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石榴课 题 石榴教学目标1、了解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作用。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3、欣赏石榴的美,体会作者对石榴的喜爱向往之情课时计划1课时教学重点1、了解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作用。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教学难点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对石榴的喜爱向往之情教学方法朗读法 讲授法 讨论法教 学 过 程教 学 内 容学生活动一、导入新课1、让学生谈谈自己所知道的石榴,以及关于石榴的古诗句:2、教师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石榴的图片,给学生直观感受,并介绍有关资料。 (石榴,别名安石榴,石榴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有针状枝,叶对生,倒卵形或长椭圆形,无毛。夏季开花,花有结实花和不结实花两种,常呈橙红色,亦
2、有黄色或白色。) 二、.作者简介(出示课件) 郭沫若(18921978),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四川人。著有诗集女神,历史剧屈原、蔡文姬等。生平著述甚丰,1957年起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郭沫若文集。三、朗读课文(配舒缓欢乐的轻音乐) 教师范读、学生齐渎有机结合。四、阅读课文,整体感知(出示课件) 1、明确:作者按爱石榴画石榴赞石榴的思路结构全文。课文共有9段,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点明石榴的可爱。 第二部分(第26段):具体描写石榴的特征。 第三部分(第79段):抒发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2、思考:(1)、第一部分石
3、榴的独特之处在哪里?(用对比手法表现石榴有非同寻常的品格,它的最可爱。)(2)、文章第二部分怎样具体描写石榴的特征?(枝叶美、花朵美、果实美)(明确:这一部分按照由枝叶到花朵到果实的顺序来描写石榴,与此同时也写出了夏华秋实的变化,充分展现石榴的形态美和精神美。 (3)第三部分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作者借喜欢夏天来衬托自己对夏季的心脏石榴的喜爱之情)(4)、作者喜欢石榴的原因是什么? (作者喜欢石榴,不仅因为它美丽,还因为它与众不同在夏天的炎阳下抗争,毫不示弱;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无畏精神和品格,而这精神正好与作者性格特征相契合,所以喜欢石榴。)3、学生小组合作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加以评点或提出问
4、题,全班讨论交流。(1).“最可爱的是它的花,那对于炎阳的直射毫不避易的深红色的花”。(作者最喜爱石榴的花,因为它既有形态美,又有精神美面对骄阳的直射毫不避让,敢于抗争。由此引出对单瓣和双瓣花的赞叹,并把它视为“夏季的心脏。”)(2).“博古家所命名的各种锈彩它都是具备着的。”(作者把锈迹斑斑与殷、周时的青铜器联系起来,用以比喻石榴果实表皮的斑纹,这是文学家兼考古学家特具的形象思维。)(3)红玛瑙的花瓶儿有希腊式的安普剌变为中国式的金罍,殷、周时古味昂然的一种青铜器。(用比喻手法生动逼真地描绘了石榴果实成长的后期的形状特点,字里行间充满作者对石榴的欣赏之情,具有职业特点。)(4)它对于自己的戏
5、法好像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来,露出一口的皓齿。(用拟人手法生动逼真地描绘了石榴果实成熟后开裂、露出排排子实的情状,充满石榴的自豪与作者的欣赏之情。)(5)那可不是夏季的心脏吗?(用反问突现了石榴花敢于同骄阳抗争、毫不示弱的精神美,成为夏天的中心,写出作者对夏天的重视和对石榴的喜爱。)五、选择自己喜爱的句子朗读,读出充沛的感情。六、小结本文写法上的特色(出示课件)1抓住特征,仔细描摹。2层次分明,重点突出。3托物言志,借物抒情 纷纷起来发言,讲讲自己所知道的石榴 欣赏图片看课件了解并记忆作家作品听读课文,齐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思考并回答问题,师生互动。两人一小组进行合作学习,
6、讨论交流在教师的引导下认真听教师点拨,并做好笔记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师生共同进行小结。课堂练习迁移训练(出示课件) 为下列事物(也可自己选定一些事物),写一段咏物寓理的话。 示例 壁灯:位置算什么,重要的是发光。 浪花 信鸽 松柏 螺丝钉(让学生畅所欲言,只要写出的话短小而富有寓意,答案不求统一。)课堂小结文章用准确凝练、优美形象的语言描绘了石榴的外在美和内在品格,颂扬了我们民族美好的情操,表达了正义必胜的坚定信念,讴歌了民族气节和高尚情操,表达了作者的理想和追求。布置作业标准教辅课外阅读部分板 书 设 计爱石榴 最可爱 枝叶美: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画石榴- 花朵美:夏季的心脏 果实美:子粒透明光嫩、丰腴酸甜赞石榴- -喜欢夏天,喜欢这夏天的心脏教 学 反 思对于石榴学生都不陌生,本文中对石榴的描写学生也好把握。教学效果还是可以说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