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广东省中山市七年级语文上册 26 小圣施威降大圣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7899043 上传时间:2025-01-2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0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中山市七年级语文上册 26 小圣施威降大圣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广东省中山市七年级语文上册 26 小圣施威降大圣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广东省中山市七年级语文上册 26 小圣施威降大圣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广东省中山市七年级语文上册 26 小圣施威降大圣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广东省中山市七年级语文上册 26 小圣施威降大圣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6 小圣施威降大圣教材分析课文故事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课文主要记叙了孙悟空与二郎神的打斗过程,这个过程写得既紧张又诙谐,其中孙悟空的多般变身,以及二郎神的随之变化,写得曲折详细,充满了趣味。孙悟空不屈不挠,反应敏捷,在文中也表现得非常充分,真正塑造出了一个美猴王的形象。同时课文想象丰富,充满了神奇色彩。文中写孙悟空和二郎神的多次外形变化,都是作者巧妙想象的成果。一会儿天上,一会儿水中,从这多般变化中可见作者想象之神奇,生活阅历之丰富。充满了神奇色彩的故事,把读者带到了神仙世界,给人以美的享受。学情分析首先,作为文言文白话小说节选,学生在语言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教学时应扫除语言障碍。其次,

2、这个单元强调快速阅读,此项能力的培养和检测可以体现在故事情节的复述和概括这一环节上。教学设计(一) (设计者:秦萍)教学分析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快速浏览课文,自行梳理小圣和大圣变身斗法的经过,体会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引人入胜。2细心品味打斗经过,分析人物心理和形象,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3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以及孙悟空的精神和性格。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体会本文语言的准确传神、诙谐俏皮。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1课文朗读材料和电视剧西游记中有关这一段的视频资料。2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设计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正值王母寿辰,七仙女奉命摘桃,来到桃园,惊动了正在酣睡的孙悟空。经过盘问仙女,孙悟空得知王母要设

3、蟠桃宴,请了各路神仙,唯独没他。孙悟空这才看透玉帝的欺骗阴谋,火冒三丈,先是大闹蟠桃宴,自个儿开怀痛饮,还将所有仙酒仙菜席卷一空,装进乾坤袋,准备带回花果山。哪知酒醉迷糊,撞进太上老君的兜率宫,将专供玉帝服用的金丹吃了个干净,这才返回花果山,与众猴孙大开仙酒会。这段故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这便是孙悟空“大闹天宫”的一个小片段。接下来,玉帝便派天兵天将来捉拿孙悟空,悟空两度打败了众天神,玉帝又派谁来了呢?那下面我们再来学一段孙悟空的故事。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掣(ch)鹚(c)翎(lng)嗛(xin) 淬(cu) 青鹞(yo)鹭鸶(l s) 鹳(gun) 鳜鱼(gu)鲂

4、鱼(fng) 撺(cun) 花鸨(bo)木木樗樗(ch ) 蓼汀(lio tng) 愕然() 擎(qng)哪吒(n zh) 幌(hung) 提防(d )三、紧张而有趣的情节【提出问题】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并根据老师课件上的情节提示,用简练的语言复述孙悟空与二郎神打斗的经过。【课件展示】 1大圣见妖猴惊散,无心恋战。2大圣与二郎真君斗法。3大圣来到“灌江口”,冒充二郎真君,再次激战。【教师点拨】 默读课文时,可以从文中画出一些关键词语,这样有助于复述课文。大圣:麻雀大鹚老鱼儿水蛇花鸨土地庙二郎神真君:饿鹰大海鹤鱼鹰灰鹤现原身【打斗经过】 孙悟空与二郎神正打得难解难分,悟空忽然看到猴子们被众天

5、将打得四散,便想去救他们。他刚一转身,二郎神就追了过来。悟空忙变作一只麻雀儿,飞到树梢上,二郎神立刻变做一只饿鹰儿,扑向麻雀儿。悟空又冲入水里,变做一个鱼儿,二郎神变做一只鱼鹰儿,在水面飞行。悟空变做一条水蛇,二郎神就变做一只灰鹤,要去吃蛇。悟空赶忙变做一只花鸨,二郎神即现原身,用弹弓把他打下山崖。来到山下,悟空变作一座土地庙:口变做庙门,牙齿变做门扇,舌头变做菩萨,眼睛变做窗棂,只有尾巴不好变,便变旗竿插在后面,二郎神知道这庙是悟空变的,欲捣窗棂,踢门扇。悟空扑的一个虎跳,又冒在空中不见了。原来他变成了二郎神的模样,跑到了灌江口的二郎神庙,二郎神紧追过来,悟空现出原形,二者又一路打回花果山,

6、慌得四大天王加紧提防。四、鲜明有个性的形象【提出问题】 文中描述的打斗经过紧张而有趣,对人物的动作、语言和神态等方面的描写也很精彩。在这精彩的描写中,你感受到了一个怎样的大圣和小圣的形象?【课件展示】 画出文中对人物的精彩描写。你感受到了一个怎样的大圣和小圣的形象?【师生互动】 学生在文章中勾画出相关语句,教师根据学情随机指导。【答案示例】 1却说真君与大圣变做法天象地的规模,正斗时,大圣忽见本营中妖猴惊散,自觉心慌,收了法象,掣棒抽身就走。“自觉心慌”“掣棒抽身就走”表现了大圣顾念同类、有情有义的特点。2大圣慌了手脚,就把金箍棒捏做绣花针,藏在耳内,摇身一变,变做个麻雀儿,飞在树梢头钉住。“

7、捏”“藏”“变”“钉”等动词准确、巧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大圣的随机应变和神通广大。【教师点拨】 请同学们发挥联想和想象,变成了麻雀儿钉在树上的大圣心里会想些什么呢?【答案示例】 “待我变成个小雀儿,捉弄一下你,看你二郎神的三只眼管不管事?”由此可以让人感受到大圣猴性的顽劣。3那六兄弟,慌慌张张,前后寻觅不见,一齐吆喝道:“走了这猴精也,走了这猴精也!这句话是对那六兄弟的神态和语言描写,六兄弟的慌张反衬了大圣的沉着、镇定。那六兄弟称大圣为“猴精”,那是因为大圣学会了七十二般变化、筋斗云,还会使金箍棒等,又因为他大闹天宫,这也可以从侧面衬托出大圣的神通广大,4大圣见了,搜的一翅飞起去,变做一只大鹚

8、老,冲天而去。二郎见了,急抖翎毛,摇身一变,变做一只大海鹤,钻上云霄来嗛。大圣变做大鹚老,真君便变做大海鹤,钻上云霄来嗛。说明二郎神本领高强,能识破大圣的各种变化,是一个神通广大的神。【教师点拨】 之后的斗法中,大圣又变做了什么?二郎又变做了什么?两者都有一种什么关系?【课件展示】 等待片时,那大圣变鱼儿,顺水正游,忽见一只飞禽,似青鹞,毛片不青;似鹭鸶,顶上无缨;似老鹳,腿又不红:“想是二郎变化了等我哩!”急转头,打个花就走。二郎看见道:“打花的鱼儿,似鲤鱼,尾巴不红;似鳜鱼,花鳞不见;似黑鱼,头上无星;似鲂鱼,鳃上无针。他怎么见了我就回去了?必然是那猴变的。”【学生活动】 分角色朗读这一段

9、,揣摩人物心理。【答案示例】 这一处心理描写,写出了两个人的机智,真可谓棋逢对手。大圣变做了鱼儿,二郞神就变做了鱼鹰儿。大圣的每一次变化,二郎神都能马上找到制服他的办法,始终技高一筹,但这也更能表现出大圣的坚毅和无所畏惧的反抗精神。5水蛇跳一跳,又变做一只花鸨,木木樗樗的,立在蓼汀之上。二郎见他变得低贱,故此不去拢傍,即现原身,走将去,取过弹弓拽满,一弹子把他打个踵。大圣“又变做一只花鸨,木木樗摴的,立在蓼汀之上。”花鸨是一种什么鸟呢?由注释可以得知这种鸟“像雁而背部有花色斑纹。旧时认为这种鸟低贱无耻。”而在这时,二郎神见他变得低贱,即现原身,取弹弓与他较量。从这一段的变化可以看出,大圣无所顾

10、忌,没有什么成见,而二郎神的矜持,不肯纡尊降贵就显露无疑了。6真君笑道:“那猴儿才自变座庙宇哄我,我正要捣他窗棂,踢他门扇,他就纵一纵,又渺无踪迹。可怪,可怪!”众皆愕然,四望更无形影。真君道:“兄弟们在此看守巡逻,等我上去寻他。”急纵身驾云起在半空,见那李天王高擎照妖镜,与哪吒住立云端,真君道:“天王,曾见那猴王么?”天王道:“不曾上来。我这里照着他哩。”“笑”写出了真君的得意神态;“可怪,可怪!”又写出了他的惊疑。“愕然”形容吃惊,写出了众神仙的出乎意料的表情。“高擎照妖镜”是李天王标志性的动作,“高擎”写出了天王此时的谨慎。此时大圣被众神层层围困,对这些众神的侧面描写,衬托出了大圣的神通

11、广大。【疑难探究】 西游记中塑造的美猴王的美好形象可谓深入人心,然而从该选段来看,大圣虽然有七十二般变化,最终还是被众位神仙“围绕”,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课件显示】 “朕心为此烦恼,故调十万天兵,天罗地网收伏。这一日不见回报,不知胜负如何。”玉皇大帝“我等十万天兵,与他混战至晚,他使个分身法战退。及收兵查勘时,止捉得些狼虫虎豹之类,不曾捉得他半个妖猴”李天王【答案示例】 小说不断渲染,为了捉拿悟空,竟然要“调十万天兵天将,天罗地网收伏”,尽管如此,竟“不曾捉得他半个妖猴”,一个小小的猴子竟然引得玉皇大帝及李天王等天神如此惶恐,可见大圣的武艺高强,本领超群。故事的结尾虽然写到大圣被众位神仙“围

12、绕”,但这并不影响对大圣英雄形象的塑造,从这个选段来看,大圣与众位神仙进行了多次打斗,众位神仙神通广大,人员众多,法器非凡,然而大圣能多次逃脱,这也足见大圣的不凡,特别是面对众位神仙的围追堵截,大圣无所畏惧,敢于同权威作斗争,其精神可嘉。从中我们能很好地感受到他的聪明、机智和勇于反抗的精神,他是一位了不起的美猴王。【教师小结】 孙悟空大闹天宫,犯了天条,冒了天威,还自名为“齐天大圣”,二郎神奉命来花果山降服这只“妖猴”。二人大战几百个回合,艰苦曲折。这场大圣与二郎神等众位神仙的打斗,充分表现了大圣的机智聪明,讴歌了大圣不屈不挠的勇敢斗争的反抗精神。【课件显示】 七十二变的神通,永远战斗的勇敢,

13、机智灵活,翻江搅海,踢天打仙,幽默开朗的孙猴子已经成为充满民族特性的独创形象。李泽厚美的历程 五、活泼而诙谐的语言【提出问题】 课文中描述的打斗经过,紧张中透着诙谐;所使用的语言,给人妙趣横生的感觉。请细心品味,各举出一两例加以评析。【教师点拨】 最好是能找出自己感兴趣的一两句,进行理解品味。【答案示例】 1二郎赶至涧边,不见踪迹,心中暗想道:这猢狲必然下水去也,定变做鱼虾之类。等我再变变拿他。果一变变做个鱼鹰儿,飘荡在下溜头波面上。这里二郎神变做了鱼鹰,“飘荡在下溜头波面上”,一个“飘荡”写出了二郎神正设计等待大圣上钩的情形,非常巧妙;而大圣变鱼儿,正“顺水正游”,本想轻松地逃过一劫,没想到

14、前面正有埋伏。一“飘荡”,一“顺水正游”,妙趣横生。2“那大圣趁着机会,滚下山崖,伏在那里又变,变了一座土地庙儿:大张着口,似个庙门,牙齿变做门扇,舌头变做菩萨,眼睛变做窗棂。只有尾巴不好收拾,竖在后面,变做一根旗竿。前面写大圣变做很多动物,此时又变做土地庙,并把自己的尾巴变做旗竿,变法与写法都极具匠心。尾巴变做旗杆,既能反映大圣的聪明,同时也为真君发现他的破绽埋下了伏笔,这里的描述,就非常诙谐有趣。3真君撞进门,大圣见了,现出本相道:“郎君不消嚷,庙宇已姓孙了。”此处描写幽默诙谐,大圣变做二郞神,既写出了猴性的戏谑,又在紧张的斗法过程中,使故事情节得以舒缓,让人记忆深刻。六、作业设计1积累本

15、课字词。2课下阅读西游记的相关部分,了解这场战斗的结局。板书设计小圣施威降大圣 吴承恩大圣:神通广大机智聪慧武艺高强调皮顽劣小圣:武艺高强清高孤傲教学反思绝大多数学生对西游记的故事情节比较熟悉,小说最吸引人的首先是它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所以,学生阅读时,注意力大多在思想内容(形象、情节、情感)上,对语言形式往往熟视无睹,即通常所说的“得意忘言”。但是语文课堂不能成了学生一望便知的“情节分析课”,这样学生只能在原有的知识层面上滑行,再加上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是言语性,这就需要我们在课堂上结合具体文本、具体语言、具体情境,在语言表达处、文本秘妙处、遣词造句处、谋篇布局处时时唤醒,以达到“得意”不“忘

16、言”的境界。精彩片段【师】 读书有时更需要静下心来,放慢速度,让自己能有一个与作者与作品中的人物交流对话的过程。小圣和大圣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同学们细读文章,批注关键词句。(学生细读全文,在关键的语句下面做批注。小组内交流后全班进行交流。)【生】 我特别喜欢第2段中的这段文字:“二郎圆睁凤目观看,见大圣变了麻雀儿,钉在树上,就收了法象,撇了神锋,卸下弹弓,摇身一变,变做个饿鹰儿,抖开翅,飞将去扑打。大圣见了,搜的一翅飞起去,变做一只大鹚老,冲天而去。二郎见了,急抖翎毛,摇身一变,变做一只大海鹤,钻上云霄来嗛。大圣又将身按下,入涧中,变做一个鱼儿,淬入水内。”我觉得这一段文字很有意思,大圣与

17、二郎神的变化都太精彩了,两人的变化非常快,觉得很热闹。(该生读得绘声绘色,饶有兴趣。)【师】 看到你神采飞扬的样子,就知道你已经被故事的精彩情节所吸引,大圣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生】 大圣的七十二变化很神奇。【生】 大圣的武艺高强,但是小圣也不简单,两个人可谓是棋逢对手。【师】 读这样的句子,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生】 我仿佛看到大圣变了麻雀,钉在树上,努力克制自己不动,甚至还捂着嘴偷笑。【生】 我仿佛看见二郎神变成的大海鹤速度极快地钻上云霄,差一点就嗛住大圣了,大圣可能还会说:“好险,好险!”(生模仿大圣的语气语调,说得同学们哈哈大笑。)【师】 真可谓绘声绘色!谁再来读一读这段话,要读

18、出战斗过程中的热闹、紧张甚至惊险。(指名读,稍显得平淡。)【师】 同学们,请你把目光聚焦在语言文字上,想一想,吴承恩是用怎样的语言表达的?【生】 我觉得这一段中的一些动词用得很精彩。像“钉”“收”“撇”“卸”“抖开”“扑打”等等,可以看出两个人的变化特别快,动作干脆利索,战斗非常激烈。尤其是“大圣又将身按下,入涧中,变做一个鱼儿,淬入水内。”“按”这个词突出大圣从云霄中往下坠落的速度非常快,就好像(该生挠挠头,一时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词语来形容。)【师】 像什么呢?哪位同学能说一说?【生】 像从飞机上坠落的炸弹。【生】 对,就像从飞机上坠落的炸弹。但是大圣在入水时却是很轻,一个“入”“淬入”就让人

19、感觉大圣是悄无声息地浸入水中,可以看出大圣的轻功很好,武艺高强。(教室里又是一阵笑声。)【师】 吴承恩真是遣词造句的高手,这位同学堪称作者的知音。几个精确传神的动词的使用,让读者充分感受到了当时战斗的激烈,大圣小圣旗鼓相当。谁再来读一读这个句子。(一生读,语速较慢,有些迟疑。)【师】 我怎么觉得有些像放慢镜头呀。(同学们笑了,该生也看着我笑着点头。)【师】 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这几句,看你还能发现什么?(学生自由朗读,同桌之间交流。)【师】 有新的发现了吗?(没有人举手,同学们只是困惑地看着老师。)【师】 理解文章的一个非常好的办法就是大声朗读,我也想来读一读这一部分,请同学们认真听。(师朗读

20、,语速较快,节奏跳跃。)【师】 你们也这样读一读。(生自由读)谁有了新的发现?同学们可以想什么样的句式会有这样的节奏感?【生】 啊,老师,我发现了这一组句子几乎都是短句子,就像“就收了法象,撇了神锋,卸下弹弓,摇身一变,变做个饿鹰儿,抖开翅,飞将去扑打。”作者运用了一系列的短句子,读起来就会朗朗上口,很有节奏感。【师】 并且还能感受到战斗的激烈,对吗?【生】 对。【师】 同学们读书时,还应该关注不同句式的运用。一般情况下,抒发一种悠长深厚的感情时,可以选择使用长句子;为了表现热闹的场面和欢乐的气氛时,一般采用短句子。以后写作时,我们也可以根据表达情感的需要选择不同句式。请再读一读这组句子,拿起

21、笔,在这个句子下面写下批注。(学生做批注,并简单地交流。)感谢刚才这位同学为我们发现了如此有研讨价值的句子。加油!继续我们的交流。【生】 我找的是这一处:“忽见一只飞禽,似青鹞,毛片不青;似鹭鸶,顶上无缨;似老鹳,腿又不红:想是二郎变化了等我哩!急转头,打个花就走。二郎看见道:打花的鱼儿,似鲤鱼,尾巴不红;似鳜鱼,花鳞不见;似黑鱼,头上无星;似鲂鱼,鳃上无针。他怎么见了我就回去了?必是那猴变的。”我刚才读了好几遍,觉得很有意思。【师】 你很会读书,“好书不厌百回读”,经典总是常读常新的,这样才能挖掘出隐含在文字背后的宝藏。你在这里做了什么批注?能与大家分享一下吗?【生】 可以,我的批注是:这是

22、对两人此时的心理描写,写出两人互相猜测,见见微知著(该生说出这个词语以后,感到很自豪,面露得意之色)。【师】 厉害!刚才你用了一个成语“见微知著”,你给大家解释一下好吗?【生】 见微知著就是“见到一点苗头就知道它的发展趋势或问题的实质”。这里就是指大圣和二郎神都能够通过表面现象,看出对方的真面目。(班里一片哗然,同学们纷纷向他投来羡慕的目光。)【师】 太棒了!你是怎么积累到这个词语的?快给大家说一说。【生】 这个词是我昨天晚上读书时读到的,当时我也不懂什么意思,就查了查字典。谁知今天就用上了。【师】 通过你刚才的一番话语,我觉得至少有三方面值得大家学习:一是喜爱读书的好习惯;二是遇到不明白的词

23、语一定要有刨根问底的习惯;三是学以致用的习惯。(班里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该生学着古人的样子向大家拱手致意。)【师】 我们来分角色朗读这段话,找两位同学分别扮演大圣和小圣,我来读旁白。其他同学思考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大圣和小圣?(师生合作朗读。)【生】 大圣和小圣可谓是不分上下,他们都是观察仔细,聪明机智的。【生】 我还发现这是一组排比句,读起来很有音乐美,并且把两个人思考的过程写得很详细。【师】 这位同学不仅关注了内容的理解,而且还关注了语言形式,你特别会读书。就语言形式方面,同学们还有哪些发现?(学生沉默了。)【师】 遇到这种情况,还是老办法,读!(学生纷纷大声地读起来。)【生】 我发现这仍

24、是一组短句子,读起来节奏感很强,也感觉到了两人之间的对抗很激烈。【生】 我发现这一组句子基本能对应起来,这样写也让读者觉得很有节奏感,好像音乐一样。【师】 读读试试。(该生大声地读起来,故意夸大了这种节奏。)【师】 同学们发现得太好了,作者写的是热闹激烈的战斗过程,表现的是大圣调皮活跃、机智好斗的特点,用的语言也非常短促、跳跃、节奏感强。反过来讲,正是这样的语言,让我们读到了一个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让我们的心也融入到文字当中。【师】 我在读这一段时,对这一句很感兴趣:“急转头,打个花就走。”有没有同学也关注了这一句?【生】 我明白了,这一句还写出大圣反应很快,动作很机敏、很灵活。【生】 我有不

25、同意见,我觉得这个句子写出了大圣的急躁、沉不住气,是猴子的急脾气。【师】 有道理,我们两个可谓是志同道合,你看我也在这里做了同样的批注。教学设计(二) (设计者:王明明)教学分析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快速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精彩紧张的故事情节。2引导学生抓住文中角色变化之神奇,体会神话故事大胆超常的想象。3激发对传统经典的喜爱之情。教学重难点1分析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2感受古典文学语言的准确传神、谐趣俏皮。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1课文朗读和电视剧西游记中有关这一段的视频资料。2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设计一、开门见山,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西游记中的一段故事小圣施威降大圣。二、了解西游记及

26、吴承恩【教师提问】 西游记可谓是家喻户晓,同学们对西游记了解多少呢?【学生回答】 学生根据已有知识自由回答。【课件展示】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由吴承恩编纂。叙述唐三藏与徒弟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白龙马,经过八十一次磨难,到西天取经的过程。书中孙悟空这个形象,以其鲜明的个性特征,在中国文学史上立起了一座不朽的艺术丰碑。吴承恩,明代小说家。字汝忠,别号射阳山人,淮安山阳(今江苏淮安)人。他生于一个由学官沦落为商人的家族,家境清贫。吴承恩自幼聪明过人,淮安府志载他“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但他科考不利,至中年才补上“岁贡生”,后漂泊到南

27、京,长期靠卖文补贴家用。晚年出任长兴县丞,由于看不惯官场黑暗,不久愤而辞官,贫老以终。三、默读课文,把握情节 【教师提问】 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默读提示快速阅读课文,并试着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故事的情节。【学生活动】 学生快速默读课文。【课件显示】 走进文本1题目“小圣施威降大圣”中,小圣指_,大圣指_。2本文主要写了怎样的一件事?3你能试着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故事的情节吗?【答案示例】1二郎神孙悟空2本文主要写了孙悟空与二郎神各自施展法术、斗智斗勇的事。3小说由小圣与大圣激战起笔,由于妖猴惊散,大圣无心恋战,迅速逃离战场。接下来,写二郎真君与大圣斗法变化,玩性大发,结果激斗变游戏。后来,写大圣

28、来到“灌江口”,冒充二郎真君,引起再次激战。四、跳读课文,感受变化【教师提问】 小圣施威降大圣这个故事的情节可谓是跌宕起伏,大家仔细想一想,二人的斗法是围绕哪个字展开的呢?【学生回答】 “变”字。【教师提问】 那么,大圣和小圣都先后变做了什么?请大家跳读课文,找出大圣与小圣的变化争斗部分,填写下表。【课件显示】 大圣小圣变化争斗法天象地法天象地麻雀鱼鹰现原身土地庙【答案示例】 大圣:麻雀大鹚老鱼儿水蛇花鸨土地庙二郎神小圣:饿鹰大海鹤鱼鹰儿灰鹤原形。五、细读课文,品悟神奇【教师提问】 课文中的每一次变化都可以说是充满神奇色彩,那么,哪一次变化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请结合具体的语句谈谈你的理解。

29、【学生活动】 学生细读课文,有了自己的理解后进行小组交流。【答案示例】 1大圣慌了手脚,就把金箍棒捏做绣花针,藏在耳内,摇身一变,变做个麻雀儿,飞在树梢头钉住。“捏”“藏”“变”“钉”等动词准确、巧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大圣的随机应变和神通广大。【教师点拨】 他为什么要变做一只麻雀呢?请同学们发挥联想和想象,想象一下大圣此时的心理。【答案示例】 大圣与二郎神是在花果山打斗,麻雀极为常见,打斗的山林中一定有麻雀,所以大圣变麻雀算是聪明之举。大圣一定在想:树上有几只麻雀,我也变一只,混在其中,你二郎神尽管眼尖,也一定让你真假莫辨。【教师提问】 可是,大圣这次遇到了也通晓七十二般变化的二郎神,二人势均

30、力敌,大圣的变化马上就被识破了,大圣为什么不直接变做一个最厉害的?【答案示例】 其实,万物相生相克,没有什么是最厉害的。恐怕大圣再怎么变,二郎神也能马上变做一个能对付他的克星。大圣的每一次变化,都是根据打斗时的战况和周围环境因地因时而变的,比如第2段,二郎神“变作一只大海鹤,钻上云霄来嗛”,这时大圣根据战况,为了麻痹对方,所以“大圣又将身按下,入涧中,变做一个鱼儿”。再如第3段,“那大圣趁着机会,滚下山崖,伏在那里又变,变一座土地庙儿”。这里大圣就是很好地依据地势变做了土地庙。这些变化顺应了故事情节发展的需要,表现出大圣和小圣的法力无边,势均力敌,同时也可以表现出作者大胆超常的想象,使故事充满

31、神奇色彩。2大圣见了,搜的一翅飞起去,变做一只大鹚老,冲天而去。二郎见了,急抖翎毛,摇身一变,变做一只大海鹤,钻上云霄来嗛。大圣变作大鹚老的这个情节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搜的一翅飞起去,变做一只大鹚老”,写出了大圣逃跑躲避和变化的速度之快,表现了大圣的机智聪慧,神通广大。大圣变做大鹚老,真君便“变做一只大海鹤,钻上云霄来嗛”,说明二郎神本领高强,能识破大圣的各种变化。 3等待片时,那大圣变鱼儿,顺水正游,忽见一只飞禽,似青鹞,毛片不青;似鹭鸶,顶上无缨;似老鹳,腿又不红:“想是二郎变化了等我哩!”急转头,打个花就走。二郎看见道:“打花的鱼儿,似鲤鱼,尾巴不红;似鳜鱼,花鳞不见;似黑鱼,头上无

32、星;似鲂鱼,鳃上无针。他怎么见了我就回去了?必然是那猴变的。”赶上来,刷的啄一嘴。那大圣就撺出水中,一变变作一条水蛇,游近岸,钻入草中。作者对大圣变的鱼儿和二郎神变的鱼鹰儿的描摹可谓是真实、生动,哪怕是对细节的描绘也做到了刻画逼真,穷形尽相。文中写道:“忽见一只飞禽,似青鹞,毛片不青;似鹭鸶,顶上无缨;似老鹳,腿又不红”,既描绘了二郎变的鱼鹰儿的毛片,又描绘了头顶,还描绘了腿,其中有外形,有颜色。再就是一些动词运用准确,表现力极强。作者根据不同动物的动作,采用不同的动词,如写大圣变条水蛇时,文中用“游近岸,钻入草中”,一个“游”,一个“钻”形象地写出了此时水蛇的动作。这都彰显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33、。4水蛇跳一跳,又变做一只花鸨,木木樗樗的,立在蓼汀之上。二郎见他变得低贱,故此不去拢傍,即现原身,走将去,取过弹弓拽满,一弹子把他打个踵。大圣“又变做一只花鸨,木木樗摴的,立在蓼汀之上”。花鸨是一种什么鸟呢?由课下注释可以得知这种鸟“像雁而背部有花色斑纹。旧时认为这种鸟低贱无耻”。而在这时,二郎神见他变得低贱,即现原身,取弹弓与他较量。从这一段的变化可以看出,大圣无所顾忌,没有什么成见,而二郎神的矜持,不肯纡尊降贵就显露无疑了。5那大圣趁着机会,滚下山崖,伏在那里又变,变了一座土地庙儿:大张着口,似个庙门,牙齿变做门扇,舌头变做菩萨,眼睛变做窗棂。只有尾巴不好收拾,竖在后面,变做一根旗竿。前

34、面写大圣变做很多动物,此时又变做土地庙,这个情节很吸引人。大圣被追得入天无路,入地无门,便顺势变做了土地庙,别的都好办,只有尾巴没法安排,情急之下变做一根旗竿。原来大圣也有没有办法的时候,却又能在情急中做出看似合理的变通。既能反映大圣的机智聪明,同时也为真君发现他的破绽埋下了伏笔,这里的描述,让人忍俊不禁,增添了喜剧效果。6却说那大圣已至灌江口,摇身一变,变作二郎爷爷的模样,按下云头,径入庙里,鬼判不能相认,一个个磕头迎接。大圣变作二郞神的情节充分体现了他好斗善斗的特点,表现了猴性的戏谑,调皮顽劣。在紧张的斗法过程中使故事情节得以舒缓,让人记忆深刻。这个时期的孙悟空正如林语堂老先生所说的那样“

35、他代表了人类精神中最顽皮的部分”。【教师点拨】 从我们的分析中,我们真正感受到了大圣和小圣的每一次变化都充分展现了作者非凡的想象力,同学们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在大圣和小圣的打斗中,加入你想象的他们两人的一次变化吗?【课件显示】 请发挥自己的想象,在大圣和小圣打斗中,加入你想象的他们两人的一次变化。五、畅所欲言,理解形象【教师提问】 学习本文过程中一同学在班级QQ群中发出了下面的帖子,请你跟帖。【课件显示】 在本文中,不管大圣如何变化,总逃不过小圣的一双慧眼,所以大圣注定要失败,你如何看待大圣的失败?畅所欲言吧!【答案示例】 1大圣和小圣都具有超凡的智慧、卓绝的才能、洞察一切的眼力和清醒的头脑,

36、都会千变万化,只是大圣见妖猴惊散,有些心慌,这才会导致了课文开始时大圣的败逃。2其实大圣在与小圣的争斗中,从第一个法天象地的变化便注定了大圣的败局。这场恶战,二郎神的手下都是天兵天将,训练有素,大圣手下的妖猴无法和二郎神的天兵天将相比,因而一旦手下四散败逃,必然引得他心慌意乱,从而不战而怯。在此,作者遵循了现实中战争的一般规律,即便是神通广大的齐天大圣,也要服从“全军既溃,一将难支”的结局。3故事的结尾虽然写到大圣被众位神仙“围绕”,但这并不影响对大圣英雄形象的塑造,从这个选段来看,大圣与众位神仙进行了多次打斗,众位神仙神通广大,人员众多,法器非凡,然而大圣能多次逃脱,这也足见大圣的不凡。从这

37、节课中,我们感受到的是一个神通广大、机智勇敢、顽皮戏谑的大圣形象。【教师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明白了一个问题,人们为什么喜欢看西游记:丰富的想象、各色各样的人物形象、经典的打斗。同学们,爱上经典,品读经典,一生受益。六、拓展延伸,走进西游记1【西游故事】 西游记中的故事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说出两个。 【答案示例】 (1)真假美猴王:悟空因打死强盗被唐僧赶走,去见观音被留。六耳猕猴乘机假冒悟空打倒唐僧,抢去文牒,去西天取经,沙僧求助观音。观音与悟空、沙僧同去花果山,真假悟空恶战,真假难辨。如来使他现了原身,被悟空一棒打死,观音送悟空回唐僧处。(2)大战红孩儿:火云洞红孩儿是牛魔王与铁扇

38、公主的儿子,用苦肉计骗取了唐僧的信任,纵风将唐僧慑走,并口喷三昧真火烧得悟空、八戒落荒而逃。悟空请来龙王洒下雨水,反被烧伤。八戒去请观音,被红孩儿假扮观音捉去,最终悟空和真观音用莲花宝座降伏红孩儿,收他做了善财童子。2【西游人物】 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生动的人物形象,你最喜欢哪个?为什么? 【答案示例】 (1)孙悟空有高强的本领,会七十二变,会翻筋斗云。他为自由而斗,为尊严而战。孙悟空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保护唐僧取得真经,充分表现出了他的机智英勇和神通广大,以及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2)提起猪八戒,人们总会想到“好吃懒做”,其实,在取经的曲折道路上,猪八戒也立下了不少战功,是孙悟空很好的帮手,

39、他是一个憨厚老实、富有人情味的形象。3【西游歇后语】 写出两条你积累的西游记歇后语。 【答案示例】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白骨精一计未成又生一计唐僧和尚念佛经一本正经孙悟空变山神庙露了尾巴太上老君开处方灵丹妙药如来佛的手心谁也甭想逃出去七、作业设计课外阅读西游记的相关部分,了解这场战斗的结局。板书设计小圣施威降大圣 吴承恩变大圣:麻雀大鹚老鱼儿水蛇花鸨土地庙二郎神小圣:饿鹰大海鹤鱼鹰儿灰鹤原形。教学反思人们喜欢西游记,便是喜欢它那天马行空的想象,喜欢作品中充满的神奇色彩,所以,这节课主要是用一个“变”字引领整堂课的教学,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大圣和小圣在斗法中的神奇变化来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作者超常的

40、想象力。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了经典的魅力,引导学生进一步阅读经典。备课资料西游论道 小圣施威降大圣佛家有“大乘”“小乘”之说,“佛性”无大小,而“众生”迷悟程度不同,所以有大小;而教育需要“当机”,所以才有“大乘”“小乘”的不同说法和不同经典。正如采挖煤炭,埋藏的深浅度不同,挖掘的难度和方法也就不同,露在地面的,铲走就行了;深埋地下的,还得先挖去泥土沙石!道家的“有为”“无为”理论也是这个道理!孙悟空搅乱了蟠桃会后,玉帝派天兵围剿,结果孙悟空战败了哪吒三太子和五大天王以及观音菩萨的徒弟木叉。这个时候,那位法力无边的大乘菩萨观世音,明明在场观战,自己却不出手,推荐了“玉帝外甥显圣二郎真君”出马,让

41、“小圣施威降大圣”,为什么?所谓“小圣”,在佛家来说就是“小乘”,即“声闻”“缘觉”的境界和作为,修行方法是参禅打坐之类;在道家来说就是“有为”,修行方法是“休粮守谷”“抟气炼丹”之类。“大乘”则是“无为”的境界。孙悟空是“大圣”,是“天生圣人”。“众生是佛”,“自心是佛”,从“本来面目”来说,当然是对的。但众生迷失障碍已久,已不识“本来面目”,所以还需要做一些“有为”功夫。这就正如一块地面,它是本来干净的,但年日既久,上面积满垃圾,要还它干净,就得做两步功夫,一是把垃圾清理干净,二是不让垃圾再扔进来。不能说,既然本来干净就不理它!“孙悟空”是“心猿”,就是我们这颗如猿猴一般躁动不安的“心”,

42、它是“傲来国”人氏,很狂妄,“贪嗔痴慢疑”“五毒俱全”,这就需要先做一些“有为”功夫加以调理!“二郎神”和“梅山六兄弟”是什么?就是人头上的“七窍”!“灌江口”就是“口”,能“灌”东西进去的“口”;“梅山六兄弟”就是“眉山六兄弟”,眼、耳、鼻各有二孔,加起来就是“六兄弟”;中国人把眉毛说成“眉峰”“眉山”,早有传统,“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嘛。所谓“康张姚李四太尉,郭申直健二将军”,“康张”即是“大张”,指眼睛;“姚李”即是“摇利”,指耳朵;“郭申直健”,“伸出来又直而健”,非鼻子而何?“三千草头神”就是头发;“草”和“毛”同性互用,所以草木也叫“毛”,“山川海隅丽土之毛”就是“草木”;“毛

43、”也就可以叫“草”。“凌霄殿”就是人的大脑,“玉帝”就是人的灵魂。“七窍”长在人头外面,“二郎神”因此成了“玉帝”“外甥”;“外甥”者,“外生”也!修道的第一步“有为”功夫,就是“塞其兑,闭其门”,(道德经语,“兑”就是“口”,“门”就是眼耳鼻这些“门户”)把眼耳口鼻这些与外界交流信息的渠道封闭,免得再有“是非人我”这些“不良信息”或说是“垃圾”进来,使人心更加狂妄,“心地”更加肮脏;在佛家来说,这就叫“屏息诸缘”。从另一方面说,这也有“惜精宝气存神”的作用,所以道情诗曰:“耳目口三宝,闭塞勿发宣;真人潜深渊,浮游守规中。”“二郎神”“听调不听宣”,就是只应“调服”,不应“宣发”!“有为”的功

44、夫,当然还包括“清理垃圾”的功夫。“见贤思齐”,多读圣贤书,慢慢把心中的“垃圾”和“毒素”清除。所以当有人以为“顿悟”就不需要读经时,六祖就说:“经有何错!”看你能不能明白其真趣而已!高明如六祖大师,虽然“顿悟”了,也还需要“渐修”。“顿悟”的只是“理”,“渐修”却是“行”。光是“悟空”而不做“行者”,只是“野狐禅”!“顿悟”道理也许是一瞬间的事,“修行”却一定是一辈子的事!不能好高骛远,奢谈“无为”“大乘”,而致“说食不饱”之讥!当然,光靠“二郎神”和“梅山六兄弟”还不足以“降大圣”,太上老君又助了一下“金刚琢”打在孙悟空头上,这才大功告成。“金刚琢”,“琢”就是“琢磨”,“金刚”是“坚硬能破”,“用心琢磨解决问题”就是“金刚琢”,也是代表“有为”!太上老君另有一件宝贝“芭蕉扇”,则代表“无为”,代表“清凉散淡”,“芭蕉”,最为清凉之物也,“扇”者,“散”也!“金刚琢”是“阳”,“芭蕉扇”是“阴”,“阴阳”全都把握的话,就正如太上老君降伏青牛怪时对孙悟空所说的那样,“连我也奈何不了他了!”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