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CT成像在提升胸部病变肿瘤患者PICC置管定位准确性的作用分析.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852959 上传时间:2024-03-29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1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CT成像在提升胸部病变肿瘤患者PICC置管定位准确性的作用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CT成像在提升胸部病变肿瘤患者PICC置管定位准确性的作用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CT成像在提升胸部病变肿瘤患者PICC置管定位准确性的作用分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上海护理 2023 年 11月 第 23 卷 第 11 期CT成像在提升胸部病变肿瘤患者PICC置管定位准确性的作用分析林娟,郑士亚(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江苏 南京 210009)摘要:目的探讨CT成像技术在提高胸部病变肿瘤患者PICC置管定位准确性中的应用效果,以增加一次性置管准确率。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肿瘤科住院且因治疗需要行PICC置管术的55例存在胸部病变(胸腔积液、纵隔淋巴结转移、左或右肺全切除术后)的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调取患者PICC置管后2周内CT影像计算理想置管长度,分别比较体外预测量置管长度、理想置管长度与实际置管长度的差异。结果5

2、5例胸部病变肿瘤患者的预测量置管长度为(38.202.32)cm,实际置管长度为(36.112.47)cm,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根据CT成像计算的理想PICC置管长度更接近实际置管长度,对胸部病变肿瘤患者PICC导管尖端定位准确性更高,对于提高患者PICC导管尖端定位准确性及减少相关风险和并发症有积极作用。关键词:肿瘤患者;胸部病变;PICC;置管;定位;CT成像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9-8399.2023.11.002Role of CT Imaging in Improving Positioning

3、 Accuracy of PICC Placement in Cancer Patients with Chest LesionsLIN Juan,ZHENG Shiya(Zhongda Hospital Southeast University,Jiangsu,Nanjing 210009)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role of CT imaging technology in improving the positioning accuracy of PICC placement in cancer patients with chest lesi

4、ons,so as to increase one-time accuracy rate of PICC placement.MethodsA total of 55 cancer patients with chest lesions(pleural effusion,mediastinal lymphatic metastasis,or after left/right pneumonectomy)were selected who were hospitalized in the Oncology Department of Zhongda Hospital Southeast Univ

5、ersity from February 2020 to February 2022 and required PICC placement.The ideal placement length was calculated by CT imaging within 2 weeks after PICC placement,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predicted length in vitro,the ideal length and the actual length were compared respectively.Results For t

6、he 55 cancer patients with chest lesions,the predicted placement length was(38.202.32)cm,and the actual length was(36.112.47)cm,with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1).ConclusionThe ideal PICC placement length calculated by CT imaging is closer to the actual length,leading to more accurat

7、e positioning of PICC tips in cancer patients with chest lesions.Therefore,CT imaging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improving the positioning accuracy of PICC tips and reducing related risks and complications.Key Words:Cancer patient;Chest lesion;PICC;Placement;Positioning;CT imaging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

8、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指经肘部的贵要静脉、头静脉或肘正中静脉穿刺,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下1/3或上腔静脉与右心房的连接处的导管,置管后需摄胸片以确定导管尖端位置。传统的 X线摄片定位法收稿日期:2023-02-27作者简介:林娟(1983),女,主管护师,本科,主要从事护理管理工作。基金项目: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临床研究应用项目(2022KY632)。5Shanghai Nursing,November 2023,Vol.23,No.11 中,穿刺者在穿刺前通过体外测量法进行穿刺长度预测量,并按照预测量长度进行PICC导管置管后再行术后X

9、线检查,以确定导管情况。X线的读片是依据骨性标记推断血管位置1,但对于存在胸部病变(如胸腔积液、纵隔淋巴结转移、左或右肺全切除术后)的肿瘤患者,其胸腔内结构由于疾病原因发生改变,上腔静脉走行及周围组织结构发生变化2-4,导致这类患者在穿刺前的预测量长度往往欠准确,且医护人员也较难通过 X 线定位判断导管尖端位置,很容易出现穿刺后PICC导管尖端误入右心房甚至右心室等一系列问题。目前关于如何提高存在胸部病变的肿瘤患者PICC导管长度预测量准确率的文献较少。而对于肿瘤患者来说,确诊、术前、术后及化疗前后均需行CT检查以帮助拟定治疗方案并明确治疗效果。我科回顾性分析55例存在胸部病变(胸腔积液、纵隔

10、淋巴结转移、左或右肺全切除术后)且成功留置PICC导管的肿瘤患者,收集其留置导管长度数据并结合患者CT扫描图像,发现通过CT成像计算PICC导管长度比传统的体外测量法准确率更高,且可以避免反复调整导管。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于我院肿瘤科因治疗需要行PICC置管术的55例存在胸部病变(胸腔积液、纵隔淋巴结转移、左或右肺全部切除术后)的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诊断为恶性肿瘤且诊断中包含胸腔积液或纵隔淋巴结转移或左/右肺全切除术后;由于疾病治疗需要行 PICC置管;在置管后 2周内由于疾病治疗需要,行胸部平扫或增强CT的患者。排除资料信息缺失者。1.2方法

11、1.2.1评价指标1.2.1.1PICC 置管前体外预测量置管长度针对PICC置管长度测量,临床使用较多的传统体外测量方法是由 Rountree 等5提出的横“L”测量法。具体测量方法为:患者取仰卧位,穿刺侧上肢外展手臂与躯体呈90,自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再以胸骨角为标志,向下反折至第 3 肋间进行测量,所得长度即为预测量的PICC置管长度。1.2.1.2理想置管长度调取患者PICC置管后2周内胸部平扫CT或增强CT影像资料。由同一名放射科医师进行测量,观察PICC导管尖端最佳位置(上腔静脉下1/3段或上腔静脉与右心房的连接处)至右胸锁关节下缘的静脉走向并将此区间CT扫描的层数乘以每一层的厚度

12、得出体内导管长度。将所得长度加上体外测量的长度(穿刺点距右胸锁关节的距离)即为经CT成像计算得出的理想置管长度。1.2.1.3实际置管长度患者留置的PICC尖端经X线正位片证实在上腔静脉与右心房的连接处,此时导管穿刺点显示的导管刻度即为PICC实际置管长度。1.2.2资料收集与质量控制本研究通过医院 Neusoft PACS/RIS影像诊断系统获取患者数据。本组患者均采用美国巴德血管通道系统公司生产的单腔PICC导管,型号为4Fr三向瓣膜(国械注进20173771674)。依据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Infusion Nurses Society,INS)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标准6,外周静脉穿刺

13、插管时,其尖端应定位于上腔静脉的下1/3或上腔及右心房交界区以上。PICC置管操作均由经过院内统一培训,并取得PICC置管资质的护士进行。根据预测量的长度行B超引导下塞丁格法穿刺静脉置管,置管后行X线检查,根据X线报告,若PICC尖端不处于上腔静脉的下1/3或上腔静脉与右心房连接处7,则需要进行调整。所有患者留置的PICC尖端位置均符合规范要求。1.2.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一般资料本研究共纳入患者 55例,其中男性35例(63.6

14、4%),女性 20例(36.36%);年龄 2275岁,平均年龄(58.1811.30)岁;肺癌25例(45.45%),食管癌 18 例(32.73%),乳腺癌 9 例(16.36%),宫颈癌 1 例(1.82%),恶性淋巴瘤1例(1.82%),胃癌1例(1.82%)。置管后调管率为100%。2.2患者PICC置管长度比较比较55例存在胸部病变(胸腔积液、纵隔淋巴结转移、左或右肺全切除术后)的肿瘤患者PICC置管长度发现,PICC置管前体外预测量置管长度与实际置管长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根据CT成像计算的理想置管长度与实际置管长度接近,无统计学差异,详见表1。3讨论3.1现有PICC定位

15、技术对于胸部病变的肿瘤患者存在不足化疗作为肿瘤疾病治疗的主要常规手段,现表1患者PICC置管长度比较(n=55)组别置管前体外预测量置管长度理想置管长度实际置管长度具体值(cm,x s)38.202.3236.602.4236.112.47t值4.591.07P值0.0010.290注:预测量置管长度与实际置管长度比较;理想置管长度与实际置管长度比较 6上海护理 2023 年 11月 第 23 卷 第 11 期有研究及指南均建议通过中心静脉导管给药,以保证患者治疗的安全性8-9。中华护理学会静脉输液治疗委员会行业标准10要求,患者行PICC置管后需行X线检查,以确定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下1/3

16、段或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若PICC尖端位置异常可能增加功能障碍、纤维蛋白鞘形成、静脉血栓的发生风险,导管的位置“过深”(如在右心房下端或右心室)与心律失常的风险相关,尖端进入心脏则会引起胸闷、心悸等不适症状,甚至发生心脏压塞、心血管穿孔危及生命11-12。存在胸部病变(如胸腔积液、纵隔淋巴结转移、左或右肺全切除术后、大量腹水等)的肿瘤患者,其胸腔内脏器已发生移位,易出现PICC置管路径走行变异、上腔静脉走行方向改变、主动脉弓反位压迫上腔静脉等。对于这类患者,采用传统的“横L”测量法往往无法准确判断其胸腔部位PICC置管长度。本研究中2例左肺全切患者术后因右侧肢体无法置管而选择于左侧肘上行P

17、ICC置管,由于患者左肺已全部切除,胸腔左侧无脏器支撑,纵隔移位至左侧,上腔静脉移位至左侧,导致静脉走行发生改变,尤其是胸锁关节以下的静脉路径改变明显。这2例患者PICC导管体外预测量置管长度与根据置管后X线报告调整后的实际置管长度相比,分别长了11 cm和10 cm。在调整前,其置入体内的PICC尖端均已进入了患者右心室,即使无剧烈运动、无负重,只是大角度的肘关节或(和)肩关节移动也会导致导管尖端位置的大幅度位移,容易发生导管损伤心包膜,形成心包积液,若处理不及时则会危及生命。置管长度过深时,导管前端会刺激大血管和心脏感应器,在患者进行上肢活动时容易引起胸闷、心悸等不适13-14。同时,肺切

18、除极易损伤心脏神经丛,使迷走神经兴奋,且肺容量储积减少后改变了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加重了心脏负荷,容易诱发心律失常。现有的腔内心电定位技术主要是通过观察置管过程中腔内心电图波形改变,来判断导管尖端的位置是否正确,通过该技术留置PICC几乎无需测量导管体外长度,但该技术主要适用于组织位置改变、解剖结构异常的患者,并不适用于心律失常、房颤等患者15-16。也有学者研究认为,对于肺切除患者也不推荐使用心电定位技术行PICC穿刺17。3.2通过CT成像提高PICC定位准确性胸部CT可以更直接显示PICC置管通路上血管的走行特点以及血管周围软组织变化,对透视及X线下难以观察的部位,胸部CT图像的解读可以帮

19、助临床护士更精确地测量 PICC 理想置管长度18,同时可以提前发现病变血管,以尽早实施干预,提高置管成功率。临床上可查看平扫CT图或增强CT图下PICC尖端和上下腔静脉入口的横断面影像图,通过将两图中间区域CT扫描的层数乘以每一层的厚度可得出体内部分导管长度,再加上体外测量的长度(穿刺点距右胸锁关节的距离)即为经CT成像计算得出的理想置管长度(扫描文末二维码可查看PICC置管患者导管尖端定位CT成像清晰彩图)。分析我科55例胸部病变肿瘤患者的PICC置管长度,PICC置管前体外预测量置管长度(38.202.32)cm与实际置管长度(36.112.47)cm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置管后所有患

20、者均进行了调整,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以及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说明运用传统测量法测得的置管长度并不适用于此类特殊患者,测量结果缺乏准确性。而通过 CT 成像计算理想置管长度(36.602.42)cm与实际置管长度(36.112.47)cm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运用CT成像计算得出的PICC 置管长度与实际置管长度相近,能为医护人员提供较准确的数据,帮助其将 PICC 尖端送至上腔静脉下 1/3段或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从而可以避免或减少置管后反复调整的次数,降低置管后静脉血栓、局部肢体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患者的痛苦。3.3CT成像定位不增加胸部病变肿瘤患者的经济负担对于肿瘤患者而言,

21、在疾病确诊、术前、术后、化疗前后阶段均需行CT检查辅助医师拟定治疗方案,明确其治疗效果。所以对肿瘤患者而言,通过CT定位不仅不会额外增加CT检查的负担,还可以较准确地预测量PICC置管长度,减少PICC反复调整可能引起的并发症,同时又能预先查看血管情况,对异常血管尽早实施干预,提高导管穿刺成功率19,减少由于测量不准确而导致的风险及置管失败对患者造成的经济损失。4小结通过CT成像计算导管体内长度可以提高存在胸部病变的肿瘤患者PICC预测量长度的准确性,降低置管风险,值得临床工作的推广。理论上该方法同样适用于心室肥大、大量腹水患者 PICC 置管长度的预测量,但由于本次研究临床病例有限未开展相关

22、实践,后续研究可据此进行临床对照,找到更合适的PICC定位法,帮助肿瘤患者获得更好的就医及治疗体验。参考文献:1 李克佳.PICC导管尖端定位方法的研究进展 J.护理研究,2020,34(19):3471-3474.2 刘晓红.胸腔积液的临床与影像特征分析 J.临床医药实践,2018,27(6):440-442.3 尹玲.三期动态CT增强扫描在诊断右肺上叶肺癌及纵膈淋巴结转移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J.中国CT和MRI杂志,2018,16(5):54-56,93.7Shanghai Nursing,November 2023,Vol.23,No.11 4 王静,林梅,魏力,等.两种PICC导管尖端定

23、位方法的临床对照研究 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3):336-339.5 ROUNTREE D,李洁.将导管由末梢插入中心静脉的方法 J.国外医学 护理学分册,1992,11(2):74-75.6 GORSKI L A,HADAWAY L,HAGLE M E,et al.Infusion therapy standards of practice,8th edition J.J Infus Nurs,2021,44(1S Suppl 1):S1-S224.7 SCHWEICKERT W D,HERLITZ J,POHLMAN A S,et al.A randomized,contr

24、olled trial evaluating postinsertion neck ultrasound in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procedures J.Crit Care Med,2009,37(4):1217-1221.8 李真,邵珠美,金玉芹,等.超声引导联合心电图技术在PICC导管尖端定位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循证护理,2021,7(7):984-987.9 张慧英.肿瘤患者PICC相关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J.上海护理,2022,22(11):50-55.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静脉治疗护

25、理技术操作规范:WS/T 4332013 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4.11 陶雍,李颜霞,薛嵋,等.PICC原发性异位患者导管留置期间相关并发症的研究 J.上海护理,2019,19(12):34-36.12 袁玲,邢红.中心静脉通路穿刺引导及尖端定位技术 M.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14.13 徐志宾,徐远,陈殿森,等.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前术后不同定位标志影像资料可比性分析及临床应用 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22,23(4):387-390.14 苏效添,肖舒文,周玲林,等.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尖端定位技术研究进展 J.海南医学,2019,30(12):159

26、2-1595.15 王晓,魏秀红,张秀霞,等.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尖端最佳位置定位的可靠影像学标志研究 J.重庆医学,2019,48(3):525-528.16 王秀玲.PICC 置管异位的影响因素及判断方式的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22,20(21):2921-2925.17 汪高磊,邢宇彤,戚家峰,等.胸阻抗法对不同术式肺叶切除患者围术期心功能变化的评价 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8,41(3):83-85.18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学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学专业委员会胸部肿瘤诊疗专家委员会.胸部肿瘤经皮穿刺活检中国专家共识(2020版)J.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2021,

27、9(2):117-126.19 李健,刁赛楠,刘月,等.超声引导下经不同部位和静脉置入PICC的效果观察 J.护理学杂志,2018,33(23):44-46.(本文编辑:潘诗悦,裴艳)【延伸阅读】扫描二维码可查看PICC置管患者导管尖端定位CT成像清晰彩图上海市护理学会2项推荐课题入选中华护理杂志社2023年度静脉治疗护理专项科研项目本刊讯 中华护理杂志社2023年度静脉治疗护理专项科研项目自2023年5月份启动,经形式审查、初评和终评,共评选出50项课题予以立项。上海市护理学会推荐的“住院患儿静脉输液装置选择的实施研究:一项阶梯整群随机对照试验”和“基于SEIPS2.0模型危重症患儿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栓预防方案的构建及验证”2项课题成功立项。(摘编自中华护理杂志社官网:http:/ 息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