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课题申报书:课堂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的研究.pdf

上传人:鱼** 文档编号:810113 上传时间:2024-03-23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54.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申报书:课堂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的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课题申报书:课堂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的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课题申报书:课堂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的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题申报范例精选【导语】课题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充分体现中央有关精神和要求,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和创新价值。应用对策类选题要有现实性、针对性和前瞻性;基础理论类选题要立足学术前沿,具有原创性和开拓性;跨学科类选题要体现学科交叉渗透的属性和特点。选题文字表述科学、严谨、规范。以下是课题优秀成果,是各类教师进行课题申报、开展课题研究、撰写研究报告的参考模板和范例。课堂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的研究课题名称:课堂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的研究关键词: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 创新思维申报级别: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课题类别:专项课题学科分类:其他研究类型:其他预期研究成果:立项号

2、:课题设计论证“课堂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的研究”课题设计论证一、问题的提出一、问题的提出(一)创新是社会和个体发展的力量源泉(一)创新是社会和个体发展的力量源泉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未来发展的决定因素和国际竞争成败的关键是创造、创新能力。各国对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和开发越来越关注。美国总统提醒人们:“我们正跨入一个新的时代亟须一种新的创造精神的时代”。日本人也提出:“独创是国家兴亡的关键”,开发国民的创造力是“走向 21 世纪的道路”。创新也是一个人生命质量提升、自我价值实现的力量源泉。中外的成功人士无不是创造、创新的典范。比尔盖茨是公认的知识经济

3、时代的代表人物,他通过对别人发明创造的东西加以变化、重新组合,进行开发,最终使他成为全球首富。(二二)传统教育的弊病扼杀了创新思维传统教育的弊病扼杀了创新思维学会生存曾指出:“教育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压抑创造精神的力量。”我国传统教育的弊端往往在于“填鸭式”、“满堂灌”的知识继承型教育方式,知识目标是整齐划一的“标准型人才”,学生只是被动地从老师处获取,不注意学生如何学,因而学生对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都知之甚少,思维定势,头脑封闭,扼杀了学生的个性,无创造性可言。传统教育下的“尖子生”,在以后的研究中也只会跟着人家解题,创新能力弱,不会有科研成就出来。(三三)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呼唤创新教育

4、的实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呼唤创新教育的实施培养创新能力是未来社会和知识经济发展对人提出的要求,也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潮流。小学教育作为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是为未来社会培养人才的,也应该同其他教育一样作出迅速的反应。创新是人的本性,人人都有创造、创新的潜能与倾向;创新是人生存的需要,只要人存活一天就片刻也离不开创新。人的创新精神与能力不完全是由先天因素决定的,后天的教育因素也是重要的决定力量。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后天的教育是否尊重、保护并培育了这种潜能、激发、促进并满足了这种需要。小学阶段相对于学生的终身学习来讲,就知识而言是最简单的。但是小学阶段是终身学习的起始点,创造力、观察力、

5、思考力、合作力,探索精神等这些能力和意识的培养,才能真正为学生的今后学习打基础。基础教育才不会沦为空谈。(四)信息技术助力课堂教学,完美地实现创新教育(四)信息技术助力课堂教学,完美地实现创新教育课堂教学是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进行学习的主战场,学生知识的获得、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主要就是通过课堂教学得以实现的。创新思维的形成需要创新意识为基础,创新意识的培养首先来自于对事物的专注。信息技术以其生动的形象展示抽象的知识,能够吸引学生专注。信息技术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其声像兼备、信息量大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起到了“动一子而全盘皆活”的作用,极大地丰富了教学手段,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将起着强大的作

6、用。因此,我们主张在课堂教学中面向每一个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注重营造适宜创新型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二、文献综述:二、文献综述:(一一)理论方面的探索理论方面的探索理论方面已有的探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创造教育的概念界定、创造性人才应具备的条件、创造性人才的思维特征、创设创造性人才适应的成长环境等。这些方面的探讨为本课题的研究以及我校创办创造教育特色学校提供了很好的科学理论基础与研究思路。(二二)创造教育的基本模式和途径创造教育的基本模式和途径从全国各地的经验看,主要有如下几种模式和途径:1 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进行创造教育;2 以开设专门的创造训练课为主进行创造教育;3 以组织学生开展

7、创造发明活动,并产生某种创造性产品或作品为主进行创造教育;4 以全面试验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为主进行创造教育;5 以创办专门的创造学校或发明学校为实体进行创造教育。三、课题的界定三、课题的界定1.1.创新思维。创新思维。在朱正新创新教育论中,对创新思维的定义是:“创新思维是指发明或发现一种新的方式用以处理某种事物的思维过程,它要求重新组织观念,以便产生某种新的产品”。所谓“改善心智模式”就是指培养创新精神。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是一种教育思想,一种教育理念,是一种持久行为,是指在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进行创新的思维方式,为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2.2.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百度百

8、科说到,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手段,它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也称“班级上课制”。课堂教学是我国教育界最主要的教学方式,探索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够为实施创新教育开辟一条新的发展之路。四、理论基础四、理论基础1.1.创造学创造学创造学是由创造学的奠基人、美国的 A F 奥斯本先生于 1939 年创立的。它是一门研究人类创造发明活动规律的科学。创造学研究的内容包括(1)创造精神。(2)创造性思维及其特征。创造性思维是扩散思维与集中思维的综合反映。其具有独创性或新颖性、极大的灵活性、直觉性或顿悟性等。(3)创造环境。(4)创造性教育。(5)创造技法。

9、2.2.陶行知等创新教育理论陶行知等创新教育理论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创新教育的开创者。他的创造教育思想,在我国当今教育改革与发展中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重要的指导意义。他以“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为理论依据,以生活教育为核心内容,通过“六大解放”、“三个需要”和“一个条件”来解放、培养并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强调发展学生的智育和能力,同时采用启发、自动、手脑并用等方法实施创新教育。五、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五、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一)研究目标(一)研究目标通过弘扬创新教育理念,积极探索和丰富我校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思维”教育的新思路,努力构建校本化的创新思维培养运作体系。(二)研究内容(二)研究内容

10、1 1、理论体系、理论体系在学习、借鉴国内外已有的创造教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和提炼我校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中形成的探索成果,形成初步的创新思维培养理论。2 2、方法体系、方法体系通过集体备课、同课异构等方式,在不同学科的课堂教学中,探索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把获得的方法进行整理,成为可以推广的成果。3 3 教材体系教材体系这里的教材体系指创新思维训练的校本教材.通过分析、研究创造型人才的所应具备的个性品质,把每一种创造性人才所具备的个性品质作为教育主题单元,形成严密主题教育体系。六、研究方法六、研究方法由于本课题研究涉及的内容比较宽泛,范围比较大,所以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将并用多种教育科

11、研方法,因情境施法,灵活运用。主要采用的方法有:调查分析法、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等。(一)调查分析法:(一)调查分析法:如在实验前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对比等,需要通过访谈、问卷、测试等手段进行调查、分析。(二)文献研究法二)文献研究法:收集、积累、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创新教育的科学认识和实践依据。(三)行动研究法:(三)行动研究法:一边开展教育教学一边进行理论研究,注重自我反思、理论与实践间地有效转换,通过以创新教育理念指导日常的教育教学,在理念和实践的结合中实现螺旋式上升。七、研究的步骤七、研究的步骤本课题研究初定为三年(2013.092016.08),分三个步骤进行。准

12、备阶段:2013 年 9 月2014 年 1 月完成可行性分析,制定课题方案,组织研究人员进行研讨及相关理论学习,研究小组出台详细的具体实施计划;召开课题实施动员会(包括课题领导小组会、课题实施小组会、学生家长会等)课题研究阶段:2014 年 1 月2016 年 2 月积极提高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进行集体备课、同课异构等探究方式,探索进行创新思维训练,在课题实施过程中,注重及时总结、物化阶段研究成果。注重边研究变总结。一是活动总结,主要是在每一次创造教育研讨活动后;二是学期总结,对照研究计划,回顾分析实践过程,从中总结创造教育的经验,找出不足。课题总结阶段:2016 年 3 月2016 年 8

13、 月整理研究资料,撰写研究报告,完成论文汇编,申报结题评审。课题可行性分析“课堂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的研究”课课题可行性报告题可行性报告 综合分析,我校可以保证“课堂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小学生创造思维的研究”课题的顺利开展,具体分析如下:具具备科研经验备科研经验:2005 年以来,我校进行了三个课题研究,分别是 2005年的省级课题红色文化与人文素养研究,2005 年的国家级课题中小学个性化发展研究,2006 年的国家级课题创设情景与作文创新发展与研究。在深入开展这些研究工作中,积累了一些基础研究的方法和经验。储备了科研人才:储备了科研人才:本课题的研究团队具备开拓进取精神。

14、负责人陈冲同志,是贵州省教育名师,贵州省教师进修学校特邀讲师,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卓越的领导能力。参与本课题研究的老师都是年富力强的教学骨干。陈冲与胡建军开展的校园 OK 吧合作动手做实验实践活动荣获国家二等奖。史令萍的论文如何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荣获省教科所论文比赛一等奖,远程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被评为市级二等奖。专家组指专家组指导:导:我校正在打造“创新教育”的特色学校,在重庆市教育评估研究会的专家组的指导,以“发现自我、展示自我”为办学理念,对学校进行全面的打造、提升。“课堂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小学生创造思维的研究”这一课题,将抓住打造特色学校的契机,充分发挥专家组的指导作用、借助改革的良好气氛,大力推动本课题的开展。经费保障:学校领导积极支持本课题的开展,保障参与课题研究的老师在教学中,都能够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够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同时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选派教师外出进修学习,向专家学习。也聘请专家到学校指导工作,观看名师课堂、讲座光碟,了解前沿的教改动态,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使学校的课题研究沿着正轨健康发展。为保障课题经费,在争取上级部门的投入的同时,学校每年自筹经费万元,保证本课题组成员外出学习培训、购买资料、开展活动。预期研究成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教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