚固实成为一种制度。将来历史价值,最少也不在法国大革命之下,影响自然是及於别国。 梁启超欧游心影录(3)据材料三,指出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价值。(3分)2
15、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中间派的政治路线在政治上必需实现英美式的民主政治,但决不能为少数特权阶级所操纵,在经济上必需进展民族资本主义,但决不容许官僚买办资本的横行和进展,且必需疼惜农工大众以及一切被雇佣者的利益。简洁说,中间派在政治上反对任何形式的一党独裁或阶级独裁,也不赞成在客观条件尚未成熟的时候来实行社会主义。中间派的对外政策,对美苏二国实行同等亲善政策,既不助美反苏,亦不助苏反美,始终保持独立自由的精神,充作美苏合作的桥梁,决不作美苏冲突的牺牲品。 施复亮何谓中间派(1)据材料一概括中间派(民主党派)的主要主见。(3分)材料二 1947年底到1948年初,中国民主同盟指
16、出:“在民主运动成功高潮要到来的现阶段,中国已分成了两个营垒,一方面是反动的营垒,另一方面是革命的营垒;一方面是民主的人民的营垒,另一方面是独裁的反人民的营垒。不属于这个营垒,就是属于那个营垒。中间的地位是已经不再存在了。” 摘编自中国民主同盟历史文献 (2)据材料二,指出民主党派的政治主见发生了哪些变化,说明变化的缘由。(5分) 材料三 1956年后,国民党元老邵力子曾说:“我体会到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相互监督,方针的提出不是偶然的我情愿在这个方针下,尽力联系原国民党及与原国民党有历史联系的社会中上层人士,团结在政府的四周,进一步发挥统一战线应有的作用。”(3)结合史实说明“长期
17、共存,相互监督方针的提出不是偶然的”,并指出这一政策的目的。(4分)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美国人认为苏联热衷于获得领土,尤其是制服东欧领土。假如苏联没有表现出这种倾向,美国将有可能退回到战前的孤立主义状态。美国实行遏制苏联扩张的政策是正确的。假如没有美国主动的遏制政策,苏联将连续在欧洲、中东和亚洲扩张。 赵菊玲战后世界格局五十年(1)概括并评价材料一观点。(4分)材料二 无论中国情愿或者不情愿,承认还是不承认,中国都已经被卷入到冷战之中。中国在苏美争霸中扮演的角色可能与其他国家都有所不同,它并不是苏美任何一个国家的附庸或走卒,但却又是苏美两国都想拉拢又都曾与之对抗的国家,
18、至少在冷战中它根本没有“称霸”的意图,最终它好像没有站到苏美任何一边。 冷战与中国(2)据材料二概括冷战期间中国外交政策的特点。结合史实,分别指出美苏两国“拉拢”和“对抗”中国的表现。(5分)材料三 苏联解体了。对美国而言,这是个灾难!我知道没人这么说,他们只是说这对美国而言是个巨大的成功,但它的确是个灾难。缘由有二:其一,正是苏联的存在,才给了美国与其盟国结盟的理由;其二,1945年协议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双方都不得轻举妄动,都得阻挡任何导致核战的可能。而今,苏联对那些国家的约束作用没有了。 据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生活在后美国世界(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学问,谈谈如何理解苏联解体“对美国而言,这是个灾难”。(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