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理论与实践圆园23 年教育理论与实践圆园23 年*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人工智能时代高校青年教师胜任力评价研究”(课题编号:B/2022/01/68)的研究成果。作者简介:尤莉娟(1981-),女,江苏邳州人,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教育技术学研究;陈鹏(1982-),男,山东单县人,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教育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职业教育研究。通讯作者:陈鹏。劳动作为一种人与周围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并贯穿于人的存在之中,是人最基础的东西,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规定。“实施劳动教育的重点是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有目的、有计划地
2、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1这是开展劳动教育研究的初衷与价值遵循。然而,在人工智能泛用的当下,劳动被视为“低端”“不幸”2,这是因为,人工智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人的劳动量,解放了人类的大脑,软件开发与芯片技术加上依托大数据的各种数据处理与分析预判,得出的结果往往不仅对现阶段的某种发展或者现象有着精准的分析,甚至是对人类未来发展的某个时段都有着极其接近实际的准确性。这意味着人工智能在劳动教育中无限可能的应用,冲击了劳动教育的理性实施与创新变革。探索人工智能和劳动教育的有益结合、寻找人工
3、智能和劳动教育的最佳契合点,是未来劳动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这将有益于发挥人工智能在劳动教育中积极作用的最大化,不仅推进着劳动教育的理念进步、方法创新、实践深化,也有利于新样态劳动教育实施的核心点与落脚点的提炼归纳,对夯实劳动教育的目标意义、优化劳动教育的内容结构、厘清劳动教育的实施边界有着深远的、可操作的现实意义。一、人工智能的应用:赋能劳动教育的有益方式人工智能在引领劳动教育内容与方法创新、实践与具体形式等的智能化、高效化方面发挥着一定的积极作用。人工智能与劳动教育在目标追求、技术诉求、价值生成三个方面存在一致性、契合度与同向性,二“有限”中的“无限”:人工智能在劳动教育中的应用向路*姻尤莉
4、娟,陈鹏摘要:人工智能的应用有助于促进劳动教育成效的提高,使劳动教育的形态更加多样、课程更加多元、功能更加全面。然而,人工智能在劳动教育中的应用冲击着劳动教育的本质。人的“有限理性”是人工智能应用于劳动教育过程的前提,可弥补劳动教育内容的片面化、调节劳动教育体系的单一化、缓解劳动教育模式的功利化,确保人工智能应用于劳动教育的合理可能。因此,应将人的“有限理性”作为人工智能应用于劳动教育的约束机制,落脚于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精神、劳动习惯和品质,通过重视多元应用思考与学科深度互融、正视教育成效提升与风险合理规避、重视劳动动态评价与重心适时调整等路径,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在劳动教育中的积极作
5、用。关键词:有限理性;人工智能;劳动教育;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精神;劳动习惯;劳动品质引用格式:尤莉娟,陈鹏.“有限”中的“无限”:人工智能在劳动教育中的应用向路 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28):10-15.中图分类号:郧40原015文献标识码:粤文章编号:员园园源原远猿猿载穴圆园23雪28原园010原园6第 43 卷(圆园23 年)第 28 期第 10-15 页灾燥造.43(圆园23)晕燥.28孕10原孕15教育理论与实践栽澡藻燥则赠 葬灶凿 孕则葬糟贼蚤糟藻 燥枣 耘凿怎糟葬贼蚤燥灶第 28期者产生协同效应,共同推动着社会发展进步。有学者提出通过转化劳动教育认知范式、厚植劳动教育
6、人文底蕴、厘清劳动教育技术边界的调适策略来提升二者的协同3。人工智能进入学校、课堂后,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人工智能提升了学生对劳动知识本质的认知理解,新的思想、新的内容与应用促进着学生整体学习范式的转换4。人工智能时代的劳动教育更加强调学生新的劳动素质的养成,教育目标更加彰显劳动教育新的育人价值,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构建出全新的劳动教育学习空间,不仅促进着劳动教育介体的系统整合,拓宽了劳动教育的接受途径与内容,也更好地通过劳动教育的范式转换提升了人工智能时代劳动教育的成效5。可见,学界已经对“人工智能如何影响或赋能劳动教育”的问题进行了诸多探索。将这些已有结论进行总结,人工智能对劳动
7、教育的有益影响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第一,劳动教育形态更加多样。人工智能使得很多人工岗位被机器与控制器所替代,但因发展需要,又诞生了一些支撑人工智能的应用,如设备研发、机器维护、系统管理等劳动的呈现。有学者将数字时代的劳动教育分为车轮转换式、场所转换式、个人转换式、基于项目式、基于能力式、内外混合式、外部混合式等七个面向不同学习类型与学习能力学生的教育形式,建议发挥混合式劳动教育在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的积极作用6。无论哪种劳动教育形态,其实施的目标无非都是有针对性地提升劳动教育的成效。第二,劳动教育课程更加多元。以往的劳动教育强调劳动技能培养,满足新时代发展需要的劳动教育涵盖劳动精神、意志、知识、
8、技术等各个方面,是一种综合素养。要想充分发挥人工智能时代劳动教育的功能,需要更加强调劳动教育实践课程与社会活动的有机整合7。因此,课程是实施劳动教育的主要载体。第三,劳动教育功能更加全面。劳动教育形态与内容的不断扩充势必会提升劳动教育的综合功效。人工智能时代更加强调基于劳动教育的劳动观念、劳动品质以及相应价值观的理解与构建,一方面助力学生在思想认知上实现与时俱进,另一方面也辅助学生从根本上培养端正的人生观、价值观。劳动知识的学习过程以及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转化的观念意识是劳动教育功能发挥的关键,依托而不依赖人工智能技术有助于加快学生的劳动理解、提升劳动实践的总结反思、促进学生整体思想道德品质的高质
9、量养成。二、“有限理性”的约束:人工智能赋能劳动教育的前提尽管人工智能是赋能劳动教育变革的重要力量,但不可否认的是,人工智能在劳动教育中的应用同样存在潜在风险,而人的“有限理性”则是缓解这种潜在风险的“良方”。(一)人工智能应用于劳动教育的潜在风险在认可人工智能全面提升劳动教育质量的同时,也有不少研究者认为,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劳动教育的成效。不可否认,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简化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但学生对人工智能的过度依赖所产生的好逸恶劳的潜在思想、进取心缺失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8。人工智能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也让教师的教育权利让渡给了智能教育助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
10、流被“屏幕”阻隔,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被淡化。另外,在人工智能与数字化大环境下,泛用甚至依赖容易导致数字自闭症、智力技能下降、数字成瘾等风险,需要在劳动教育中予以重视与直面9,处理不好会对劳动教育带来制约甚至是与宗旨意义相违背。故人工智能应用于劳动教育带来了诸多好处,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可忽视。(二)“有限理性”能缓解人工智能应用的风险人工智能确实能够改变劳动样态与劳动习惯。人工智能广泛应用背景下的劳动教育内容范围界定与实施方法创新,应基于不同目标分类进行要点构思与模块搭建。人工智能无限应用场域中的劳动教育思考研究更加强调,应明确劳动教育这一载体需要抽离或依赖的边界范围与内容要素。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强
11、大影响力与创造力环境中,用全面而客观的理性思考去探究劳动教育的发展方向与实施策略,具有现实意义与可操作性。“有限理性”是人工智能应用于劳动教育的必要前提。“有限理性”是人的行为,表现为有意识地、抓住问题本质而简化决策变量的条件下表现出来的理性 10。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劳动教育,无论是教育内容与形式,还是教育媒介与场景,都存在无限优化与发展的可能。强调数据与算法的人工智能虽然被誉为人类智慧的容器,可以模拟人的意识思维,帮助人完成一些复杂工作,但人工智能是人的智慧创造的,纯粹从理论与技术视角进行人工智能在劳动教育中应用的无限潜能思考,还需要结合人的情感、思想、意识等“有限理性”尤莉娟等:“有限”
12、中的“无限”人工智能在劳动教育中的应用向路11教育理论与实践圆园23 年教育理论与实践圆园23 年对人工智能的无限应用进行引导约束、发展壮大。人工智能作为一种存在方式、社会结构与分配方式11,在提升人类理性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2,但这并不意味着人工智能替代了人的主体性,人脑的精密性、复杂性、整体性以及人工智能伦理层面的判断思考,包括对各种社会现象的解释说明13,都足以证明人的“有限理性”是人工智能无限应用的必要前提。因此,“有限理性”是发挥人工智能无限可能的约束与保障,促使着新的劳动教育生态的生成14。(三)“有限理性”在人工智能应用于劳动教育中的作用在人工智能应用于劳动教育时,有限理性
13、发挥的独特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弥补劳动教育内容片面化。人工智能时代的劳动教育实施更加强调创新性、实效性,在教育内容上与传统劳动教育相比也有着较大的变革,对教育对象的要求也从强调技术应用型向着学习型、复合型转变。过度强调应用技术的劳动教育容易导致教育内容的片面化、教育成效的弱化,因为更多教师和学生的精力聚焦在技术革新以及新型工具的使用上,导致劳动教育从依托实体、强调辅助工具价值的技能培训发展到依赖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应用的另一极端,偏离了正确的教育轨道,背离了劳动教育的初衷。在“有限理性”的引导下,依赖性愈发强烈的信息技术工具思维得以纠正,缓解了人工智能技术对人的发展产生的异化影响;在“有限理性
14、”的纠正下,无论人工智能时代如何发展、信息技术如何先进,都离不开人是创造者这一根本,促进着人在劳动教育中的本体回归,实现了人工智能时代技术工具思维与人的自我发展价值需求的相平衡、相统一。第二,促进劳动教育体系单一化。人工智能技术不断融入人的日常生活学习,信息化技术让人类获取信息、开展学习、进行交流更加方便快捷,线下的具体实践与依托设备的线上模拟操作实现了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的耦合叠加,即信息技术帮助人类省出了不少时间。这种客观现实对劳动教育提出了新标准、新要求,劳动教育体系不能过于强调对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依赖,也不能脱离社会发展与时代进步而摒弃信息技术,而需要在“有限理性”的基础上,思
15、考符合时代发展所需的劳动教育实施细则、评价体系框架,与时俱进地丰富并调整劳动教育的重点,客观面对当下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找高效的办法予以解决和应对。“有限理性”让充分发挥人工智能支撑劳动教育实施的无限潜能变得更加清晰、清醒、全面、具体,秉着面对但不违背、接受但不依赖的实施立场,从劳动教育实施的根本宗旨出发,让整个劳动教育体系更加全面化、科学化、具象化。第三,缓解劳动教育模式功利化。客观来说,劳动教育的复杂性、体系化与劳动教育的创新性、多元化相互影响。人工智能时代的劳动教育无论是从表象呈现还是从内在机理来看,与传统劳动教育都有着质的区别,甚至人工智能时代的劳动教育更能够满足“短平快”“立即
16、见效”的需求。“有限理性”让人工智能在劳动教育中的无限应用回归教育根本,人工智能在劳动教育中的应用更加突出的是人这一个体特征,为个体发展、教育实施创造出无限潜能提供了施展平台与空间。“有限理性”保证了人工智能时代劳动教育的创新质量,更加突出劳动教育的价值导向,教育内容、课程设计更加与人才培养紧密关联。劳动教育与其他学科的深度融合满足了从多角度、系统化、科学化的教育实践中激发学生无限潜能与创造天赋的需要,也帮助学生用正确的劳动观促进个体独立而全面地发展。三、“有限理性”在人工智能赋能劳动教育中的落脚点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了“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培养积极的劳
17、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的总体目标15,人的“有限理性”让人工智能不再是单纯的技术或实现技术应用的工具设备。结合人工智能在劳动教育中的无限创新驱动,要实现人的“有限理性”与人工智能的无限应用互相约束、互相促进的优质互动,可从人工智能赋能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精神、劳动习惯和品质这四大教育目标进行阐释。(一)劳动观念任何时间劳动都是生活的第一需要16,虽然人工智能时代的劳动教育更加强调学习力与创新力,但也更加强调人这一本体的自觉回归,人工智能时代的技术、机器、工具、应用等的根本都是为我所用,都是满足劳动认知、提升劳动效率的有效载体,为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潜在创造性包括满足个体
18、偏好的自由度提供了条件。万物互联、万物生智的时代所彰显出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环节的“全链条”性,注定了人12第 28期工智能时代的劳动教育具有复杂性、多元化、整体性等特点,进而更加强调劳动教育实施的个性化、全面化、一体化。学生在接受劳动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正确理解劳动对个体以及人类社会的正向影响,真正体会任何时代的劳动教育都有其特定的社会属性与发展意义,不断变化的是劳动表征与劳动工具,永远不变的是劳动创造了社会、改变了生活这个现实。任何时代的劳动教育都保证了人的生存进步,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公平。(二)劳动能力人工智能时代的劳动教育生产实践包含智能技术应用、智能设备操控、创新创业意识、信息知识学
19、习等,学生无论是在软件上还是在硬件上都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并能够开展创造性劳动。强调人工智能作用的劳动教育更加重视虚实交互的多样态劳动教育智慧课堂的打造,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对相对抽象的智能技术思维有了更为直观的感受,通过人机互动使其更为具象化、直观化地理解劳动教育的时代价值,自觉提升劳动本领。人工智能时代的劳动能力有别于但不脱离于传统劳动教育体系中的能力培养,各种智能机器手臂、智能机器人等用强大的耐力、体力以及高效率,将人从高风险、重复低效、环境恶劣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人的智能劳动能力得到开发锻炼,还应重视其中区分人机职能边界的能力、人机协作能力、培养信息共享意识等人工智能时代学生需要具备的劳
20、动能力的培养。(三)劳动精神人工智能时代不能因为技术升级而消解了劳动的价值认同,劳动精神来自于思想深处并体现在劳动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依托人工智能让“任劳任怨”有了最为“忠诚”的时代诠释,依托人工智能技术也让“志趣相投”有了最为“忠实”的趣享联盟,在勤奋务实、艰苦奋斗的劳动精神得以继续发扬传承的基础上,人工智能时代更加强调敢于挑战、勇于创新的劳动精神涵育,充分发挥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工具带来的直接、快速,但也不能过度依赖让学习生活过于程序化、机械化,不能让信息技术的应用挤占了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要客观对待智能算法导致的各种消息投喂与信息定制,自觉限制对互联网的无限信任度,科学合理地利用人工智能时代
21、带来的巨量信息与先进技术,发扬刻苦钻研、务实奋斗的劳动精神,通过协同、互通、共享、流动的精神意识,将劳动教育的学习应用在更高的层面、更广的范围,创造出更多有价值的贡献。(四)劳动习惯和品质人工智能时代的劳动习惯和品质具有其时代标签,人工智能技术驱动下的智能系统与虚拟操作代替了部分决策实施、知识理解、行为认知等非创造性的脑力劳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吃苦耐劳、自觉自愿的劳动习惯和品质的养成。从人与智能技术设备的本位出发,让人来控制智能设备,把人从具体的、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安排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在自然环境、社会现实中客观认知人工智能技术给社会发展带来的综合影响,在事物的发展规律中理解劳动教育的意义,
22、养成良好的、科学的劳动习惯,培养端正的、高尚的劳动品质。四、“有限理性”下人工智能赋能劳动教育的实现路径人工智能时代的劳动教育既要体现劳动教育的价值回归,又要紧贴新时代发展的特点,从适应人工智能对各领域发展带来的支撑、肯定人工智能推进社会服务发展变化等客观事实出发,优化劳动教育实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人工智能时代的劳动教育需要用开放的心态、与时俱进的思想,将全新的科技、先进的理念与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有机融合,在人的“有限理性”视角下充分发挥人工智能技术在劳动教育中的无限作用。(一)重视多元应用思考与学科深度互融在保证人工智能实现劳动教育内容新旧融合、教育方式方法实现创新、传统劳动教育精神内涵与
23、主旨要义得到良好传承的基本前提下,要结合时代发展在教育形式设计、教育氛围营造和教育平台打造上不断开拓创新,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实现劳动教育形式的新颖性、环境的多样性、平台的先进性。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明确区分人与人工智能在劳动教育实施中各自的突出优势,明确人工智能在劳动教育中的应用程度与范围边界,明确人在关怀体恤、身心培养等思想情感教育方面的资源与优势不可替代。人工智能技术在劳动教育中的有效融入改变了传统的强调技能的劳动教育观点,形成了既强调人工智能应用又强调动手实践能力的全新的劳动教育知识体系,丰富了劳动教育的数字资源,促进了优质劳动教育资源的共享与新型教育模式的实践。要利用人工智能将劳动教育的核
24、心要素融入各学科的教育教学中,实现劳动教育与不同学科的融会贯通,优化学生的综合知识体系。以劳动教育融入为纽带尤莉娟等:“有限”中的“无限”人工智能在劳动教育中的应用向路13教育理论与实践圆园23 年教育理论与实践圆园23 年也有利于突破学科间的知识壁垒。基于学科探索实践的劳动教育实施有利于促进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的学科教学内容传授与课程体系完善。另外,人工智能保证了劳动教育课程思政育人的成效。将过分强调体力耐力、存在安全风险、实施规模大、程序化过重、效能过低的劳动教育教学交给人工智能技术,让教师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围绕学生三观养成、良好思想品行培养的劳动教育教学设计中,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教学反思,
25、并通过反思从思想深处理解劳动教育的本质内涵,引导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实践中感悟理解。教师对劳动教育内涵意义更为深刻的领悟能反哺劳动教育教学实践,自觉查找发现自身教育教学各环节存在的进步空间并着力予以提升,由此教育思考与教学实施互促互升,不仅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也保证了学生的学习成效。(二)正视教育成效提升与风险合理规避人工智能时代必将推动劳动教育理念的创新与教育应用的变革。人机协同互助的劳动新模式常态化发展,推进着劳动的解放和人的解放。劳动教育的具体落实随着时代发展不断改进优化是必然的。在劳动教育中可以充分发挥人工智能的优势,将一些不愿干、不能干、不好干、低质量、低效率的体力劳动交给智能设备,不
26、仅可以降低风险,还能提升效率。机器凭借超人类的强大体力、耐力与速度,加上没有质疑、服从指令的“劳动精神”将人从费时费力、重复劳作、风险大、环境差的低效能劳动中解放出来,还有效规避了劳动的风险。在传媒领域成为数字替身、金融领域成为理财顾问、在旅游领域成为虚拟导游17等人工智能发挥其优势替代人的部分认知决策的过程中,也同样提升着人的劳动效率。因此,要用开放包容的思维、不断创新的理念,培养学生利用人工智能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个体新时代的综合劳动能力与复合劳动思维。要推进智能化劳动教育的探讨与推广,投入合适的人力物力,创设应用人工智能的劳动教育场景与内容,全方位利用人工智能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
27、、新方法,提升劳动教育的创造性与时代感。要扩大虚拟课堂、模拟情境化劳动场景的构建范围,方便学生探索人工智能时代新的劳动工具与劳动对象的新关联,将新的劳动思考转化为人工智能各种应用的胜任力。另外,尽管机器日渐智能化,但其本质是人类创造的产物,追求“物质至上”的工具思维不能湮灭人的本体价值。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从强调谋生性的具体劳作向着强调功能性的综合劳动素养培育转变是不争的事实,在更加强调劳动价值以及劳动促进人类发展内在意义的驱动下,劳动教育实施者与受教育者充分理解“我”与技术、机器之间的关系,主动构建起理想型人机协作模式,并将人与智能设备相配合,实现目标的每个环节转化为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动力。(
28、三)重视教育动态评价与重心适时调整人工智能赋能劳动教育在促进劳动教育内容、形式、场景、工具多样化的同时,也提升了劳动教育的时代感、全面化与科学性。人工智能将各种教育情境、师资队伍、教育进展情况、师生反馈内容等进行了全程化记录,伴随式数据采集也为劳动教育评价标准的制定提供了基础数据,教育过程中的人机交互数据为明确劳动教育评价的侧重点提供了动态参考,从而为劳动教育评价的核心要素选择与体系构建提供了保障。在教育评价模型以及指标体系构建的过程中,要强调基础数据的同一来源性、选择标准的一致性、分析方法的统一性,对无法归类的数据不能纯粹依靠技术进行程序化处理,需要从数据存在的实际出发,通过人的理性思考分析
29、综合予以完善采纳。算法设计环节需要相关人员共同论证,以保证公平性与透明性,避免可能存在的算法偏见。强调人工智能应用的劳动教育评价不能脱离教育本质与教育规律,同样,依托人工智能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构建过程中的数据收集、算法设计、结果处理等环节也不能脱离人的“有限理性”。劳动教育强调的是学生综合劳动能力以及人工智能时代信息技术在劳动中的应用水平,这个过程不能单纯依靠数据或信息技术予以评判和认定。过程性、分析性数据是开展评价的重要参考但不是唯一支撑,评价设计应围绕教育的初衷与学生受教育成效来提炼关键要素。另外,劳动教育评价结果应与整改落实密切关联,用评价结果来影响需完善环节的整改提升,建立相应的落实跟
30、踪机制,一方面是对整改进展进行监督,另一方面是对整改后的效果进行监督,不能整而不用、流于形式。同时,要将整改过程与整改后的实施情况转化为相应的“数字”纳入人工智能支持的评价体系中,通过数据的动态变化与实时监测反馈,丰富劳动教育数据库资源,便于优化共享,同时也可以细化劳动教育评价的指标内容,便于扩展应用。14第 28期参考文献:1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 S 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2020-03-26 2020-03-26.https:/ 赫伯特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31、48.3 王海建.人工智能时代的劳动教育:创新与调适 J.思想理论教育,2021(1):103-107.4 李曼丽,丁若曦,张羽.从认知科学到学习科学:过去、现状与未来 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8(4):29-39.5 张淼.人工智能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范式转换与实践理路J.当代青年研究,2021(11):108-114.6 詹青龙,孙欣,李银玲.混合式劳动教育:数字时代的劳动教育新形态 J.中国电化教育,2022(8):41-50.7 班建武.“新”劳动教育的内涵特征与实践路径 J.教育研究,2019,40(1):21-26.8 王毅,王玉飞,吴嘉佳.人工智能时代的劳动教育:内涵、价值与
32、实现路径 J.当代教育论坛,2021(2):97-106.9 Balabanova A,Petrova S,Fomenko V,et al.Labor Potential ofYouth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y in the Digital Economy J.E3S Web of Conferences,2021(258):1-7.10 Simon H A.Models of Bounded Rationality M.Cambridge,MA:MIT Press,1997:22.11 唐代兴.人工智能发展带动的社会公正危机 J.人文杂志,2020(8)
33、:19-29.12 赫伯特 西蒙.人类活动中的理性 M.胡怀国,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51.13 李宁宁,宋荣.对“有限理性”的哲学考察及其当代性反思J.湖北社会科学,2022(12):101-107.14 柳夕浪.全面准确地把握劳动教育内涵 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9(4):9-13.15 教育部.关于印发 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 S 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2020-07-152020-07-15.http:/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3 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35.17乐晓蓉,樊熙奇.智能时代劳动变革与劳动
34、教育的实践理路J.思想理论教育,2023(1):99-105.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江苏徐州邮编221116The“Bounded Infinite”:The Application of ArtificialIntelligence in Labor EducationYOU Li-juan,CHEN Peng(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Abstract:The applic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helps to promote the effectiv
35、eness of labor education,makinglabor education more diverse in form,more diversified in curriculum,and more comprehensive in function.However,the applic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labor education impacts the essence of labor education.Human“boundedrationality”is the premise of the applicatio
36、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the process of labor education.Human“boundedrationality”can make up for the one-sided content of labor education,adjust the uniformity of the labor educationsystem,alleviate the utilitarian mode of labor education,and ensure the reasonable possibility of artificial in
37、telligenceapplication in labor education.To this end,human“bounded rationality”should be used as the constraint mechanismfor apply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o labor education,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positive rol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labor education,by focusing on studentslabor views,labo
38、r ability,labor spirit,labor habits and quality,emphasizingmultiple application thinking and in-depth integration of disciplines,facing up to the improvement of educationeffectiveness and reasonable avoidance of risks,and considering labor dynamic evaluation and timely adjustment offocus.Key words:bounded rationality;artificial intelligence;labor education;labor views;labor ability;labor spirit;labor habits;labor quality尤莉娟等:“有限”中的“无限”人工智能在劳动教育中的应用向路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