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后一次讲演教学设计课 题最后一次讲演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作者及字词2.概括闻一多演讲的主要内容3学习闻一多先生热爱祖国、献身革命的英雄气概和斗争精神。教学重点1.概括闻一多演讲的主要内容2.学习闻一多先生热爱祖国、献身革命的英雄气概和斗争精神教学方法圈点勾画法(预学)、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引 课(2分)二、 明确学习目标(1分)三、预学反馈(10分)四、 读课文析内容(30分)六、课堂小结(2分)在进行新课之前,先为大家播放一段视频,请同学们观看。(播放视频)同学们对刚才视频中所演绎的历史事件有了解吗?谁能说一说?(请学生说一说,师补充)
2、同学们知道,1945 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想要夺取胜利的果实,阴谋发动内战,大肆暗杀爱国人士,李公朴先生就是其中一位,在7 月 15 号李公朴先生的追悼会上,闻一多先生发表了演讲,结果在当天晚上回家途中惨遭杀害。于是这篇演讲就是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演讲,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这珍贵的最后一次演讲。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己阅读课前导读部分。(板书标题、作者)从导读部分我们可以看出本文与以往所学文章有所不同,这是一篇演讲词,那什么是演讲词呢?课件呈现,板书关键词二检查预习1.请同学们给划线字注音,然后请读一读。(见课件)卑劣( li)污蔑( mi )卑鄙( b)蛮横( hng) 赋予( y )挑
3、拨离间( ji n)2.重要词语释义诬蔑:卑劣:赋予:蛮横:发扬:代价:卑鄙无耻:挑拨离间:3.说说你认识是作者活动一:倾听爱国心1.闻一多先生演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闻一多先生在演讲中预言敌人“快完了”,人民一定胜利,依据是什么?请从文章中找出答案。(4、5段)巡视、指导、点评活动二:品析爱国情3.从闻一多的演讲中我们能感受到他对李公朴、昆明人民和国民党反动派分别是怎样的感情?4、与敌人卑劣无耻恰成对比的是李先生的光荣,李先生的光荣表现在什么地方?5、补充闻一多当时演讲的时代背景。1)李公朴先生为什么会遇害? 2)补充闻一多演讲背景:教师总结 观看思考回答 勾画强调关键词观看课件的展示:演
4、讲词,又叫讲演词、演说词,它常在各种大型群众集会或较为隆重的场合使用,而且讲话人所讲的都是些较为重大的问题或者某个专门问题进行的论述。演讲词具有宣传、 鼓动和教育作用,它可以把演讲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齐读目标,提取关键词两名同学到黑板注音。其他同学写在课堂笔记上,师生共同订正,然后互批、练写、齐读、积累。生回答,积累、识记请学生先自读课文,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注意重音、停顿、语速和语气等问题,找出你最喜欢的段落,反复朗读,然后展示读给大家听。请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后,思考参考: 闻一多先生在李公朴先生的追悼会上,义正词严地当众揭露、痛斥反动
5、派的罪恶和卑劣,表达了对民主和平的坚定信心。在文中圈点勾画参考:( 1)“他们这样疯狂地来制造恐怖,正是他们自己在慌啊!在害怕啊!所以他们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 ”(2)“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3)“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 ”3、听读录音,学生试读:提示:注意讲演的气势与感情,把握文章的强烈感情。读后、勾画、体会、小组讨论,积极回答参考: 高度赞扬李公朴先生和昆明人民的斗争精神,对李先生的被杀表现得十分悲痛。痛斥了国民党特务的罪恶行径,面对面地揭露反动派的虚伪本质。爱憎情感强烈为民主和平而献身,将会赢得更强大的革命力量。李公朴先生是一
6、位著名的爱国民主战士。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当局妄图篡夺胜利果实,实行独裁统治,阴谋发动内战。国民党反动派疯狂地镇压民主运动。1946年2月,重庆发生“校场口事件”,重庆各界人士在校场口集会庆祝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国民党特务捣毁会场,大打出手,打伤郭沫若等60多人,李公朴先生当场被特务打伤。5月初,李先生带伤回到昆明,又与闻一多先生一起发动“呼吁和平宣言”万人签名运动。国民党反动派对李先生又恨又怕。7月11日晚十时许,李公朴先生在回家途中被国民党特务用无声手枪暗杀。闻先生“毅然出席”7月15日举行的追悼李公朴先生的大会。出席这次追悼大会的教授,就闻先生一人。闻先生不避危险,置个人生死于度外,“毅然出席”这次追悼大会,决心像老战友李公朴一样,为争取民主和平,反对独裁和内战而坚决斗争。闻先生面对会场上特务的凶焰,义愤填膺,“拍案而起”,挺身走上讲台,义正辞严地当众揭露、痛斥反动派的罪恶和卑劣,表现出一位爱国民主战士的英雄气概。闻先生在发表这次讲演后三个小时,就被特务用无声手枪暗杀了,他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争取民主和平,为真理正义而战的崇高事业。参考:爱憎分明,大义凛然,视死如归,正义浩然等等。七、布置作业1、巩固字词音、形、义。2、读文,预习研讨与练习二、三题。板书设计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