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坚定道路自信的基本经验.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88476 上传时间:2024-03-18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1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坚定道路自信的基本经验.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坚定道路自信的基本经验.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卷第 期 年 月新余学院学报 ,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坚定道路自信的基本经验 李明斌,胡喜如(九江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九江 ;宜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宜春 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摘要: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几代领导人的接力探索下,成功开辟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建设及改革道路,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在道路探索过程中,积累了大量如大力发展生产力和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以人为本

2、的价值取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高度关注农村和农民问题,实现共同富裕等民生建设的成功经验。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人民;道路自信;民生;经验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 收稿日期: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共产党坚持独立自主百年历程与经验启示研究”();江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共产党领导民生制度建设的百年历程与历史经验研究”()。作者简介:李明斌(),男,河南南阳人,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回顾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百年历史,尤其

3、是新中国成立以来 多年的历史,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中国革命道路的成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来之不易。中国革命道路是在马克思主义光辉理论指引下,在改变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的条件下开启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接力奋斗中探索出来的。道路探索必须坚定道路自信,没有坚定的道路自信,道路探索也不可能一帆风顺。在道路探索过程中,不管国际国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共产党始终担负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重任,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自觉把群众当亲人,重视并竭力解决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这是贯穿中国共产党百年道路探索全过程的一条红线,党和人民也因

4、此越来越自信。历史承载过去,也映照未来。中国共产党在道路探索过程中在解决民生问题方面积累了弥足珍贵的经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进方向,坚定道路自信是必然选择,也需要最广泛的民众认同,需要最磅礴的力量支撑。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理想蓝图只有在奋斗的基础上才能实现。陈云也曾精辟指出:“新发展要从旧阵地出发。”在新时代,梳理并总结好这些基本经验,有助于增强我们理论上的清醒和行动上的自觉,从而自觉坚定地把道路自信融进灵魂,融进血脉,融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当中。一、坚定道路自信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和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放眼古今中外,但凡国泰民安的国家或政权,无不建立在

5、生产力相对发达甚至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反之,生产力落后的国家,无不国力凋敝,甚至遭受列强入侵。在这方面,晚清就是典型教材。鸦片战争前的中国,虽然人口占全球四分之一,也高居世界首位,但由于生产力落后,仍然抵挡不住西方的坚船利炮,不可避免地沦为虎狼口中的肥肉,遭致丧权辱国近百年之久。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新余学院学报 年好的清醒剂。改革开放之后,鉴于生产力对国家安全和民众生存具有极端重要性,邓小平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适时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他说“没有四个现代化,中国在世界上就没有应有的地位”。邓小平还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置于战略地位,把它界定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社

6、会主义本质的精髓。邓小平认为,发展生产力靠教育和科技,“高科技领域的一个突破,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正是在解放生产力和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中国开始了经济上的腾飞,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继续发挥生产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基础和引擎作用,使得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稳居世界前列。与此同时,中国经济也成功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已成为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大国。坚定道路自信还必须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因为民心向背历来是检验群众是否拥护政权的一杆标尺,其中最核心因素就是人民生活水平是否得到改善和提高。马克思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

7、们的利益有关。”无产阶级政党执政之后,必须要为民谋利,绝不能损害或变相侵害人民群众利益。只有心系人民,服务人民,努力改善人民生活,才能实实在在赢得群众的认可和支持。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的局部执政实践中,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不管是苏区时期还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为人民群众谋幸福,因而得到了群众的竭诚爱戴和拥护,使群众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铜墙铁壁。譬如,在瑞金沙洲坝,为解决当地百姓的饮水困难,毛泽东特意派人挖了一口井,这就是著名的“红井”。正是通过紧紧依靠和服务群众,中国共产党才能攻坚克难,最终赢得革命胜利。“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面对十年浩劫导致的落后局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全党工作着

8、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邓小平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他结合中国国情,强调我们要高度重视农业,认为“不管天下发生什么事,只要人民吃饱肚子,一切就好办了”。在 年南巡讲话中,邓小平深情总结说:“如果没有改革开放的成果,六四 这个关我们闯不过。”在以改革开放为鲜明特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民生福祉持续提升,中国共产党不但赢得了民心,而且坚定了道路自信。经过改革开放 多年的艰苦努力,截至 年,中国人均 为 美元,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连续多年保持在 以上。生活水平的改善,也极大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

9、共产党的热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二、坚定道路自信必须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启示我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最坚定实践者。道路自信,归根到底要建立在人民当家做主、真正成为自己和国家的主人这一根本原则的前提和基础之上。只有这样,道路自信才有坚实的民众根基和无尽的民众伟力。否则,离开民众的拥护和支持,道路自信只能是不切实际的梦呓。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孟子难能可贵地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著名观点。西汉思想家贾谊剖析秦朝灭亡的原因,提出了“民者,万世之本”的观点。隋朝灭亡,让唐太宗李世民明白不能对老百姓施以暴政,而要

10、恤民,并提出了“国以民为本”的观点。年,新中国建立前夕,在进入北京之前,针对历史上农民起义军先胜后败的结局,毛泽东极其清醒地提出了“两个务必”的思想,向全党敲响了警钟,提出了“进京赶考”和“决不当李自成”的著名论断。此外,年 月,为汲取民智,同时切实保证和落实被解放地区人民的主人翁地位,毛泽东明确提出“三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和各县均应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指出“凡未注意召开各界代表会仍然束缚于党内狭小圈子的,就走了弯路”。在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正确领导下,中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第一次在政治上翻身做主,真正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年 月,为保证群众的政治参与和建言献策,毛泽东特别指出,各

11、级党委政府必须重视人民群众来信,并作恰当处理,满足群众正当要求。年 月,针对党政机关暴露的违法乱纪、命令主义和官僚主义现象,毛泽东予以严厉批判,认为这是“反人民的作风,国民党的作风”。纵观毛泽东一生,他最同情的就是劳苦大众,最痛恨的就是压迫人民的官僚作风。实践证明,毛泽东时代,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得第 期李明斌,胡喜如: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坚定道路自信的基本经验到举世公认。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几代领导人一脉相承地把道路自信与落实人民群众主体地位有机结合,忠诚践行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在 年党的十二大开幕式上,邓小平指出“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

12、,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充分肯定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作用。邓小平认为,“我们现在的路子走对了,人民高兴,我们也有信心”。在这里,这个“路子”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人民“高兴”,党有“信心”,其实就蕴含了道路自信的科学内涵。鉴于农村基础较为薄弱的现象,在 年中外经济合作问题讨论会上,邓小平特别指出,“中国社会是不是安定,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直接把占中国人口 的农民作为主要考量对象,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心中有民、竭诚为民的鲜活体现。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13、号召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要努力向历史和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年,在纪念毛泽东诞辰 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再次强调群众路线的极端重要性,并且明确提出,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这几个“最”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三、坚定道路自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马克思指出:“人的根本就是人的本身人是人的最高本质必须推翻使人成为被侮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这些论述诠释了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和核心观点。作为按照马克思主义精髓要义建立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自创建伊始,就坚定以最广

14、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践行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价值目标和价值判断标准,先后提出了“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益”的奋斗宗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三座大山”的压迫之下,广大中国人民过着饥寒交迫、暗无天日的生活。为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奋起反抗,推翻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砸碎一切套在身上的旧枷锁,与民众汇聚成革命洪流,并通过彻底的革命,最终实现了普遍的人的解放。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自觉维护群众利益。年前后,抗日根据地出现严重经济困难局面,针对加大民赋的建议,毛泽东予以坚决反对,认为竭泽而渔是国民党而不是共产党的作风,由此在全党发起

15、了精兵简政和大生产运动,不仅使中国共产党渡过了经济难关,而且孕育出了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其内涵的伟大革命精神 延安精神。年 月,毛泽东明确指示:“我党在根据地内细心地认真地彻底地争取群众、和群众同生死共存亡的任务,较之过去六年有更加迫切的意义。今秋如能检查减租政策的实施程度,并实行彻底减租,就能发扬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加强明年的对敌斗争,推动明年的生产运动。”通过“减租”“细心”“认真”“彻底”以及发扬“积极性”等,充分彰显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本的价值选择和追求。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结合时代要求,继续谱写以人为本的价值新篇章。年 月,毛泽东指示要把爱国卫生

16、运动重新发动起来,认为“卫生工作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有利于生产,有利于工作,有利 于 学 习,有 利 于 改 造 我 国 人 民 低 弱 的 体质”。年 月,总结三年困难时期经验,毛泽东明确提出“革命和建设都要靠自己”。“我们无论国内、国外,主要靠人民,不靠大国领袖。靠人民靠得住。”这几个“靠”生动诠释了毛泽东务实的以人为本思想。改革开放之后,早在 年 月,邓小平就提出“各项工作都要有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都要以是否有助于人民的富裕幸福,是否有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作为衡量做得对或不对的标准”。显然,邓小平把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富裕程度作为检验一切工作得失的标准之一,鲜明透射出中国共产党以人

17、为本的价值追求。进入二十一世纪后,胡锦涛更是将以人为本提上全新高度,把它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胡锦涛指出,以人为本“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把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通过新余学院学报 年对根本出发点、落脚点以及发展与人民的三个关系的精准阐述,充分有力诠释了道路自信中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价值目标和价值判断标准。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重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提出要坚持以百姓心为心,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不断推

18、进改革惠民政策,切实做好改善民生的各项工作。四、坚定道路自信必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马克思指出:“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在这里,“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而非思想活动,是由工业状况、商业状况、农业状况、交往状况、教育医疗状况等多种因素综合促成的。作为无产阶级政党,只有竭诚为民谋利,才能获得群众的拥护、支持和信任,进而获得前进合力,取得自身事业的成功。在革命战争年代如此,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征程中也是如此。唯物辩证法反复告诫我们,任何成功的实践,都是建立在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的。由于凡事都以时

19、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这就要求我们在民生工作上不能唯主观论,要遵循客观规律和真理,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要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从而最终实现民利。在这方面,毛泽东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工作典范。年 月,毛泽东在党内大力倡导调查研究,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认为“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号召广大干部迈开两脚,走出屋子,到工作范围的各部分各地方去走走,力所能及地做到像孔子那样的“每事问”。另外,毛泽东也指出,即使不出门,也可召集那些明了情况的人来开个调查会,把所谓困难问题的来源找到手,现状弄明白,这样,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这里,调研、找人开会,实际上都包含

20、了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的成分。正因为调研与群众路线、民生都密不可分,所以毛泽东形象而精辟地指出“调查就是解决问题”。在毛泽东的亲力亲为和率先垂范下,苏区干部好作风在赣南大地蔚然成风,群众路线也由此形成,不仅民生工作,支前扩红工作也得以蓬勃兴起和扎实推进。年 月到 年 月,邓小平由于受到错误批判而被疏散,在江西生活了 年多,与群众朝夕相处,这使他有机会更真切了解普通民众生产生活情况以及当时中国社会的基本情况。据卓琳回忆,邓小平很多关于改革开放的思想都是在江西时期萌芽和产生的,从小平小道延伸出去的,是一条通往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康庄大道。另外,年前后,针对少数高干子女家属违

21、法犯罪激起民怨事件,邓小平予以密切关注,认为要抓紧查处,“要多杀几个,这才能真正表现我们的决心”,也充分反映出邓小平非常注重民情和民意。年,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实现民利,创造性地提出了要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要“切实做到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年 月,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二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引用毛泽东 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 文中的内容,提出“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认为民生工作面临的宏观环境和内在条件都与过去存在较大变化,我们要适应新变化,集中力量做好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这些都是中国共产党把坚定道路自

22、信与注重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实现民利有机衔接,统一推进的集中体现。五、坚定道路自信必须高度关注农村和农民问题事物的多样性原理告诉我们,社会发展从来不是整齐划一的。国与国之间如此,人与人之间也是如此。早在革命战争年代,在开展群众工作时,针对不同群体、不同个体思想觉悟的差异性,毛泽东就曾概括性地指出,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左中右之分,告诫我们在工作方法上要避免简单粗暴和形而上学。在策略上则表现为要发展进步分子、争取中间分子、孤立顽固分子。众所周知,农民历来是中国的弱势群体,“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是在毛泽东的正确指导下,在克服“城市中心论”影响的基础上,在落后的农村逐步探索出

23、来的。但是,历史没有假设,在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众多领导人中,只有毛泽东独具慧眼,创造性地在理论和实践上率先把革命重心放在农村。年 月,毛泽东石破天惊地写出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一文,提出了分清敌友是革命的首要问题,指出一切勾结帝国第 期李明斌,胡喜如: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坚定道路自信的基本经验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大地主阶级是革命的敌人,小资产阶级(自耕农、手工业者、小知识阶层)、半无产阶级(半自耕农、贫农、小手工业者、店员、小贩)则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认为农民问题主要就是半自耕农和贫农问题,这是农村中一个数量极大的群众 。正是因为对革命、农村和农民做了正确分析和准确划分,才使中国共产党日

24、后开展农村工作有了前期基础。此外,毛泽东还敏锐注意到了民生工作的重要性。年 月,毛泽东在 必须注意经济工作 中提出,忽视经济工作,是极端错误的,会“立即 影 响 到 工 农 的 生 活,使 工 农 生 活 不 能 改良”,也会影响到我们扩大红军、动员群众参加革命工作。毛泽东认为:“我们要使人民经济一天一天发展起来,大大改良群众生活,大大增加我们的财政收入,把革命战争和经济建设的物质基础确切地建立起来这是一个伟大的任务,一个伟大的阶级斗争。”这两个“伟大”彰显了毛泽东把革命成功与党要满足多数民众利益紧密结合的伟大构想。年 月,在瑞金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毛泽东不仅提出农业生产是经济建

25、设工作的第一位,还提出必须组织劳动互助社和耕田队等,领导农民解决“劳动力问题,耕牛问题,肥料问题,种子问题,水利问题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毛泽东高度关注农村和农民生活的民生思想。作为优良传统,重视农村和农民问题,改善各阶层和占人口多数的弱势群体的民生状况,也为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几代领导人所忠实继承并大力弘扬。年邓小平就曾说:“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充分表达了对农民这一最大弱势群体民生状况的关注。邓小平还认为“一系列新的农村政策是成功的”,这“增加了我们的信心”。年 月,习近平总

26、书记再次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认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知其事而不度其时则败。年 月,中央对消除贫困人口提出了“两不愁、三保障”的奋斗目标。同年 月,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宣布,改革开放 年,中国已有 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中国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这些民生成绩,都极大坚定了人民群众的道路自信。六、坚定道路自信必须始终把共同富裕作为民生建设的根本奋斗目标马克思指出:“现代资产

27、阶级社会并没有消灭阶级对立。它只是用新的阶级、新的压迫条件、新的斗争形式代替了旧的。”这一论述一针见血指出了资本主义制度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本质所在。作为资本主义的取代物,共产党人从不隐瞒自己的政治立场和奋斗属性,那就是“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这些经典论述,落实和体现在民生事业上,就是我们要致力于实现共同富裕而不是少数人的富裕,只有这样,才是对共产主义理想的最好坚持。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中国共产党初心不改,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的情况下,仍然致力于对共同富裕的追求,

28、这突出表现在推进农村合作社以及人民公社等实践中。年,毛泽东指出:“个体农民,增产有限,必须发展互助合作。对于农村的阵地,社会主义如果不去占领,资本主义就必然会去占领。”在这里,毛泽东把农民的互助合作与社会主义有机统一起来了,其实质就已蕴含了共同富裕的萌芽思想。另外,毛泽东还清醒地看到,如果农村中两极分化的现象一天天严重起来,“工人和农民的同盟能够继续巩固下去吗?显然是不能够的”。很显然,在毛泽东看来,民生领域的共同富裕必然会影响到政治领域的道路认同。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摒弃以阶级斗争为纲,致力于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制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发展起来,并把共同富裕作为终极

29、发展目标和社会主义最大优越性的体现。邓小平明确指出:“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进入二十一世纪,为缩小中国东西部地区差距,落实“两个大局”思想,年党中央做出了西部大开发的重大决策;同年 月,江泽民做出了“尽快开工修建进藏铁路”的指示,这新余学院学报 年些都体现了地区之间、民族之间全国一盘棋、整体奔小康的共同富裕思想。党的十六大之后,党中央统筹城乡发展,废除农业税,真真切切地把保障农民权益放在农村改革发展的首要位置。胡锦涛指出:“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切实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放

30、在农村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格局。”这些都体现了胡锦涛着眼于推动共同富裕的创新谋略和务实举措。党的十八大以后,为加快推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同时也为了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终极愿景,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积极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挑战,提出了真扶贫、扶真贫的精准扶贫理念,在全国范围全面打响了脱贫攻坚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所以必须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殷殷话语,道出了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不变目标和爱民富民的为民情怀。参考文献: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毛泽东 周恩来 刘少奇 朱德 邓小平 陈云思想方法工作方法文选

31、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邓小平 邓小平文选:第 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邓小平 邓小平文选:第 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毛泽东 毛泽东文集:第 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毛泽东 毛泽东文集:第 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 卷 北京:外文出版社,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毛泽东 毛泽东选集:第 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毛泽东 毛泽东文集:第 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胡锦涛 胡锦涛文选:第 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毛泽东 毛泽东选集:第 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 卷 北京:外文出版社,江泽民 江泽民文选:第 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责任编校:刘慧),(,;,):,:;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