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走依法治国之路课题走依法治国之路课型复习课课时1授课人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教学,使学生增强法律意识,自觉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过程与方法承担起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重任,为社会文明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依法治国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是我国的治国方略。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依法治国的意义难点懂得依法治国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树立法制观念。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导入新课1话题引领,导入新课“要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自己希望生活在什么样的社会之中?教师提出话题,让学生
2、思考、讨论、交流。落实课标学生设想生活的美好歹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引导,谈出希望生活在经济繁荣、民主完备、精神生活充裕等的社会中,教师进一步引导,生活在这样美好的社会中需要由什么来保证实施?让学生明确我们要用法律来治理国家,走依法治国之路。从而导入新课。注意事项: (1)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讨论,如规定不同的小组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选取一个角度,也可以从公民个人生活、国家生活的角度进行讨论。 (2)对每个小组的讨论时间和代表发言的时间适当控制,整个活动控制在8分钟左右为宜。 (3)讨论和发言结束后,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发言做简短小结,揭示出公民的生活、国家的治理都离不开法律。离
3、开了法律,公民的利益就得不到保障,国家就不能长治久安。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走依法治国之路,使学生初步感悟依法治国的重要性。注意事项: (1)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在交流时提出明确的问题,引起小组内的思考。(2)教师适时将典型案例呈现,由学生共同探讨。2共同讨论:假如生活中没有法律 提出讨论问题,假如生活中没有法律 教师引导,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活动。然后由小组代表谈出讨论结果。 设计这一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学生对“假如生活中没有法律,的讨论,得出公民的生活、国家的治理都离不开法律,初步感悟依法治国的重要性。3探究与交流:法治则国兴 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将搜集到的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
4、依法治理的案例探讨交流。 设计这一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依法治理的具体案例,由具体到抽象,理解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反思完善设计以下问题: 查处劣质婴儿奶粉、严惩涉案有关人员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什么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制定有什么现实意义? 非法音像制品、出版物有什么危害?怎样才能制止非法音像制品、出版物的蔓延? (3)交流与探究完之后,教师进行总结。“法令行则国治国兴,法令弛则国乱国衰”,只有实施依法治国,才能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社会文明进步,国家长治久安,市场经济才能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才能早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我们明天的生活才能
5、更加美好 4深化总结:依法治国的涵义 (1)师生总结交流:什么是依法治国? (2)明确依法治国的主体、基本依据、依法治理的重点。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是我们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的重大进步,确立了法高于人、法大于权的根本原则,依法治国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 (3)引领学生思考: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什么?案例一:阜阳伪劣奶粉案牵涉者已有1人被逮捕,5人被刑事拘留。有关部门对阜阳劣质婴儿奶粉事件涉及的11个省区市劣质奶粉案件查处工作进行了督查。共查处劣质奶粉生产企业49家、窝点1家、不合格奶粉生产企业3家,其中阜阳劣质婴儿奶粉事件涉案企业12家。在查清事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程序对有关地方政府和监管部门的97名责任人员作出了处理。案例二:1998年11月,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会组织法),将村民自治纳入了规范化发展轨道。5年来,村民自治在探索中前进,在前进: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推进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促进了农村的社会稳定,调动了广大积极性。案例三:2004年5月29日下午,某市扫黄打非办在市影剧院门前举办集中销毁非法音像制品现场会,销毁非法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10万多张。板书设计走依法治国之路:1.依法治国的定义和核心 2.依法治国的意义。作业布置做探究相关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