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复习口技复习课题 复习口技复习目标1、熟记本文重点词句。2、加深理解课文内容、文章主题;写作手法。复习重点1、熟记本文重点词句。2、加深理解课文内容、文章主题;写作手法复习难点活用词、古今异义词课时计划1课时复习方法归纳法、诵读法、练习法知识体系归纳一、 背诵课文,快熟复习课文注释,口头对译课文。二、梳理归纳:1、重点词语:善:擅长 会: 适逢,正赶上 施:设置 安放 少顷:一会儿 但:只 闻:听见坐:通假字,同“座”,座位 欠:打呵欠 伸:伸懒腰 既而:不久 乳:喂奶毕:全 绝:极点,最意:心情 舒:伸展,放松中间:中间夹杂 曳:拉虽:即使 名:说出 奋:卷起股:大腿 几:几乎,差点儿 走:
2、逃跑 2、一词多义以为妙绝(副词,极,非常) 群响毕绝(动词,消失)众妙毕备(名词,妙处) 以为妙绝(形容词,奇妙)手有百指(名词,手指) 指其一端(动词,指出)众宾团坐(动词,坐下) 满坐寂然(同“座”,名词,座位)妇抚儿乳(动词,喂奶) 儿含乳啼(名词,乳头)3、古今异义 会宾客大宴 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当是时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宾客意少舒 稍稍正坐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虽人有百手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两股战战 几欲先走4、找出下列句中的活用词解释京中有善口技者 不能名其一处也妇抚儿乳 会宾客大宴妇手拍儿声 无不伸颈,侧目 5、理解重点句子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客人的心情,稍微放松了,身子渐
3、渐坐正了。凡所应有,无所不有。凡是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一样没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即使一个人有百只手,一手有百个指头,也不能明确指出哪一种声音来:即使一个人有百张嘴,嘴上有百条舌头,也不能说出其中的一个地方。复习练习设计一、本文选自 ,这本书是 朝的 编选的一部笔记小说集。本文的作者是 朝的 。二、给加点的字注音: 1屏( )障 2呓( )语 3齁( )声 4曳( )屋许许( )声 5几( )欲先走 三、解释划线的词。 1、京中有善( )口技者 2、 施( )八尺屏障 3、众妙毕( )备 4、会( )宾客大宴 5、众宾团( )坐 6、夫叱(
4、)大儿声7、宾客意( )少舒 ( ) 8、虽( )人有百手 9、妇抚( )儿乳 10、奋( )袖出臂 11、但( )闻屏障 12、其夫呓语( )四、指出下列词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及词性。 众妙毕备 以为妙绝 宾客意少舒 少壮不努力 满坐寂然 坐屏障中 手有百指 指其一端 五、选择恰当的表示时间的词语,填在括号里,并在横线上解释词语。 (既而 俄而 少顷 一时 未几) 1( ) ,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2( ) ,儿醒,大啼。 3当是时,妇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 ) 齐发,众妙毕备。 4( ) 夫齁声起,妇拍儿变渐拍渐止。5( ) 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
5、犬吠。 六、用现代汉语说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满坐寂然,无敢哗者。2、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3、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 4、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5、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6、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7、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8、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复习检测一、思考并回答下列各题。1、口技一文中“众妙毕备”一语中的“毕”字和下列词语中的“毕”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毕业典礼 B毕生精力 C丑态毕露2、“不能名其一处”中的“名”和下列词语中的“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莫名
6、其妙 B至理名言 C 有名无实3、第一段写什么内容?文章最关键字眼是什么? 4、文中口技者共表演了哪几个场景? 5、课文中描写了听众的哪几处表现?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6、文章开头和结尾一再强调道具的简单,有什么作用?二、用原文填空:文中极写声响的多杂,盛赞表演者口技之“善”的语句:_ 文中写口技表演的以假乱真、惊慌欲逃的语句_ 总写失火的声音之逼真的句子:_ _侧面烘托口技人表演技艺高的句子是什么(写出两句即可)_三、回答下列问题:1、文章第三节中“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这几句话的作用是什么?2、由“遥闻”至“以为妙绝”,写出声音由远而近、由外而内、由大而小、疏而密、由少而
7、多的过程,作者抓住哪些词语的变化分层展现这一情景的? 3、文章第四节运用了 和 相结合的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写出两个与“不能名其一处也”的“名”字用法一致的成语。_ 写出一个与“几欲先走”的“走”字用法一致的成语。_ 5、辨析下列表示时间的词语,将它们分别填在横线上。(小心哟!)A.少顷 B.既而 C.是时 D.一时 E.未几 F.忽 G.俄而 H.忽然表示突然发生: 、 表示同时发生: 表示相继发生: 表示在特定的时间内发生: 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 、 、 6、课文依次描写了_ _、_ _和_三个情景,目的在于 ,即是紧扣“京中有善口技者”中的一个“ ”字。7、选文第1段交待了哪些事?在全文中有何作用?_8、第1段中用4个“一”列举道具,有何用意?9、统领全文的关键字眼是_,作者是通过_描写和_描写来体现的。10“满坐寂然,无敢哗者”体现了观众怎样的心情?_11、第2段描写口技人表演的声响,其顺序是什么?_12、选文中最能体现口技人摹拟效果的一句是_13、“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表现了听众听表演的哪些内心感受?_复习小结1、学生自己总结复习收获。2、抽学生小结复习得失。复习反思为了巩固上两节课的学习成果,设置了这堂复习课,以学生练习为主,教师不必过多讲解,点拨引导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