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说课 题马说教学目标1、 了解作者及文体特征。2、理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充分领悟作者的情怀,认识这种情怀产生的社会背景。课时计划1课时教学重点1、 积累文言文实词、虚词,重点掌握“食、见、策、尽”的词义和“其、以”的用法。2、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教学方法朗读教学法 讨论点拨法教 学 过 程教 学 内 容学生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我们古代名士文人特别喜爱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因此所借之物就有了丰富的内涵。上一学期我们学习了爱莲说陋室铭,今天我们学习韩愈的传世名作马说。一、作者及文体简介:“说”: 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是一些文人志士对事对物有感而发,宣泄
2、心中郁闷,托物寓意的一种体裁。“马说”即谈马、论马。二、整体感知,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教师抽查预习情况,督促学生积累生字、通假字。祇(zh)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n)死于槽枥之间食(sh)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其真无马邪(y)?其真不知马也食之不能尽其材(饲:喂养)才美不外见(现:显露)其真无马邪(通耶语气词)1、听课文朗读录音2、 学生反复朗读,要读出语气和重音,特别要读出感情3、 学生分组讨论翻译课文,掌握重点字词。4、 教师指导翻译指出下列字在各句中的意思策策之不以其道 (用鞭子打)执策临之 (马鞭子)之策之不以其道 (代词,指马)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用在主谓之间)其策之不以其道 (
3、代词,它。马)其真无马邪? (句中语气词)其真不知马也。 (其实)5、 分析归纳本文的词类活用(见板书)6、在掌握翻译的基础上,熟读课文,基本达到能够背诵的程度学生回忆背诵课文积极展示反馈课前预习情况,并认真做好笔记听朗读,要求听准字音及句读学生自读课文,参考注释,两人一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借助工具书,疏通词句。翻译、熟读直至背诵。课堂练习1、 背诵课文2、 做课后第二题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介绍了作者及写作背景,读通读熟了课文,解释了重点的实词虚词,并翻译了课文,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下节课我们将进一步分析课文内容。 布置作业翻译全篇板 书 设 计词类活用一食或尽粟一石 形动 吃完食之不能尽其材 形动 竭尽策之不以其道 名动 用鞭子教 学 反 思文言文是教学的难点,这节课主要是通过对重点字词的理解来理解课文内容,但光靠这节课的讲解和学习学生掌握的并不好,还须通过练习来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